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

莊園只是一個小插曲,邵勳很快就回到了城中,準備繼續操練部伍。

但沒過多久,他與糜晃、何倫、王秉就接到命令,匆匆出城,參加一場重要的會議。

在場的有軍司曹馥、軍諮祭酒戴淵、左司馬劉洽、從事中郎王承等幕僚。

王承是新來的,卻能參與這種會議,不得不說與他出身高第有莫大關係。

王國軍四人組地位不是很高,但正值武人用事的時候,自然是要參會的,哪怕只是列席。

除司馬越一系的老人外,潘滔、庾敳這兩個老面孔也出現了。

坐在他們旁邊的,還有苟晞、上官巳、陳眕、成輔、滿奮等人。

苟晞、陳眕、成輔都是背刺司馬乂時的禁軍將領,如今仍在軍中領兵。

司馬乂在殿中就擒後,王承、刁協、上官巳等人皆被釋放。王承投入幕府擔任從事中郎,上官巳投靠司馬越,繼續在禁軍爲將。

可以看得出來,正在重整禁軍的司馬越沒敢胡亂安插自己人——何倫、王秉至今沒去,更別說邵勳這種排序比他們還低的了。

同樣可以分析出,司馬越目前還遠遠談不上“控制”禁軍,撐死了處於“深入影響”禁軍的階段。

滿奮則是曹魏太尉滿寵之孫。以門蔭入仕,曾當過吏部郎、冀州刺史,現爲司隸校尉,算是司馬越拉攏過來的重要朝官之一。

他們能來參加會議,基本都是極得信任了。

會議舉辦的地點比較特殊,位於城外山上,衆人飲茶賞景,倒也快意。

“不似軍議,更像聚會。”邵勳坐在糜晃側後方,低聲嘟囔了一句。

糜晃偷眼瞄了一下,司空在與曹馥談笑,沒注意這邊,於是低笑道:“小郎君,這便是士族風範,突出一個雅字。你想想,若按你的喜好,軍議之時甲士林立、刀槍劍戟羅列,將佐正襟危坐,面容嚴肅。累了以後,就地吃些乾糧,吃完接着再議,這樣好嗎?”

“難道放浪形骸纔好嗎?”邵勳看向坐於司空身側的曹馥,問道。

其實他想說的是,專業點不好嗎?

時值四月,天氣轉暖。曹馥袒胸露乳,半倚靠在一塊青石上,哈哈大笑。

曹大爺七十多歲了,又有些肥胖,解開衣裳之後,肚上的老皮、肥肉一層疊一層,活似彌勒佛,看着就辣眼睛。

偏偏司馬越視若無睹,習以爲常。

魏晉士人,就是這麼率性而爲麼?

剛剛進入“上流社會”的邵勳,只覺很震撼。

老實說,他有點懷念之前司馬越在書房開會的場景了,那會大家好歹比較正經。

“真正的放浪形骸你還沒見過呢。”糜晃神秘地一笑:“多跟曹軍司親近親近,他年紀大了,就喜歡提攜後進。家中妾侍如雲,也照顧不過來,說不定就拿來招待你了。在座的這些人,泰半去過曹尚書府,會後你和他一起走,多聊聊。曹尚書很欣賞你的。”

邵勳笑了笑。

曹馥欣賞他這個不“英俊”的兵家子,多半還是看中了他能打。

乖乖,從曹洪時代活到現在的“活化石”就是不一樣,劉淵都沒他見多識廣。

“天下喪亂,故人漸稀。有時候,都想在這山中尋一勝地,幽居築宇,絕棄人事,就此終老算了。”曹馥搖着蒲扇,感慨道。

“孤亦有此想。”司馬越大笑道:“惜時局若此,孤身爲帝室苗裔,卻不得不勉爲其難,操持起這一大攤子事。

唉,待諸事功成,朝中正本清源,孤便可以放下這些案牘之勞,頤養天年去了。”

“司空是雅人。”曹馥笑道:“隱居之所,卻不能太簡陋了。”

“孤也無甚要求。”司馬越擺了擺手,道:“苑以丹林,池以綠水,吳姬三四,趙女五六,彈琴詠詩,逍遙終老,便夠了。”

曹馥撫了撫顫巍巍的肚皮,眉頭一皺,道:“趙女卻在河北……”

司馬越搖頭失笑。

“諸位可能爲司空解憂?”曹馥看向衆人,問道。

“司空之願,又有何難?”王導正打算說話,卻被王承搶了先,只聽這位出身太原高門的從事中郎放下手裡的茶碗,靜靜聆聽着潺潺流水、鳥雀啼鳴。

王導又要張口。

王承卻好像知道他要說話般,開口了:“三月以來,司馬穎任用私人、奢靡無度、橫徵暴斂,大失衆望。”

王導節奏被打亂,一口氣憋在胸中,鬱悶不已。

王承繼續說道:“前番洛陽大戰,相持半年之久,鄴兵死者不下七萬,傷重不治、潰散不敢回家者亦有數萬之衆。司馬穎又遣石超將兵四萬守洛陽,如此一來,河北還有多少可戰之兵?況司馬穎所作所爲已令河北士人怨怒,還有人帶着部曲私兵從軍,或者助糧助餉麼?司空勿憂,但進兵即可。”

不得不承認,王承方纔有點裝逼,但說的話直擊要害,還是有點水平的。

司馬家的子孫,不知道怎麼回事,在臺下時還能維持一個好人設,可一旦掌權上臺,多半會瞎搞,大失人心。

或許,之前的一切都是裝的,他們的本性就喜歡亂來,只有這麼一個解釋了。

從頭到尾維持一種人設到底的,可能只有天子司馬衷了,一如既往地智商不太夠用。

王承說完話,一甩袍袖,徑直走到司馬越旁邊,端起茶壺給自己斟茶,並笑道:“獻一計,賺主公一碗好茶,妙哉。”

司馬越不以爲意,撫掌而笑。

王導平復了下心情,臉上的笑容燦爛了起來,讚道;“此真知灼見也。”

心下卻暗想,我想說的話被搶。

事到如今,誰還看不清司馬穎有點自大自傲了呢?其實他本來就是這樣一個人,獲得表面勝利後,被府中接連不斷的恭維迷花了眼,竟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得罪了河北士人後,惡果馬上就會顯現出來。

誰給你提供兵員?

