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三章 立後

七月十八,欽天監選定的大吉之日,諸事皆宜。

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盡出,皇宮內幾乎所能用上的太監宮女全都用上,調過來的幾萬匹上好大紅絲綢,都用來罩住了宮殿的黃色琉璃瓦,整個皇宮的殿門銅釘、燈籠、門廊柱子,甚至連羽林武士的矛戈一端也都繫上了紅綢,以示皇帝大婚止戈禁戰,祥和仁厚之意。

按照楚國的禮儀,皇帝大婚須有正副二使主持操持。

正使需要德高望重的長輩擔任,能從皇室宗親之中挑選出人選自然是最合適不過,如果是幾日之前,淮南王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最佳人選,但皇陵之變的發生,自然改變了正使人選,最終由鎮國公司馬嵐擔任正使,而副使自然而然有禮部袁老尚書擔任。

七月十八清晨,天剛矇矇亮,皇宮大門就已經打開,兩隊魁梧的兵士手持金瓜、玉撾、金爐、香盒等依仗,後面又是領隊身穿醬色袍服的宦官,高舉代表皇后依仗的九翅屏扇,三十六人擡着一乘巨大的金色玉輦,由手執長戟的羽林武士開道,緩緩從皇宮之內出發,向禮部尚書袁府過去。

皇帝娶妻的程序跟民間採納、問名、納徵等大同小異,但在細節方面卻要繁瑣得多,而且動用人力物力和對天下造成的影響,自然也不是民間百姓成親所能相提並論。

納采問名這些流程早已經由禮部官員代皇帝走過,按照禮制,皇帝娶親不必親自出宮迎娶,畢竟皇帝是天子,九五之尊,輕易不可動駕,所以大婚的正使和副使就代表皇帝執行這個程序。

東齊天香公主並非楚國人,出宮迎親的隊伍自然也不好去往外使驛館迎親,所以事先禮部就經過商榷,在迎親之前,先讓天香公主入駐禮部尚書府,迎親的隊伍再從禮部尚書府迎娶天香公主。

京城的百姓自然早就知道皇帝大婚的日子,所以迎娶皇后的儀仗隊剛剛出宮沒多遠,街道兩邊萬千百姓就已經是人滿爲患。

這種場景也早在預料之中,所以京都府、虎神營早已經做了準備,隔兩步便有一崗,將看熱鬧的百姓和依仗隔得遠遠的,皇宮正門外早就已經被清理出一條通暢的大道,所以倒也沒有耽擱儀仗隊的時間。

人羣擁擠不堪,少不得有人混在其中渾水摸魚,伸手偷些銀錢又或者趁機去摸小媳婦的屁股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大婚正是鎮國公司馬嵐雖然年事已高,但職責所在,卻是雙手高高託舉着一卷明黃色的絲絹走在儀仗隊伍的最前方,副使袁老尚書也是隨在身後,二人神情肅然,目不斜視,在圍觀百姓滿懷敬意的目光之中,倒也是步伐方正,不疾不徐往前行。

將天香公主安排在禮部尚書府,其中一個考慮就是路途的問題。

禮部尚書府距離皇城並不算遠,畢竟皇帝大婚兩位使臣都是年事已高,而且按照禮制絕不可乘車騎馬,所以若路途太過遙遠,兩位老臣也難以支撐。

迎娶帝國的皇后,自然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此番隨同儀仗隊一同迎親的有數十名朝臣的大員,齊寧也是赫然在列。

齊寧本身就是錦衣候,再加上前往東齊求親是他擔任正使,如今迎娶天香公主,他自然是不可或缺。

如同其他官員一樣,齊寧也只能徒步而行,雖然官員衆多,但齊寧在人羣之中卻還是十分顯眼,能夠成爲朝廷重臣,年紀都是不小,而齊寧年紀輕輕,又走在前方,所以迎來許多目光。

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抵達禮部尚書府,而袁家這邊也是早做了準備。

東齊太子一聲華服,領着東齊使團的大小官員們早已經等候在府門外三十丈處,袁家老小也都跟在隊伍之中,袁榮也是一身錦衣,隨在人羣之內,看到天子迎親的隊伍浩浩蕩蕩而來,袁府門外立時鼓樂聲聲,數百人組成的鑼鼓樂隊演奏起來,響徹雲霄。

禮部袁老尚書擡起手,示意隊伍停下來,鎮國公司馬嵐則是上前去,緩緩展開手中的黃絹,高聲道:“聖旨到,齊國太子接旨!”

