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陳年往事

第56章 陳年往事

“想不出來?”

穎國公府內馬院裡,傅友德看着遲遲說不出答案的朱高煦,臉上的笑意幾乎藏不住了。

自從他教導朱高煦以來,這小子說什麼都能舉一反三,尤其是軍事上的一些問題。

到了今日,他總算是讓這小子吃癟了。

想到這裡,傅友德的心情難得高興了一會兒。

“請國公賜教……”朱高煦最後還是想不出來,只能請教傅友德。

“這個問題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傅友德賣了一個關子,然後才摸了摸長鬚:

“三句話……氣量恢宏、識人用人、手段雷霆。”

“嗯?”朱高煦一臉疑惑的看着傅友德,內心想法幾乎都寫在臉上了,因爲他覺得這三句話除了後兩句,前面那一句似乎和老朱半點沾不上。

瞧着他的表情,傅友德恨鐵不成鋼:“你小子就該丟到軍營,拉上戰場去走上三圈!”

“你覺得北虜當年沒有名將名臣嗎?韓宋、徐宋沒有嗎?張士誠的大周沒有嗎?陳友諒的大漢沒有嗎?”

“從脫脫、察罕帖木兒到趙普勝、丁普郎……他們手下的名臣名將不說多如牛毛,那也是足以割據一方的。”

“只是你看看,這些所謂的名臣名將都是個什麼下場?大多都死於其主之手,反觀陛下麾下諸將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我等當年歸順陛下,圖的就是一個安心,最少不至於像在其它人麾下時朝不保夕。”

傅友德說出來他的看法,儘管這不一定全對,但基本說對了大半。

“那藍玉……”朱高煦有幾分尷尬的開口,傅友德卻冷哼:“那傢伙死得其所!”

傅友德、馮勝與藍玉並不對付,畢竟在他們獨領一軍的時候,藍玉只不過是一個偏將。

“那廝不過仗着身份罷了!”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傅友德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可他畢竟打出了捕魚兒海大捷……”朱高煦還真沒關注藍玉,只記得他打了捕魚兒海大捷。

只是他不提這件事還好,他一提這件事,傅友德的臉色更黑了。

“伱自己回書房看看書就知道了,老夫乏了……”

傅友德轉身就走,朱高煦則是看着他的背影摸不着頭腦,只能往前院倒座房走去,想從傅友德的藏書裡找出答案。

只是傅友德的藏書數量很多,想要從中找出關於藍玉的消息簡直是難如登天。

“怎麼了?這般慌忙?”

關鍵時刻,傅忠的聲音在窗前響起,朱高煦也擡頭看去,苦着臉笑道:“姑父,你覺得藍玉打仗如何?”

“藍玉?”傅忠愣了愣,不明白朱高煦爲什麼提起一個已經被誅殺的人。

不過既然是朱高煦問的,傅忠還是略微思考後給出答案:“還不錯吧……”

“僅是還不錯?”朱高煦疑惑,但傅忠卻笑道:“你以爲呢?”

“他好歹也是國公啊……”朱高煦汗顏,傅忠卻搖搖頭:“做國公可不僅僅是軍功高就行的。”

“你瞧定遠侯王弼,他好歹也是捕魚兒海首功,可還不是個侯爵?”

“再說那瞿能,平定月魯帖木兒在前,平緬甸、暨東、川夷在後,如今卻只是一個都督,連個爵位都沒有。”

“這些人,你以爲他們軍功不夠高?”

傅忠給朱高煦上了一課,那便是即便在這種時代,個人能力再強也不一定能絕對的上位。

不過在他的話中,朱高煦更在意的是捕魚兒海之戰定遠侯王弼首功的事情。

“定遠侯王弼是捕魚兒海之戰的首功?”朱高煦疑惑詢問,傅忠見他真的不知道,只能爲其解釋了起來。

“那藍玉一開始在開平王手下任職,後來開平王娶了其姐姐,便開始對其委任一些容易授功的事情。”

“後來他在開平王手下漸漸累積戰功,由管軍鎮撫升任千戶,而後升任指揮使,後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不過恰巧此時開平王病逝,因此他一直在五軍都督府內辦事,督管軍需,待人也算平和。”

“洪武四年,他隨我父親出征四川,不過戰績並不亮眼。”

“倒是後來,因先太子娶妻常氏他得到舉薦,因此在幾個月後被徵調到北方,得以在中山王手下擔任先鋒官。”

“這次北征的結果你應該知道,那藍玉先出雁門關,並在野馬川遇到北虜遊騎,雙方追至亂山,倒是取得了小勝。”

“中山王見狀讓藍玉繼續追擊,藍玉追到土剌河遭遇那王保保,王保保佯敗後逃走,並親自率領小股人馬且戰且退,把藍玉引向和林,而他手下的大將賀宗哲率領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勞。”

