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說酸話酒保咬文 講迂談腐儒嚼字

話說三人來至關前,許多兵役上來,問明來歷,個個身上搜檢一遍,才放進去,林之洋道:“關上這些囚徒竟把俺們當作賊人,細細盤查。可惜俺未得着躡空草,若吃了躡空草,俺就攛進城去,看他怎樣!”三人來到大街,看那國人都是頭戴儒巾,身穿青衫,也有穿著藍衫的,那些做買賣的,也是儒家打扮,斯斯文文,並無商旅習氣。所賣之物,除家常日用外,大約賣青梅、齏菜的居多,其餘不過紙墨筆硯,眼鏡牙杖,書坊酒肆而已。唐敖道:“此地庶民,無論貧富,都是儒者打扮,卻也異樣。好在此地語言易懂,我們何不去問問風俗?”走過鬧市,只聽那些居民人家,接連三,莫不書聲朗朗。門首都豎著金字匾額:也有寫著“賢良方正”的,也有寫著“孝悌力田”的,也有“聰明正直”的,也有“德行耆儒”的,也有“通經孝廉”的,也有“好善不倦”的;其餘兩字匾額,如“休仁”、“好義”、“循禮”、“篤信”之類,不一而足。上面都有姓名、年月。只見旁邊一家門首貼著一張紅紙,上寫“經書文館”四字。門上有副對聯,寫的是:

優遊道德之場,休息篇章之囿。

正面懸著五爪盤龍金字匾額,是“教育人才”四個大字。裡面書聲震耳。

林之洋指著包袱道:“俺要進去發個利市,二位可肯一同走走?”唐敖道:“舅兄饒了我罷!我還留著幾個‘晚生’慢慢用哩!前在白民國賤賣幾個,至今還覺委屈。今到此地,看這光景,固非賤賣,但非其人,也覺委屈。”林之洋道:“當日妹夫如在紅紅、亭亭跟前稱了晚生,心中可委屈?”唐敖道:“小弟若在兩位才女跟前稱了晚生,不但毫不委屈,並且心悅誠服。俗語說的:‘學問無大小,能者爲尊。’他的學問既高,一切尚要求教,如何不是晚生?豈在年紀?若老大無知,如白民之類,他在我眼前稱晚生,我還不要哩,二位才女如此通品,舅兄卻直稱其名,未免唐突。”林之洋道:“當日你們受了黑女許多恥笑,還有‘問道於盲’的話,彼時他們雖系羞辱九公,與妹夫無涉,但不把你放在眼裡,隨嘴亂說,也甚狂妄;今日提起,你不恨他也罷了,爲甚反要敬他?”唐敖道:“凡事無論大小,如能處處虛心,不論走到何處,斷無受辱之虞。我們前在黑齒,若一切謙遜,他又從何恥笑?

今不自己追悔,若再怨人,那更不是了。”多九公道:“那幾日老夫奉陪唐兄遊玩,每每游到山水清秀或幽僻處,唐兄就有棄絕凡塵要去求仙之意。此雖一時有感而發,若據剛纔這番言談,莫作先賢忠恕之道,倘諸事如此,就是成佛作祖的根基。唐兄學問度量,老夫萬萬不及,將來諸事竟要叨教了。”林之洋道:“兩個黑女才學高,妹夫肯稱晚生,那君子國吳家弟兄跟前,妹夫也肯稱晚生麼?”唐敖道:“那吳氏弟兄學問雖不深知,據他所言,莫不盡情盡理,純是聖賢仁義之道。此等人莫講晚生,就是在他跟前負笈擔囊拜他爲師,也長許多見識。”

