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

新贅婿的表現將以前的酸秀才甩過幾條街去,尤其是傳宗接代方面,沈梅三年無消息,招了新贅婿第一年就生了沈大爺,五年抱倆,七年生大女兒沈詠蘭。曾祖父在見到沈今竹的父親,沈二爺五歲成詩的逆天表現後,興奮的去陰間找通房丫頭出身的妻子報喜去了。

沈梅夫婦從鹽中抽手,開始做邊境和航海生意,夫妻同心,銀子賺的排山倒海般,但是夫妻兩個在最輝煌的時候退出了生意圈——一來是朝廷又颳起了海禁的風聲,這海禁開了又禁不止一次了,航海貿易前途未卜,二來他們發現兩個兒子都是讀書的料,尤其是二兒子,記憶力驚人,有神童之譽,爲了保護孩子們的前途,也爲了追求家族地位上的提升,沈家陸續將生意轉走,急流勇退,決心轉換門庭。

沈大爺二十五歲中舉,兩次春闈不第後,開始入仕做官,官聲清明,後在福州任典史時抗擊倭奴殉國,皇上下旨加品一級追封沈大爺、並赦封了繼室沈大夫人七品儒人誥命、沈母六品安人誥命,追封原配六品安人;追封賣油郎高祖、鹽商曾祖六品官,蔭嗣子沈大少爺入國子監,只有沈父因是贅婿,不在封賞之列。

沈二爺十二歲中秀才,二十歲秋闈時將南直隸解元收入囊中,名震江南,次年春闈順利得中二甲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前程似錦。

兩個哥哥改變了家族門庭,沈家兩位小姐沈詠蘭和沈佩蘭的婚事也更上一層樓,沈詠蘭年長,先說了親事,是一位三十出頭的新科劉姓進士,荊州人氏,沒能入選翰林,分到了南京太常寺。沈老太太一來看中他年紀輕,前程遠大——考中進士平均年齡是四十多歲,這位算是年輕的了,二來看中他家人口簡單——簡單到孤身一人,因爲四年前此人家鄉遭遇瘟疫,父母妻子子女親人等死了一戶口本,整個村裡都沒有活口。

沈老太太覺得大女兒性子耿直倔強,不適合過大家族複雜生活,和夫婿關起門過小日子剛剛好。而且小夫妻以後就在南京,她眼皮子底下還能委屈了大女兒?半年後兩人成婚,夫唱婦隨,日子過的蜜裡調油,大女兒比婚前還容光四射、笑容開朗,沈老太太甚覺得自己給女兒找了好歸宿,有誰知道,三個月後,大女兒會從天堂墜落到地獄。

一個面目憔悴的婦人站在新婚夫婦大門前徘徊,身邊還有一雙衣衫破舊、縫洗的乾乾淨淨的兒女緊緊抓着婦人的衣襟,劉大人正欲出門去太常寺當值,見到這三個人頓時如雷擊般立在原地,婦人哽哽咽咽欲語淚先流,一雙兒女已經撲過去叫爹爹了。

原來村中起瘟疫,縣令怕疾病傳染開來,全縣遭殃,下令封水封路,村中人不得外出,任憑自生自滅,封村那天婦人恰好帶着孩子去鄰縣拜菩薩給家人求福,得知這個消息後,不敢回家,也不敢回孃家或者投親靠友,因爲一旦暴露是這個村子的人,哪怕丈夫這個有舉人功名的人護着,也多半被人以爲染了病活活燒死或者捉起來扔回村子等死。

這婦人着實剛強,果斷的典當了身上的金銀首飾綢緞衣服,布衣荊釵,隱姓埋名帶着兒女登船一路向西,先到成都,輾轉去了雲南大理,保住三人性命,靠着一手好針線掙吃穿,每年結餘甚少,所以一直沒能上京尋夫,直到去年春闈劉大人金榜題名天下聞,連大理偏遠之地也張貼了新科進士們的姓名籍貫,婦人狂喜,節衣縮食帶着孩子上京,一路上辛苦自不必說,女兒還病一場,走走停停,快一年纔到京城。

婦人去京城荊州會館找丈夫,老鄉告訴她夫婿在南京太常寺爲官,並贈以豐厚的程儀助她尋夫,婦人稟性剛烈,擔心夫婿爲此背下人情債,影響丈夫官聲,堅決辭了,折路從京城返南京之日,恰好是夫婿續絃娶沈家大小姐沈詠蘭之時!

