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挑撥離間

是夜,皇帝陛下終於從昭德宮,回到了甘露殿。

甘露殿裡,已經堆起了厚厚的一沓文書,不過今天的文書相比較平時要少了許多。

平時最少要有四五沓文書。

之所以今天的工作量減少,是因爲皇帝提前給中書打了招呼,說自己身體不適,讓中書只送報大事要事過來。

因爲工作量減少,皇帝陛下今天只花了一個多時辰,就把這些文書處理完,然後他才從書桌的桌角,拿來了高明已經準備的,有關朱圭的資料。

皇帝一邊打着哈欠,一邊把朱圭的資料看完,然後擡頭看了一眼高明,問道:“你怎麼看?”

高太監微微低頭,開口道:“陛下是問如何看待廣東的事情?”

皇帝“嗯”了一聲,淡淡的說道:“事關一省的巡撫,不是小事,朕不能憑藉沈七的一封信,就去動朝廷的二品大員。”

朱圭貪污的事情,並不難查。

很顯然,皇帝已經知道了這位封疆大吏貪墨的事情,不過相比較於朝局穩定來說,貪污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更不是扳倒一位封疆大吏的理由。

如果真要如此較真,那朝廷上下沒有誰的屁股能是安全乾淨的。

高太監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開口道:“陛下,按照時間推算,這封信是沈學士剛到廣東不久寫的,按照常理,應該…”

“不是私怨。”

“那就是爲了公事。”

皇帝淡淡的看了一眼高明,微笑道:“你的意思是,要朕支持沈毅,是不是?”

高明連忙搖頭,低頭道:“陛下,沈學士所爲,可能不是爲了私怨,但是爲了一些貪腐的事情,就想要調換一省的封疆,這種想法未免有些太過幼稚,奴婢據實回話,並沒有支持沈學士的想法…”

皇帝揉了揉眉心,然後淡淡的說道:“他並沒有讓朕調換廣東巡撫,他只是向朕建議,沿海五個市舶司,今後與地方衙門完全脫開干係,市舶司由宮裡的人派去主導,至於緝捕走私,則有都司五衛負責。”

“這是要限制地方衙門的權柄…”

皇帝打了個哈欠,有些困了:“可誰又去限制沿海都司的權柄呢?”

高明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開口道:“陛下,如果按照沈學士所說的去辦,地方衙門在裡面,撈不到一點好處,將來難免會陽奉陰違,暗中支持商船走私,甚至…詆譭王政。”

“奴婢以爲,沈學士有些太年輕了…”

皇帝挑了挑眉頭,看向高明:“朕也很年輕。”

高太監立刻低頭:“奴婢失言…”

“你說的話,朕都明白。”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裡的朱圭卷宗,瞥了高明一眼:“沈七也未必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然他在浙江就不會想法子捉到周義山的把柄,在福建就不會捧出一個愣頭青程廷知。”

“他這是把問題丟給了朕。”

皇帝緩緩開口道:“朕如果要處理廣東,那麼他便依言照辦,朕如果將就過去,過幾年廣東市舶司乃至於其他幾個市舶司辦砸了,也跟他沈七沒關係了,”

說到這裡,皇帝陛下語氣也充滿了無奈:“歸根結底,是官場風氣不正。”

大陳朝廷,已經一百多年了,哪怕是按照南渡之後的歷史算,也已經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已經有了穩固的既得利益羣體,各種既得利益者盤根錯節,官場上很多貪污腐敗,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矩。

這種就是“風氣不正”。

皇帝可以殺一兩個官員乃至於幾十個官員的人頭,可以罷免幾百個官員的官職,但是新來的上來,老實個一兩年之後,將來多半還會是這個模樣。

很難從根子上扭轉。

想到這裡,皇帝陛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然後擡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緩緩說道:“今天天色太晚了。”

“這樣罷,明天…”

他看向高明,淡淡的說道:“明天沒有朝會,伱去一趟張府,把張敬給朕請來,就說朕有事情請教他。”

高明目光流轉,微微低頭道:“陛下聖明。”

…………

次日上午,已經致仕四年多的宰相張敬,又重新被請進了皇宮裡,在高明的陪同下,一路來到了甘露殿門口。

高太監一邊在頭前領路,一邊笑着說道:“老相國精神矍鑠,風采不減當年啊。”

“老了…”

頭髮已經白了大半的張敬嘆了口氣,無奈搖頭:“脖子都已經入土,高公公莫要取笑老夫了。”

“老相國玩笑。”

高太監微微側身,笑着說道:“陛下一直很惦記老相國。”

張敬微微低頭,笑着說道:“老夫也很思念陛下,正好藉着這個機會,向陛下辭行還鄉。”

高明微微低頭,沒有接話。

很快,張敬就到了甘露殿裡,見到了正在看書的皇帝陛下,老相國作勢行禮,皇帝陛下連忙上前,把老頭扶了起來,笑着說道:“相國莫要多禮,坐着說話罷。”

張敬低頭謝恩。

君臣二人在這個時候,對視了一眼,彼此的目光之中,都看到了一些感慨。

洪德皇帝是張敬看着長大的,當初皇帝剛登基的時候,纔剛滿十歲,還是個孩童,是孫太后和中書省的幾位宰相,努力維持住了朝局。

現在,當年那個稚嫩的童兒,已經長成一個年輕的帝王了。

而皇帝也感慨萬千。

當年,他有些畏懼的兩位宰相之一,如今已經滿頭白髮了。

君臣兩個人寒暄了一會兒之後,皇帝讓高明給老頭奉了茶,這才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笑着說道:“老相國年邁,本來朕不應該打擾老相國清淨,只是昨天碰到了一件事情,不好做出決斷,因此請老相國進宮問政。”

張敬微微低頭道:“陛下如果不嫌老臣年邁昏聵,老臣願意爲陛下分憂。”

皇帝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後,緩緩說道:“朕前些日子,收到了密奏,有人彈劾廣東巡撫朱圭,貪贓枉法,爲禍地方…”

皇帝靜靜的看着張敬,開口道:“相國如何看?”