林之洋道:“俺們只顧亂講,莫被這些走路人聽見。你們就在左近走走,俺去去就來。”說罷,向學館去了。二人仍舊閒步,只見有兩家門首豎著兩塊黑匾額,一寫“改過自新”,一寫“同心向善”,上面也有姓名、年月。唐敖道:“九公:你道此匾何如?”多九公道:“據這字面,此人必是做甚不法之事,所以替他豎這招牌。仔細看來,金字匾額不計其數,至於醜匾卻只此兩塊。可見此地向善的多,違法的少。也不愧’淑士‘二字。”

二人信步又到鬧市,觀玩許久。只見林之洋提著空包袱,笑嘻嘻趕來。唐敖道:“原來舅兄把貨物都賣了。”林之洋道:“俺雖賣了,就只賠了許多本錢。”多九公道:“這卻爲何?”林之洋道:“俺進了書館,裡面是些生意,看了貨物,都要爭買。誰知這些窮酸,一錢如命,總要貪圖便宜,不肯十分出價。及至俺不賣要走,他又戀戀不捨,不放俺出來。扳談多時,許多貨物共總湊起來,不過增價一文。俺因那些窮酸又不添價,又不放走,他那戀戀不捨神情,令人看着可憐;俺本心慈面軟,又想起君子國交易光景,俺要學他樣子,只好吃些虧賣了。”多九公道:“林兄賣貨既不得利,爲何滿面笑容?這笑必定有因。”林之洋道:“俺生平從不談文,今日才談一句,就被衆人稱讚,一路想來,著實快活,不覺好笑。

剛纔那些生童同俺講價,因俺不戴儒巾,問俺向來可曾讀書,俺想妹夫常說,凡事總要謙恭,但俺腹中本無一物,若再謙恭,他們更看不起了。因此俺就說道:‘俺是天朝人,幼年時節,經史子集,諸子百家,那樣不曾讀過!就是俺們本朝唐詩,也不知讀過多少!’俺只顧說大話,他們因俺讀過詩,就要教俺做詩,考俺的學問。俺聽這活,倒嚇一身冷汗。俺想俺林之洋又不是秀才,生平又未做甚歹事,爲甚要受考的魔難?就是做甚歹事,也罪不至此。

俺思忖多時,只得推辭俺要趲路,不能耽擱,再三支吾。偏偏這些刻簿鬼執意不肯,務要聽聽口氣,才肯放走。俺被他們逼勒不過,忽然想起素日聽得人說,搜索枯腸,就可做詩,俺因極力搜索。奈腹中只有盛飯的枯腸,並無盛詩的枯腸,所以搜他不出。後來俺見有兩個小學生在那裡對對子:先生出的是‘雲中雁’,一個對‘水上鷗’,一個對‘水底魚’。俺趁勢說道:‘今日偏偏“詩思”不在家,不知甚時纔來;好在“詩思”雖不在家,“對思”卻在家。你們要聽口氣,俺對這個“雲中雁”罷。’他們都道:‘如此甚好。不知對個甚麼?

’俺道:‘鳥槍打。’他們聽了,都發愣不懂,求俺下個註解。俺道:‘難爲你們還是生童,連這意思也不懂?你們只知“雲中雁”拿那“水上鷗”、“水底魚”來對,請教:這些字面與那“雲中雁”有甚爪葛?俺對的這個“鳥槍打”,卻從雲中雁生出的。’他們又問:

‘這三字爲何從“雲中雁”生髮的?倒要請教。’俺道:‘一擡頭看見雲中雁,隨即就用鳥槍打,如何不從雲中雁生出的?’他們聽了,這才明白,都道:‘果然用意甚奇,無怪他說諸子百家都讀過,據這意思,只怕還從《莊子》“見彈而求-炙”套出來的。’俺聽這話,猛然想起九公常同妹夫談論‘莊子、老子’,約略必是一部大書,俺就說道:‘不想俺的用意在這書上,竟被你們猜出。可見你們學問也是不凡的,幸虧俺用“莊子”;若用“老子、少子”,只怕也瞞不過了。’誰知他們聽了,又都問道:‘向來只有《老子》,並未聽見有甚“少子”。不知這部“少子”何時出的?內中載著甚麼?’俺被他們這樣一問,倒問住了。俺只當既有‘老子’,一定該有‘少子’;平時因聽你們談講‘前漢書、後漢書,’又是甚麼‘文子、武子’,所以俺談‘老子’隨口帶出一部‘少子’,以爲多說一書,更覺好聽;那知剛把對子敷衍交卷,卻又鬧出岔頭。後來他們再三追問,定要把這‘少子’說明,才肯放走。俺想來一想,登時得一脫身主意,因向他們道:‘這部“少子”乃聖朝太平之世出的,是俺天朝讀書人做的,這人就是老子後裔。老子做的是《道德經》,講的都是元虛奧妙;他這“少子”雖以遊戲爲事,卻暗寓勸善之意,不外“風人之旨”,上面載著諸子百家,人物花鳥,書畫琴棋,醫卜星相,音韻算法,無一不備;還有各樣燈謎,諸般酒令,以及雙陸、馬吊、射鵠、蹴球、鬥草、投壺,各種百戲之類,件件都可解得睡魔,也可令人噴飯。這書俺們帶著許多,如不嫌污目,俺就回去取來。’他們聽了,個個歡喜,都要觀看,將物價付俺,催俺上船取書,俺才逃了回來。”

唐敖笑道:“舅兄這個‘鳥槍打’幸而遇見這些生童;若教別人聽見,只怕嘴要打腫哩!”林之洋道:“俺嘴雖未腫,談了許多文,嘴裡著實發渴。剛纔俺同生童討茶吃,他們那裡雖然有茶,並無茶葉,內中只有樹葉兩片。倒了多時,只得淺淺半杯,俺喝了一口,至今還覺發渴。這卻怎好?”多九公道:“老夫口裡也覺發幹,恰喜面前有個酒樓,我們何不前去沽飲三杯,就便問問風俗?’林之洋一聞此言,口中不覺垂涎道“九公真是好人,說出話來莫不對人心路!”

三人進了酒樓,就在樓下檢個桌兒坐了。旁邊走過一個酒保,也是儒巾素服,而上戴著眼鏡,手中拿著摺扇,斯斯文文,走來向著三人打躬陪笑道:“三位先生光顧者,莫非飲酒乎?抑用菜乎?敢請明以教我。”林之洋道:“你是酒保,你臉上戴著眼鏡,已覺不配;你還滿嘴通文,這是甚意?剛纔俺同那些生童講話,倒不見他有甚通文,誰知酒保倒通起文來,真是‘整瓶不搖半瓶搖’!你可曉得俺最喉急,耐不慣同你通文,有酒有菜,只管快快拿來!”酒保陪笑道:“請教先生:

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菜要一碟乎,兩碟乎?”林之洋把手朝桌上一拍道:“甚麼‘乎’不‘乎’的!你只管取來就是了!你再‘之乎者也’的,俺先給你一拳!”嚇的酒保連忙說道:“小子不敢!小子改過!”隨即走去取了一壺酒,兩碟下酒之物,一碟青梅,一碟齏菜,三個酒杯,每人面前恭恭敬敬斟了一杯,退了下去。

林之洋素日以酒爲命,見了酒,心花都開,望著二人說聲:“請了!”舉起杯來,一飲而盡。那酒方纔下嚥,不覺緊皺雙眉,口水直流,捧著下巴喊道:“酒保,錯了!把醋拿來了!”只見旁邊座兒有個駝背老者,身穿儒服,面戴眼鏡,手中拿著剔牙杖,坐在那裡,斯斯文文,自斟自飲。一面搖著身子,一面口中吟哦,所吟無非‘之乎者也’之類。正吟的高興,忽所林之洋說酒保錯拿醋來,慌忙住了吟哦,連連搖手道:“吾兄既已飲矣,豈可言乎,你若言者,累及我也。我甚怕哉,故爾懇焉。兄耶,兄耶!切莫語之!”唐、多二人聽見這幾個虛字,不覺渾身發麻,暗暗笑個不了。林之洋道:“又是一個通文的!俺埋怨酒保拿醋算酒,與你何干?爲甚累你?倒要請教。”老者聽罷,隨將右手食指、中指,放在鼻孔上擦了兩擦,道:“先生聽者:今以酒醋論之,酒價賤之,醋價貴之。因何賤之?爲甚貴之?