東齊太子段韶一撩錦袍,納頭便拜,身後衆人也都跪拜在地。

黃絹展開,司馬嵐緩緩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序,欽紹宏圖,經國之道,正家爲本。夫婦之倫,乾坤之義,實以相宗祀之敬,協奉養之誠,所資惟重。今遣使持節,以禮採擇,茲冊齊國天香公主爲皇后,命卿等持節奉冊寶,行奉迎禮,欽此!”

聖旨唸完,段韶三拜之後,雙手恭敬接過聖旨,臉上倒是意氣風發。

鑼鼓聲中,便是由女官將身穿鳳冠霞帔的天香公主扶出府門,送上三十六人擡的金色玉輦,而東齊太子段韶也將隨同入宮。

此番天香公主嫁來楚國,齊國卻也是精挑細選了三十六名隨侍宮女,這些宮女也都將追隨天香公主入宮,服侍左右。

天香公主在女官的簇擁下,出了府來,走到段韶面前,向段韶三拜行禮,如今是在遠在異國,齊國國君未在面前,長兄爲父,天香公主向段韶行禮,也便是告別父母,遠嫁出門。

段韶上前扶起天香公主,眉宇之間卻頗有些感慨之色,三拜過後,女官這才扶着天香公主往金色玉輦過去,禮部袁老尚書挺着嗓子叫道:“跪迎皇后!”第一個跪了下去,前來迎親的羣臣立時撩起袍裾,紛紛跪倒在地。

皇后乃是一國之母,皇帝下了冊封的聖旨,天香公主雖然尚未入宮,但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大楚皇后,作爲楚國的臣子,跪拜本國皇后,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鎮國公司馬嵐眉頭一緊,猶豫了一下,終究也是跪了下去。

待得女官將天香公主送上了玉輦,司馬嵐才率先起身,袁老尚書也緊隨起身來,高聲道:“奉迎皇后,起駕!”

三十六名身材魁梧的漢子幾乎是在同時起身,將金色玉輦穩穩擡起,楚國安排的二十名女官分左右伺候在玉輦兩邊,而追隨天香公主前來楚國的三十六名隨侍宮女則是分成三隊,每隊十二人,整整齊齊地列隊在玉輦後面。

這三十六名隨行宮女卻並非都是青春妙齡,其中有十二人都是四十歲上下左右年紀,衆人也知道這些年紀大的宮女雖然不比年輕宮女青春貌美,但爲人處世卻必然要老練的多,楚國後宮佳麗衆多,齊國派出這些宮女來,自然也是爲了讓天香公主在楚國宮廷萬無一失。

手持金瓜玉撾的儀仗隊走在最前方開道,其後便是高舉九翅屏扇的宦官儀仗隊,其後便是皇后所在的金色玉輦,左右各十名女官扶着金色玉輦緩緩前行,其後便是三十六名齊國宮女,在宮女後面,司馬嵐一馬當先,後面緊隨着袁老尚書,而齊寧便是跟在袁老尚書身後幾步之遙。

齊寧心中清楚,從袁府迎走天香公主,大婚的儀式也纔算剛剛開始,一旦入宮,接下來的各項儀式多如牛毛,全都折騰下來,只怕要到天黑時分。

走了一段路,齊寧卻覺得有些不對勁,按照道理,迎娶了天香公主之後,便要直接返回宮中,回宮的道路齊寧一清二楚,但前面的隊伍卻忽然轉到另一條道路上,明顯不是回宮的道路。

他有些奇怪,瞥見邊上就是武鄉侯蘇禎,忍不住低聲問道:“武鄉侯,咱們這是去哪裡?”

武鄉侯一怔,也是低聲道:“錦衣候不知道嗎?迎娶了皇后,還要去往鎮國公府,今天不但要迎娶齊國公主,還要將司馬家的大小姐一同迎入宮中。”

齊寧皺眉道:“司馬菀瓊?”

蘇禎微微點頭,齊寧疑惑道:“這就有些不對勁了。哪有迎娶皇后,卻半道又去迎娶別的女子?即使同一天婚娶,也該派另一支隊伍過去迎娶纔是。”

隊伍緩緩而行,蜿蜒如同長龍一般,齊寧瞧見去往鎮國公府的道路兩邊也有兵士立崗,心想原來早就已經準備好。

蘇禎輕笑一聲,微微貼近,低聲道:“派另一支隊伍?迎娶齊國公主,朝中的重臣都已經過來,另一支隊伍又該派誰去?”