“自然是派人查實。”

張敬毫不猶豫的回答道:“一旦查實,以國法追究,決不輕饒!”

“朕也是這麼想的。”

皇帝微微搖頭,嘆了口氣道:“可是,朕現在正在廣東弄廣州市舶司,需要廣東政局穩定,朱圭在廣東多年,這個時候,是不是不宜動他?”

張敬想了想,然後擡頭看了看皇帝,開口道:“若是如此,不妨先派人接任廣東巡撫一職,將朱圭調換下來,暫不辦他,等將來廣東局勢穩定了,再尋個理由處理他不遲。”

“一省的封疆…”

皇帝緊緊的盯着張敬的表情,緩緩問道:“說換就換?”

朱圭是張敬的門生,也是所謂“張黨”的一份子,而一省首憲這種位置,不管是對於哪個勢力來說,都是非常要緊的。

“陛下乃是九五至尊,天下臣民的君父,這朝廷上下官員,陛下想要換誰,就可以換誰。”

老頭微微低頭道:“只要保證廣東的局勢穩定,這朱圭儘可以換得。”

皇帝呵呵一笑,看向張敬:“老相國不妨猜一猜,是誰密奏舉發了朱圭。”

老頭面色平靜,他緩緩開口道:“臣猜是翰林院侍讀學士沈毅。”

見張簡臉色古井無波,皇帝笑着問道:“老相國不生氣?”

沈毅與張家交好,建康城人盡皆知。

而朱圭是張敬的學生,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按理說,張敬多少會因爲這件事氣憤不已,甚至雷霆大怒。

“回陛下。”

張敬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開口道:“老臣已經離開朝堂多年,朝堂上的事情早已經跟老臣無關了,至於陛下問這件事老臣氣不氣…”

“若是生氣,也是氣老臣自己教導無方,有了朱圭這麼個門生。”

皇帝聞言,撫掌感慨。

“老相國一心爲公,朕深感佩服。”

他笑着說道。

“那這件事,就按老相國說的去辦。”

第356章 這事沒完!第1402章 洪德之爭(新春快樂!)第160章 挖牆腳第87章 三七才子(第一更!)除夕快樂!!昨天少更一章,一會補上!!第749章 貪財小皇帝第636章 心亂了第901章 面試第1334章 家事與國事第966章 聰明瞭一些第797章 缺甲四千第102章 沈家的新芽第1389章 窮途末路第179章 朝堂更新否?第325章 沈司正的第一把火第401章 欽差中的欽差第212章 我等俱是老爺了!第733章 大幕拉開第838章 認爲是第734章 洪德朝第一進士第250章 新宅與新事第747章 提攜之恩第366章 告假第1236章 朝堂上與朝堂下第6章 陸院長與陸小姐第1166章 害苦我了!第325章 沈司正的第一把火第1006章 等老傢伙蹬腿第1280章 收拾舊太原第610章 自薦枕蓆!第1145章 互相托付第398章 問一個問題第1317章 忠君愛國周元朗第1101章 膽氣第322章 科考小改革第731章 另一個範家第367章 伸張正義第1085章 沙場男兒淚第651章 有空來坐第1357章 破城投降第1305章 默契(補)第1028章 巡撫與佈政第971章 至關重要的一戰第32章 避風頭第307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1040章 皇帝與乞兒第1346章 攻心計第371章 大義凜然章御史第659章 誰讓你不姓李?明天結婚啦,今天事情很多,今天晚上儘量更第57章 給本公子攤餅!第810章 反向支援第598章 沈園的客人第529章 換老闆第497章 斷頭飯第571章 兩份前程第105章 恩師第102章 沈家的新芽第353章 舊事重提第1149章 人心浮動第1157章 兵臨城下第556章 同齡君臣第1077章 新思路第954章 北望徐州第1240章 連升四級第12章 做官的藝術第286章 會試放榜!第686章 揚眉吐氣第673章 沈欽差的官威第982章 一家歡喜一家憂第383章 捉拿歸案!第1363章 戰略轉變!第698章 擺爛了第162章 潑茶事件第1236章 朝堂上與朝堂下第705章 匪夷所思!第1070章 釣魚比賽第3章 一線生機第1316章 勝勢第80章 三江啦!!!第338章 同喜?!除夕快樂!!昨天少更一章,一會補上!!第622章 福州的士族們第343章 國家柱石第846章 除夕第901章 面試第104章 書院的信第271章 弟二百七十二章 沈家的榮光!第719章 趁年輕第688章 李氏大餅第7章 見利而不捨身第65章 小皇帝與老相國第461章 管事太監第842章 各自下注第1141章 陛下聖明第892章 忠孝兩全第642章 馬踏燕京!第678章 你快問啊!第1354章 亂局裡的生機第688章 李氏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