真所分之,在其味之。酒昧淡之,故而賤之;醋味厚之,所以貴之。人皆買之,誰不知之。

他今錯之,必無心之。先生得之,樂何如之!第既飲之,不該言之。不獨言之,而謂誤之。

他若聞之,豈無語之?苟如語之,價必增之。先生增之,乃自討之;你自增之,誰來管之。

但你飲之,即我飲之;飲既類之,增應同之。向你討之,必我討之;你既增之,我安免之?

苟亦增之,豈非累之?既要累之,你替與之。你不與之,他安肯之?既不肯之,必尋我之。

我縱辨之,他豈聽之?他不聽之,勢必鬧之。倘鬧急之,我惟跑之;跑之,跑之,看你怎麼了之!”唐、多二人聽了,惟有發笑。林之洋道:“你這幾個‘之’字,盡是一派酸文,句句犯俺名字,把俺名字也弄酸了。隨你講去,俺也不懂。但俺口中位股酸氣。如何是好!”

桌上望了一望,只有兩碟青梅、齏菜。看罷,口內更覺發酸。因大聲叫道:“酒保!快把下酒多拿兩樣來!”酒保答應,又取四個碟子放在桌上:一碟鹽豆,一碟青豆,一碟豆芽,一碟豆瓣。林之洋道:“這幾樣俺吃不慣,再添幾樣來。”酒保答應,又添四樣:一碟豆腐乾,一碟豆腐皮,一碟醬豆腐。一碟糟豆腐。林之洋道:“俺們並不吃素,爲甚只管拿這素菜?還有甚麼,快去取來!”酒保陪笑道:“此數餚也,以先生視之,固不堪入目矣,然以敝地論之,雖王公之尊,其所享者亦不過如斯數樣耳。先生鄙之,無乃過乎?止此而已,豈有他哉!”多九公道:“下酒菜業已夠了,可有甚麼好酒?”酒保道:“是酒也,非一類也,而有三等之分焉:上等者,其味噥;次等者,其味淡;下等者,又其淡也。先生問之,得無喜其淡者乎?”唐敖道:“我們量窄,吃不慣噥的,你把淡的換一壺來。”酒保登時把酒換了。三人嚐了一嘗,雖覺微酸,還可吃得。林之洋道:“怪不得有人評論酒味,都說酸爲上,苦次之。原來這話出在淑士國的。”只見外面走進一個老者,儒巾淡服,舉止大雅,也在樓下檢個座兒坐了。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古香齋輸入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禪機 衆才女盡歡結酒令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衆美初臨晚芳園第二十八回 老書生仗義舞龍泉 小美女銜恩脫虎穴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發慷慨儲君結伴第三十四回 觀麗人女主定吉期 訪良友老翁得凶信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戰無火關 啓慾念被圍巴刀陣第七十二回 古桐臺五美撫瑤琴 白蒁亭八女寫春扇第六回 衆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獲譴降紅塵第五十一回 走窮途孝女絕糧 得生路仙姑獻稻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樓聞善政 徐公子茶肆敘衷情第八十回 打燈虎亭中賭畫扇 拋氣球園內舞花鞋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論文科 老書生夢中聞善果第三十五回 現紅鸞林貴妃應課 揭黃榜唐義士治河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禪機 衆才女盡歡結酒令第七十四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 下象棋諧語談故事第二十八回 老書生仗義舞龍泉 小美女銜恩脫虎穴第五十六回 詣芳鄰姑嫂巧遇 遊瀚海主僕重逢第六十六回 借飛車國王訪儲子 放黃榜太后考閨才第四回 吟雪詩暖閣賭酒 揮醉筆上苑催花第五十八回 史將軍隴右失機 宰少女途中得勝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第四十三回 因遊戲仙猿露意 念劬勞孝女傷懷第四回 吟雪詩暖閣賭酒 揮醉筆上苑催花第三十一回 談字母妙語指迷團 看花燈戲言猜啞謎第三十一回 談字母妙語指迷團 看花燈戲言猜啞謎第四十二回 開女試太后頒恩詔 篤親情佳人盼好音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將軍遊幻境 發慈心仙子下凡塵第三回 徐英公傳檄起義兵 駱主簿修書寄良友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第三十四回 觀麗人女主定吉期 訪良友老翁得凶信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在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問卜 頂盛典奉命掄才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潛出淑士關 登曲岸閒遊兩面國第八十回 白蒁亭董女談詩 凝翠館蘭姑設宴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蕭 隱俏體紗窗聽課第五回 俏宮娥戲誇金盞草 武太后怒貶牡丹花第五十八回 史將軍隴右失機 宰少女途中得勝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在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第五十回 