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

第203章 柳暗花明

四月初九,當黑龍江上的冰面化凍,朱高煦率十餘艘馬船逆流而上,往吉林城而去。

期間,朱高煦在安東城停留了一下,下船看了看陳昶將安東城經營的如何。

陳昶沒有讓他失望,整個安東城的經營十分不錯,並且由於阿者迷地面的許多女真人出山接受招撫,安東城的防禦壓力銳減。

爲了執行朱高煦的女真漢化政策,他此刻正在率領軍民修建衛學。

這衛學一旦修建起來,全城十五歲以下的女真孩童都會接受漢化教育。

不過,這麼一來,朱高煦也就有了新的問題。

不止是黑水城,就連安東城和吉林城都需要大量的吏目來進入衛學教學,而且這次需要的數量不少。

原本的好心情,因爲陳昶的這句話而被破壞,但朱高煦並未表露。

沒有錢糧人才,他不應該怪下面的人,若是隻知道怪下面的人,他與明末那幾個不敢擔責任的皇帝有什麼區別。

招撫命令是他下達的,他早就做好了接受後果的準備,只是他沒想到招撫工作居然那麼順利,招撫了那麼多人。

興許是感受到了肩頭的擔子更爲沉重,朱高煦在安東城倉促逛了一個時辰後,便返回了舟船上,繼續向吉林城進發。

在返回吉林城的水路上,他已經想到了自己抵達吉林城後,會面對怎樣的財政壓力。

四月十三,他的舟船路過了曾經的雞西堡,如今的雞西關。

似乎是見到了他的大纛,雞西關內外忙着開荒的許多兵卒與百姓紛紛朝着舟船打招呼。

朱高煦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能看到自己,走到船舷一旁便與他們招手以示招呼。

不多時,舟船越過了雞西關,來到了被開墾了近乎七成的吉林城中灣。

朱高煦簡單看了看中灣的開墾情況,便將目光投向了北邊的北灣和南邊的南灣。

南灣牧場上,不少軍馬在柵欄背後低頭吃草,亦或者交配、奔馳。

北灣澤地邊上,許多牛羊低頭吃草,與遠處的白山黑水形成了一幅畫卷。

Wωω ⊙тTk án ⊙¢○

望着這一切,朱高煦心中的驕傲不用言表。

吉林城的矗立,便是他來到大明這幾年最大的功績。

擁有數十萬畝田地的吉林四城,是朱允炆都不捨得拋棄的存在。

有這個基礎在這裡,即便自己靖難之役失敗,大明也能鞏固遼東,開拓東北。

只要吉林四城還在,自己的功績就無法抹去。

“噔……”

不多時,舟船靠岸,班值吉林碼頭的百戶官率兵迎接朱高煦。

“殿下千福安康!”

百戶官見朱高煦下船,連忙帶領衆人作揖行禮。

朱高煦走到碼頭上,看了看正在碼頭上忙着裝載糧食的許多女真民夫,不由好奇詢問:“我還未下令,怎麼就開始爲舟船裝糧了?”

面對朱高煦的疑惑,百戶官解釋道:“末將也不知道,只知道剛纔有塘騎往遼東來,隨後亦掌印便下令糧食裝船,準備運往肇州。”

“肇州?”朱高煦更疑惑了,不知道亦失哈葫蘆裡賣這什麼藥。

“讓亦失哈來王府找我。”留下一句話,朱高煦便從碼頭處牽出一匹品相不錯的挽馬,乘騎着往渤海王府去。

一路上,許多百姓認出了朱高煦,紛紛在田間跪下磕頭,以示尊敬。

哪怕朱高煦三申五令的不讓百姓跪下磕頭,可百姓們依舊如此,所以朱高煦也就放任他們如此了。

“殿下!!”

“殿下回來了!”

“殿下萬歲!”

“千福安康!”

一路上,許多毫無禮制的唱禮聲此起彼伏響起,朱高煦也是無奈,只能等見到亦失哈後,讓他好好向百姓們傳達正確的唱禮聲。

畢竟距離朱允炆上臺已經不遠了,若是不好好約束百姓的話,說不定朱允炆那傢伙會借題發揮。

“殿下!”

