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汪福海敲詐國公府,太夫人點唱將相和

且說徐鬆在族學門口被老乞丐堵着門送一個木頭盒子,在徐家族學上學的半大小子們,除了徐氏本家的孩子,還有些親戚朋友託付送來外姓孩子,甚至有些以前是徐家的世僕,後來脫了奴籍離開本家成了良民,將後代子孫送到徐氏族學附學的,所謂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老乞丐在族學門口的一幕鬧劇,也着實吸引了一些下學的族學弟子們圍觀,這其中就有魏國公夫人的幺兒、今年才八歲多的八少爺徐楓。樂—文

這徐楓是國公爺的老來子,瞻園從上到下沒有不寵他的,自然慣成了一個比沈今竹還要熊的熊孩子,天生喜武厭文,要他來族學讀書,就像逼着沈今竹吃魚丸一樣,簡直是如鯁在喉,不愛聽夫子講“天書”,便整日想法折騰逃學玩耍,徐氏族學裡,學生的地位拼的不是學問,都是拼爹,誰的爹官大,有錢、有權。其次就是拼誰比誰更橫、更紈絝,靠着拳頭和荷包的銀子征服同伴。

這徐楓年紀雖小,但是人家親爹是魏國公,又衝動易怒喜歡舞刀弄槍,鬧騰起來的時候,無人敢管,他能把族學捅破天去,去年滿了七歲入族學讀書第一天開始,便成了族學一霸,這霸當然不是學霸,而是學渣橫行霸道的意思。

徐楓去年被他老子魏國公狠狠打了一頓,稍微消停了些,魏國公見兒子在家被家人寵成熊孩子,在族學又成了“霸王”,心想幺兒也就在自己手裡能老實些,便允許他每日跟隨自己去軍營,叫軍營的幕僚教他讀書識字,跟隨軍士一起在校場操練,這一招因材施教頗有成效,徐楓在軍營快一年了,居然沒出了什麼大紕漏,這熊孩子似乎有浪子回頭,洗心革面的意思。

只是這兩日魏國公一心追查金書鐵卷的下落,無心當差事、管束兒子,留在家裡遊蕩擔心他“舊病復發”,將本來是一池渾水的瞻園攪和的更亂了,便乾脆命他去族學上學去,“禍水東引”,禍害別人總比留在家裡禍害自己好些。

徐楓中午下學,恰好看見徐柏的小廝紫霄將木頭匣子扔在地上,從裡頭落下一隻夾竹桃花來,覺得很是奇怪:若是有人想戲弄七哥,爲什麼不放一條蛇或者王八青蛙什麼的,再不濟放幾隻蜘蛛蟑螂甚至狗【屎也挺好玩的,怎麼巴巴的放一支夾竹桃花進去。

難道——熊孩子腦洞大開,想起在族學無聊時看的那些雜書:是那家的小娘看中了七哥,藉機表明心跡?回到瞻園,在擺飯前,徐楓將這個當笑話講給母親魏國公夫人聽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魏國公夫人心中一震:夾竹桃?是說沈今竹已經逃走嗎?連我們都不知道沈今竹的下落,這是誰傳的信?

再聯想剛纔宋校尉的飛鴿傳書,說大魚遲遲不上鉤,金釵一家三口已經處理了。

金釵一家三口斃命,綁架沈今竹要挾的同夥八成會撕票的,魏國公夫人覺得沈今竹應該活不過今日——一個孩子,如何能逃得出綁匪的手掌心呢?可這個夾竹桃是什麼意思?難道綁匪大發慈悲,放了沈今竹?早不送晚不送,一定等着金釵一家三口被處決了才送,這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

不行!若沈今竹活着回來,將真相告訴沈佩蘭,我們瞞天過海的計策不就成空了?沈佩蘭那裡如何解釋?如何向烏衣巷沈家交代?

如果是這樣——魏國公夫人目光一冷,沈今竹也不能活着,必須把沈今竹的死栽贓在金大一家身上,才能一家團圓,皆大歡喜。

一頓午飯下來,魏國公夫人有心事,吃的索然無味,徐楓習慣在軍營狼吞虎嚥的吃相,被二姐徐壁若諷刺“餓死鬼投胎”,而徐楓對姐姐毫不退讓,反諷徐壁若牙尖嘴利,“難怪十六七都嫁不出去”。

徐壁若撲過去要撕開弟弟那張“狗嘴吐不出象牙”的嘴,徐楓不敢對姐姐動手,趕緊往外跑到東廂房,脫衣解帶大聲說我要洗澡歇午覺,二姐姐是要幫我搓背嗎?