三個月後,夫妻重聚時,婦人已被生活磨礪的急劇衰老,站在新婚燕爾、意氣風發的劉大人旁邊,不像夫妻,更像母子,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沈詠蘭不是公主,劉大人做不了陳世美,他告了假,去善和坊烏衣巷負荊請罪,說明原委。沈家不佔理、不佔道義,更不可能讓女兒做妾,只能打落牙和着血往肚裡咽,爽快去衙門宣佈婚事無效,沈詠蘭還要強作歡笑恭賀劉大人破鏡重圓,倔強的她忍到指甲將手心戳爛,鮮血橫流,也沒有流一滴眼淚。

整整一個夏天,南京城都在熱議劉夫人千里追夫記,沈詠蘭識大體賀舊人。更有那好事者將此事改編成大戲《尋夫記》,結尾繼室主動讓位給原配,甘做側室,原配推脫不過受了,從此嬌妻美妾以姐妹相稱,共事一夫,堪稱和諧家庭典範,男主角名利兩全,此戲大大滿足了男人們期待和想象,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有戲班子唱這齣戲。

那時做妹妹的沈佩蘭看着姐姐夜不成寐,形容枯槁,嚇得以爲姐姐會做傻事,日夜守在身邊不肯離開。至今和母親一起談起往事,沈佩蘭依舊唏噓不已:“那劉夫人是個剛烈之人,姐姐又何嘗不是?姐姐回家後整整一個月都不說一句話,也不哭鬧,直到夜間一場雷雨過後,姐姐跑到荷塘浮香閣,看着滿池荷花大笑三聲,從此面色如常。要換做是我碰到這種倒黴事,一輩子萎靡不振都有可能。”

沈詠蘭三年後嫁給一位年齡相仿的南京國子監監生,成親七年監生恩科春闈考中三甲同進士,一直做着外放官,沈詠蘭帶着孩子們跟在任上,差不多每隔兩年沈老太太過壽時會回南京小住一月。

“詠蘭的倔強像我,這種性格能扛得住事,但偏偏又經常遇事,老天是故意安排的吧,給你的越多,你付出的越多。”提起大女兒,沈老太太藉着夜色抹去眼角的淚珠,“唉,沒想到啊,到了下一代,韻竹居然像她大姑姑那樣命運多舛,成親三日就和離,歸寧那天她哭訴白家如何無禮,我便想起詠蘭了,心裡是雙倍的痛啊。”

“前日和離之後,我問她要不要去鄉下莊子裡散散心,免得別人亂嚼舌根,她說我又沒做錯事,躲什麼?那語氣表情,和你姐姐神似。我疼惜她,但也更希望她能像你姐姐一樣堅強起來,我把她的嫁妝交給她自己打理,還把聚寶門大街一個鋪子給了她。這世上都說女人依附男人生存,可是女人若不自強,自保可以,過舒心日子是肯定不行的。我們沈家的女兒,就是要有能力讓自己快活,可不能總是圍着男人轉,一生悲喜由他人。”

這便是沈老太太的矛盾之處,一方面作爲招過兩次贅婿的家產繼承人,她自強潑辣,對三從四德是嗤之以鼻的,而另一方面,轉換沈家門庭,把沈家往上流社會上引導,就必然要遵從這個階層的主要價值觀和規則。

所以有些話可以對女兒說,卻不能對媳婦說;可以對孫女說,卻不能和孫子說;可以對內言傳,但對外連意會都不行。

在孃家沈佩蘭明顯輕鬆許多,母親的話,她是深有體會,“都說女爲悅己則容,我纔不信這話,我怎麼穿衣打扮是爲我自己高興,取悅我自己,讓自己心情好起來。”

“怎麼了?”沈老太太聽出一絲蹊蹺,“姑爺又鬧彆扭了?”