齊寧頓時就明白過來。

派出隊伍迎娶天香公主,無論是皇后的地位還是顧及齊國的顏面,楚國的重臣必然都要在迎娶皇后的隊伍之中,如此一來,即使派出另一支隊伍去往司馬家,那也都是些地位底下的官員,司馬家當然不願意出現如此狀況。

“按照禮制,也只有迎娶皇后纔會派出迎親隊伍。”蘇禎壓低聲音道:“司馬家雖然是朝廷重臣,但皇上暫時還沒有下旨冊立司馬菀瓊爲皇貴妃,應該是由司馬家直接將小姐送進宮中,也不會有什麼儀式,嘿嘿.....關鍵是司馬菀瓊出身於司馬家,纔會如此大動干戈,不過聽說這是太后的意思,既然有了旨意,咱們遵從就是。”

齊寧心下冷笑,暗想原來如此,司馬家讓司馬菀瓊在迎娶皇后的同一日入宮,就已經大爲不妥,今日竟然還要讓皇后的玉輦半道折向司馬府迎親,還真是無視禮法。

只是這時候隊伍井然有序前行,齊寧也不好多生事端,擡眼瞧向司馬嵐,老頭兒雖然鬚髮皆白,但此時看上去精神還健爍的很,走起路來依然是步態方正。

齊寧百無聊懶,目光前往,見到司馬嵐前方就是那羣齊國宮女,齊國陪嫁而來的宮女清一色都是紅妝在身,不過之前他就發現,年輕的宮女都是身穿豔紅服裝,而年紀大些的宮女卻都是穿着暗紅的喜裙,三隊齊國宮女前面都是年輕宮女,而年紀大的宮女卻都是排在後面。

這時候目光隨意落在一名最後面的宮女身上,那宮女一聲暗紅衣裳,自然是年歲大的宮女,但從後面瞧過去,那宮女的身段卻實在不差,雖然臃腫的紅妝無法讓那宮女的身段完全佔展露出來,但行走之間,那宮女步態妖嬈,腰肢輕擺,被紅裙包裹的臀兒飽滿豐潤,搖曳生姿。

齊寧心中忍不住感嘆,暗想這宮女年輕的時候,即使不是一個絕色美人,那也定然是風情萬種撩人至極的尤物,到了這個年紀,這身形依然保持的風流妖嬈,充滿了誘人的女人味。

第一一六章 試探第六六七章 落難第九八四章 鬼王第三九八章 心事第一二零章 猛虎歸來第九二九章 入棺第一三二九章 馬蹄聲聲如風第八八七章 陰魂不散第一三一三章 夜客第四十八章 出殯第五二一章 贖當第三九一章 血債第七六八章 條件第四零二章 死無對證第八十八章 長簫第三零一章 八幫十六派第七六八章 條件第九三五章 老色鬼第九百章 溫柔仙鄉第二三九章 稀缺藥材第一二一零章 金剛法經第四十三章 鏢毀人亡第一零七三章 舉薦第六五六章 龍傷第二九七章 含糊不清第一百零九章 地藏六使第一四六三章 真身第六零七章 白蚌第二六二章 錦官衛第一一七八章 生死不由人第一三二二章 陷阱第一三一八章 登岸第一二四七章 恩怨兩清第一六二章 欠債還錢第四零八章 妖婦第七三八章 圖謀第三五九章 情郎哥哥第一一二三章 虐殺第三六肆章 劍氣凜然第六一七章 圖窮匕見第三七零章 苗王之死第八七三章 險境第八九三章 刑部風雲第一一一八章 酒席第七章 幽禁第一二二四章 冰蓮第六一零章 醉臥沙場君莫笑第七六六章 賀禮第七五四章 體貼第三八九章 萬春藝伶第一三六肆章 傷離別第二四二章 任性的夫人第二七一章 敲竹槓第一七三章 夜審第六九九章 魂飛魄散第一一六一章 追憶似水年華第一一零七章 護國夫人第六六二章 雙生第四十六章 婚約第五三三章 登朝第一刀第六一五章 天地館第一二五五章 毒王之死第一零五一章 漁翁第三九七章 重聚第七九四章 趨炎附勢第六二九章 冤家路窄第三五零章 藏身之地第一一七五章 不請自來第九二七章 鬱結第五六九章 柔情蜜意第兩零五章 報酬第七九零章 佛堂慘案第一一三章 吃裡扒外第五八七章 約戰第三零三章 棋語第一四六三章 真身第二六二章 錦官衛第六三零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九六六章 行蹤第一二五三章 冰潭會第一零零四章 十年磨劍第六九零章 人選第五三五章 刀鋒赫赫第五六肆章 約會第一二零一章 經略西北第四七六章 圍攻第七五六章 細雨中的油紙傘第一四一七章 那個人第四六七章 毒王之憂第二六七章 那一抹笑第八二零章 血療第一四零九章 功高震主第一二零三章 回春觀第一一四一章 驚人秘聞第一八一章 外冷內熱第五四七章 香帕第一三五六章 秋盡葉落人斷魂第八二六章 爭執第一零一七章 破臉第四八七章 逆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