徐碧若守在外面不讓丫鬟擡水進去,說你有本事幹洗得了!魏國公夫人聽了,壓抑許久的怒火頓時火燒連營,教訓道:“你們兩個真是我前世的孽障!都是當姑姑、當舅舅的人了,兩個親外甥吳敏吳訥比你們都懂事,我都替你們羞死!”

“中元節,你這個當姐姐的好說自己親弟弟是‘餓死鬼投胎’?”

“你姐姐正在說親,你當弟弟的諷刺姐姐十六七嫁不出,這話合適嘛?幾天不打不教訓,兩個孽障是要把我氣死嗎!”

這徐碧若聽母親大發雷霆,不僅不跪地求母親息怒,反而挺直了腰桿說道:“又要說親相看了?這次又是誰家的紈絝子?我早就說了,今年沒這個心情出門見不相干的人,咱們這樣的人家,嫁人的事情不能再緩緩嗎?爲何那麼急把我嫁出去?我在瞻園過的好好的,現在不想嫁人。我就奇了怪了,嫁人有什麼好?大姐當年嫁給大姐夫,十里紅妝,多麼風光富貴,豈料十年之後——靖海侯世子和爹爹在船上隔海互相開炮,如今吳敏吳訥兩個外甥都還住在瞻園呢,我不想走大姐的老路,活生生把自己憋屈死了——”

啪!魏國公夫人白着臉,一巴掌打斷了徐碧若的話語,顫抖着說道:“不許這樣說你姐姐!”

聽見外頭的動靜,徐楓趕緊開門勸架,徐碧若捂着被打紅的左臉,居然也沒哭,呵呵冷笑道:“我說與不說,大姐是怎麼死的,母親心知肚明,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會再嫁給類似靖海侯世子這樣的男子,姐姐那樣高貴出塵的人,居然被這種畜生玷污,我雖遠不如姐姐,想想要叫這種人爲夫君,爲他生兒育女,湊合過一輩子,想想就覺得噁心之極!”

“你——”魏國公夫人氣的要暈過去,徐楓半拉半扶着二姐徐碧若往外走去,說道:“天熱,姐姐火氣大,趕緊去裡院裡泡個澡去,莫要和母親慪氣了。”

兩個孽障出了院子,魏國公夫人又是傷心又是生氣,那股氣堵在胸口,欲哭無淚,更是難受,心腹陪房原管事安慰道:“夫人,二小姐心性小,不懂事,您別往心裡去,今天中元節,您和國公爺下午還要主持家祭呢,洗洗臉歇個午覺,待會纔有精神,您是一家之主,瞻園的當家主母,可不能在那種場合露了疲態。”

說起“一家之主”,魏國公夫人開始抖擻起精神,當家主母的地位和大兒子徐棟是她兩大精神支柱,二姑娘徐碧若和老來子徐楓是前世欠下的孽障,而早逝的長女徐碧蘭是她心中永遠的痛。她揩了揩淚,嘆道:“白髮人送黑髮人,只有國公爺能理解我的痛苦,我何嘗不恨靖海侯府?這幾年,我扛着那麼大的壓力,不放敏兒和訥兒回晉江,就是爲了保護碧蘭的骨肉,不讓兩個孩子受煎熬,碧蘭她——都是我的錯,那執拗驕傲的性子,實在不適合做世子夫人,成親沒幾年,就把心氣都熬幹了。如今壁若也要說婆家,你知道這孩子的脾氣,這次我給她挑婆家,都不是什麼家世複雜、人口衆多、聚族而居的大家族,選的也是名聲好、性格溫和的少年郎,這才能容忍壁若的火爆脾氣呢。”

“壁若這孩子卻誤會我也要送她走她姐姐的老路,活了半輩子,爲兒女操碎了心,沒想到我在孩子眼裡,居然是不顧及兒女幸福的母親!你叫我怎麼不傷心,怎麼不難過!”

原管事安慰說:“這女人吶,只有做了娘了,才知道孃的辛苦呢,二小姐就是這個脾氣,短時間也改不了,您且忍這幾年,等二小姐爲人【妻,爲人母就好了。夫人也說二小姐性子烈了些,其實您想想,這也不是壞事啊,起碼無論在孃家,還是以後在婆家都不會受委屈,比起大小姐——唉,如今您兩個兒子都漸漸大了,五少爺和八少爺將來都是二小姐的依仗,誰要是敢委屈我們家二小姐啊,也得先掂量這兩個小舅子答應不答應。”