沈佩蘭的夫婿是魏國公府徐家四爺,女兒升了淑妃後,封了正三品的南京禮部侍郎,是虛銜,不用當值。

“他天生就是個彆扭人,和他夫妻二十年,早不用理他了。”沈佩蘭說道:“這幾日看我的髮髻不順眼,說是什麼‘服妖’,又說我穿的太素淡,讓太夫人心裡不好想。我就問他,別的都不扯,你說到底好看不好看?他又不說話了。”

沈老太太破天荒和二女婿達成了共識,“這髮髻還行,就是象牙長簪太誇張了。”

“噓。”沈佩蘭調笑道:“簪子是淑妃娘娘叫內務府做的、太夫人見我的打扮誇好看呢,說大熱天看着就清爽涼快,這幾日在莫愁湖別院裡頭,我的幾個妯娌都不穿那些緙絲、繁重繡紋的了,都學着這樣穿。”

聽說是淑妃賞的,親家也說好,沈老太太第二次和女婿達成共識:都這樣了,我能說什麼?

母子倆攜手聊着家常,不知不覺金烏早墜,玉兔飛昇,腿腳有些乏了,去了荷塘浮香閣休息,石桌上擺着先前沈老太太吩咐煮的荷葉水,還有一串紫玉葡萄並四樣點心,中間擱着鏨花鳳凰紋三獸足銀薰爐,敘敘吐着青煙。

沈佩蘭給母親倒上茶水,“好大的艾葉味,怪燻人的。”

沈老太太飲了半杯,說道:“荷塘又是花又是水的,白天還好,到了晚上不薰這個,蚊蟲多的能擡着你走。”

沈佩蘭喝完一盞荷葉水,蹙眉道:“連水裡都有這股子艾葉味,瓜果點心就更不用嚐了。大侄兒媳婦是怎麼持家的?上次來時我還跟她說,在涼亭這種地方種植一些七里香、菖蒲、夜來香、九層塔(也就是現在用於西餐的羅勒葉)這樣的花草,既驅趕蚊蟲,聞着還舒服,她喏喏稱是,結果還是一味拿着艾葉薰。”

沈老太太和稀泥說道:“蒔花弄草又不是現點炮仗只缺個火,已是夏天了,來不及補種,明年再說罷。”

沈佩蘭不以爲然道:“花圃集市都有現成的,買上幾車裝在花盆裡,亭臺樓閣,甚至臥房書房擺上幾盆,這有何難?我一個夏天能在孃家住幾天?還不是爲了您和侄兒侄女們過的更舒服一些?她若是有心聽了我的話,早就去辦了;若是無心,多說無益,反而嫌我這個嫁出去的姑太太囉嗦,手伸的太長,管起孃家事呢。”

沈老太太從中調停道:“王氏不是這樣小心眼的,你大侄兒在武昌府做官,一年都難得回來一次,她主外也主內,每天事兒多着呢,一時疏忽大意是有的。”

“您的意思,是我小心眼,故意和王氏這個晚輩過不去了?”沈佩蘭嘟着嘴道:“您教訓的是,我在孃家是小女兒,嫁出去是當小兒媳婦的,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當家人的苦處。”

沈老太太語塞,乾脆打開白銅鏨花薰爐的蓋子,取了腰間金五事中的金剪刀,用金剪刀叉起爐中一塊炭火放進瓷杯裡,推到女兒面前。

“這是要作甚?”沈佩蘭不解。

沈老太太道:“我說什麼你就駁什麼,你今晚就是個炮仗,夾塊炭火看能不能把你點着。”

“娘——”沈佩蘭搖着沈老太太的胳膊,“我心裡不痛快,回來找親孃耍耍小性子也不成麼?”

沈老太太一杯荷葉水將杯中炭火澆熄了,問道:“是不是你那個繼子媳婦又跳出來瞎蹦躂了?早跟你說了,不用理會,名分上你是婆婆,情理地位上你是淑妃娘娘和柏哥兒的母親,她不佔優勢。她小打小鬧的,你有心情就敲打幾句,沒心情就當看小貓小狗淘氣,她若鬧的狠了,不用你出手,國公府太夫人就替你料理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沈佩蘭忿忿道:“就像那蒼蠅蚊子,嗡嗡嗡的圍着你轉,煩人吶,你揮着巴掌打,卻嫌太噁心。這些蟲子可不管這些,守着機會就咬你一口,吸點血就跑,殊不知我打她還嫌髒了手呢。今天上午好端端的陪太夫人坐着畫舫賞蓮,玩擊鼓傳花,那並蒂蓮落在她手裡,她站起來說今日孕吐,沒有詩情畫意,卻有個新鮮的笑話兒給大夥兒解悶,守着一船妯娌和侄兒媳婦們的面,把韻竹和離丟嫁妝的事當笑話講出來,氣得我——”

“這次着實太過分了。”沈老太太帶着三分火氣打斷問道:“親家怎麼說的?”

