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三人

走上遮馬堤時,到處是黑沉沉的夜幕。

王彰找了一處石階坐下,抽出佩刀,仔細擦拭起來。

許是感覺到了殺氣,蟲兒都閉住了嘴巴,不再鳴叫。

河水靜靜流淌着,偶爾輕拍一下堤岸,卻又忙不迭地退走。

樹葉倏然落下,彷彿迫不及待地將要迎來肅殺的秋天。

“噹啷!”刀被擲在了石勒腳邊。

“都督何意?”石勒輕聲問道。

王彰看向前方。

河面之上,船隻星星點點,穿梭不停。

雄壯的大河之中,人聲鼎沸,歡呼聲直衝雲霄,氣氛熱烈。

三個相距不遠的小島之上,點起了大量火把、火盆,遠遠望去,喧囂不下白天。

最大的一個島嶼之上,黑乎乎的城牆高高聳立,燈火通明,倒映在河水之中,竟然顯現出了一點輝煌的氣勢。

“帶你的人,出發吧。攜此刀而去,沿途不遵號令者,可先斬後奏。”王彰說道。

石勒撿起佩刀,沒說什麼,只怔怔地看着猶如天塹般的黃河。

他的眉宇間泛起了一絲憂色,他可能在擔心些什麼,隨即又有幾分決然,似乎想通了什麼。

有些事,總是要做的,哪怕很難,哪怕沒有希望。

石勒轉身便走。

片刻之後,數座營門打開,一隊騎士策馬離去。

接着是第二隊、第三隊……

當馬蹄聲消失得差不多了之後,王彰輕輕撿起一根枯枝,輕輕把玩着。

趙固站在黑暗中,暗暗鬆了一口氣。

“陛下已自野王回京。”王彰的聲音很快飄入他的耳中:“臨行之前,對局勢頗爲憂慮。安北將軍難道就不想立下奇功,讓陛下刮目相看嗎?”

趙固糾結了一下,道:“守住北岸,便是大功。”

又是長久的沉默。

“那就好好守。”王彰折斷了手中的枯枝,說道:“你殺了裴盾,強娶其女,可知後果?”

“自然知曉。”

“既然知曉,我便不多說了。”王彰說道:“無力驅逐河渚上的晉軍,已然讓陛下失望。若連北岸都守不住,我亦不知該如何爲你求情。若落到邵勳手上,你絕對沒有好下場。言盡於此,切記。”

“都督之言,固謹記於心。”趙固的臉色一白,說道。

“不要怕,人總有一死的。”王彰咧起了嘴角,道:“賊軍若攻來,與他們拼了就行。隊主死了,幢主上。幢主死了,督軍上。督軍若死,你上。你死了,我上。就這麼簡單,對不對?”

“對。”趙固艱難地回道。

“不要有僥倖之心。”王彰說道:“邵勳乃兗州幕府軍司,東海太妃裴氏對其鼎力支持,大權在握。他不會饒了伱的。”

說完,王彰站起了身。

他最後看了一眼熱鬧無比的河渚。

晉人的決心非常大,浮橋、城池建造得非常快。

遠遠看着,這個月河心沙洲上的城池就能徹底完工,而連通河渚與南岸渡口的浮橋更是接近完工。

這兩處整飭完畢之後,接下來就是架設通往北岸的浮橋了。

與南岸相比,河渚離北岸要更近!

王彰彷彿已經聞到了濃郁的血腥味。

******

滿是呻吟的營地之中,響起了有氣無力的刁斗聲。

荀崧慢慢行走着。

營地一角有人在低聲哭泣,見到他後,彷彿被掐住了脖子一般,立刻止住了。

左右上前,用詢問的眼神看向他:要不要把這個擾亂軍心之人斬了?

荀崧擺了擺手,左右無奈退下。

他實不忍這麼做。

這是右衛一部的營壘,本有萬餘人,圍城兩個多月之後,已損失三四千人。

死傷一大,軍紀就難以控制,軍心就難以穩定。

更何況,右衛將軍李惲在收容攻城潰兵時,被王彌騎軍衝殺,負傷而回,現下整個右衛都有些鬆鬆垮垮。

巡完一個營地之後,荀崧又去了另一個營寨。

尚未進營之時,便聽到一陣悠揚悽婉的笛聲。

聲音如泣如訴,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荀崧站着聽了一會,感慨萬千。

在這一刻,他心中已無任何功名利祿之心,只有對生命逝去的感傷,只有回家舔舐傷口的柔弱。

或許,一盞青燈之下,手不釋卷纔是他理想中的生活。

這場戰爭已經讓他厭煩透頂了,尤其是此刻。

左右又上前,欲言又止。

軍中不得有悽切之音、諷誦之聲,違令者斬。

演奏此曲,動搖軍心,不殺何待?