“藍玉追擊太深未曾察覺,最後被那王保保與賀宗哲會合,於漠北成功伏擊我軍,至使我軍損失萬餘人。”

說到這裡,傅忠忍不住嘆氣:“若不是後來岐陽王(李文忠)橫擊大漠,恐怕中路軍數萬人馬要全軍覆沒。”

“不過即便如此,我軍精騎也損失不少,此後數年難以深入大漠。”

“至於那藍玉,回來後倒也並未受到懲罰,儘管他有冒進的嫌疑,但畢竟是中山王讓他追擊的,過錯也不能算在他身上,因此沒有升賞和懲處。”

“如此消停兩年,那藍玉又親自帶兵攻克佔領興和,俘獲元國公貼裡密赤等人。”

“洪武十一年,他又與黔國公一起征討西番的叛變動亂,次年大勝,班師還朝,被陛下冊封爲永昌侯。”

“後來十餘年,他隨我父親收復雲南,隨宋國公討伐納哈出,漸漸自大。”

“那捕魚兒海之戰的北伐前夕,本是宋國公要領兵北伐,卻不想藍玉與鄭國公常茂誣陷宋國公,致使宋國公被勒令回京。”

“宋國公一走,他倒是得了好處,北平兵馬皆由他接管,北伐之事也委託於他。”

“次年北伐開幕,他統帥十五萬兵馬北上,但由於搜尋未果,擔心遭遇北虜襲擊後路,因此準備班師回營。”

“倒是定遠侯王弼和長興侯耿炳文二人堅持繼續北上,並立下軍令狀,分別帶人突前搜索,這才找到了北虜大營。”

“只是可笑,這功勞本該是宋國公的,卻不想……”

傅忠沒有再說,只是搖了搖頭,而朱高煦也從他的講述中聽出了藍玉打仗的特點。

他打仗的特點就是勇,以戰術突擊堅決,給予對手壓力。

但是藍玉也有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很驕躁,氣度一般,不怎麼沉穩。

在傅忠口中,嶺北之戰之所以會被王保保收縮內線集中優勢兵力擊敗,藍玉作爲前鋒的冒進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

或許在捕魚兒海之戰時的猶豫不決,便是因爲他想起了嶺北之戰。

如果不是王弼二人願意擔責,恐怕大明朝也就沒有這場大捷了。

這麼聽來,朱高煦算是知道了藍玉的水平。

或許與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馮勝、鄧愈等人遇到過的那些逆風天崩局,在極度劣勢的情況下需要統帥高強度發揮的戰局相比,藍玉的戰績並不算特別漂亮,但是和明初大部分將領相比,他的能力還是比較出衆的。

“如今軍中可有能勝過藍玉者?”

朱高煦好奇詢問,可傅忠聽到後卻搖了搖頭,並與他對視道:

“你在大教場待過,如今年輕一代的武官子弟如何,你難道不清楚?”

“如今存世者,能強過藍玉的便只有我父親與宋國公,能匹敵他的將領中,稍微年輕一些的,也只有已經去世的黔國公。”

“不過若是說日後能超過他的,我看你父親和西北的宋晟倒是有這個機會。”

傅忠提出了兩個名字,前者朱高煦閉着眼睛都能回想起那張黑臉,但是後者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那……”

“傳陛下口諭,召壽春駙馬傅忠、燕嫡次子煦入宮!”

朱高煦還想再問些東西,但此時院外突然響起了一道刺耳的聲音。

突如其來的口諭讓朱高煦與傅忠四目相對,二人都察覺到了這或許是朱元璋的又一個考校。

(本章完)

第55章 道德者死第86章 施以恩惠第75章 魏國公府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193.第193章 卻胡兵七百里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第59章 東窗事發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第544章 各有心思284.第284章 諸事繁雜第460章 好事成雙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520章 與時俱進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第379章 家國難掌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第392章 新年氣象第537章 蘇州遊行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424章 燕臺虎峪第474章 程匯元案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第72章 小鬼難纏第462章 孤家寡人159.第159章 血戰不退第131章 日出松江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第479章 傳統手藝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117章 終得所願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370章 父子合謀第363章 誘敵深入第340章 青藏驛道第17章 興亡百姓苦第538章 伶牙俐齒兒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64章 募兵之論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第343章第342章 開港招撫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524章 以一持萬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第379章 家國難掌第24章 領功受賞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49章 傲雪欺霜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第450章 浙江新政第137章 北亂南治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187.第187章 螳螂捕蟬第58章 以鈔抵稅第43章 春和不和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第21章 權力遊戲261.第261章 軍民魚水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479章 傳統手藝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407章 永樂十年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257.第257章 大戰在即第540章 衣錦還鄉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第2章 大教場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173.第173章 翻手之間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68章 武英理政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537章 蘇州遊行第370章 父子合謀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437章 江左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