提起婆婆魏國公太夫人,沈佩蘭臉色稍有緩和,“太夫人當場板了臉,說她中暑說胡話,命人把她從莫愁湖別院送回瞻園了。還命人備了禮物,送我回孃家看看,說如有需要幫忙的,國公府不會袖手旁觀。”

瞻園是太【祖爺朱元璋賜給第一代魏國公徐達的宅邸,佔據了城北整整一條街,所以此街後來乾脆改名叫徐府街,歷代魏國公皆住在此地。徐達死後追封爲中山王,因爲瞻園也稱中山王府,而瞻園所在的街坊名字叫大功坊,就是紀念徐達對大明江山付出的汗馬功勞。

城外莫愁湖別院也是朱元璋所賜,莫愁湖位於城西三山門外,屬於南京的外城,北邊是造船廠,南邊是皇家園林。據說某天徐達陪着朱元璋在莫愁湖觀棋樓下棋,用棋子走出萬歲二字,朱元璋心情大好,將此處賜給徐達。

時隔兩百餘年,魏國公爵位已經傳到第五代了,魏國公太夫人怯熱,幾乎每年夏天都在莫愁湖別院度過,媳婦孫媳孫女們自然都要跟去孝敬老祖宗,沈佩蘭的繼子媳婦獨獨被送回瞻園圈禁,也表明了太夫人的立場。

“這還不是氣人的呢。”沈佩蘭嘲笑道:“您那好女婿從瞻園趕到別院送我回孃家,路上還巴巴的跟我說,等太夫人氣消了,我去給繼子媳婦求求情,放她出來。您說好笑不好笑?難道我不去求情,太夫人就不放她一個孕婦出來了?反正都要出來,我怎麼着也要去求太夫人放人的,賺個好名聲。她仗着有孕忤逆不孝,我卻不能不慈——這筆賬,我遲早會討回來。”

沈老太太頷首道:“無論做什麼,先把大義佔了纔好。怎麼柏哥兒沒跟着你一起來?上次見到他還是——”

啪!從浮香閣上方傳來一聲脆響,沈佩蘭驀地站起,將母親護在身後,拿起薰爐底下的檀木底座暫且當武器,大聲喝道:“來人啦!有賊人!”

“別叫了,二姑姑,是我呀。”沈今竹雙腿倒掛金鉤在浮香閣翹起的飛檐上,熊孩子嘴邊有點心渣子,巴掌大的小臉上分佈着幾個小腫包,其中一個還沾着一隻被拍扁的蚊子遺骸。方纔就是爲了打蚊子報仇,泄露了行蹤。