荀崧看了眼營地,還是右衛一部,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個營寨本有三千右衛將士、六千餘流民新兵。

他搖了搖頭,嘆息一聲,看向更遠處的新安城。

此城依山而建,不算很堅固,屯駐了萬餘兵馬。

賊將王彌爲激勵士氣,親自入城,指揮作戰。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依託堅城,只要自己陣腳不亂,就憑洛陽開過來的兩萬餘禁軍外加三萬流民新丁,真的很難一舉拿下。

打了兩月之後,守軍越打信心越足,王師越打士氣越低落。

荀崧已不知怎麼辦纔好。

他感覺自己已經失了章法,或許攻打新安本就是一個錯誤吧。

回想起太極殿問對之時,天子那急迫的態度,荀崧就暗暗嘆氣。

其實,也怪不得天子了,因爲不少朝臣也想把新安拔了,不然始終覺得側翼有一個很大的威脅。

出師新安,並不是天子一個人的錯。

只能說,時局若此,走出這一步的可能性太大了,而關鍵時刻,天子沒頂住壓力,下達了這個命令,以至於此。

晚風驟起,帶來了濃郁的血腥氣和屍臭味。

戰事激烈,很多屍體來不及處理。最近又下了好幾場秋雨,屍體浸泡水中之後,腐爛難聞,臭薰十里,讓素來愛潔的荀崧頗爲難受。

他不想多看了,以袖掩鼻,回到了中軍大營。

沐浴薰香之後,他打算去與新來的兩位法師交談一下。

先帝在位時,國朝已有一百八十座佛寺。最近幾年,仗越打越厲害,民間越來越凋敝,佛寺反倒越來越多,有更加興旺發達的趨勢,已然超過二百之數,奔三百去了。

荀崧的幕僚獻策,決定請兩位法師來軍中超度亡魂,撫慰軍心。雖然此舉遭到了很多將領的反對,但他還是打算試一試。

而就在此時,夜色中的新安城門洞開,千餘軍士藉着夜幕掩護,悄然出城,如同地底鑽出的惡魔一般,殺奔晉軍營寨。

******

一場秋雨一場寒。

昭陽殿之中,天子司馬熾如同不安的野獸一般走來走去。

他的眼中充滿血絲,嘴角甚至起了一個水泡,看起來形容憔悴,患得患失。

安定太守賈疋、扶風太守樑綜、新平太守竺恢、馮翊太守索綝、安夷護軍麴允、雍州刺史麴特等人各領一軍,收復長安,這個消息讓滿朝上下十分振奮。

司馬熾初聽聞之時,更是興奮得睡不着覺。

想想看吧,涼州有忠臣張軌,秦州有南陽嗣王司馬保,長安又被光復,關西局面大爲好轉,難道不是中興之相?

衛將軍樑芬督沔北軍事,先平滅王如叛亂,現在又坐鎮襄陽,征討杜弢,賊人指日可滅,這難道不是中興之相?

唯一讓他不太高興的,就是壓在河內與弘農的匈奴軍隊了。

這兩地離洛陽太近了,就像兩根絞索套在滿朝文武的脖子上,讓人喘不過氣來,所以必須要將其擊破。

新安之戰打到今天,損兵折將,卻沒什麼成果。

荀崧不斷來報,今日殺傷賊衆多少,明日又俘斬賊衆多少,一開始他還很興奮,但到了最後,只有越來越壓抑不住的怒火。

他相信王彌死傷不輕,問題是禁軍死傷更慘重,且至今沒能攻破新安,有什麼用?到頭來,還不是靡費糧餉,卻一無所獲?

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河陽三城那邊也讓他很不高興。

邵勳不斷索要錢糧、器械甚至是工匠,他都捏着鼻子給了,結果好好的三城到現在還是兩城,至今沒見到突進至北岸的希望,如何不讓人惱火?

司徒傅祗——罷了,他剛剛去世沒幾天,司馬熾不想腹誹他。

“呼!”重重吐出心中一股濁氣後,司馬熾提起御筆,想要寫些什麼,卻又有些猶豫。

滿心煩躁之時,不小心碰到的嘴角的水泡,疼得他一皺眉。

默然片刻後,不再猶豫,接連提筆寫了三份旨意。

一份發往新安城下,着荀崧加緊攻城。

一份發往河陽,令邵勳儘快北上河內。

還有一份發往關中,以賈疋爲雍州刺史,以樑綜爲長安都督,希其儘快整頓兵馬,攻打馮翊,將匈奴勢力徹底逐出關中。

敵我相持的關鍵時刻,就是要咬牙頂住,司馬熾深悉這一點。

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四章 行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五章 學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十七章 鬼話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六十章 談妥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三章 勸羊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二十章 撤離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神速(上)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一章 縣令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九十六章 會玩第七十三章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