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投誠(一)

任我行哈哈笑道:“玉面仙狐桑三娘,這個名號當年在江湖上也是響亮的很,不知道有多少俠少,欲求與一親三娘芳澤而不得呢。若是早二十年,我可不放心讓你和三娘見面呢。”

桑三娘居然臉色一紅,“教主,您老人家,怎麼還是喜歡拿奴家開玩笑呢。”

看她這模樣,鄭國寶瞅了瞅任盈盈,暗想:你若是不盯緊些,說不定,哪天你多個長輩出來孝敬,也不一定。

鮑大楚見任盈盈看着自己幾個人的目光不善,急忙分辨“大小姐,你可不要誤會。我們幾人,如今早已與東方狗賊一刀兩斷,劃清了界限。正所謂受矇蔽無罪,反戈一擊有功。我們可是有功勞的。我們也不是從黑木崖來,而是從淮上鹽灘來。從國舅大索鹽幫時,我們就在淮上,這些日子擔驚受怕,日子過的也苦壞了。我們已經下定決心,聽教主的話,跟教主走,赴湯蹈火,刀山油鍋,也決不變心。”

按照國朝的經濟結構和地區發展看,江南絕對是好地方。這裡經濟發達,百姓富庶,又遠離京師,朝廷的威懾力不如北方。且蘇鬆賦稅半天下,按照所謂常理推斷,此地百姓當是民不聊生,人心思亂的局面。只要二三子振臂一呼,就能羣起響應,揭竿而起。再一卡住大運河,斷了京師的漕糧運輸,使九邊無糧,京師斷炊,江山也能打的下來。

從歷史淵源上看,方臘自江南起兵,曾撼動大宋半壁江山。因此江南也得算是聖教龍興之地,屬於有特殊意義的老根據地。在光明頂被搗毀後,還師於舊都,借當年積累的龍氣,重建基業的呼聲,一度在日月神教內佔據了主流。

當年魔教也的確曾把蘇州當做辦事處,將黑木崖建在蘇州。發動羣衆,意圖謀反。不夠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日月神教犯的又一大錯誤。百姓並沒有像他們想象中的那樣,羣起響應,向朱明僞朝宣戰。反倒是積極跑到官府報信領賞,引着捕快官軍來抄山門。

從那以後魔教也算知道了。江南這地方,已經不是宋朝時的江南了。這裡生活條件優越,百姓遠比北方人混的好。至於蘇鬆重賦,攤到每個人頭上,完全負擔的起。更別說,那重賦是停留在紙面環節。蘇州欠稅已經成了常態,大家早就習以爲常,沒人會認爲那賦稅真徵的起來。

同時兩淮爲當年龍興之地,雖有黃河奪淮入海之患,但是要想借此就煽動造反,也不容易。加上官府賑濟得力,百姓們早就習慣了躲災逃難的生活。並不想用命去換個虛無縹緲的未來。

南方文人又多,什麼無生老母,真空家鄉,三世應劫等宣傳方法。很難騙過這些才子,動員工作,開展不力。漸漸江南就從聖教的寶地,變成了雞肋。再後來,隨着鹽、漕等幫的興起。把日月神教也當做了眼中之釘。江南武林聯合地方官府,對魔教開展過幾次掃蕩活動,使魔教在江南的勢力,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尤其後來隨着倭寇猖獗,江南重視兵備,各地備倭衙門林立,地方上募勇。練新軍成風。各自設立營頭,以營兵取代衛所,戰鬥力大有提高。魔教想要攙沙子,財力上不方便。想要造反,又打不過營兵,在江南的影響力,也就日益衰退。當初戚繼光抗倭時,砍的魔教子弟不知多少,長老、香主、堂主乃至護法多有殉難,江南也就成了個富貴險中求的地方。

再說現在魔教總壇設在山東,與南方關山阻隔。到了江南,就等於遠離總壇,不在教主身邊。不能天天接受教主的教誨,離教主越來越遠。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你與聖教的距離在日漸加大,說明你正在脫離核心,滑向一個危險的邊緣。

於江南任長老是肥差不假,可是卻不是什麼好差。在這做長老的,比起到九邊做長老的,也沒好出太多。總不過是個以命換錢的崗位,且每年還要完成上解黑木崖的財政任務,壓力也是不小。

梅莊四老算是在江南混的最成功的魔教中人,可是又有嚴令,其他教中同仁,非奉教主令者,不得私自前往梅莊與四老接觸,否則,以叛教論。有這嚴令在,就是有些長老想要找四老打打秋風,也是不敢。

鮑大楚嘆息一聲,“楊蓮亭那賊子,現在是越發跋扈了。我們即使在黑木崖,也見不到東方不敗。只能隔着簾子,望見個輪廓而已。一切命令,都由楊蓮亭代發,儼然一個太上皇的模樣。今天說要改組,明天說要優化,後天又說要搞什麼末位淘汰制。論資歷,論年頭,他算個球?無非仗着東方不敗的勢力,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典型的小人得志。教中老兄弟,被他害了不知多少,我們也是與他合不上來,便被他打發到江南做了日月神教江南地區總代表。每年負擔上解白銀十五萬的重要任務,完不成就要影響考評。去他孃的,這麼高的任務,誰完的成啊。”

桑三娘也道:“是啊。雖然說江南財力雄厚,可是咱們江湖人,又不是官府。哪那麼容易弄錢?三年清知府,才十萬雪花銀。我們江湖人,一年上解十五萬,他也是想錢想的瘋了。”

以鮑大楚等人的本事,以及桑三娘積累的人脈,若是說一年時間搞十五萬銀子,雖然困難,但也不是做不到。只是,大家出來做外委長老,圖的就是手頭方便,能多弄點零花錢。若是把錢都上解上去,自己拼死拼活,卻拿不到結餘,那還有個什麼奔頭?