魏國公夫人暗想:也是,徐棟今年十六了,文韜武略,甚至長相都說他有老祖宗徐達的風采,再過些年成了親,行事更加穩重了,國公爺便上表請封棟兒爲魏國公世子,徐棟很是懂得保護家人,兩年前敏兒帶着訥兒從晉江跑到南京,在海上,那殺千刀的女婿要兩個孩子隨他回去,還對國公爺出言不遜,就是棟兒親手開炮,震懾那個蠢姐夫的。而徐楓這孩子更不用說了,吳訥今年剛剛進了族學,入學第一天,楓兒那天破例沒跟着國公爺去軍營,他帶着吳訥一起進了族學學堂,逢人就說這是我親外甥,誰敢背後說壞話、捉弄他,就洗乾淨狗頭等着捱揍吧。

雖說都是些孩子氣的混賬話,可徐楓的愛護之意情真意切,吳訥性子綿軟些,有這個小舅舅護着,在那裡都不吃虧的。

想到這裡,胸前的鬱悶開解了不少,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壁若和徐楓的性子估摸是改不了了,原管事說的有些道理,這性格都有兩面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怪不得老人們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原來說的是這個道理。

魏國公夫人如此想着,在原管事的伺候下歇了午覺。魏國公夫人是長子長媳,可是孩子的年齡都比其他三房都要小些,是因魏國公夫人前面三胎都沒坐住,全都胎死腹中,常年湯藥不斷,調理身體。連小叔徐四爺都有了兒子徐鬆,當時還是魏國公世子的大哥膝下尤虛。虧得太夫人是個明白道理的,在魏國公夫人沒有生下嫡長子之前,所有姨娘通房的避子藥常年不停,最後魏國公夫人不負衆望,在生下嫡長女徐碧蘭、嫡次女徐碧若之後,終於生下了五少爺徐棟!據說當接生婆說是個兒子後,太夫人和國公爺激動地半天都語不成句,只是說好好好,後來五少爺取名爲徐棟,棟樑之才的意思,可見全家對這個男孩的期望。

五少爺落了地,長房的姨娘們纔開始停了避子藥,不過當年的姨娘們已經過了最佳的生育年紀,停了避子藥也均無所出,只有一個年輕的通房丫鬟有孕,生了七小姐徐碧玉,這長房到了現在,也只有徐碧玉一個庶出的孩子,其他全部都是魏國公夫人的骨血,從這方面來看,這魏國公夫人也算是人生贏家了。

當家主母這些年,經歷如此多的事情,再大的坎也都邁過去了,徐碧若和徐楓這一大一小兩個熊孩子引來的悲傷,在一個午睡過後,也漸漸消失,魏國公夫人重振精神,準備下午的家祭,各個管事都來回話,說着祭祀的準備情況,事事都還順利,現在唯一的心事,就是供奉在祠堂的金書鐵卷何時能完璧歸徐。

這個驚天的秘密,是她生下嫡長子徐棟滿週歲之後,太夫人和國公爺才告訴她的,如今十六年過去了,她已經從初始的震驚害怕、到焦慮等待、到以習爲常,心想已經過去那麼多年,知道此事的人差不多都已經不在了吧,金書鐵卷說不定已經埋藏在某處被人遺忘了吧,好容易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卻被金釵一家說出真的金書鐵卷一直藏在鳳鳴院!

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天,魏國公夫人也從最初的慌亂到了現在的平靜——這麼多年風風雨雨都過去了,相信這次也能安穩過關。至於徐楓所說的夾竹桃事件,她是有些意外,可現在靜下來想想,四小叔是個閒散幺兒,只醉心遊歷江山,從來不過問家族事情,只管享福,一切都聽國公爺這個大哥的。而四悌婦沈佩蘭是填房繼室,出身單薄,若不是兩個親哥哥讀書做官爭氣,轉換了門庭,商戶出身的女子來瞻園,只有做妾的份!沈佩蘭又常年不理瞻園的庶務,只管着自己院子一畝三分地,她也不似三悌婦劉氏那個難纏的主,整日在瞻園培養自己的耳目,出了她自己的院子,就是聾子的耳朵、瞎子的眼睛了。

不過是個來歷不明的夾竹桃,哪怕是沈今竹的屍體被送過去,我也有本事把事情圓過來,將矛頭直指替死鬼金釵一家!即使沈佩蘭心有懷疑,懷疑又如何?一個沒有權力的繼室,能做的也只有懷疑了,這幺兒媳婦的福啊,可不是那麼好享用的。

念於此,魏國公夫人不再糾結夾竹桃一事,下午的時候,沈佩蘭果然拿着一籃子夾竹桃花來中正院了,魏國公夫人故作不知,聽沈佩蘭說是夾竹桃,還故意裝愣,說此花的寓意是“竹報平安”,堵得沈佩蘭不好再說些什麼。說不是,你就是咒自己侄女嘛,說是,那你就得忍着所謂的懷疑,乖乖在院子裡等消息就好。