作者有話要說:  前天娃兒被蚊子咬了兩個包,心疼死了,今天寫熊孩子拍蚊子,爲我兒報仇,沒錯,我就是這麼小心眼,睚疵必報O(∩_∩)O哈哈~。

圖爲鎏金鏨花鳳凰紋三獸足銀薰爐,網上有個比這個更清晰的圖,可是需要授權才能用,大家先看看這個吧。

第121章 沈文竹糾纏異母姐,新縣令赴任到海澄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180章 孫縣令扛旗蹲詔獄,李解元步入南山徑第246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第148章 推真相楓核去京師,大沽口脫身實不易第81章 小公舉翻窗離牢籠,小霸王醋海翻波浪第77章 惡牛郎強佔七仙女,慶豐帝舌戰驅惡徒第97章 送乾爹今竹贈墨寶,千金歸繼母愁斷腸第170章 垂釣難飛龍變囚龍,人心亂疑雲滿使團第33章 問流蘇求魚舍熊掌,爲求生纓絡顯本領第165章 甜冰糖登門賀喜事,老狐狸左右再逢源第83章 販紙張今竹初試水,佔鰲塔表白得美人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第234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第180章 孫縣令扛旗蹲詔獄,李解元步入南山徑第136章 外祖家現身雞鳴寺,貴婦人怒拆鴛鴦偶第53章 秦淮河花船遇舊友,小少年河樓開賭局第144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33章 問流蘇求魚舍熊掌,爲求生纓絡顯本領第85章 平伯滅倭立大功,慶豐帝受挫開海禁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55章 前妹夫勇救大舅子,遺貴井變成妖怪井第155章 說親事皇帝當媒人,論傳承昏君變明君第191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第255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二)第65章 雁翔金甲罩百花袍,燧發槍一戰驚呂布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158章 山變雞犬要昇天,後宮亂淑妃進南宮第243章 老情人揮淚祈來生,小內侍攀高忙鑽營第120章 解籤文道長亂扶乩,過中秋喜從南邊來第119章 祭萍兒夫妻生間隙,大督公招募入東廠第119章 祭萍兒夫妻生間隙,大督公招募入東廠第90章 做說客今竹顯本領,建使團艱辛回故土第100章 瓊華島四象戰五虎,長公主臨門說親事第195章 求不得飲鴆不止渴,老朱家有郎初長成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第213章 儲秀宮夜宴成鴻門,癡心錯犯起中二病(二)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230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74章 包子鋪游龍戲鳳姐,木萍兒現身峨嵋嶺第119章 祭萍兒夫妻生間隙,大督公招募入東廠第237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二)第231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二)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70章 三里河孤魂埋枯骨,國公府三喜再臨門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85章 風雪夜勇闖土匪劫,舊太子來到黑山縣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62章 曹大人擊掌泯恩仇,叛逆女夜奔大倉園第161章 封淑妃翊坤宮易主,步青雲到底意難平第185章 風雪夜勇闖土匪劫,舊太子來到黑山縣第34章 護小主我有張良計,爬牆梯揪出鬼魅影第230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130章 籌商行四處求借貸,見豺狼心中生殺機第74章 包子鋪游龍戲鳳姐,木萍兒現身峨嵋嶺第64章 曹核桃尋母遇貴人,玉翡翠揪出嫁妝案第78章 曹核桃驚夢包子鋪,公主府驚現捉姦人第122章 河蚌相爭孫秀得利,得師爺如虎添雙翼第167章 徐宗族爭搶當嗣子,老貴婦悔恨不求生第121章 沈文竹糾纏異母姐,新縣令赴任到海澄第22章 借銀針婆媳鬥心術,說佛法舌戰朱老太第47章 叔侄倆智鬥舊仇人,七夫人血染雞鳴山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123章 悍吳敏猛虎嗅薔薇,沈今竹果斷斬情絲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198章 復舊仇郡王親掌刑,到長崎舊友議大事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177章 才脫虎口又到狼窩,沈今竹斡旋危牆下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103章 沈家人扶靈跪金陵,徐州府詠蘭憶故人第251章 棋逢對手女皇爭霸,時局變對手變盟友(二)第44章 汪福海敲詐國公府,太夫人點唱將相和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243章 老情人揮淚祈來生,小內侍攀高忙鑽營第254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臨拓本今竹說後宮,謀大局白灝來請罪第109章 新東家身陷雙屍案,沈詠蘭怒斥劉大人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154章 迎家人將軍當孝女,沈文竹誓絕姑表親第46章 情迷眼太監似周郎,放生臺慘變殺生臺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39章 宋校尉酷審父女倆,遭遺棄今竹成棄子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53章 秦淮河花船遇舊友,小少年河樓開賭局第74章 包子鋪游龍戲鳳姐,木萍兒現身峨嵋嶺第243章 老情人揮淚祈來生,小內侍攀高忙鑽營第46章 情迷眼太監似周郎,放生臺慘變殺生臺第26章 竈下婢幫扶柳嫂子,解連環姐妹笑今竹第155章 說親事皇帝當媒人,論傳承昏君變明君第86章 說婚期沈三離難爲,離家子身歸魂不歸第62章 曹大人擊掌泯恩仇,叛逆女夜奔大倉園第28章 鬼魅影嚇尿新主人,悽紫霞玉碎太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