總壇撥發的活動經費,向來是拿實物頂數。這些東西亂七八糟,從三尸腦神丹,到番薯、玉米、地瓜、辣椒等等泰西農作物,全都當經費發了下來。鮑大楚道:“楊蓮亭那個混帳,還說什麼,這些都是寶貝。要我們賣給農民,說農民得了這些,就能畝產增加,是個一本萬利的好寶物。這辣椒,說是價值昂貴,可以按着胡椒的價格賣。他還要教我們什麼烤肉?說是靠這手藝,就能換來大筆的金子。簡直是白日做夢,哪個富商也不缺會烤肉這種粗鄙玩意的廚子啊。人家要的是做席面的,可我們哪會啊?再說做席面的廚師,一年也弄不來十五萬銀子啊。”

他與葛乾元,在江南接任總管長老,負責江南數省教務之後,就發現帳目混亂不堪。前任留給他們的帳上太多的呆帳、爛帳,簡直就是個填不滿的大窟窿。兩人又從中大做手腳,自己發了一筆,結果這窟窿就越弄越大。現在聽說黑木崖經費緊張,楊蓮亭準備派人前往各省催收上解錢款,順帶審覈帳目。必要時找幾隻肥羊來殺,填補總壇空虛。

這兩個人制造的虧空,加上在桑三娘那欠的清樓帳,也要被砍好幾次了。兩人盤算了手上的積蓄,再加上虧空的公帑,已經想要逃到泰西避難了。趕上任我行重出江湖,又抱上了國舅的大腿,大殺四方,橫行揚州。這兩個人經過一番觀察,確定任我行是最後的贏家,這纔來上門投靠。

桑三娘則更慘一些。她本來也是個女俠出身,後來因爲追求某少邪,就連人帶私房,都投入到日月神教的光復大業裡。之後,那少邪又說什麼爲了大業,要籌措經費,要刺探情報,需要桑三娘去揚州做瘦馬這一有前途的職業。

當時桑三娘已經吃了腦神丹,身不由自主,全部身家也都投了進去,想不去也不成了。鄭國寶問道:“既然您是女俠,滿身武藝,想必是賣藝不賣申的了?”

第454章 婁山(五)第130章 討債第228章 朝天闋(二)第206章 形象第16章 鞭屍曹賊第108章 攤牌第338章 重逢(下)第171章 顧允成(二)第395章 搶手第290章 鳳落第458章 奪關(三)第73章 激戰第444章 平叛(一)第424章 受執(一)第218章 再見伊人第51章 喜相逢(二)第92章 義伸援手第382章 奪帥(一)第20章 升恩鬥仇第135章 生擒第409章 妙策第398章 仙丹第154章 洛陽雙嬌第97章 巧立名目第99章 劍掃華陰(二)第370章 上山第56章 錯姻緣第294章 觀禮(中)第180章 聖姑之爭第72章 生變第209章 剝皮記完本感言第264章 勸降第448章 平叛(五)第103章 煙消雲散(六)第265章 總壇第204章 向問天第133章 似是故人來(一)第469章 奪關(十四)第267章 送禮第262章 天魔解體第167章 意外第60章 華山之爭(一)第383章 奪帥(二)第409章 妙策第178章 武當掌教第180章 聖姑之爭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192章 約定第420章 盟主(一)第44章 河工宴第31章 栗子花香(下)第421章 盟主(二)第180章 聖姑之爭第58章 華山明月第265章 總壇第395章 搶手第140章 重生(二)第354章 後怕第311章 上京(二)第108章 攤牌第262章 天魔解體第62章 華山之爭(三)第265章 總壇第279章 查抄第156章 討價還價第466章 奪關(十一)第329章 一抓第108章 攤牌第253章 舊恨第57章 用心良苦第311章 上京(二)第319章 反水第325章 神通第48章 許願第411章 十強(上)第117章 風清揚(九)第150章 平之復仇第132章 摧枯拉朽(二)第221章 我等你第46章 聖姑夜訪第83章 一箭雙鵰(四)第380章 並派(十)第358章 捉賊第406章 佈局(五)第29章 單丁勝十傑第125章 收割(二)第253章 舊恨第270章 舊日恩盡第165章 銅錢選帥第450章 婁山(一)第419章 評選(四)第308章 投誠(二)第408章 火併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254章 雅集第396章 摘桃第316章 試探第430章 整肅(四)第124章 收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