出乎意外,沈佩蘭居然不氣也不急,搖着紈扇和魏國公夫人話了會兒女經,孩子是母親們永恆的話題,兩人聊着聊着,那種明槍暗箭的相互試探也漸漸消失了,好像就像兩個普通的母親話家常,沈佩蘭訴苦說徐鬆在剛搬到前院住着,沒了管束,心越來越野,羨慕徐楓還小,可以名正言順的住在父母院裡,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出不了什麼大亂子;而魏國公夫人苦笑道:“我家這個,在族學裡有個諢名叫做小霸王,你家鬆兒再淘氣,也是男孩子好動,坐不住罷了,在族學裡頭從來沒闖過什麼大禍吧?去年楓兒差點將族學燒了,被國公爺好一頓打呢。”

“是啊,男孩子淘氣,還是女孩省心。”沈佩蘭笑道:“有那多事的人問我,爲何壁若還沒定親,我說呀,壁若是大嫂的掌上明珠,孃的貼身小棉襖,一直捨不得說婆家,我呢只有一個女兒,嫁到京城那麼遠,輕易見她不得。我要是有壁若這樣的小閨女,才捨不得嫁呢,留在家裡好好待她,能寵愛一日是一日。”

沈佩蘭目光有些迷離,嘆道:“說起來,好些日子沒有宮裡頭的消息了,我得寫封信給淑妃娘娘,問問娘娘和大公主身體是否安好呢。”

又站起來告辭,說道:“我回去寫信了,大嫂您繼續忙,今兒還要大祭,我就不擾大嫂了,若有今竹的消息,還望大嫂告知一聲。”

魏國公夫人一聽到淑妃娘娘,心臟好像被一下子提到空中:什麼意思?她要把沈今竹被綁架一事告訴淑妃娘娘?若此時驚動了淑妃娘娘,求皇上派錦衣衛過來查案,拔出蘿蔔帶出泥,會不會金書鐵卷一直就瞞不住了?僞造金書鐵卷,這可是欺君之罪啊!

沈佩蘭這個蠢貨!你要爲了一己之私,鬧得魚死網破,家破人亡嗎?瞻園若敗了,或者移主,你以爲宮中的淑妃娘娘會有今日的好日子?

平日從不喜怒形於色的魏國公夫人,此時也變了臉色,沈佩蘭見了,心裡暗爽:什麼竹報平安,你把我堵得說不出來什麼來,以爲我就束手無策、只能打落了牙和着血裡吞了嗎?我不像你有個世襲魏國公爵位的好丈夫,但有個當淑妃娘娘的好女兒!你以爲我沈佩蘭是好欺負的?我們烏衣巷沈家任人踩在腳底下?我侄女生死未卜,你們也休想安心過這個中元節!

沈佩蘭心氣一盛,面對魏國公夫人突然咄咄逼人的氣勢,目光不躲不避,四目相對之時,氣氛突變成一片肅殺之氣,猶如兩軍對戰,戰鼓齊鳴!

就在這時,原管事急匆匆進來了,顧不得沈佩蘭在此,話裡還帶着顫音,說道:“夫——夫人,錦衣衛同知汪福海汪大人突然來瞻園,說是要見國公爺,國公爺一日一早就出了門,奴婢們不知去了那裡,那汪大人說就在園子裡等,不肯走呢。”

錦衣衛?還是一位從三品的同知大人?他來做什麼?雖說金陵錦衣衛在外頭要事事矮着北京錦衣衛一頭,可是在金陵城,作爲皇上的耳目和探子,誰敢得罪了他們,四十多年前瞻園七子奪爵一案,就是南北錦衣衛聯合調查的,當初這些人在瞻園敢橫着走呢。

沈佩蘭心裡也是一驚,其實她回去給淑妃娘娘寫信,內容也只是請安罷了,不會把沈今竹被綁架一事捅上去,剛纔只是虛張聲勢,試探魏國公夫人而已。如今說曹操曹操就到,難道錦衣衛也知道此事了?可是錦衣衛是皇上的人,皇上不下令,錦衣衛若強行插手此事,這也說不通啊。

正思忖着,魏國公夫人果斷拿定了主意,說道:“我先去正堂會客,要齊三去找國公爺趕緊回來,他知道國公爺在那,還有,將汪大人來瞻園一事告於太夫人知道。”

言罷,魏國公夫人朝外頭走去,沈佩蘭緊跟其後,魏國公夫人心中很不悅,面上卻平靜依舊,說道:“四悌婦,時間不早,你也該回去更衣準備傍晚的祭祀了。”

沈佩蘭似乎沒聽出這是逐客之意,依舊笑吟吟說道:“大嫂是宗婦主祭,我不過是陪祭罷了,您都還沒更衣按品妝打扮,我就更不用急了。錦衣衛輕易不來咱們瞻園,此事太過突然,錦衣衛不好應付啊,我雖無能,也願助大嫂一臂之力,如何?難道大嫂嫌我粗笨,礙手礙腳?”