起碼來到王府承運門前,朱高煦翻身下馬,二十餘兵卒也驚喜着上前爲他牽馬,擁簇着他。

“不錯,王六,你們倒是壯實了不少。”

朱高煦的記憶力不用多說,軍中許多人的面孔與姓名他都記得,因此在見到門口班值的總旗官時,他便喊出了對方的名字。

在王六愣神時,朱高煦拍了拍他和另一名兵卒的肩:“稍許亦掌印來尋我,放他進去便是。”

說罷,朱高煦走進了承運門,王六則是在片刻後回過神來,驕傲挺起胸:“聽到沒!殿下記得俺是誰!”

他這話說出,四周兵卒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這讓王六的腰桿更直了。

也在他挺直腰桿的同時,朱高煦輕車熟路的回到了府內,往後院尋去。

只是一字時,他便在前寢宮外見到了郭琰。

此刻的她低着頭不知道在做什麼,兩邊婢女倒是見到了朱高煦,詫異的想要喊出聲來,卻見朱高煦噓聲的動作,紛紛閉上了嘴巴。

朱高煦走到了郭琰背後,或許是因爲身形高大,加上背光,因此他的影子很快便把郭琰籠罩起來。

感受到突然暗下來的四周,郭琰下意識擡頭,下一刻便與朱高煦四目相對。

“殿下!”郭琰激動的站了起來,轉過身便抱住了朱高煦。

朱高煦低頭一看,這才發現郭琰剛剛居然在保養自己的甲冑。

“你還會這個?”

他詫異詢問,郭琰則是笑着將桌上的一片裙甲舉起來:“這些時日閒着無聊,與城內幾個千戶官夫人學的,手藝如何?”

她炫耀着自己的手藝,朱高煦見到也不吝誇讚:“很是不錯。”

“這小半年未見我,可曾想我了?”

“殿下……”郭琰被朱高煦說的羞紅了臉,只是看看左右婢女低着頭,便小聲道:“自然是想了。”

“想了就行。”朱高煦坐在椅子上,把郭琰橫抱在了懷裡,又惹的她臉紅一陣。

只是這樣的曖昧氣氛沒持續多久,就被身後的腳步聲打斷了。

朱高煦回過頭去,立馬看見了呆若木雞的亦失哈。

郭琰跟着回頭看去,在見到亦失哈後,立馬紅着臉從朱高煦懷裡掙脫起來,整理了一下衣服後便低聲道:“臣妾去給殿下和亦掌印泡茶。”

說是泡茶,實際上只是想逃離這地方罷了。

她帶着兩個婢女逃一般的離開了幹清宮,而朱高煦這臉皮厚的傢伙卻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般,對亦失哈招手:“快坐下,傻站着幹嘛?”

朱高煦倒是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但亦失哈就難受了。

頂着尷尬,他小心翼翼的坐到了朱高煦身旁的椅子上,手裡還拿着一份聖旨和幾本文冊。

“宮裡來消息了?”朱高煦看到了那份聖旨,亦失哈也連忙將聖旨雙手遞上。

“這是今日卯時纔到的旨意,具體的您看看就知道了。”

聽着亦失哈的話,朱高煦疑惑的接過聖旨打開。

當他一目十行的看完聖旨,嘴角的笑意已經壓制不住,忍不住叫喊道:“好!”

不用多說,這份旨意便是朱元璋差派的北巡事宜了。

北巡備邊對於朱高煦來說不算什麼大事,他真正在意的是老朱又派給了自己三個千戶,並且還將今年的行糧與月糧提高到了五十四萬石。

這五十四萬石,都快夠吉林四城支撐六個月了,朱高煦怎能不高興。

有了這批糧食,加上自己的俸祿,吉林城完全可以安然挺到年底。

算上九月收割的糧食,他完全可以撐到明年六月,也就是靖難之役爆發的前一個月。

這樣的好消息,他怎能不高興。

“果然!北巡備邊的事情,爺爺自然不會忘了我!”

