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兀朮身亡

這段時間裡,岳雲也是麻煩多多。他在完顏銀鈴的生宴上亮相之後,外界傳他就是銀鈴公主意中人的流言越傳越廣。雖然他數招擊敗僕散魯巴的事也傳了出去。但參加宴會,親眼目睹的人畢竟是少數,總有人認爲是誇大其詞。更有不少人認爲是僕散魯巴浪得其名。

於是,這段時間上門找岳雲挑戰的人絡繹不絕。不過岳雲卻都以沒空接招而拒絕了。而驛站是防守重地,那些挑戰之人未得允許也不能進入。於是,就有不死心人的堵在門口,等岳雲一出來就糾纏上去。

岳雲終於忍無可忍了。對於幾個死纏爛打之人,他再次發了次威,狠辣出手,將其重傷了兩人,輕傷了三人。爾後便再無人前來挑戰了。

上京的局勢看似平靜,但岳雲總感覺其中涌動着一股暗流,只不知這暗流的矛頭對準的是他還是另外的人。

紹興十二年臘月十八日,離田獵只有三天了。

岳雲剛剛結束上午無聊的,例行公事般的談判,準備回驛站去。但不料剛一走出禮部的大門口,就見一位門口站立了一位身材高挑的絕美少女,約莫雙十年華。正是他一直想避而不見的完顏鋃鈴。

她裹着一領鑲白狐裘的披風,裡面穿的卻是黑色的鑲釘皮甲,陽光之下,甚爲醒目,烏亮的秀髮用皮冠束住,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鑲嵌在潔白的瓜子臉上,更顯得明眸皓齒,嬌豔照人。

她的香肩上斜挎着一把彎弓,揹着一隻箭壺。腰間則掛着兩把女真人慣用的彎刀。這一身頗有塞外風韻的勁裝給她柔弱的外表增添了幾分英氣,透露着一股與中原女子不一樣的英姿颯爽。

這身打扮實在讓他再熟悉不過了,這就是完顏銀鈴和他初次見面,在戰場上的裝束。

自完顏銀鈴的生日宴會之後,他就一直躲着她。完顏銀鈴幾次派人來邀約他,岳雲都避而不見。可他萬萬沒想到,完顏銀鈴竟然會摸清了他的日常行程,在上午談判結束時來禮部門口堵着他。

現在兩人碰了面,他又不能視若不見。只得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上前行了一禮道:“外臣岳雲拜見銀鈴公主!”

完顏銀鈴聽到他這話,心如刀割,她紅着雙眼道:“嶽大哥,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會讓你一直躲着我?現在我主動來找你,你卻是這種態度?我們幾時這麼生份了?”

岳雲望向她,只見她似乎清瘦了許多,一雙原本明亮的大眼睛周圍。也有了黑眼圈。想必最近一定沒有睡好覺。

他嘆了一口氣,不禁心中一軟,哀聲道:“銀鈴,我們之間沒可能的,與其到頭來大家都痛不欲生。倒不如早早斬斷情絲!早痛不如晚痛好!”

完顏銀鈴聽後,身體顫抖了一下。她望向岳雲的目光十分凌厲,似乎想要看穿他到底在想什麼。

岳雲被她看得有些不敢面對,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

“上車!”完顏銀鈴脆生生地說道。

這時,一輛豪華的馬車款款馳來,正好停在兩人面前。

“什麼?去哪裡?”岳雲略有些驚奇地問道。

“你去了就自然知道了!”完顏銀鈴不由分說。拉起他的手,就將他推進了車內。然後自己也上了馬車。

以岳雲的武功,原本可以堅持不上去的。但他心中有愧。是以半推半就地上了車。他尋思了片刻,覺得跟完顏銀鈴一起去也好,正好把事情講清楚,以免她還對自己抱有幻想。讓自己和她將來都痛苦。

馬車隆隆啓動,向城外開去。

岳雲正在尋思如何向完顏銀鈴說明自己的心意,斬斷情絲之時。完顏銀鈴卻是突然一頭撲在他懷裡,大哭起來。

岳雲頓時就懵了。心想我還沒開始說啊,銀鈴怎麼就哭起來了。

這時,完顏銀鈴在他懷裡嗚咽道:“嶽大哥,六姐夫回來了,他告訴了我一個噩耗:我爹戰死了!”

“什麼?兀朮死了?”岳雲這下可是大驚失色。按原本的歷史,兀朮應該是1148年才病死的。可眼下才只是1142年底,怎麼兀朮就死了呢?