你——魏國公夫人恨不得將沈佩蘭這張笑臉撕得稀爛,心想果然是祖上做過商戶的,臉皮就是厚,我都下了逐客令了,還要死皮賴臉的跟上。

不過事到如今,沈佩蘭一定要跟,魏國公夫人還真不能強行把沈佩蘭往外推,只得帶着她一起去了正堂,此時汪福海正在喝着茶,見丫鬟們搬了一個屏風過來,心道魏國公不在,接待自己是瞻園女眷?不知是那位夫人。

擺好了屏風,從簾子後面傳來窸窣的腳步聲,細聽去,還有裙釵相碰的聲音,有丫鬟通傳,說魏國公夫人和四夫人來了。

汪福海不敢怠慢,放下茶盅肅然站立,抱拳施了一禮。來者是一品誥命夫人,還有淑妃娘娘的親孃,當然要慎重對待。

兩位誥命夫人隔着屏風坐下,魏國公夫人說道:“汪大人,聽說您最喜雨前龍井,這茶可還合您的口味?”

不談正事,先說閒話拉近關係,說話不徐不疾,這一品誥命夫人還真沉得住氣,汪福海度量着魏國公夫人的斤兩,也試探着說道:“夫人盛情款待,汪某感激不盡,實則今日有要事前來,不巧國公爺不在,有些事情汪某想問兩位夫人,夫人們若不嫌汪某魯莽,還請如實告知。”

沒等魏國公夫人開口,沈佩蘭搶先說道:“汪大人言重了,您是爲皇上和朝廷辦案,我們婦道人家,自是知無不言。”

魏國公夫人本想與汪福海虛與委蛇幾句,看能不能摸出對方的來意,沒想到沈佩蘭橫插一槓子,打亂了自己的陣腳。

這下連汪福海都愣了,怎麼回事?居然就這麼簡簡單單開口了?時不可失,汪福海趕緊說道:“多謝兩位夫人,實則前日汪某攜妻帶子去了雞鳴寺抄經唸佛,管雞鳴寺的太監懷義公公找上了汪某,說有女香客在雞鳴寺被賊人綁了,這女香客不是別人,正是瞻園的一位表小姐,閨名叫做沈今竹。”

魏國公夫人聽說和金書鐵卷無關,心下舒了口氣,而後又有些惱:這是我們的家事,徐家的家事何時要別人插手管過?即使出了事情要報官,也是嚮應天府衙門,你錦衣衛手也伸的太長了。

沈佩蘭最關心的就是這個,不等魏國公夫人說道,她連連問道:“此事公公和錦衣衛都已經知曉了?可曾查到了些什麼?綁匪寫信要我們不要聲張,否則就要撕票了,國公爺一直在暗中查訪。”

難怪懷義暗示瞻園並非鐵板一塊,只要我們因勢利導,抓住這個機會,說不定可以聯合從瞻園詐一筆銀子呢——如今看這位四夫人的表現,應該是被懷義說中了,汪福海決定先拋給沈佩蘭一個甜棗,說道:“現在還沒找到了,只是查出應該是有人裡應外合,綁走了表小姐,寺裡有個叫做圓慧的知客僧這兩天無故消失,估摸此人就是內應,我們已經畫了此人畫像,錦衣衛正在暗中調查,請夫人放心,若有消息,汪某定會來瞻園告知的。”

汪福海追問道:“只是,那些人綁了表小姐,是爲索要何物?”

可不能讓沈佩蘭繼續犯蠢下去了!不等沈佩蘭開口,魏國公夫人說道:“此乃家奴背主犯事,索要錢財,涉及我們家表小姐的安危,犯事的又是幾個不知死活的家奴,所以沒有報與應天府。打擾懷義公公和汪大人寺廟清淨了。”

