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

作爲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李澈用鄙視的眼光掃了掃簡雍,然後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劉備顯然也無意於欣賞舞女,但礙於劉赦盛情,也不好太過鐵面,只能靜靜的坐着,微笑着與劉赦交談暢聊。

劉赦談興很濃,然而作爲藩王,他顯然不可能有太多的見識,其所談所論多爲如何享樂,雖然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顯得頗爲過分,但劉備對此也只能是暗暗嘆息。

藩王若懂了享樂之外的東西,恐怕活不了多久,只懂得享樂的藩王,纔是朝廷眼中的好藩王。

酒過三巡,劉赦帶着三分醉意笑道:“玄德放心,朝廷既然任命你爲國相,那麼趙國之事自然由你全權做主,王叔不會干涉,我趙王一脈,可最是本分!”

李澈等人忍不住暗地裡撇撇嘴,趙王一脈也好意思說自己本分?首位趙王,趙孝王劉良就是個絕佳反例。

劉良依仗自己撫養光武長大的恩情,素來恣意妄爲,其在京城便飛揚跋扈。公然呵斥朝中大臣,迫六百石官員當街下跪叩首,司隸校尉上奏彈劾劉良,光武帝也沒有加罪,可見其對劉良之恩寵。

其後歷代趙王可以說都跟“本分”二字無緣,最出名的便是那位趙惠王劉乾,其在位四十八年,荒唐事做了個遍,還因此被削去一縣封地。

不過趙王雖然好享樂、跋扈,但卻是斷然不敢與朝廷作對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劉赦說的也沒有錯。

劉備拱手道:“備多謝王叔體諒。請王叔放心,王宮之事由王叔自決,備不會干涉。”

劉赦會意的一笑,轉頭望向李澈,笑道:“李侯初來乍到,若想了解什麼,儘可以詢問陳卿。這邯鄲比起前漢之時已經小了不少,管起來不會太難的。”

李澈輕輕點頭,拱手謝過劉赦。

東漢的邯鄲城比起西漢時期確實小了很多,也蕭條了不少,甚至整個趙國都是如此。西漢之時,趙國共有三十多萬人口,其中邯鄲就佔了二十多萬,超過了如今的整個趙國。

而如今邯鄲不過萬餘戶,六萬左右的在冊人口,可以說元氣大傷。究其原因,一是在中興戰爭中,光武帝曾經屠過邯鄲城,致使邯鄲元氣大傷,史載光武帝“因攻城邑,遂屠邯鄲。”

二則是臨近的魏郡鄴城越發繁華,作爲冀州州治,鄴城很輕鬆的將周圍城市人口吸納了過來,雖然鄴城也帶動了這一區域整體的繁華,但邯鄲卻再也不復當年盛景。

“王叔,國中五縣,除卻邯鄲之外,其餘四縣可都有令、長?”

漢制,大縣置令,小縣置長,令千石,長四百石或三百石。區分大小縣便是以人口爲基準,過萬戶則爲大縣,其餘爲小縣。

劉赦瞪直了眼睛,一副懵住的樣子道:“孤怎會知道這些?玄德應該問陳卿纔是。”

陳遂連忙說道:“回稟國相,國中五縣,令、長皆在。”

劉備微微頷首,問道:“陳君,這四位令、長中,可有賢才?”

“若說賢才,那恐怕只有柏人令董縣君可稱賢字。”

“哦?”劉備也只是隨口一問,卻沒想到真能挖出一個賢才來,露出了頗感興趣的神情。

陳遂道:“這位董縣君的名聲國相或許也聽過,此人姓董名昭,字公仁,濟陰人士,曾任鉅鹿郡癭陶長,前些時日才調任柏人令。”

李澈心中一動,出聲道:“可是那位忠於職守,不避使君的董公仁?”

“君侯所言不差,正是那癭陶長董公仁。”

李澈心裡暗暗點頭,董昭其人在歷史上也頗有聲名,與郭嘉、程昱等人齊名,是曹操謀士團的主力人物。

其這時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前冀州刺史賈琮以清廉聞名,巡查州郡,郡縣長官掛印逃竄,唯有董昭與黃就二人凜然不懼,爲人所稱道。

只是……濟陰人?李澈摸了摸下巴,若要招攬此人,怕是得把他家人給遷過來。曹老闆最是沒有節操,這董昭似乎也不是什麼忠義之士,若再讓阿瞞玩一手以家人爲質的把戲,那可就丟人了。

不過說起來,這董昭似乎也幹過曹綁匪的幫兇啊。李澈捏了捏鬍子,有些好笑的想着。

曹操從揚州擄了魏郡太守袁春卿的父親,便是董昭寫信給袁春卿,要求其投降,表示如今“委身曹公、忠孝不墜、榮名彰矣”。與王司徒的“國安民樂,豈不美哉”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邊李澈在發散思維,劉備卻想不到這麼多,只是對董昭的興趣更濃厚了,笑道:“且過幾日,本相巡查各縣,去會一會那董公仁。”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新任國相要巡查各縣,既是會一會下屬的縣令縣長,也要會一會各縣的地方豪強和士族。

劉赦輕撫短鬚,笑道:“玄德可真是盡忠職守,朝廷派玄德來此,王叔也可安心享樂了。這國怎麼治,王叔也不懂,只是觀先前的一些國相和縣令,他們都是娶了本地大族之女,以此聯姻。

玄德已年近而立,卻還未婚,不如在趙國境內尋一大族女子爲妻如何?趙女之美,天下聞名啊。”

說完,劉赦還擠了擠自己的小眼睛,那陷進肉裡的小眼睛看起來更滑稽了。

劉備聞言,竟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頷首輕笑道:“王叔之言甚是有理,備會考慮的。”

說來也是,劉備都快二十九歲的人了,卻還沒有妻子,再看看關張,三人一條心啊。荀攸可是早就娶妻了的,兒子荀緝都好幾歲了。

不過根據這幾個月的觀察,李澈大致瞭解劉備對女人的態度。陳壽說他有“高祖之風”,還真沒說錯。劉邦、劉秀、劉備,三人一條線,都屬於那種偏功利的婚姻觀。

爲了穩定局面而娶一趙女,恐怕劉備真的能做出來。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劉赦笑道:“今天時辰也不早了,孤就不留諸位了,願諸君在趙國能過的高興,若有孤能幫上的地方,必不會惜力。

還有這些女子,若諸位有看上的,儘管帶回去,她們都是王府奴婢,孤明日便讓人將奴契送來。”

幾人起身告退,李澈無語的看着簡憲和大搖大擺的摟着兩名舞女向外走去。然後荀攸想了想,也拉了一名女子離開,走的時候還怪笑着看了李澈一眼。

“該死的封建地主階級!”李澈心裡咬牙切齒的罵道。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舉孝廉,除癭陶長、柏人令。

——《季漢書·列傳第六》

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三百七十九章 虎之殤(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營與守營(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陽縣(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三十七章 亂世(二合一4000字)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四章 吹捧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八十八章 招攬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鄉侯第三百二十五章 賞罰(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斷其一臂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邊市(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五百一十章 皇權和士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事之妙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遊說(中)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二十八章 徵召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動第三十章 三荀第一百五十章 驚變(中)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戮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常山之戰(三)(四千字大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原烽煙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四十一章 旁門左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五百六十一章 誘之以利(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宮爭執(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說親(下)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衛覬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營與守營(下)第八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息侯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選擇(下)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十三章 前倨後恭第二百四十五章 機關算盡與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