“我爹中了遼帝耶律大石的詭計,還有完顏彀英這個叛徒!他背叛了大金,背叛了我爹!當年如果不是我爹提拔他,他還在海參威打漁呢。”完顏銀鈴號啕大哭起來,顯然傷心之極。

“銀鈴,究竟是怎麼回事?你快說給我聽聽!”岳雲心中大惑不解,兀朮不是在汴京嗎?怎麼會死在耶律大石手中?難不成耶律大石一下子從西夏打到汴京了?

完顏銀鈴這才止住了哭聲,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

原來,兀朮和岳飛在潼關城東面的荒原上進行了一番慘烈的大戰,雖然他表面上是打通了前往潼關的通道,算是勉強勝了。但卻折損了三萬多人,且全是精兵強將。

而岳飛這方面,也損失了兩萬多人,一萬多人受傷,也是損失慘重。

就在兀朮準備孤注一擲,發動全力一擊時,岳飛卻見好就收,下令撤退了。

岳飛在撤退時,留下了嶽雷和張憲斷後,且戰且退,退而不亂。兀朮追擊了一陣,見佔不了什麼便宜。而且他也不敢全軍出動,盲然追擊,生怕又中了岳飛的埋伏。眼見前往潼關的通道已經全部打通了,就率軍向潼關行去,準備入關休息。

但走到關下時,潼關守將完顏彀英卻稱,遼帝耶律大石已經南下進攻陝西,兵鋒直逼長安,撒離喝副師已經率軍前去援救去了,只留他在此守城。

兀朮聽聞遼軍已經向陝西金軍發動進攻了,心中頓時大急,立刻便要領軍入城。完顏彀英倒是十分配合,將金軍迎入城中。安排住下後。見兀朮人困馬乏,飢腸轆轆,就吩咐設宴爲兀朮接風。

這本是正常的官場禮節,兀朮及隨行金國將官都沒有起疑。

但兀朮萬萬料不到,這一次宴會竟然是鴻門宴。宴席進行到一半。衆人皆飲酒飲得有些醉眼朦朧之際,遼帝耶律大石卻突然出現了。

兀朮及女真將官無不人人大駭,而就在這時,宴廳內的“金軍士兵”卻全部脫去了外衣,露出裡面穿的遼軍制服。

原來。這府衙內的所謂潼關城“金軍”侍衛全是遼軍穿上了金軍衣甲。

兀朮及隨行侍衛正欲上去和耶律大石拼個你死我活,卻覺人人頭昏眼花,武器皆拿不穩,又如何和敵軍搏殺?他們這時才醒悟過來,酒中必然被下了毒。

這樣,在一場一邊倒的廝殺之後,金軍將兵便全部陣亡了。兀朮眼見山窮水盡,他不願當遼人的俘虜,便在廳堂上拔劍自盡了。

而入城的七萬金軍兵馬,亦在進入安排的營帳之後不久便入睡了。只在紮營處留有一些哨兵巡邏。不過他們的戒備也很鬆懈,畢竟是在城裡。就算有敵人來攻,也自會有守城金軍先生抵擋,然後才通知他們。

半夜時分,在全無徵兆之下,遼軍從四面八方攻了進來,金軍完全沒有防備。一番混戰之下,小部分被殺,大部分被擒。只有阿離補和哈迷蚩因尚在潼關外清點軍械輜重。逃過一劫。

耶律大石下令將俘虜的女真族金兵全部活埋坑殺,而其他各族金兵則打亂了編入遼軍之中。同時開始分兵掃蕩金國在陝西的州府。一路攻過去,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衆守城金國官吏和將領見了兀朮和撒離喝屍首,無不心驚膽寒,望無而降。眼下金國在陝西的統治已經瀕臨崩潰。

完顏銀鈴說完事情經過後。淚如泉涌。她想起父親從小對自己倍加呵護,雖然這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但父親卻從來對自己極好,就連婚姻大事都早已言明,丈夫任憑自己挑選。同時他又是能征善戰的統帥,運籌帷幄的良臣,金國和家中的頂樑柱,是她心目中的完美男人形象。可沒想到,轉眼間,大廈便傾。

岳雲連忙好言安慰她。同時,心中亦是劇震。兀朮原本是金國手掌大權的實際控制者。他突然死去,事先毫無徵兆,又沒有遺言交待下來。金國必將陷入大亂之中。上京定將一片腥風血雨。自己應該想辦法撤離了。

“對了,銀鈴,你爹身亡這事,現在金國有多少人知道了?”岳雲忙問道。

“我家中只有我、我母親、六姐知道。陛下和左丞相完顏亮他們肯定也是知道的,其他人有多少知道這事,我就不清楚了!”完顏銀鈴哭訴道。

“嗯!銀鈴你記住:這事千萬別跟任何人說!你爹在金國獨掌朝政幾年,兩次政變中又殺了不少政敵。得罪的仇家不少,如果他們知道後,說不定會對你家發難。銀鈴,如果你發現有什麼危險,或者受人逼迫,就來我這驛站躲避吧。現在這種情況下,金國應該不會再得罪我們了!”岳雲叮囑道。