言下之意,就是說這不關公公和錦衣衛的事,你們管得太多了,這只是我們的家事而已。

汪福海卻說道:“這事若發生在瞻園,我們錦衣衛是管不着的。可不巧表小姐是在雞鳴寺被綁架的,雞鳴寺不用我說,兩位夫人都知道是皇家的香火院——山門都是太【祖爺親筆題的字呢。在皇家寺廟,居然會出現官家小姐被裡應外合綁架的大事,這涉及到皇家寺廟的威嚴和安全,我和懷義公公都不敢馬虎大意,雖說沒有聖旨下令查案,我們兩個不敢置身事外的,這兩天都在查案——夫人剛纔說是家奴索要錢財,他們要多少銀子?在何時何地交換?可否將綁匪的勒索信給汪某看看?還請夫人告知家奴姓名和長相,我們也好幫忙查驗。”

魏國公夫人差點氣吐血了,覺得汪福海是故意爲之,都說是我們的家事了,這汪福海和懷義公公堅持要攙和進來,這——

“汪大人來到寒舍,老身有失遠迎,還請汪大人海涵。”這時從外頭走來一個老者,穿着玄色道袍,銀白色的頭髮梳成髻,只插着烏木簪,身邊由一個胖小尼姑攙扶着,並不像其他老太太出行先呼後擁的陣勢,但是那通身的氣派卻令人肅然起敬,汪福海忙站起來身來,對着老者行了晚輩禮,“汪某見過太夫人。”

太夫人上下仔細打量着汪福海,笑道:“你果然越長越像以前的老汪大人了,不對,你老子當錦衣衛指揮使時,還沒你這麼大的官威呢。”

Wшw⊙ тт kΛn⊙ ¢ ○

汪福海聽了,忙說不敢與先父相提並論,太夫人繼續笑着拉家常,說道:“你的喜好也是與老汪大人相似,都喜歡雨前龍井,我那裡倒有一瓶上好的,還沒有拆封呢,都說寶劍佩名將,這名茶也要配懂得鑑賞它的人不是?來人啦,把那龍井拿過來,送給汪大人嚐嚐。”

汪福海像個孫子似的連說不敢要,太夫人拍着他的手說道:“沒什麼不敢要的,你家是太【祖親自封的世襲的錦衣衛同知,我們家呢,也是世襲國公,我們兩個家族在金陵兩百多年了,我們徐家世鎮南京,不好與你汪家交往太深,平日就是走走禮,記得你出生時,我還去喝過你的滿月酒呢,胖墩墩的一個男孩子轉眼就這麼大了,這雨前龍井算是我這個長輩給你的東西,長者賜不可辭,再退讓,我可就要惱了。”

汪福海只得收下,這茶葉罐拿在手裡輕飄飄的,似乎裡面裝的不是茶葉,汪福海心知肚明,不再追問綁匪一事,稍坐着陪太夫人說了會子話,便抱拳告辭了。

太夫人笑道:“今日是中元節,我們還要家祭,就不留你晚飯了,改日你若再來,提前下個帖子,我叫他們做一桌子你喜歡吃的菜,我也有幾個不成器的兒子孫子酒量還不錯,叫他們陪你喝點酒,只是今日不能夠了。”

汪福海呵呵笑着,太夫人看着汪福海的身影消失在瞻園,魏國公夫人和沈佩蘭從屏風後走出來,魏國公夫人說道:“母親——”

“你們兩個——今日若我不來,你們都要被這汪福海牽着鼻子走!”太夫人冷冷瞥了這兩個媳婦一眼,在沈佩蘭身上停留的時間稍長,沈佩蘭有些心虛,但很快挺直了腰桿。

沈佩蘭說道:“母親教訓的是,媳婦們也不知這汪福海到底是何來意。說是查案,這問到一半便走了,說是找國公爺,國公爺還沒來呢。”

太夫人說道:“他已經拿到想要的東西,還留在這裡和你們兩個婦道人家打什麼機鋒?”

魏國公夫人跪地說道:“媳婦愚鈍,請母親明示,這汪福海只是拿了您送的茶葉走了,這好像不是他所願吧。”

太夫人說道:“你啊,太平日子過得久了,整日忙着瞻園的內務,沒和錦衣衛打過多少交道。你們都要記住,以後錦衣衛做可做也可不做的事情,便是想要從中得到些好處,這好處呢,基本就是要銀子了。金陵不比京城,有成堆的案子供錦衣衛查,他們空有威風沒處用,好不容易抓到機會,如何肯放過?偏偏那太監懷義在旁邊出謀劃策也想撈一筆,把汪福海當槍使,他坐收漁翁之利。看來城北大營搜雞鳴寺一事,惹得懷義不滿啊,也是想着將我們一軍,扳回一局。”

太夫人對着沈佩蘭說道:“你平日是個懂事的,怎麼今日亂了陣腳?你以爲汪福海是想救今竹來瞻園的嗎?真是太天真了,錦衣衛纔不會多管閒事,他們若真管呀,也是爲了銀子而已。唉,也難怪,都說關心則亂,你今日表現失常,也是人之常情,我不會怪你的,你大嫂——”

