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涉江而去

在蜀地,端陽節又分爲大端陽與小端陽,小端陽爲每年的五月初五,大端陽在每年的五月十五。

五月初五小端陽,這一日,楊家族學終於落成了,三進三出的大院子,牆面雪白,瓦片烏黑,白底黑框綠色毛筆書寫着:宣學。

兩個大字,由楊毓親手書寫,它不蒼勁,也沒有入木三分,卻是端正又秀雅。

附近村舍裡,家中稍微富裕些的孩子,在家中長者的帶領下,帶着拜師禮,來到了學堂外。滿眼的憧憬與好奇,悄悄的看着楊毓與她身邊那兩個冰雪之容的童子。

謝元淵微微蹙眉道:“師父,是否真的要與這些庶民同屋學習?”

楊毓道:“有阮公宗教習,你不願來?”

謝元淵笑着,眸光卻有些糾結:“師父。”

葛奉低低的笑了笑道:“師弟可忘記那日江邊師父所言?”

謝元淵沉沉氣道:“士庶始終不同,我還是隻願意跟在師父身邊。”

楊毓看着謝元淵,其實心中是可以理解這孩子的想法的,庶民低賤,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若非她有前生那樣的際遇,恐怕也不會這樣。

:“好。”

:“師父說什麼?”謝元淵有些不敢相信。

:“我說好,就跟在我身邊,不去族學。”

葛奉微微頓了頓道:“師父,弟子可否只學阮公的課業?”

楊毓想想,道:“阿奉,智者比比皆是,比如阮公,他成名了,所以能稱爲名士,世人競相學習。但有更多的無名之士,難道他們就沒有智慧,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嗎?”

葛奉道:“納百川,纔是真正的智者。”他微微頓了頓,擡起頭,看着楊毓:“師傅,我願意在宣學學習。”

楊毓看着葛奉的眼神,心中涌上無限的憐愛:“好孩子,若是不習慣。”她想說,若是不習慣,便回來。話說了一半,心知自己行了那慈母敗兒的行爲,堪堪停住。

葛奉笑道:“阿奉知道師父心疼我,如此一來阿奉更不能讓師父失望。”

:“好。”楊毓微微揚起雙脣,溫柔的一笑,手兒撫上兩個孩子的頭頂。

寬敞明亮的學堂中,士族庶民同堂而坐。

阮宗高坐榻上,一身青色長衫,難掩瑰麗姿容,孩子們怔怔的看着他,心懷無限嚮往。

阮宗微微揚起笑容,緩緩的道:“與其豔羨,不如精進學識。”

:“謝夫子教誨。”

門口處,楊毓揚起下巴,轉身離去。

謝元淵揚起頭看着楊毓:“師父不甚開懷?”

楊毓笑着道:“雖能同堂而學,未來的路卻不相同。”

九品中正制,早已深入人心,又怎能輕易改變,這些出身寒門庶民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者,終是少之又少的。

謝元淵笑道:“師父給了他們機會,若真是出類拔萃的,能夠得到當地官員舉薦,也並非無出路啊。”

:“是。”楊毓笑着道:“元淵說的對。”

她轉眸看着“宣學”的牌額。

宣者,雲氣舒捲自如之象。

《爾雅.釋器》說,璧大六寸,謂之宣。

這一個“宣”字,寄託着她對於這些孩子的多少希望。

她笑着翻身上馬:“走,和師父去軍營看看。”

:“是!”

清貴的少年追隨那一騎駿馬而去。

選兵之事足足進行了一個月,反覆的測驗與交叉的考量,兩萬兵士被重新打亂。

身手矯捷,動作敏捷者五千人,被編入斥候之伍。所行偵查之事。斥候屬於輕騎兵,可獨立作戰,有傑出的戰鬥力,無奈的是,能夠選的出的,也只有這麼五千人。

五千騎射兵,可運用它的輕裝給予重騎迎頭一擊,亦可後備掩護。

剩下的一萬兵士,盡數被編入重騎,以盾、長戟、劍、槍作爲主要戰鬥力。

喬巫有些疑惑:“樂宣君,何必將全部兵力納入騎兵?又爲何不更加擴大招兵的範圍?僅僅兩萬部隊,與鐵焰軍不能比較啊。”

楊毓看向身側的小童:“元淵,你說。”

謝元淵抿抿脣:“師父,我說了,你可不能發怒。”

楊毓眯眯眼睛:“說吧。”

謝元淵衝着楊毓與喬巫分別行禮。他踏步向前,負手而立,頗有少年學着老者模樣,讓人忍不住發笑。

他緩緩的道:“一者,師父的騎兵只爲戰鬥輔助。二者,這兩萬部隊,一個月的開銷也已經難以計算。三者,兵貴於精,而非多。四。”他擡頭看看楊毓,有些躊躇。

:“說吧。”楊毓微微點點頭。

謝元淵咬咬牙,接着道:“四者,竹山離金陵距離遙遠,難以管轄,若兵士再多,恐今上多思。”

裴良當年爲何被司馬安覬覦?

