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六章 背後之刀

“我不過當了回門神,擋是替她擋了一些,可沒到護住她和五哥兒的地步,她們母子,是她自己護住的。寧家不出廢物,五哥兒能算寧家血脈不?”福安長公主話題陡轉,李桐擡頭看着她,“除了血脈,還有教養吧?”

“說得對,就是因爲這個,我才覺得五哥兒應該算是寧家血脈吧?”

李桐立刻就明白了,五哥兒在離宮,一切教養全部源於寧皇后,寧家的家教。

“寧家是武將世家,不是……”後面的話,李桐嚥了回去,福安長公主一聲輕笑,“歷朝歷代,最雄才大略的,都是開國太祖,哪個開國太祖是受帝王教養長大的?”

“長公主覺得林家該出一個雄主了?”

“我沒想過,說遠了,說咱們的事,江南這事,現在你懂了吧?”福安長公主硬生生轉了話題。

“嗯。”李桐點頭,就算沒扯進高書江,爲了安撫江南士子之心,這一屆北榜也要推遲到三年後了,推遲北榜,她大哥這一科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早知道你要做的是這樣大事,我寧可大哥晚上三年,或是……”

李桐想着從前和文二爺聯手挑起的那場糧荒,那場事後,阿孃棄她而去,她綿延病塌一兩年,之後也落下了病根,她一直覺得,那是菩薩對她的懲罰,爲了一已之私,造下那麼大的孽,是無數人的怨氣在懲罰折磨她。

“順勢而已,童敏貪婪愚蠢,文濤去不去江南,江南這場科舉都是這樣,童敏手底下的秋闈,怎麼可能公平無私?我不過讓文濤把這場科場舞弊大案揭開而已,要照佛法算,這是功德。”福安長公主神情自在,“你學佛,不要太拘泥,所謂因果功德,天道的算數,跟我所想,你所想,天下人所想,必定都不一樣,不愧對自己的心,就行了,因果隨他去,再世輪迴,真進了惡鬼道,老孃就放手放腳、大殺四方,倒痛快了。”

李桐無語的看着福安長公主。

辭了福安長公主出來,李桐坐在車上,細細回想長公主的話,想伸手,就要做好被人揹後砍刀的準備……

李家現在,不是想,而是已經伸手了吧,她,阿孃,還有大哥,最會被人揹後砍刀的,只能是大哥。

“大爺在不在?”在紫藤山莊二門下了車,李桐問守門婆子。

“在,天剛亮出去跑了一圈馬,也就一個時辰就回來了。”守門婆子殷勤答道。李桐‘嗯’了一聲,進了二門,吩咐水蓮,“你走一趟,問問大爺,下午出不出去,要是不出去,吃了飯我去尋他,有些話要跟他說。”

吃了飯,李桐讓人請李信到園子那間深在後湖正中,四下空曠的水閣裡說話。

李信沿着九曲十八彎的九曲橋進了水閣,水閣裡擺了茶具泥爐,只有李桐一人,正細心的焙着茶。

李信神情中隱隱有幾分凝重,選在這樣的地方,又只有他們兩人,這是有機密要緊的話要跟他說。

他從季家莊子裡閉關幾個月,回到山莊到現在,隱隱約約覺出這幾個月一定發生了很多事,很多很重要的事。

“江南科場舞弊的事,大哥聽說了吧?”李桐沏了杯茶,雙手推到李信面前,這纔開口。

“聽說了,江南的掌櫃八百里急遞,送了榜單、揭貼,和幾份落榜士子聯名的狀子,直接送到了我這裡。”頓了頓,李信聲音微低,“母親說,文二爺現在太平府。”

“是長公主讓他去了。”李桐慢慢攪着自己面前杯子裡的茶湯,“幾個月前,有一天,長公主問我,大哥若是明年春闈不利,會怎麼樣,我說我的日子大約會艱難些。”

李信凝神聽着李桐的話。

“隔沒幾天,長公主說,明年春闈,大約要點高書江主持,說是,該有一年北榜了。”

李信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張了張嘴想說話,卻又閉上了嘴,先聽完。

“長公主的脾氣,”李桐擡頭看着李信,苦笑,“說性子急,好些地方她特別能容忍,說能容能忍,有些小事,她偏偏一點不肯忍,隔天,就說要借文二爺用一用,讓文二爺去一趟江南,她沒說讓文二爺去江南做什麼事,我想着這事對咱們肯定沒壞處,存了這樣的心,就退步默然。”