魏國公夫人忙說道:“我也不會怪罪四悌婦的,今竹這孩子怪惹人疼的,我和國公爺定會鼎力相助,把今竹找回來。”

沈佩蘭也跟着唱將相和的大戲,說道:“我也是太心急了,沒看清汪福海的來意,差點壞了大事,真是對不住大嫂。”

太夫人這才滿意的將兩個兒媳婦的手交疊在一起,說道:“當年瞻園七子奪爵之事你們也都清楚,那時南京錦衣衛指揮使就是汪福海的爹、老汪大人,當時同是徐家血脈的七兄弟禍起蕭牆,互相猜疑攀咬,每人都給了老汪大人多少好處?真是數也數不清的,個個機關算盡,結果呢?我就不多說了,你們回去細想去,古人有句老話,叫做家和萬事興,若家門不寧,哪怕是世襲罔替的爵位、哪怕是金山銀山的家產,轉眼都成空,誰都得不到好處。前車之鑑,要切記啊!”

“是,母親。”兩個兒媳婦齊聲應道,似乎方纔的齟齬消失,妯娌和好如初。

且說汪福海的目的被太夫人一眼識破,並順水推舟成全了自己,這銀子似乎來的太輕鬆了,哪怕在太夫人面前裝孫子呢,也是值得的。

汪福海打開茶葉罐,四張五千兩的銀票安靜的躺在裡頭,太夫人出手真闊綽,意思是我和懷義一人一萬兩,這事便不用我們插手了。不過——汪福海從裡頭拿出兩張銀票來,用荷包裝上,心想懷義不過只是動了動嘴皮子,一應查案跑腿要銀子之事都是我在做,若是平分,我那些手下兄弟們怎麼辦?總不能讓他們白乾不是?回去就說太夫人給了一萬兩,我和他一人五千算了,他總不至於去找太夫人對質吧。

汪福海的馬車徑直往城北雞鳴寺而去,除了要和懷義分銀子,他老婆孩子都在寺裡頭呢。一路上經過的街坊都有應天府設的路障檢查,但應天府的人是不敢碰汪福海的馬車的,馬車暢通無阻,約一個時辰就到了雞鳴寺。

此時日已西沉,炊煙渺渺,已經到了晚飯時節。

沈今竹這些新到的小沙彌們都在大廚房打雜,有了上午被吳敏的婆子扔了鏡子要她照照自己的鬼樣子經歷,沈今竹一天都是渾渾噩噩、倍受打擊的慫樣。如今她這個狼狽樣,自己都看不過眼,還是別到吳敏或者懷義那裡丟人現眼了。

長吁短嘆了一整天,別人問她怎麼了,她就說自己被後孃賣到寺廟當小沙彌,爹爹也不管,她好傷心云云。這十三個小沙彌個個都有一籃子悲催往事,一聽沈今竹起了有了後孃就有了後爹的開頭,便一個個說起了自己的身世,簡直就是各種人間悲劇的濃縮版本,最慘的還屬和沈今竹同屋的小沙彌,他說自己應該是兩歲的時候被人牙子拐走了,被倒手賣了好幾次,好不容易賣到一戶好人家當繼承香火的養子,卻在父親死後身份得不到宗族的承認,不僅一分錢遺產拿不到,不能供養寡母長姐,還被強行被宗族發賣了。

這種“誰敢比我慘的”的遊戲玩到他身上就終結了,本來還有兩個準備訴說自己身世的,聽他這種曲折悲慘的經歷,頓時立刻閉嘴,不好意思和他比了。

就這樣到了吃晚飯的時候,火頭僧依舊安排沈今竹去送吳敏姐弟院子的食盒,沈今竹蔫蔫的坐在竈前不想動,昨日搭騾車時讓出米袋上座位的小沙彌聽見,便自告奮勇的去替沈今竹跑腿。

小沙彌提着食盒出發沒過多久,火頭僧急忙找過來,問道:“食盒呢?”