這些事發生在楊毓面前,容不得她不多想。

就算最後司馬安放裴良離開金陵,也是因楊毓上諫,讓他鎮守韓舊,而非迴歸鐵焰軍。

:“你懂了?”楊毓重新看向喬巫。

喬巫軍人心思,粗線慣了,今日聽這小小稚童的心思,忍不住讚歎道:“士族庶民終究不同啊。”

也只有王謝這樣百年簪纓世家才能養出這樣玲瓏心思之人。

謝元淵笑着道:“謝喬將軍誇讚。”

:“我這兩萬兵將,定要是大晉最頂尖的騎兵。”楊毓笑着道:“邱公今日勞累,便回府歇息幾日再來,喬將軍,看你了。”

:“是!”二人分別抱拳。

尚好,蜀地仍在。

尚好,還能有時間整軍練兵。

:“師父,今日小端陽,能否帶我去看看龍舟?”

楊毓笑道:“因仲夏登高,順陽而上。今日亦是屈子離世之日,學屈子當年《渉江》而去,更加妙玄。”

謝元淵笑道:“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

楊毓點頭笑道:“你的書讀的很好。”

謝元淵低低的笑笑:“正值端陽,幸而唸了些關於端陽的詩辭,否則,在師父面前張不了口。”

:“好便是好,何必謙虛?我楊毓的徒兒就該有些張揚個性。”

謝元淵的雙眼黑白分明,眼珠略微一轉,郎朗的拱手道:“是,我的書讀的的確很好。”說完,眸光再看向楊毓,笑的狡黠。

”走!”楊毓一聲走,竟直接策馬而去,沒有半點等等他的意思。

謝元淵剛想哀糯的喊一聲,卻發現楊毓已經快走遠了,連忙追趕上去,連撒個嬌的功夫也沒有了。

所謂的舲船,狹長而輕小,亦是一種竟度所用的船。

剛到水邊,正有一佝僂船家將船停在渡口,二人登上舲船,順沅水而去。

第四百零三章 王郎誘情第二十二章 是誰下作?第三百六十六章 攻其軟肋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會舊友第三百一十七章 鶴鳴山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通敵賣國第四百零六章 患得患失第七十五章 陰詭計謀第十九章 毀了清白第一百八十二章 無法周全第七十二章 流民與貴女第三百六十一章 半壁江山第三十四章 心黑之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霸道勸離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神之說第三百四十章 百骸連弩第一百七十一章 緣之所起第二百七十七章 翠笛曼歌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使前秦第十五章 目光有異第四十章 抱得美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鶴鳴山上第十二章 秋風好打?第三百七十九章 謫仙不祿第二百四十四章 奏幽篁操第一百六十六章 見駕風雲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如歸去第二百一十一章 徒增感傷第八十四章 約定第三百四十一章 羊終馬始第一百一十九章 捉姦第四十八章 巾幗阿毓第三百七十三章 願者上鉤第九十四章 呦呦鹿鳴第二百三十二章 當庭抗旨第二百九十一章 整治府軍第六十二章 不必相交第二百五十七章 混淆視聽第五十七章 被挑釁第一百四十章 洛神步第五章 割捨第一百五十四章 劍指王侯第三百五十八章 初戰告敗第八十五章 婉拒與火第二百六十一章 惡人伏誅第二百八十章 折辱於她第二百二十一章 如此計謀第三百二十八章 玄牝伊始第九十一章 五不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誰的謀算第二百七十一章 風雲鉅變第一百零五章 葛老賊!第三百零六章 酒廬遇佛第二百七十一章 風雲鉅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改變主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拜神起乩第四百章 天水戰事第七十九章 逃離(一)第二百六十章 權宜之計第三百七十五章 區區女郎第六十五章 離別在即第一百二十二章 妙手回春第八章 散財(2)第二百五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玲瓏粗人第五十章 慶功之宴第三百六十五章 深陷埋伏第三百六十一章 半壁江山第二百章 委禽奠雁第二百三十二章 當庭抗旨第三百零八章 好言相勸第三百零九章 藩溷之花第三百零二章 高低貴賤第三百零七章 調笑於他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排妥當第一百九十七章 入世出仕第三百零九章 藩溷之花第三十二章 獲救第二百三十章 出嫁之日第二百六十四章 益友相伴第十六章 再見七郎第五十三章 滋味甚好第二百一十一章 徒增感傷第一百六十四章 淚灑長江第七十一章 無恥之女第二十八章 被擒第九十九章 清茶一碗第一百零四章 包子第二十三章 皎皎者易污第二百四十六章 絕不食言第四百零四章 情挑阿毓第一百八十五章 井中有茶第二十五章 郎君不悅第三百三十二章 放火燒山第一章 喪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思量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受賄賂第一百八十章 欺辱上門第二百七十七章 翠笛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