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預談判

此時,魏良臣和蕭毅正對着桌子上擺放的地圖討論,蕭毅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而魏良臣卻是一臉苦色。

範同這時將秦熺叫到一邊,對他小聲說道:“公子爺,剛剛接到韓府裡的內應密報,稱岳雲和李小姐已經回來了。據他們稱是在壽宴上遇到了劫匪,被綁架了,昨天才找到機會逃出來的。”範同躬身向秦熺說道。

“媽的!岳雲這小子和我的雨柔妹子在一起兩天兩夜了,鬼知道幹出了些什麼事情!他們兩個孤男寡女,又是郎情妾意,恐怕早做出苟且之事了!”秦熺緊握拳頭,恨恨地說道。

想到自己看上的美女,居然投入了他人的懷抱,讓他着實妒火中燒,而且岳雲在壽宴上還摔了他一跤,折了他面子。這更讓秦熺恨之入骨。

“這個……公子爺,相爺可是再三交代,讓在下提醒您,勿爲一商人之女擔擱了正事!”範同硬着頭皮勸阻道。

他可心知秦熺對女人的慾望可不是一般的強烈。連秦檜也常說,自己這兒子如果能把精力多用些在正事上,他早就可以安排秦熺在朝中擔任一個重要職位了。

“範先生放心!我豈會是那種分不清楚輕重緩急之人!”秦熺不耐煩地說道。

他心中其實十分煩燥,除了李雨柔對他是不理不睬,讓他大生挫折感外,原本想極力拉攏的劉明成也是態度不冷不熱。

他這兩天也去拜會過劉明成,一問到他是否支持自己父親時,那劉明成就叉開話題,讓自己碰了個軟釘子。他自然知道,這都是蕭毅在宴席上大放厥詞,引起劉明成不滿的緣故,而偏偏自己又是與蕭毅同坐一桌造成的,難免劉明成會誤會蕭毅是自己引來搗亂的。

沉默了片刻後,他方平靜了一下心態,和範同一起,返回了談判桌前。

在聽見蕭毅和魏良臣爭執的言語後,秦熺爲難地說道:“蕭大人,貴我兩國西段邊界以大散關爲界應該沒多大問題。但貴國提出的東段邊界以長江爲界,中段以漢水爲界恐怕就有些難了。不要說在朝堂之中難以通過,就是我國官家恐怕也不會同意的!”

這兩天來,他一直就在和蕭毅會談。蕭毅最開始提出的條件,完全是獅子大開口,最開始提出西段以大巴山爲界,然後巫山以東皆以長江爲界。每年還要上交金國歲貢銀五十萬兩,絹五十萬匹。比去年完顏達瀨主持下籤訂的和約苛刻得多。

秦熺深知,這種條件拿去討論,朝堂之上必然無法通過。

如果真以長江爲界,那金人也坐擁了長江天險,要不了幾年,通過招募人員,製造船隻,必將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水師。屆時,再大舉南下時,大宋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不過範同和魏良臣都知道,談判雙方最開始開出的條件肯定都是比較離譜的。於是便提出以雙方現在實際控制線爲邊界的要求。

這下又論到蕭毅不幹了,開玩笑?岳家軍就在汴京城下的,怎麼能同意這樣的要求?

經過兩天的磨蹭,他總算同意西段以大散關爲界,但卻堅持要求中段以漢水爲界,東段以長江爲界。

“秦公子,我不知道你們爲什麼非要江淮之地,那些地方多年戰爭,早已被破壞得民不聊生了,交給我大金,你們相當於丟了一個包袱啊!”蕭毅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秦熺聽罷,耐着性子解釋道:“蕭大人,其實就我或者家父而言,是無所謂的,但問題是:現在朝中並非家父一個人說了就算數的,趙鼎和張浚兩人雖然已經失勢,卻仍有一批朋黨。如果將江淮之地割給貴國,朝堂之上反對的大臣必然甚衆,家父恐亦無法說服官家同意。”

“是啊!蕭大人,你亦知去年貴我兩國簽訂的舊約,是以黃河爲界,將河南、陝西之地歸還我大宋,但僅簽訂半年,四王爺就毀約南下。我朝中大臣及武將多有激憤,如若新條約與去年之和約相比,條件相差太過懸殊,恐怕我等也難說服官家和朝中諸臣。”魏良臣也苦口婆心地說道。

蕭毅歪着腦袋思索了片刻後厲聲道:“既是如此,江淮之地可以歸你們,不過河南之地卻必須完全由我大金控制,反正那片地方全是平原,有利於騎兵作戰,你們要去了也守不住!”