沈今竹說道:“已經送過去了呀。”

火頭僧一拍腦袋,叫道:“糟糕,我把羅漢齋的砂鍋弄錯了,那個院子裡有人受了皮外傷,懷義公公派人吩咐過,說一概不能給那個院子裡送含有發物的食材,我特特燉一砂鍋沒有發物的佛跳牆,剛纔發現拿錯了砂鍋,那碗裡裝的是其他香客吃的東西。”

火頭僧對自己還不錯,那手上臉上抹的膏藥就是他給的,效果很好,沈今竹有恩必報,說道:“把佛跳牆給我,我跑去把那碗換回來,橫豎他提着食盒,沒我走得快。”

火頭僧將一碗佛跳牆放在籃子裡,給沈今竹提着去追,沈今竹追到半路上,遠遠看見一小沙彌將食盒放在黃牆腳下,瞧着四處無人,從袖裡拿出一個小紙包來,飛快的揭開食盒蓋子,往食物上頭撒着什麼東西,再將空的小紙包撕碎了,扔進旁邊的竹林裡,復又提起食盒往吳敏院中的方向而去。

第56章 土秀才驚醒南柯夢,老夫子誤讀建陽書第166章 甜冰糖登門賀喜事,老狐狸左右再逢源(二)第66章 直言女挑明心中事,沈今竹一語噎池蓮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第219章 借力打力閣老吃癟,老廠公妙計除太嬪第123章 悍吳敏猛虎嗅薔薇,沈今竹果斷斬情絲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132章 小情人賞梅燃冬天,沈檔頭髮怒撂挑子紅娘鶯鶯分不清楚,犯迷糊新郎變前夫傷離別箱籠堆裡鬧,進豪門寶馬車中笑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27章 怒火急不分黑與白,雨颯颯雙姝思慈母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117章 到月港今竹展宏圖,聞喜事幹爹開笑顏第213章 儲秀宮夜宴成鴻門,癡心錯犯起中二病(二)第98章 兩忠臣苦勸小主人,沈三離雲開見月明第127章 出雲國舞姬拋金扇,捐銀子今竹迎好運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185章 風雪夜勇闖土匪劫,舊太子來到黑山縣第246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239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二)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13章 儲秀宮夜宴成鴻門,癡心錯犯起中二病(二)第171章 赴宴會隔窗彈胡笳,連環計巧迎慶豐帝第21章 獻殷勤纓絡來探路,發毒誓人往高處走第111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二)第246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第51章 徐碧若楊威雞鳴山,慶團圓狐狸一家親第171章 赴宴會隔窗彈胡笳,連環計巧迎慶豐帝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54章 沈今竹攻心曹核桃,小霸王忙背後捉刀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145章 曹核桃試探沈老闆,汪大人揭開大陰謀第63章 憶舊情夫妻奔東西,打雙陸竹核窺天機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第36章 雞鳴寺故人喜相逢,不開眼齊三受懲戒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250章 棋逢對手女皇爭霸,時局變對手變盟友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第160章 得訊息徐楓有生機,進京城物非人已非第172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第140章 舊□□引來不速客,送年禮遭遇冷板凳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第67章 太夫人逼債曹國公,煙雨樓醉倒傷心人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175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第198章 復舊仇郡王親掌刑,到長崎舊友議大事第84章 衆倭寇登陸海寧城,瀕死地絕處又逢生第227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二)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251章 棋逢對手女皇爭霸,時局變對手變盟友(二)第255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二)第251章 棋逢對手女皇爭霸,時局變對手變盟友(二)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86章 說婚期沈三離難爲,離家子身歸魂不歸第242章 老情人揮淚祈來生,小內侍攀高忙鑽營第96章 正陽門擲果遇故人,瓊華島殿中有乾坤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113章 平定巾揭開身前事,有內鬼官船遭夜襲第88章 竹小姐砍斷爛桃花,回故土先入北大年第110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第33章 問流蘇求魚舍熊掌,爲求生纓絡顯本領第219章 借力打力閣老吃癟,老廠公妙計除太嬪第102章 紫藤架楓竹來相會,陷囹廠公誓破案(二)第236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第118章 海澄縣攜手觀新居,新盟友千里送硫磺第23章 小峨嵋破戒桂花糕,表小姐一笑泯恩仇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66章 直言女挑明心中事,沈今竹一語噎池蓮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第62章 曹大人擊掌泯恩仇,叛逆女夜奔大倉園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41章 逃生天孤島成火海,成沙彌疑是狐狸精第31章 三夫人殺雞儆閨女,驅魅影峨嵋施援手第40章 大太監情挑侯門婦,假書生見利生反骨第177章 才脫虎口又到狼窩,沈今竹斡旋危牆下第74章 包子鋪游龍戲鳳姐,木萍兒現身峨嵋嶺第201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二)第46章 情迷眼太監似周郎,放生臺慘變殺生臺第120章 解籤文道長亂扶乩,過中秋喜從南邊來第249章 計中計女皇要登基,平叛亂東北有生機第141章 福王府東西風斗法,燒新宅夫妻要反目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81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59章 老相好衙門找女婿,李賢惠叛出公侯府第48章 浣沙溪自語識真身,傷離別臂釧歸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