“我仔細看過那份榜單,祝家幾個子弟,大約是文二爺扯進來的,按銀子數論價的人中間,大約有一些也是文二爺的手筆,但纔不符實而在榜的人中間,至少有一半,是童敏的手腳,這件事,就算文二爺沒在其中,也是一場科場舞弊的大丑聞。”

李信這話,是在委婉的開解李桐最後那句退步默然,和她語氣裡似有似無的愧疚。

“嗯,這是一,第二件,文二爺找過寧遠,不是文二爺告訴我的,是寧遠問我知不知道文二爺找過他。”

李信臉上並沒有太多意外和驚訝。

“長公主和我說過起文家和文二爺,不止一回,長公主說,文家人,從文家祖上起,到文濤,都是一樣的品性……”

李桐幾乎一字不漏的說了長公主對文二爺的評價,“……第三件事,前一陣子京城軟香樓門口,晉王的舅舅楊舅爺脫光了亂跑的事,點了姜煥璋審理這個案子,長公主說,這是寧遠的手筆,說是寧遠大概是要藉着她的事,把我從姜家這樁親事中解脫出來,給李家一個甜頭,同時,也是爲了斬斷李家支持晉王的可能性,長公主的意思,這件事是寧遠和文二爺聯手而爲。”

“文二爺走前沒告訴你和母親江南之行的目的,卻告訴了寧遠?不用告訴,一個暗示就夠了,確實,你若能從姜家脫身出來,這一着棋對寧遠來說就是一舉兩得,無論如何,咱們都要感謝他,晉王那條路確實不好再走,看樣子,這趟江南之行的欽差,要點到姜煥璋頭上了。”

李信喃喃象在自語,帶着幾分感慨連嘆了好口氣。

第六百二一章 商量第三百二六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三章 寶林寺1第五十六章 金明池畔1第二百六二章 蘿急生智第二百八七章 收手起手第464章 上元節第二百六十章 惹事的阿蘿第五百七二章 吃飽穿暖就行了第八十七章 舊義第七百零四章 認親第379章 夢裡夢外第八十九章 錢婆子2第五百三三章 一羣小娘子第一百七八章 圍觀與入局第五百一二章 還魂草第七章 起心算計第一百八十章 高家和湯家第一百五二章 求助第二百七六章 提供一切的朋友第四百七六章 煥新的局第六百四四章 一齊下手第一百三三章 清修的公主1第三百七零章 不死不行第三百一五章 人財兩得第六百五八章 都不順第一百六二章 雨中閒話2第454章 寶籙宮第五百三九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28章 父母之心第二百八七章 收手起手第八十一章 簪子第三百一十章 這章纔是揭短要當衆第一百七二章 推倒推倒2第二十一章 總是踏錯的陳夫人第五百八八章 小兒女的小心思第二百零三章 好兄弟第二百九二章 姜伯爺的感想第六百五八章 都不順第五百二八章 不忍第380章 勤儉持家第三百六四章 才子們和敗家子們第四百九九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五一章 兄弟都不和第六百三二章 墨染的井第408章 海聊第八十章 獻個殷勤第一百六十章 一篇文章的推論2第七百一二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一章 寧海的閒話3第三十一章 一個坑第二十二章 人人都有小九九第一百四三章 福安長公主的難題3第441章 崩裂第384章 現實很骨感第一百二七章 佛珠錦第二百六十四章 往大了挑第二百七五章 莫逆之交他是誰第二百九九章 曲大姑娘的好運道第二百九七章 借勸相勸第五百一六章 文二爺的意見第五百零三章 一份厚禮第二百九三章 大皇子的道理第六百七七章 等到第六百五一章 上門第八十二章 文二爺第三百一六章 淡定的姜家第三百四六章 撒潑的阿蘿第六百四零章 尋死覓活第六百十四章 每個村都有二傻子第五百八八章 小兒女的小心思第六百四零章 尋死覓活第五百三六章 解家二姝第七十二章 族兄2第九十八章 福安長公主第391章 逼嫁第六百七七章 等到第一百三四章 清修的公主2第二百三三章 看現場第二百三二章 都是生意第五百五八章 打壞了第二百二二章 各有所動第一百八十章 高家和湯家第十八章 此人還是此人第六百五三章 圍觀第二百四四章 指哪打哪兒2第三百四五章 兩個心亂第四十五章 十萬銀2第一百八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六七章 一碗湯第三百二八章 烈酒閒話第392章 直面第四十一章 孤注一擲1第七十五章 嚇暈了第377章 想多了第三百三六章 騙子太多第三章 血淋淋的悔第396章 知客僧無智第一百三章 寶林寺1第一百八十一章 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