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

麴爽的話,配上他的表情,怎麼聽怎麼彆扭。

莘邇說道:“是我考慮不周,沒有提前向諸公通氣,還祈諸公勿怪。”

麴爽怪模怪樣地說道:“輔國貞亮籌幹,國之倚仗。如何敢怪你!”

氾寬、陳蓀、張渾、孫衍四個,聽出了不對。

氾寬瞟了下麴爽,與陳蓀對顧一眼,笑與莘邇說道:“原來輔國早已遣人去辦此事了。輔國足智,事事佔於先機,誠然我朝干城。”

這話,聽着也彆扭。

好好的在議事,麴爽的一句話,整個場上的風向就好像變了。

莘邇心頭一緊,呵呵一笑,處之泰然地說道:“邇才既不足,謀復短缺,‘籌幹’、‘足智’,委實過譽;‘倚仗’、‘干城’,更是萬不敢當,所以能與諸公同坐,厚顏末席者,先王之錯愛也。論以謀國之長,邇拍馬也趕不上諸公,也就個‘貞亮’二字,當之無愧!先王不以邇鄙,拔擢重用,邇傾身難報此恩!先王的恩情,邇時刻銘記在心,盡心盡力地爲國罷!”

氾寬笑道:“輔國對先王、對大王的忠心,自不用言說,定西國朝,何人不知!”

麴爽說道:“是啊,誰不知道呢?”

他對氾寬等說道,“輔國又忠心,又善謀,又得先王、大王和王太后的器重,我是個武夫,笨得很!自知不如。也所以啊,輔國但凡有議於朝,我無不大力支持。有人說,我是圖權勢。我圖什麼權勢?我什麼也不圖!……要說有圖,我也有圖。”

氾寬說道:“麴侯門第高華,王城士民,孰不以向壽爲比?‘武夫’云云,太過自謙,太過自謙!”問麴爽,說道,“麴侯有何圖?”

向壽,是戰國時秦國的外戚,深得時爲國君的秦昭襄王之信賴,出將入相,權力煊赫。

聽到“向壽”的名字,麴爽的臉色更加陰沉,他轉對莘邇,咬牙笑道:“我圖的啊,是跟在輔國的屁股後頭,揀些殘羹冷炙來食!”

此話一出,滿座衆人,盡皆震動。

莘邇默然了會兒,微微笑道:“我是不是做錯什麼了,惹麴侯不快?”

他直言相詢,卻使麴爽啞然。

麴爽的不快,或者說,何止不快,簡直是憤怒,當然是因爲賈珍告訴他,張道將被莘邇唆使,沮了陳蓀把爽女嫁給令狐樂的提議,但是,這種事情,怎麼能在朝廷最高等級的議事會上道出?在座的幾個人,可都是定西一等一的大人物,要被他們知曉此事,那定西國上下,很快就都知道此事了。有道是三人成虎,孟母跳牆,到的那時,誰曉得朝野會將此事傳成什麼樣子?

麴爽心道:“因了阿父的交代,之前你在朝中有任何的奏議,老子都附和贊成。我女長成,我本就有心把她嫁入宮中,不等我提,陳蓀先幫我提了。你個阿瓜,不投桃報李,反來壞我家的事!老子跟你沒完!”把臉扭去一邊,含怨說道,“輔國怎會有錯?錯的是我!”

曹斐雖是粗人,也瞧出了異樣。

他睜大眼,輪流在麴爽、莘邇、氾寬、陳蓀幾人臉上轉來轉去,嘖嘖稱奇,心道:“這是怎麼回事?老麴與阿瓜的關係不是挺好的麼?每有朝議,他倆一唱一和的。打冉興這樣的大功,阿瓜都白送給他,不給我這個老相好!老麴輕輕鬆鬆落了個縣侯,……他孃的,老子何時能得個侯!也風光風光!怎麼,這老麴猶不知足麼?還是膨脹了?到底是咋了?瞅他這黑臉都憋紅了,氣的不輕啊!”

氾寬像是和稀泥,笑道:“什麼錯不錯的!咱們都是克己奉公,不存私心,爲大王盡忠。”問麴爽,說道,“麴侯,你說對麼?”

