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

見鄭國寶風是風,火是火,就帶了人要去稅監衙門,這幫官員面面相覷,暗想:果然是個沒城府的小混混出身,聽風就是雨,一點大臣的沉穩都沒有。老天無眼,怎的讓這等人居了高位?這天下,明明是該屬於我們這種讀書人的纔對啊。

盧應舉一拱手:“列公,咱們也別傻坐着了。各自回衙稟報,說不定,今日咱西安府,就得有個大熱鬧。咱們平日裡對付不了連德祿,若是能借此人之手,將連閹除去,倒是一件大好事。”

其他人聞聽也紛紛點頭,那位耿服耿都司道:“礦稅監衙門的人馬可不少,萬一國舅被打了,又該如何?”

盧應舉道:“連德祿無非一閹奴,哪敢對國舅無禮?再說他真要與國舅打起來,那不更好?若是國舅被打了,我看宮裡那位,能否眼睜睜看着她堂兄吃虧?不如咱們回衙點起兵來,時刻戒備。若真是兩下撕打衝突,咱們就藉着給國舅幫忙爲名,打進礦稅監衙門,一把火先把衙門燒個精光再說。”

衆人聞聽點頭稱善,各自回衙稟報,那些手裡能掌兵的衙門,便去發令調兵,準備行借刀殺人,驅虎吞狼之計。

國舅這幹人馬出了接官廳,直奔城內礦稅監衙門而去,那將岸在馬上小心問道:“國舅,您難道真要去拿那連公公?連公公到任以來,雖然有些急噪,但卻也是爲了朝廷辦事,這麼拿他,恐怕……”

見國舅看自己,他又忙自責:“卑職多嘴,卑職多嘴。”

鄭國寶笑道:“沒什麼。將千戶肯仗義執言,也屬難得。這個事麼,我自有章程。方纔要不是跟他們這麼說,還不知道要和他們敷衍多久,一羣無趣的東西,沒的壞了心情。咱們到老連那慢慢吃,再說這事不遲。”

礦稅監由於是新設的崗位,倉促間也找不好合適的地方,往往是由所在地的衙門裡徵用一間,作爲礦稅監衙門使用。連德祿到地方時,西安府給他找的是個破倉庫。那房子年久失修,風一大就能塌掉,根本不是住人的地方。按地方上的官員想,這種房子既不是人住的,連德祿也待不住。到時候就說西安無力備辦官署,你還是挪窩吧。

沒想到連德祿乃是苦人出身,根本不在乎環境。又命令隨行的護兵動手翻修,就那麼硬住進去。後來靠搜刮地皮有了錢,又翻修了幾回,如今這礦稅監衙門比起巡撫都察院,也未必差到哪去。但見連德祿似是早知國舅要來,已然降階相迎,身後隨從的是十幾名宮內帶出來的小火者,再往後,則是配屬給礦稅監的護兵。

那些軍兵都是從京師三大營中選拔出來的,身強力壯,盔甲鮮明,很是威風。連德祿一見鄭國寶當先搶上前去施禮道:“奴婢見過國舅爺爺。迎接來遲,國舅多多擔待。”

鄭國寶急忙攙起他來道:“老連!咱都是老熟人了,再搞這套,還有什麼意思?你如今在這陝西地面上,可算是肥的流油,我今天來,可是專程來打你的秋風的。”

連德祿哈哈笑道:“奴婢只擔心國舅不肯貴足入賤地,懶登這個衙門口呢。只要您肯來,奴婢就打心眼裡那麼痛快,什麼錢不錢的,那算個什麼事?您把我這礦稅監衙門搬空,老奴心裡才歡喜呢。”

二人說說笑笑進了衙門,其他人隨同進入。徑直到了後院的花廳,分賓主落座一番引見後,連德祿道:“原來您就是嶽不羣嶽老師?前幾天的事,實在是連某失察,嶽老師不要見怪纔是。這事您放心,包在我的身上。陳神仙那,由我出面去說,那玉女峰你們放心去住,誰敢來奪你的地,自有咱家出面應付,管保不叫嶽老師吃了虧去。”

嶽不羣心頭大喜,急忙道謝。華山派如今身無長物,所剩的,就是這一塊地皮了。要是連地皮都被奪去,這個門派多半也就會消散於這紅塵之中,過不了幾年,也就沒人會再提起。

連德祿又道:“這事說起來,其實還是跟錢有關。天家信道,四處佈施,哪家山上靈驗,哪個道觀香火旺盛,天家還要給賞賜。又有傳言,天家準備看看,天下哪個道觀做的好,就要加封那裡的觀主做大大真人,並請他們進京講法,接受供奉,說不定還能出幾個嘉靖爺爺時期的陶仲文、邵元節般的人物呢。陳神仙雖然修的半仙之體,如何能不動心?可是他這華山派上有您這一支,便不怎麼好看。按他想,便是把整個華山都改成道觀,看着也威風,又是一件功勞。到時候報上去,說不定他就真能被請到宮裡設壇講法,光大華山門楣呢。”

鄭國寶從京師來,對這事知道的比連德祿還多些。這事說到底,其實還是母子不合,彼此有齟齬。慈聖皇太后對於小兒子朱翊鏐格外寵愛,萬曆天子當初便有點吃味。後來李太后於憤怒之時,還說過幾次要廢帝另立的話,雖然多是氣話,可問題是萬曆天子沒當氣話聽。