完顏銀鈴聽聞之後,方止住了哭聲,點了點頭。她知道岳雲說的都是金玉良言。

回到驛站後,岳雲連忙找來範同和張力、吳亮、韓彥直等人,告知了他們這個驚人的消息。

範同聽聞之後,也是大驚失色。上京局勢即將動盪不安,這對達成協議來說是極爲不利的。

他嘆了一口氣道:“嶽將軍,我其實也正想告訴你。剛剛範某才見過臨安的信使。稱朝廷已接待了遼國的使臣,遼國開出的條件是將白溝河以南土地盡歸我大宋,而長城以北的土地歸遼。對於兩國均渴望的燕雲之地則採取先佔先得的原則。誰打下來就是誰的。朝廷指示,可將遼國的條件告知金國,以壓金國對我大宋妥協,達到不戰而收復失地的目的……”

頓了一下後,他又說道:“此條件金國會否同意,着實難料,就算兀朮還在,局勢穩定,範某估計金國一方同意的可能性亦很小,更不用說現在局勢動盪。就算有人想同意,也必被其他人指爲賣國。故下官對這談判達成,已經不抱希望了。”

岳雲仔細一想也是,遼國敢開這樣的條件,是因爲那些土地現在都在金人手裡,他們自然慷慨大方。而金國則不同了,這些土地雖說原來是大宋領土,但都在金國治理下十多年了,金國朝廷早視爲自己的領土了,怎麼可能憑自己和範同一張嘴就願意讓出來?就算他們知道遼國已經東歸,威脅近在咫尺。但依女真人的脾性,也斷無不戰而退之理。從這點看,金國倒比宋國有骨氣多了。

於是,他便道:“既是如此,範大人,我們就得作好撤離的準備了,不然萬一前線發動進攻,兩國正式交戰,金國萬一把我等扣留下來就麻煩了。”

範同自然知道有這種可能性,他也點了點頭道:“那下官便立刻準備撤退的計劃,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想辦法將韋太后救出來!這是官家交待的最要緊的事!不能不完成這任務啊!”

岳雲也猜到,對於宋國這樣重視孝道的國家,如果金國以韋太后爲籌碼,會令趙構相當爲難。之前趙構一直不肯北伐,除了貪圖安逸,胸無大志和唯恐武將作大外,他的母親掌控在金國手中,也是一個因素。

後世的史書上也記載,趙構最終同意簽訂《紹興和約》,就是看在金國同意釋放韋太后的份上。如果自己和範同真能成功救回韋太后,說不定能促使趙構改變心意,促成北伐。

“好!那我也做好準備!行動時間……就定在三天後的田獵上吧!”岳雲想了一會兒後道:“田獵是女真人一年一度的盛況,大部分女真人都要出城到田獵現場去,城內守備空虛,正是我們動手救人之後,再行出逃的最好機會!”!~!

第436章 離別前的纏綿第782章 沙河之戰(上)第76章 預談判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569章 趙構現身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292章 平清盛的請求第800章 大爆炸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347章 大央嶼海戰(上)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136章 汴京之戰(三)第91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下)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764章 秦檜獻計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483章 勢如破竹第69章 翻手覆雲第34章 錦囊妙計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336章 反擊蔡家第453章 幾方較力第414章 潼關之戰(五)第815章 大決戰(中)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430章 各施計謀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535章 初戰巴東(上)第16章 傳奇孝子第485章 臨安的應對第107章 宴會驚變(下)第254章 生死狀第718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上)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282章 討要軍餉第57章 船上驚變第400章 一槍立威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384章 與趙瀅兒的談判第741章 日本問題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287章 帳薄的問題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165章 決戰小商河(六)第579章 完顏亮的要價第778章 真相大白第579章 完顏亮的要價第590章 岳飛和李清照的婚禮(下)第373章 “呂宋國”的覆滅第644章 万俟卨的內心直白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631章 威脅利誘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724章 元榮的伏擊第147章 掉入溶洞第223章 各方反應第193章 真實的陸文龍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791章 愛恨情仇第49章 秦家公子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90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上)第162章 決戰小商河(三)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673章 北伐前的準備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813章 大戰決開始了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479章 紅河州的局勢第88章 中原民衆請願團第480章 張澤端訪紅河州第416章 風雨欲來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663章 掉包計第722章 李師師的擔憂第442章 朝廷水師的動向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74章 重返楚州第64章 海上之盟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79章 遇襲第543章 吳璘的投降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282章 討要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