“克己奉公,不存私心”,這詞用的不倫不類。

孫衍儘管不知麴爽發飆的緣由,亦聽出氾寬與其說和稀泥,不如說是在煽風點火,沒有等麴爽答話,他咳嗽了聲,及時開口,給莘邇解圍,說道:“這還用問麴侯麼?自然如此!好了好了,不說這些了!……輔國,你遣去朔方、天水的人回來了麼?”

莘邇神情自若,說道:“還沒回來。等他們回來,我馬上報與諸公。”

孫衍快刀斬亂麻,不給旁人接腔的空當,順着莘邇的話,當即徵求氾寬、陳蓀、麴爽、張渾、曹斐的意見,說道:“既然輔國已經遣人去辦此事了,令狐將軍的此道奏書,是不是可以把它放一放?等輔國那裡有個結果出來,咱們再作議論?”

張渾半晌沒說話,這時應道:“孫公此議甚好。”

定下給令狐曲回個信,叫他稍安勿躁,且等莘邇這邊進展。

衆人絡繹起身,請氾寬先行。

到了室外,彼此對揖。

禮節畢了,各自散去。

……

曹斐趕到莘邇身邊,伸出大拇指,讚道:“阿瓜,你他孃的真能忍!”

莘邇說道:“忍什麼?”

“嘿!剛纔老麴那架勢,恨不得吃了你,那張黑臉,紅的煮熟的螃蟹也似!倆鼻孔直往外冒粗氣。老氾看起來是在勸架,但我怎麼尋摸着他像是在挑事?阿瓜,你幹什麼了?得罪他倆了?”

“我得罪他倆作甚!”

曹斐搖頭晃腦,佩服不已,說道:“總之,阿瓜,你是真能忍!這要換了我,老麴敢這麼陰陽怪氣地對我說話,我一拳給他個滿臉開花!”

莘邇正色說道:“老曹,你可不能!吾輩爲國家重臣,時時處處都得有個體面!”

曹斐哼哼唧唧,打量莘邇,心道:“裝!你他孃的不但能忍,還能裝!‘體面’?別人不知你底細,咱倆老交情,我不知麼?你倒騰小賈那事兒,體面麼?……小賈這小美人兒,撫背抵足於他的又不是我,這兩年見到我,卻總冷着臉。要非你阿瓜不許我把那事兒說出,哼哼,我早叫朝野遍聞了!也省得老子受他小賈的閒氣!”

莘邇待要上車。

曹斐抓住了他的衣襟,說道:“且慢,阿瓜!”

“怎麼?”

曹斐鬼鬼祟祟地靠近莘邇,他個子低,掂起腳,把嘴湊到莘邇的耳邊,小聲說道:“阿瓜!老麴這人,我瞭解!老氾捧他‘門第高華’,他自己說的卻對,他就是武夫!白眼狼!你對他再好,沒有用的!”

他嘴裡呵出的熱氣,搞得莘邇很不舒服。

莘邇偏頭,問他道:“老曹,咱倆自己人,你別繞彎子。你想說什麼?”

曹斐乾笑,撓臉說道:“再有封侯的差事,你交我去做!你瞅把那老麴神氣的!封侯當天,就掛上了宣威侯的招牌,走路帶風,前呼後擁……!”

“那怎麼能叫招牌!”

“是,是。不是招牌。記着啊,阿瓜!再有此等美差,可得給我!我這人你還不知麼?受人滴水,還以涌泉!阿瓜,先王不在了,這滿朝上下,老麴、老氾,老陳、老張,皆是高門,咱倆芝麻粒兒大點官時,他們就在朝中當權了!怎會真心待你我?又怎會視咱倆爲同類?全靠不住。也就老孫還成。但能交心的,只有你我啊!”

莘邇驚奇地瞧了瞧曹斐,心道:“沒想到老曹還有點智慧!這話不錯。”

……

與曹斐別過,莘邇回到將軍府。

方纔議事時的從容不迫不翼而飛,他沉着臉,坐在堂上,思索良久。

他心中想道:“麴爽不會無故尋事。是老傅說動張道將,阻止陳蓀之議的事被他獲知了麼?