朱高煦目光灼熱,當初他有想過勸朱棣在老朱死後就造反,這並不是他自大,而是那個時候的朱棣有絕對的本錢。

朱棡死後,朱元璋便安排了朱棣節制寧燕谷遼四王護衛與三都司兵馬北巡。

恰好,朱棣剛剛開始北巡不久,朱元璋就駕崩在了南京紫禁城中。

歷史上朱允炆之所以沒敢最先對朱棣下手,就是因爲當時的朱棣手裡有着近二十萬戰兵,接近大明三分之一的精銳戰兵和半數以上的騎兵。

因此,朱允炆先是安撫朱棣,隨後又讓郭英和吳高、劉真等人帶兵返回駐地,勒令四王返回藩地。

等所有人都照辦之後,朱允炆才讓李景隆以練兵的名義奇襲開封城,在朱橚在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直接繳了周府三護衛的兵權,並將河南、山西、陝西等處的馮勝舊部調往兩廣、雲貴等地。

等朱棣反應過來時,朱棣手裡只剩下了三護衛兵馬,不得已只能做一個鵪鶉,根本不敢上疏救自己的親弟弟。 三個月後,看朱棣沒動靜的朱允炆更加放心,連忙更換了與朱棣有舊的北平三司官員,把朱棣在北平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這麼一來,朱棣更是被逼的閉門不出,以爲這樣就結束了。

只是他低估了朱允炆,又是三個月,朱允炆又下詔諸王不能節制王府的文武官吏,並在次月將朱棣的三護衛調離北平,同時命令宋忠、徐凱、耿𤩽等人率部駐紮在北平周圍的開平、臨清、山海關。

朱棣被逼的無奈,只能裝瘋賣傻來苟活。

眼看朱棣‘瘋了’,朱允炆立馬開始了自己的削藩大計。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湘王朱柏被逼自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被廢庶人……

老朱去世後一年的時間,四個藩王被廢庶人,一個被逼自殺,一個被逼瘋。

朱允炆的削藩,嚇住了所有藩王,也讓朱棣成功死心。

因此,當他從張信口中得知朱允炆要殺自己的時候,朱棣沒有一丁點懷疑,哪怕只有八百護衛也決意要起兵靖難。

這些事情,朱高煦光是想,都花了幾分鐘的時間,而朱棣只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便經歷了從節制二十餘萬兵馬到裝瘋賣傻,苟活度日還要被殺的巨大落差。

奉天靖難無疑是被逼出來的,這期間充斥着太多的僥倖與巧合,朱高煦不敢賭。

因此,他纔會想在這一年北巡的時候,直接煽動朱棣起兵靖難。

雖然沒有了大義,但燕軍將會擁有二十餘萬戰兵。

眼下北平都司基本是朱棣的一言堂,大寧留守之人則是仰慕朱棣的陳亨,而遼東都司那邊雖然沒人,但只要朱高煦動作夠快,那完全可以在朱元璋駕崩的消息傳達到北巡隊伍前將郭英等人全部控制。

想到這裡,朱高煦仔細看了看手中的聖旨。

周興告老回鄉,遼王與郭英、吳高、楊文被委任帶兵前往全寧衛。

偌大的遼東將會在不到兩個月內將可機動的戰兵抽調一空,除了三萬衛和遼南會被留下一些守備的戰兵,整體來說遼東都是空虛的。

眼下遼南是傅讓在負責屯田,朱高煦有自信,只要自己開口,傅讓就會帶着麾下的屯田兵與戰兵投靠自己。

至於三萬衛的周定,先不提自己有恩於他,單單自己大軍逼近,以他那惜命的性格就不可能與自己爲敵。

也就是說,自己只要在北巡隊伍之中把谷、寧、遼三王和郭英等人給控制住,北地三都司的二十幾萬戰兵都將歸屬燕府,。

這個規模,是朱棣靖難打了四年都沒打出的規模。

擁有這樣規模的軍隊,加上自己父子二人的指揮能力和火繩槍、火炮,以及郭英等北地名將紛紛被控制的局面,朱高煦有把握能在西南迴援前攻下南京。

這種時候,朱高煦總算知道爲什麼歷史上的安祿山會忍不住造反了。

當自己手中籌碼足夠大的時候,很少有人會忍受一個凌駕於自己之上,隨時可以處死自己的人存在。

如果自己所想的事情能夠實現,那就相當於安祿山在起兵的時候就解決了郭子儀和李光弼,並且高仙芝和封常清還被阿拉伯拉在了中亞交戰,整個王朝只有一個哥舒翰可以出戰。

這樣的局面,讓他的手止不住的攥緊聖旨,用力之大,便是連聖旨上都出現了繃直的聲音。

“殿下?”

