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

會操結束之後,全軍回城。

教導隊三十騎護送着邵勳、糜晃、何倫、王秉以及庾亮五人,落在大部隊後面。

途經城北大夏門時,邵勳不自覺地擡頭看了看。

西邊不遠處便是金墉城了。

此城位於洛陽西北角,整體並未嵌入洛陽城。

準確來說,金墉三城中只有南城位於洛陽城內,中城、北城則凸出於外。

這樣做是有好處的,因爲在事實上令洛陽北段城牆變成了不規則體,敵軍一旦攻大夏門,很容易遭到金墉城守軍的側方向打擊,傷亡會變大。

大夏門外立了幾個營寨,駐紮了三四千河北軍士。

這些兵沒法回家料理農田,沒法和家人團聚,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因此,面對進出洛陽的百姓,往往極盡勒索之能事,以補貼損失——他們認知中的損失。

不過,在看到全副武裝的陳有根等人時,這些人又慫了。揮手讓他們趕緊進城,別堵着門口。百姓們見了,紛紛大罵,河北軍士回罵過去,一時間亂哄哄的,讓人啼笑皆非。

“駐防洛陽五個月,這些人都養廢了。”邵勳心中暗哂。

他多次進出大夏門,幾乎是一點點看着這些鄴兵“腐爛”下去的。

本就不是什麼精兵,地裡拉出來的農夫罷了。粗粗訓練一番,更兼打了半年仗,算是有了點軍事經驗,但在城門內外擺爛了五個月,營中紀律鬆弛,已不復年初時的緊繃狀態。

就像剛纔,己方同袍與百姓、商人爭吵,其他人在一旁事不關己,甚至嬉笑連連,這就很有問題了。

聽聞司馬穎在設法重建新軍,這是正常的。從田裡拉壯丁打仗這種事情,越少越好,興許當下還能混一混,但只會越來越不符合時代要求。

入城之後,他徑直回了自家府邸,糜晃、庾亮也跟來了。

不一會兒,收到消息的徐朗找了個藉口,也上門拜訪。

司馬越幕府人員衆多,正所謂府內無派,千奇百怪,邵、糜、庾、徐四人就是一個正在成型的小團體。

“方纔何倫向我示好問計……”幾個人坐下之後,糜晃就開口了。

教導隊士卒熟練地燒水煮茶、生火做飯。

府中沒有僕役,生活瑣事全是大頭兵們在負責。

“讓他把那些爛兵全打發掉。”邵勳毫不客氣地說道:“現在招募新人還來得及。洛陽城外潰卒不少,能減少很多訓練時間。山林裡還有大量賊匪,有信心壓住他們的話,賊匪都比市人適合當兵。”

庾亮瞪大着眼睛,在一旁默默聽着。

徐朗表情十分嚴肅,更有一種參與大事的激動。

“我明日就去找他,但這人不一定捨得啊。整訓了五個月的市人,真的不堪用嗎?”糜晃問道。

“今日不都看到了嗎?”邵勳反問道:“妓館奴婢、食肆役使、商鋪牙人乃至僧道之輩,能打個屁的仗,一衝就垮了。就連守城,怕是都不夠格。”

幾人默默無語,氣氛有些沉凝。

片刻之後,糜晃突然說道:“今日司空許我‘督洛陽守事’之職。小郎君,如你所願了啊。”

“哦?有多少留守之兵?”邵勳感興趣地問道。

“王國軍三千人肯定是要留下的。”糜晃說道:“或許還有幾千兵,但你別想太多,或是新兵,或不遵我號令。洛陽怎麼個守法,你可有方略?”

邵勳想了想後,說道:“事已至此,

當開誠佈公。依我之意,洛陽能守則守,不能守的話,就退守金墉城。此城極爲堅固,守具完備,有大倉,有糧庫,還有多口水井,只要把糧庫、倉庫填滿,是可以長期堅守的。”

“原來你打的這個主意。”糜晃一拍大腿,琢磨了片刻,又道:“金墉城確實可堅守,但需要守多久呢?萬一司空敗了,我等豈非死無葬身之地?”