“怪哉,張道將不會傻到宣揚此事。麴爽對我明嘲暗諷之時,我特地觀察張渾,只見他略顯侷促,整個過程,只有氾寬在唯恐不亂,不斷推波助瀾,張渾亦別無言語,末了他接口孫公那一句,也像是在化解場面。此事情如果泄露,應該不是出於張家。

“我府中知道此事的,唯士道、景桓、長齡與老傅,士道、景桓、長齡都是口嚴的,老傅雖好誇誇其談,然能分得出輕重,他四人亦斷然不會宣泄此事!

“那是出於何處?”

卻像陳蓀、氾寬、氾丹,想不來左氏爲何會態度轉變,莘邇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出麴爽會從誰人處聞知此事。

想了多時,莘邇吩咐,令召張龜來。

張龜來到。

堂上無有他人,莘邇把今日朝議時麴爽的異狀,說與張龜。

說完,莘邇接着說道:“麴侯牢騷滿腹,必事出有因。他從隴西歸朝,我是第一個表請朝中,拜他爲侯的,還專門挑了宣威縣,給他以‘宣威’的美名。當時,他樂得不行,設宴請我,且還送了我駿馬十匹,以及幾樣他繳獲得來的冉興王室重寶。沒有原因,他絕對不會變臉地這般快!長齡,我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咱們阻其女入宮的事情,被其知悉了!”

張龜驚道:“他如何得知的?”

莘邇摸着短髭,沉吟說道:“我也納悶!要說起來,壞了陳蓀議請的是張道將,可今在議事堂上,麴侯儘管對張渾也沒好臉色,但亦沒找他麻煩,……這一點,也很可疑。”

張龜琢磨了會兒,說道:“士道、景桓與傅公是不會把這事兒說出去的。麴侯沒找張公的麻煩,明公,會不會是張公告訴麴侯的?”

“事情已經做下,他怎會告訴麴侯?”莘邇把張渾在議事時的侷促,描述給張龜聽了,說道,“我料不是張公,也不是張道將。”

“那會是誰?”

莘邇好像抓住了點什麼,自語說道:“麴侯知道了此事,而又不十分怪罪張公,卻對我怨氣沖天。張渾、張道將雖是做下了此事,然定不欲與麴侯結怨,因此不會把這事見人就……”

他眼前一亮,對張龜說道,“長齡,這件事,應是一個與我有仇,同時又與張道將交好的人泄與麴侯的!”

“有仇、交好?”

“與我有仇,所以他泄與麴侯;與張道將交好,爲免麴侯遷罪,所以他爲張道將開脫。”

莘邇的仇人不少,張道將交好的朋友不多。

兩下結合。

這個人已然呼之欲出。

莘邇心道:“會是你麼?”

想到這個人,澎湃的愧疚和負罪感就往上翻卷。幾年前的那件事,那件莘邇極力想忘掉的事,那個人原本秀美的風姿,那一晚的那一聲慘叫,危機時刻那人以恩報怨的通風報信,一切都又重出現腦海。如同揭開了一道深藏的隱秘,在提醒莘邇他陰暗的一面。

令狐奉篡位成功,莘邇出任建康郡守,數致書信、禮物與那人,那人統統扔掉;這兩年,掌權以後,莘邇又幾次試圖對那人做出補償,給他升遷官職,可都被那人拒絕。自來到這個世界,那人,是莘邇頭個傷害到的,也是莘邇唯一一次爲了自己而傷害到的。

就像一根刺,那人、那事,平時不顯,卻時刻紮在莘邇內心的最深處。

莘邇還在盼着如何能挽回他的過錯,得到那人的原諒。

他非常不希望是他猜到的那個人。

張龜注意到莘邇怔怔的,神色變幻,像是陷入了對什麼的追憶,一會兒慚色滿面,一會兒面現不忍,一會兒露出感謝,一會兒現出掙扎。

認識莘邇這麼長時間,張龜從沒見過他有過失態至斯的時候。

張龜奇怪地叫了莘邇一聲:“明公?”

“啊?”

“若如明公所猜,這個人不難找出!”

莘邇回過神,存着僥倖,對張龜說道:“長齡,你去查一查,……要仔仔細細地查!不能查錯了!看這幾天,有誰去過麴侯家,或者在什麼地方見過麴侯。”

……

謝謝大家的推薦、月票和打賞!

求月票、求推薦!

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一)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