亦失哈被朱高煦那麼大的反應給嚇到了,小心翼翼的提醒着他。

“我沒事……”

朱高煦假裝平淡的開口,但他心裡卻十分激動。

可是擺在他面前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怎麼說服朱棣。

這個問題,是他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到的問題。

不管是勸進還是逼宮、亦或者是黃袍加身,這些辦法有用的前提條件在於,被黃袍加身的那人,本身就有着篡位想法,可朱棣並沒有。

歷史上他坐擁二十幾萬軍隊的時候沒反,坐擁整個北平城的時候沒反,只剩下一個燕王府和三個護衛的時候也沒反,直到最後確定了朱允炆要廢殺自己,他才帶着八百護衛開始了靖難之路。

相比較朱允炆的方式,朱高煦覺得自己所想的那些事情都太小兒科了。

他都懷疑,自己如果硬是要逼宮,那朱棣或許會寧願自刎都不跟自己起兵。

朱棣要是死了,自己可沒有控制三都司的那能力,頂多就是奪下遼東罷了。

之後等待自己的,恐怕就是關內的五十萬精銳齊齊北上了。

一想到那樣的結局,朱高煦鬆開了緊握聖旨的手。

“罷了,沒了二十幾萬大軍就沒好了,哪怕按部就班的走下去,我父子二人的牌面也要比歷史上的大太多。”

朱高煦收回了那些想法,稍微整理了思緒過後,這纔對亦失哈開口說道:“今年楊彬來了嗎?”

“月初就來了,待了三日後,奴婢將鹿茸、人蔘及許多草藥給了他,讓他先帶着些回三萬衛,弄好了再回吉林城,等殿下您回到吉林城再談生意。”

亦失哈交代着一切,並繼續說道;“去年的羊羣草藥,楊善人已經妥善販賣了,另外還販賣了少量皮毛,因此這次帶來了三萬四千餘貫……”

亦失哈的話還沒說完,朱高煦便打斷道:“我們的羊羣若是盡數販賣,能販賣得多少錢糧。”

“啊?”亦失哈愣住了,他沒想到朱高煦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畢竟羊羣可是能持續做販羊買賣的根本。

只是當他看到朱高煦那不像是開玩笑的表情後,他還是從袖中掏出了一個巴掌大小的算盤。

幾次敲打過後,他這才表情複雜的開口:“若是盡數販賣了,應該還能賣出不到兩萬貫。”

“盡數販賣了,讓楊彬提早換些糧食來。”朱高煦不假思索的開口,這讓亦失哈驚訝的同時,卻不得不點頭應下。

他知道,自家殿下有他自己的考量,所以他選擇服從軍令。

“肇州那邊,你準備調多少糧食過去?”

朱高煦再度詢問,亦失哈則是看了一眼聖旨:“奴婢打聽過了各都司和王府的出兵情況,除了留下守備的兵卒外,其餘戰兵盡數而出,所以奴婢想,王府起碼也得出兵一萬才行,因此準備調五萬石糧食去肇州,由王義製作成軍糧。”

“不必,三千騎兵就足夠。”朱高煦打斷了亦失哈的話,提出了只帶騎兵參與此處北巡備邊的想法。

如今渤海的騎兵數量已經達到了五千,軍馬有近九千匹。

這次的北巡備邊,註定了不會遭遇敵人,所以朱高煦並不打算帶太多人去。

如果自己能找到機會說服朱棣,那三千騎兵足夠自己控制局面。

如果自己找不到機會說服朱棣,那帶再多人過去也沒用,倒不如少帶點,節省節省糧食。

朱高煦可以預見,一旦朱允炆上臺,他一定會用糧食來對自己卡脖子。

糧食,是決定朱高煦能否維持當下兩萬餘大軍南下靖難的基礎。

“奴婢懂了。”

亦失哈頷首,等待朱高煦的下一個問題,而朱高煦也繼續開口說道:“這次出征,我只帶王義前往,長春的築城事宜便都委託伱來做。”