秦熺和魏良臣對視了一眼,方微微點了點頭,他們感覺這個條件拿到朝廷上去討論,還是有些把握的。

“那接下來我們繼續說下‘歲貢’的數量吧,去年的舊約是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今年新約如果按貴方的要求,各漲到五十萬,先不說在朝堂上討論能否通過。單是如此大的數量,我國財政就負擔不起。這些年爲了湊足軍費,安置流民,我國財政已經要到枯竭的邊緣了!”魏良臣搖頭道。

蕭毅冷眼瞥了兩人一眼,問道:“那你們認爲多少才能接受?”

秦熺和範同耳語了片刻後說道:“維持原來的數量,應該有把握說服官家和朝中大臣接受。”

“那可不行!四王爺可是交代過鄙人,最多隻能降低到銀三十五萬兩,絹三十五萬匹!”蕭毅厲聲道。

“可我們現在實在拿不出這麼多啊!”魏良臣額上冷汗直冒地辯解道。

蕭毅卻冷哼了一聲道:“哼!你們怎麼不想想,一旦我們雙方簽訂了和約,你們就可以將大批部隊解甲歸田,這些人如果去從事生產,又能增加多少稅賦?而且你們減少了大量軍費,算下來應該還賺了啊!”

然後他又繼續侃侃而談道:“有我大金作屏障檔在你們前面,西夏、高麗、蒙古諸部皆不敢南下,我大金作出瞭如此大的貢獻,你們多給點銀兩和絲絹也是應該的嘛!”

如果換個人在這裡聽着,肯定會火冒三丈,西夏在宋徽宗時期,連北宋的西軍都打不過,還敢去攻打金國嗎?

蒙古此時還是一盤散沙,雖然有個合不勒汗和金國有些不對路,但他也只能控制他自己的那一部,象塔塔兒部、克烈部、乃蠻部都不聽他的,他們之間還經常發生內戰,哪有那個實力來進攻金國。

而至於高麗的國王王構,更是對金國服服帖帖,生怕惹怒金國進攻自己,對金國的皇帝恭順得就象兒子一樣,他根本不敢對金國有什麼異心。

況且蕭毅提出的,讓宋國可以放心將士兵解甲歸田,這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果真的宋國把大量軍隊解散了,金軍違背此次簽訂的新約再度南下,讓大宋又如何抵擋呢?要知道撕毀和約的事金國可纔剛剛乾過啊。

不過可惜的是,代表大宋和金使談判的全是主和派,秦檜更是爲了讓和約能在朝堂之上通過而費盡心機,先派兒子秦熺來與之溝通,免得真的在朝堂上提出這些離譜的條件,雙方都爲了面子不肯讓步,而導致議和之事流產。

範同見秦熺和魏良臣都是一臉爲難的樣子,連忙打圓場道:“這個條件要不先暫時放一放,我們討論下一項內容吧:兩國稱呼能不能由君臣改爲叔侄?如果貴國同意的話,在歲貢方面就有理由勸說那些清流們一些了……”

“你們這條件我可不敢同意,四王爺是決不會答應的……”蕭毅連連搖頭道。

四人於是又開始了新的爭論,直到快中午了,纔算告一段落。

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30章 破城第226章 薜馬密談第381章 翻雲覆雨第579章 完顏亮的要價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522章 彭澤大戰的序幕第733章 李師師的勸告第200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19章 搜索運河第619章 世上第一份報紙第76章 預談判第624章 逃之夭夭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460章 死裡逃生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153章 谷中遇險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324章 大賽結束第655章 遼國公主來了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680章 紇石烈志寧的佈置第23章 定計(上)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519章 抵達彭澤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691章 徐州難攻第118章 兀朮的毒計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588章 吃定了你!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317章 兩女暗鬥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333章 楊月的心思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198章 醋罈子翻了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678章 誓師北伐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156章 公主柔情第192章 掌控信陽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556章 九嶺鎮之戰(七)第20章 瘟疫的源頭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419章 救出韋太后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27章 攻城計劃第711章 西姜口之戰第694章 秦熺見駕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233章 葫蘆谷之戰(二)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467章 安南水師的覆沒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141章 汴京之戰(八)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825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下)第591章 火槍賣還是不賣?第730章 趙琢之死第598章 皇宮劇變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42章 回到楚州第435章 奠定勝局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824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上)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144章 說服義軍第405章 契丹人造反了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676章 戰爭動員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9章 撤軍危機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454章 陰謀與騙局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第766章 德州之戰(中)第703章 拯救大帥岳飛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481章 黃金兩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