乃至後來,李太后喜歡的兒媳婦是王皇后,和生出長子的王恭妃,萬曆喜歡的是鄭皇貴妃鄭若男,母子間的隔閡就更大一些。加之當初張江陵在世時,皇太后、馮保、張居正這三角聯盟關係牢靠,民間甚至有李太后與張江陵私通的流言。靠着這堅固的聯盟關係,朝政根本就不歸萬曆掌握。

如今萬曆終於可以掌權了,回想過去種種受制,連出去玩會,都被母親威脅要向張先生告發,心裡更覺得有氣。他張居正能坐個三十二人擡的移動房子滿大街橫晃,我是您親兒子逃學玩會都不成?到底您跟誰親?

基於這種心理,他便找了很多機會跟母親較勁。比如李太后信佛,萬曆便信道。李太后既然肯請尼姑進宮講法,請烏斯藏的活佛進京傳道,萬曆就要學他爺爺,把道士叫進宮裡設壇齋蘸。再加上彼時醫療衛生條件有限,鄭娘娘連續夭折了兩個孩子,萬曆也有點迷信,覺得請些道士來做法,能保佑鄭娘娘再生的鳳子龍孫能健康長壽。

當初嘉靖時,陶仲文、邵元節是得過尚書銜的(待遇,非實職)。那陳伯年充其量,是個在陝西境內很能吃的開的社會活動人士,距離那尚書銜或大真人封號還很遙遠,有這個機會他不激動纔怪?因此這玉女峰地產之爭,便愈演愈烈,幾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連德祿對這段過往也做過了解,知道這事從公正角度看,實在是華山氣宗的人不作興。先來個劉備借荊州,後面還敢去辦假地契,所以才寫了那封信,想要來個和平解決。但千算萬算,他怎麼也算不到,這事裡牽扯到了鄭國舅,這便不是他能干預的範圍。

他與鄭國寶是老交情,這礦稅監使的差使,還是當初鄭國寶替他討的。要不是國舅爺一句話,他老連說不定早就被貶到浣衣局,等着腐爛發黴了。也是西安府的人不明內情,才鬧出了堂下何人狀告本官的笑話。

連德祿兩下權衡,真相、公正、陳神仙,顯然不如交情、前途、鄭國舅來的重要。因此他掉轉槍頭,反戈一擊,陳神仙就剩下含血噴天的份了。

鄭國寶在旁敲着邊鼓:“嶽老師那華山派收入微薄,日子過的苦啊。我看着心裡也怪不是滋味的,老連你既然在這,便也給他想想,有什麼發財的買賣。要用本錢,從我這出。”

嶽不羣心中感激,“國舅使不得。我嶽某何德何能,賴您出手,幫我保住祖宗基業已經很感激了,怎能再勞國舅破費。”

第62章 華山之爭(三)第394章 安排第394章 安排第307章 投誠(一)第78章 謀劃寧夏第210章 魔頭下落第314章 添丁第189章 討價還價第144章 雨中逃亡客第60章 華山之爭(一)第336章 重逢(上)第287章 豪俠第23章 斷人財路第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52章 喜相逢(三)第218章 再見伊人第466章 奪關(十一)第480章 滅播(五)第239章 四公子第475章 奪關(二十)第127章 收割(四)第440章 東廠(二)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55章 喜相逢(六)第472章 奪關(十七)第151章 邀請第163章 毛遂自薦第218章 再見伊人第214章 營救第108章 攤牌第234章 潞王就藩第292章 跟在身邊第324章 開壇第327章 攪局第87章 重回華山第114章 風清揚(六)第436章 勤王(六)第472章 奪關(十七)第176章 瑞恩斯坦第50章 喜相逢(一)第187章 折服(三)第216章 神醫風範第109章 風清揚(一)第393章 投軍第111章 風清揚(三)第428章 整肅(二)第129章 留書第63章 無雙無對第425章 受執(二)第39章 賣身契第421章 盟主(二)第291章 預提鹽引第369章 召集第157章 名醫入轂第126章 收割(三)第160章 金山寺第29章 單丁勝十傑第239章 四公子第169章 投誠(二)第240章 冰山解凍第122章 脣槍舌劍第67章 會做人第12章 魔教來襲(上)第79章 我與將軍解戰袍第173章 告急第37章 送臉上門第330章 滅教第6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第229章 拜岳父第305章 來人第456章 奪關(一)第163章 毛遂自薦第344章 一擊第169章 投誠(二)第140章 重生(二)第59章 華山掌門第217章 不給錢就砸第448章 平叛(五)第104章 塵埃初定第424章 受執(一)第250章 杭州行(三)第152章 殺人名醫第153章 大生意第338章 重逢(下)第14章 劉府攻防第73章 激戰第447章 平叛(四)楔子第100章 劍掃華陰(三)第435章 勤王(五)第417章 評選(二)第257章 莊重禪與吳子玉第155章 女生外嚮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175章 援兵第357章 怒火第199章 趟將末日(一)第300章 上門第42章 鎮嵩之謀(下)第18章 神僧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