“築城結束過後,調黑水城的徐晟和兩千信得過的兄弟駐紮,南邊遼東送來的糧食,先把長春城的糧倉堆滿再說。”

“另外,我還要拜託你去幫我辦一件事……”

朱高煦用了拜託二字,嚇得亦失哈連忙起身作揖:“殿下有事吩咐奴婢便是,可不要折煞奴婢。”

“呵呵……”朱高煦伸出手將亦失哈拉着坐下,隨後目光炯炯的對他交代:“我想讓你去尋楊彬,讓他舉家遷移來吉林城,另外告訴他,若是他信任我,便變賣家產,帶十萬貫錢來吉林城,剩餘的家產都變賣用來買糧食。”

“此外,府庫之中的所有皮毛都不要壓着了,讓楊彬低價售出,購糧北上。”

“這……”聽到朱高煦的話,亦失哈總算知道爲什麼他要用‘拜託’二字了,因爲這件事確實艱難。

楊彬好不容易纔帶着家族成爲淮安府中首屈一指的商賈之家,眼下自家殿下卻一句話便要讓他重頭來過。

這樣做,比殺了楊彬還讓他難受。

“奴婢……願意試試。”

亦失哈也不敢篤定自己能說服楊彬,因此只敢用試試來回答。

只是這樣的答案,顯然不能讓朱高煦滿意,他的表情瞬間拉了下來,陰沉着開口:

“若是楊彬不願意,就教他接下來安分守己,將府庫中毛皮盡數低價販賣,帶十萬貫錢北上,剩餘買糧食就足夠。”

“若是湊不夠十萬貫錢,那便算孤與他借的,打一張白條,用印信蓋了給予他便是。”

“是!”亦失哈低下了頭,他清楚楊彬必須完成朱高煦想要他做的事情,不然楊彬很有可能會成爲王府的敵人。

感受着來自朱高煦的壓力,便是亦失哈這樣與他親近的人,也不免心情沉重。

“殿下的心思,越來越難以捉摸了……”

“你退下吧,五日後我帶兵出關北巡。”

亦失哈還在感嘆,朱高煦卻已經下了逐客令。

“奴婢告退。”沒有過多停留,亦失哈起身便離開了這個讓他汗流浹背的地方。

也在他走後,先前說去泡茶的郭琰緩緩從殿外走了進來。

她看了一眼離去的亦失哈背影,緩緩走到朱高煦身前坐下,詫異道:“臣妾還是第一次看見殿下這副表情。”

“我的表情,你還有許多未曾見到。”朱高煦給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飲而盡的同時,目光也看向了殿外:

“南邊,興許要不安定了……”

(本章完)

第19章 衛所尚足237.第237章 寧王歸心第392章 新年氣象第132章 得隴望蜀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51章 孜孜不倦第20章 靖難戰神曹國公第459章 闔家團圓212.第212章 搭臺唱戲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112章 威震西南第546章 愚蠢至極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139.第139章 萬事俱備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424章 燕臺虎峪第515章 天家無情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第357章 朱家歡樂第39章 敲山震虎195.第195章 北定南未安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第46章 爲孫補償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545章 風向南吹第90章 燕府三寶172.第172章 育嬰聖手第400章 炮擊木骨都束第14章 常鱗凡介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第414章 張弛有序第492章 衣冠禽獸147.第147章 崽坑爺糧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61章 校臺比試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455章 人在囧途第370章 父子合謀第431章 硬頂上第37章 一舉一動189.第189章 一夜暴富第486章 爲人三思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465章 風浪不止第31章 謠言害人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488章 欣欣向榮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372章 色厲內茬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第129章 百廢待興第514章 南楊北王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101章 錢鈔事起293.第293章 對日市舶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56章 陳年往事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357章 朱家歡樂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340章 青藏驛道第508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357章 朱家歡樂第504章 各懷鬼胎第97章 龍江船廠第19章 衛所尚足202.第202章 山窮水盡第127章 終抵吉林206.第206章 挾父自重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第379章 家國難掌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147.第147章 崽坑爺糧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385章 試點江南第48章 老當益壯275.第275章 貓哭耗子141.第141章 大破其賊第383章 河中風雲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第16章 閒暇日子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