“那該如何?”邵勳問道:“不戰而逃,罪莫大焉。”

說這句話時,他看了庾亮、徐朗一眼。

二人都有些不自然,顯然不願意就這麼跑了。或者說,他們可以跑,但官沒了,前期積累全部作廢,需要從頭再來——對世家子而言,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事。

“不戰而逃確非上策。”糜晃凝眉苦思,片刻後說道:“司空北伐,若勝,當然一切都好。如果輸了,也不至於全軍覆沒。數萬人馬潰回洛陽,張方也怕。我猜測,屆時洛陽還是如今這個局面。司空的結局不好說,或許好,或許不好。如果他被司馬穎擒殺,洛陽多半要重新推舉一個人出來。到了那時候,我等可就得像司馬冏、司馬乂的幕僚們那樣,在主公覆滅後,自尋出路了。”

糜晃這話說得有點悲觀。

邵勳又忍不住看了庾亮、徐朗一眼,卻見二人沒什麼特別的反應,便放下心來。

或許,這就是士族的處事方式,打工而已,忠心有,但不多。

“司空應不至於被擒殺。”邵勳說道:“堅守洛陽是不會錯的。”

“你爲何如此篤定?”庾亮忍不住問道。

邵勳無法回答。

其實他現在的思路也有些混亂。

他知道司馬越是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即便北伐失敗了,應該也能安然逃回洛陽,東山再起——原時空歷史軌跡,應該是這樣沒錯的吧?

不過他也不敢完全確定。

萬一有蝴蝶效應呢?

或者,司馬越此番北伐,乾脆就走了狗屎運,打贏了?

信(歷)息(史)太(不)少(好),難以判斷。

“司空身邊備了不下二十匹快馬,若這還不能逃走,也太背了吧。”邵勳含糊地回了一句。

“單騎走免”這個絕技沒學到家,最好別出來混……

庾亮將信將疑地點了點頭,似乎——有那麼幾分道理?

“先別說這個了,你們在城中的家人,必要時全數搬進金墉城。”邵勳知道自己的話破綻甚多,於是決定轉移話題,只見他盯着庾亮,誠懇地說道。

庾亮大爲感動。

邵郎君的眼神很真摯, 彷彿在說,我很關心伱的家人,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還得預先多存糧食、箭矢、傷藥等軍資吧?”徐朗孤身一人在洛陽,沒有家人牽累,直接問起了核心問題。

“自然要預先準備。”邵勳看向衆人,說道:“不過,這事最好還是由朝廷來辦爲好。”

“行。”糜晃、庾亮二人像下屬一樣連連點頭,應了下來。

“你們是不是忘了石超?他手下好幾萬兵馬呢。”徐朗弱弱地問道。

“沒忘他。”邵勳笑了笑,道:“若連石超這關都過不了,還談什麼北伐。兩萬餘洛陽中軍,以有心算無心,勝算很大。”

徐朗遲疑地點了點頭,顯然不是很放心。

邵勳當然知道,打仗這種事,沒有百分百確定贏的。

司馬越若連石超這塊絆腳石都扳不倒,那我就——不陪你們玩了,帶着學生兵連夜潤去東海,當糜家的贅婿。

嗯,如果來得及,還會帶走裴妃和世子。當不了糜家贅婿的話,可以擁裴妃、世子回封地,觀望局勢。

如果這也不行——那我就佔山爲王,讓多半已是未亡人的裴妃當壓寨夫人,好歹落了個老婆,算是這兩三年洛陽生涯的紀念。

底線思維,邵某人從來不缺少。

他能預感到,動手的時間愈發臨近了,一切都將很快揭曉。

事實上也差不多。

數日後,糜晃面容嚴肅地召集邵勳、何倫、王秉三人,私下宣讀了司空的命令。

七月初六動手,一舉覆滅石超所部!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五章 學生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二章 部曲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十章 亂兵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給盟主蓋世之平凡加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一百十章 圍魏救趙(上)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一章 徵辟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章 塑造第十五章 幕府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九十章 變天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四十三章 興廢在此一舉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類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五十三章 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