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

雖然清楚孫堅之死的帳孫權遲早會找自己算,也清楚孫吳歸還武陵、長沙兩郡不過是張紘空口打白條,但是劉表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荊州的人口和財富主要集中在荊北地區,而劉表的根基重心也在荊北,雖然丟失了對荊南四郡的控制,但只是損失了部分的實力而並沒太大影響到元氣。現今劉表的韓國國土面積雖然在各諸侯國中算小的,但是人口和錢糧卻位於前三甲。

韓國如今有二十萬帶甲之士,但是因爲韓國位置處於四戰之地,東南西北皆有強敵。西面劉璋的蜀國和張魯倒不用擔心,一個雖然勢力大但國君怯弱,另一個主公雖有點本事但勢力弱小。

北面的曹魏勢力暫時也不用擔心,雖然一直沒有奪回來南陽郡和重鎮宛城,但是曹魏這回經歷了官渡之戰,沒個一年半載的蹦躂不起來。

至於東面的張楚勢力和南邊的孫吳勢力就有問題了。張繡全據淮南和江東之地不說,還歸化了山越部族,如今的楚國帶甲之士三十多萬,可戰之士更衆。而且其士卒久經訓練,多經歷過戰陣之士,同等條件數量下陸戰完爆劉表的韓軍,而就算是打韓軍最擅長的水戰楚國水師也有一戰之力。

而再看看吳國,兵馬雜七雜八湊在一起不過十來萬,與規劃有序兵甲齊整的的楚軍更沒有可比性。說句難聽的,現在吳軍和韓軍加在一起,也不一定打得過張繡的楚軍。

而若是任由張繡攻滅孫吳和劉韓任一一方,另一國都將絕不再是楚國的對手。

於是乎,感受到虢虞相依的劉表在三思之後決定助吳抗楚。若是隔岸靜觀楚國兼併吳國,那張繡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自己的韓國,而自己也絕難抵擋楚軍的進攻。

沒有錯,劉表雖然在歷史上最多的是被評爲守土之犬,但是可不像“同類”劉璋一般懦弱無能,就算都是狗,劉表也是那隻會咬人的守土之犬。

而至於怎麼處理和吳國的關係,劉表也自有打算。反正現在是吳國頂在最前面,該怎麼頭疼的是吳國的君臣。

在張繡已經渡江南征過去了一月多時間,張勳終於是展開了對黃祖的反擊之戰。此時雖然從江陵和襄陽趕來了韓軍援軍,但是張勳以及蘄春太守袁霸郡丞王楷一致認爲韓軍多半疲睏,能保持正常戰力的不過黃祖的五萬兵馬。

稟着不搞事就低調,搞事就大搞的原則,張勳此戰動員了自己能指揮的所有人馬,自領四萬楚軍在江北發動進攻,而鎮東將軍陸勉統領另外三萬人馬在南岸

向西進軍。並聯繫了水師代都督呂蒙,還有蘄春和廬江的郡兵助戰。

張勳的大舉出兵其實正是一個約定好的信號,在張勳領軍西進四日之後,張武和陳孫便是在江夏郡發動了兵變,雖然沒能如約攻下郡城西陵,但是卻全面斷絕了韓軍的糧道,並攻下了黃祖的老家安陸。

等張武陳孫叛亂的消息傳到黃祖這兒,黃祖大驚失色之餘,卻是根本沒有辦法隱瞞這條消息。因爲同樣得知了兵變事情的張勳已經開始散佈起了韓軍後方失陷的消息。於是在短短一日之內,張武和陳孫在江夏響應楚軍起兵的消息卻是傳遍了大江南北,傳遍了江夏軍和襄陽江陵來的韓軍中。

而就在韓軍軍心動盪之際,張勳果斷大舉進攻,而黃祖自恃有襄陽的援軍,兵馬數量還略佔優勢,於是不後撤,楚韓兩軍便在蘄春郡浠水一帶爆發大戰。張勳上陣親戰黃祖,雖然殺敗了黃祖,但被蘇飛攔住。兩軍兵戰的結果自然是厲兵秣馬日久的楚軍大勝,幸而代替了黃祖在江上指揮水軍的襄陽大將張允及時揮兵相救,纔不至於使韓軍一敗塗地。

相比之下,南岸的戰事就沒有多少看頭了。陸勉雖然位列鎮東將軍,但本事有限,一直都奉行的是無過便是功的原則,只敢牽制襲擾南岸的韓軍,卻是不敢發動主動進攻。

陸勉保守謹慎的決定其實應該是他在此戰做出的最正確的決策。南岸韓軍的黃祖之子黃射雖不成大患,但是從江陵趕來助戰的另一名大將劉磐卻是韓軍將領中少有的驍勇猛將,縱使陸勉分兵連營閉寨自守,竟然是也被劉磐領着麾下精銳部卒接連攻破了三座營寨。要不是陸勉手下的淮南兵發揮了善守的特長,精心編練的巨盾重步營拼死力戰,說不定連陸勉的主營也是要被生猛無比的劉磐一鼓作氣攻下。