誰給你提供錢糧?

誰爲你出謀劃策?

沒有河北士族的支持,你如何成事?

想到這裡,不知怎的,他瞥了一眼邵勳。

他承認,曾經對此人的態度不是很滿意。

士人就罷了,哪怕在自己面前放浪形骸,也沒多大關係。但一個小小的軍戶,卻不卑不亢,實在讓他難以理解。

但那會也沒特別在意。

可隨着時間推移,這個軍戶竟然有了出身,且屢建奇功,憑藉着司空國人的身份,步步升遷,聽聞現在整個下軍都聽他的,王秉的權力被攫取一空。

這讓王導有陣子非常煩躁。

但也只是煩躁而已。

邵勳掌握的那些兵,要吃飯、要賞賜、要訓練,消耗大着呢。這些消耗靠誰來籌集?表面上是朝廷發放,實際上還不是世家大族從莊園里拉出來送到洛陽的?

他就是個無根之萍罷了,最好不要讓他落地生根,一直在洛陽飄着吧。

王導做完了“心理按摩”,舒服多了,趁着王承講完,其他人還沒出聲的當口,說道:“主公,僕以爲司馬穎最多能拉起七八萬兵。我軍只需步步爲營,壓向鄴城,彙集各路兵馬,衆至十餘萬時,便可穩操勝券。”

以兩倍的兵力打司馬穎,穩不穩?聽起來蠻不錯的。

司馬穎能贏洛陽之戰,不就是靠着兵多麼?

現在他惡了河北士族,支持他的人會變少,錢糧、兵員都不是那麼充足了。這一仗,或許可以複製當初司馬穎打洛陽時的戰略,耗也能把他耗死了。

聽王導這麼一說,司馬越即便想維持謙恭、穩重的人設,卻也忍不住激動起來。

只見他扭頭看向曹馥,笑道:“王家子不但擅詩詠,亦有軍略。孤得茂弘參軍事,大事濟矣。”

曹馥微微一笑。

王導的本事,在世家子中確實不錯。

世家子最需要什麼本事?

不是行軍打仗,那個自有兵家子。

也不是治理天下,天下不需要他們來治理。

他們需要的是洞悉人心,分析局勢,拉攏別的世家,以壯己方聲勢。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安邦定國,史書留名。

他觀察王導很久了,今天他沒體現出自己在這方面的智略,但不影響曹馥對他的評價。

王家諸人裡,王導當居第一——可能王夷甫不這麼認爲,他太重視王澄了。

“《禹貢》有言‘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於海。’又有人言太行千峰競秀,草木葳蕤,日出之時,雲霞蒸於其上,大美矣。”司馬越興致起來了,似乎想要抒發一番胸臆:“待擊破鄴城,執司馬穎於君前問罪,天下太平之後,孤便於太行之上操辦雅會。屆時諸君須得吟詩作賦,若有佳作,孤撫琴和之。”

“定不能掃了主公雅興。 ”

“風物有殊,山河有異,僕定陪大王走一遭,見識下太行美景。”

“秋高氣爽之時,定已下鄴城矣。此等良辰美景,正適合登高宴飲,撫琴詠詩,僕固願參此盛會矣。”

“妙哉!壯哉!此等盛會,令人神往。”有人甚至直接詠起了詩。

沒喝酒,也沒嗑藥,但就是興致起來了,衣服一敞,露出滿是黑毛的胸脯,有節奏地拍着大腿,高聲吟唱。

司馬越大笑不已。

邵勳尷尬地和幾位兵家子對視了一眼。

這場合,喊我們來作甚?

聽到現在,他們只明白了一件事:司空下定決心要北伐鄴城了。

大夥對此倒沒什麼意見。

東海、成都二王早晚大打出手,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事情。

北伐就北伐好了,聽聞司空積極聯絡方伯,造起了不小的聲勢。不出意外的話,贏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問題是,怎麼個打法?到現在都沒提,讓人一頭霧水。

邵勳接連不斷地喝了幾碗茶,正當憋尿憋得慌時,司馬越慢慢站起身,掃了衆人一眼。

周遭聲音立刻小了下來。

“今日之會,只是給爾等通個氣。”司馬越輕輕踱了幾步,走到一處山崖邊,看着深谷中的清泉流水、草木花卉,道:“自暮春始,至盛夏止,孤要看到一支可戰之軍,然後料理乾淨洛陽,誓師北伐。孤決心已下,絕不更改。”

“諾。”衆人齊聲應道。

今天,算是統一思想了,這是戰前必不可少的工作。

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十七章 先鋒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四十三章 興廢在此一舉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一章 行路(上)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五章 學生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九十章 變天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一章 縣令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一章 徵辟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十五章 幕府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九十章 變天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四章 攤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三十章 塑造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四章 拜訪草原、中原兵制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