遇難成祥馬能伏虎 逢凶化吉婦可降夫第六十二回 綠香園四美巧相逢 紅文館羣芳小聚會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在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第二十回 丹桂巖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吊孟女講牌經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論文科 老書生夢中聞善果第五十二回 談春秋胸羅錦繡 講禮制口吐珠璣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樓聞善政 徐公子茶肆敘衷情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第六十三回 論科場衆女談果報 誤考試十美具公呈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第二十三回 說酸話酒保咬文 講迂談腐儒嚼字第十二回 雙宰輔暢談俗弊 兩書生敬服良箴第二十回 丹桂巖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第三十一回 談字母妙語指迷團 看花燈戲言猜啞謎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壽 食朱草入聖超凡第八十六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難 史英豪嶺下招兵第五回 俏宮娥戲誇金盞草 武太后怒貶牡丹花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第八十九回 闡元機歷述新詩 溯舊跡質明往事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纏足受困 長鬚女玩股垂情第十五回 喜相逢師生談故舊 巧遇合賓主結新親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第六十二回 綠香園四美巧相逢 紅文館羣芳小聚會第二十七回 觀奇形路過翼民郡 談異相道出豕喙鄉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第二十六回 遇強梁義女懷德 遭大厄靈魚報恩第四十一回 觀奇圖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曲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第五十七回 讀血書傷情思舊友 聞凶信仗義訪良朋第七十六回 講六壬花前闡妙旨 觀四課牖下竊真傳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鏡花嶺孝女尋親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細談妙劑 洛家娃默禱靈籤第八十六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難 史英豪嶺下招兵第十九回 受女辱潛逃黑齒邦 觀民風聯步小人國第十回 誅大蟲佳人施藥箭 搏奇鳥壯士奮空拳第五十七回 讀血書傷情思舊友 聞凶信仗義訪良朋第六十六回 借飛車國王訪儲子 放黃榜太后考閨才第十八回 闢清談幼女講羲經 發至論書生尊孟子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蕭 隱俏體紗窗聽課第五十二回 談春秋胸羅錦繡 講禮制口吐珠璣第七十七回 鬥百草全除舊套 對羣花別出新裁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羅網 儒士登山失路途第十二回 雙宰輔暢談俗弊 兩書生敬服良箴第六回 衆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獲譴降紅塵第四十五回 君子國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嶺下遇山精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論文科 老書生夢中聞善果第八十四回 逞豪興朗吟妙句 發婆心敬誦真經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衆美赴華筵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衆美赴華筵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衆美赴華筵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嶺上訪紅?系攔彌壑邢茲鴆?/a>第八十六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在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吊孟女講牌經第二十回 丹桂巖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