楚國雖然不缺武將,但是也要看是哪一部分,像徵北將軍張遼手下有魏續宋憲侯成等呂布系的舊將,徵南將軍紀靈手下集中了雷薄陳蘭等大部分的袁術舊部,徵西將軍高順手下則有李通劉闢龔都汝穎系將領,而唯獨徵東將軍紀靈和鎮東將軍陸勉手下沒有得力干將。是故是被天生勇力的劉磐在楚軍中是一番興風作浪。

劉磐冒着箭石強攻楚軍固守的營寨,都能夠斬殺數名陸勉麾下將校,試想若是陸勉主動出擊與韓軍野戰的話,說不得真的會給劉磐一個斬將奪旗立下威名的機會,到時候被韓軍挺進到了柴桑和彭澤,那可就真出了大事了。

但是儘管劉磐在個人勇武這方面完爆陸勉手下的將卒,也儘管劉磐手下的三千荊南死士攻擊力很強,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扭轉南岸韓軍和楚軍的實力對比,尤其是在陸勉發揮個人所長,一根筋死守營盤的情況下,劉磐和黃射更是沒辦法。

傷亡慘重仍久攻不下,韓軍難免士氣低落,而此時卻聽聞了張武陳孫叛國投敵在後方作亂的消息,緊接着又傳來了黃祖指揮下的韓軍主力吃了敗仗的軍報,黃射和劉磐自然不敢再攻,便是連夜拔營後撤。

陸勉以及手下的將卒被劉磐打得有點怕了,卻是大都不肯去追擊撤退的韓軍,雖然有個叫朱桓的小將竭力主張趁勢迅速追擊,但是生性守成的陸勉還是決定保守進軍,採取走一步探三步的方式往西面追趕韓軍。

結果當然可以想象,黃射和劉磐的部隊基本上都是輕兵,跑的本來就快。而陸勉因爲擔心韓軍有伏兵斷後,不肯聽朱桓的意見集中輕騎追殺,於是最終南岸這場追擊戰楚軍是幾乎連個毛也沒撈着。

不過這時候也沒多少人把目光集中在南岸楚韓兩國偏師的廝殺上來,北岸黃祖和張勳的戰事結果纔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

黃祖年輕時多少還有點膽勇,曾敢與猛虎孫堅正面剛。但是如今都五十多歲了,年老力衰早已不復當年——更何況當年也不怎樣。如今面對名氣實力與自個差不多在一檔但是卻年富力強的張勳,自然是沒多少底氣決戰一場的。再加上張武陳孫在後作亂,黃祖心裡整日憂心忡忡自己的老巢江夏和家族,更是沒剩下多少心氣。

於是,黃祖繼續延續了他一吃敗仗就跑的作風,招呼張允帶來的援軍一塊打着“攘楚必先安內”的口號,也不顧和吳國和張紘的約定了,直接撤軍了。

荊州軍一向有保守的作風,信奉的原則跟他們的主公——韓王劉表一樣,都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就算是與吳國合縱抗楚,首要的原則也是必須先保存荊州軍的實力。而張允乃是劉表的外甥,更是深受劉表的影響。說回來,張允還巴不得黃祖趕緊下撤軍的命令呢。

畢竟跟隨劉表在荊州呆了這麼多年,張允也是看出來了,這黃祖就是一個草莽匹夫而已,全憑與劉表的關係和黃氏家族的名望上位的,軍政諸事皆是不通,跟着此人要是能打勝仗纔是奇怪事,還不如趕緊撤軍平亂再說。

張勳不像陸勉一般怕這怕那,此刻卻是非常清楚若是不趁着這一戰賺夠戰功,再過幾年怕是要被太史慈李通等楚軍將領中的翹楚擠佔下楚國的大將之列。

單論有自知之明這一點,張勳其實算相當不錯的了。能力不如張遼和高順,甚至可能被李通太史慈等後輩超過,這一點張勳很早就自己心裡承認了。而經歷的愈多,張勳也越是明白自己實力在哪一層次,所以更是兢兢業業。

於是這次,張勳拿出了十分的膽量和決心,決定要儘自己所能打好這一仗。

數日後,張勳領軍追擊到了邾縣城下。

超乎張勳預料的是,邾城城牆上的韓軍旗幟稀稀散散的並不多,城外也沒有韓軍駐軍,緊挨着城池的水港也並無一艘戰船,彷彿是已經被韓軍棄城了一般。

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這是韓軍的陷阱和埋伏,當然不論那樣,張勳追擊黃祖的決心和韓軍馬步軍主力的決心是不會變的。

於是張勳大手一揮,先命斥候打探駐守邾城的乃是黃祖的哪位部將,又命麾下輕騎圍繞着邾城撒開來,搜索附近的山林是否有韓軍伏兵,最後派人催促後面的大隊步軍儘快趕上來。

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二十三章 淮南劉曄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六十二章 古之惡來的決死一戰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三百一十章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七十一章 重演歷史?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之殤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延津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之殤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之殤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二十四章 桃園論世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五十四章 高順其人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將衆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國太子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十四章 蘄陽大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一百章 子嗣之於社稷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八十三章 傳業授道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十三章 唯有死戰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鮮出爐第三章 文和亂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