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崇禎七年有點冷

“國公爺,這是這一屆畢業的軍校生名單,您過目看一下。”陳奇瑜神情中略帶有幾分喜悅,向正在吃大碗寬面的趙宗武遞去,那寬油帶來的香味,讓他下意識吞嚥了口水。

但多年養成的職業操守,還是讓陳奇瑜最終,在心中忍受住了美味的誘惑,“根據各鎮送上來的報告,這一屆的軍校生,便能滿足現階段所需中層將領的實際缺口,但低階層軍官的缺口依舊很大,九邊帥府是否需要再在軍中篩選出幾批合格的人選?”

“吸溜~”當陳奇瑜講述着現階段情況時,在餐桌上坐着的趙宗武,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形象,就着蒜,大口吃着佈滿紅油的寬面。

因爲航海業的興盛,使得後世常見的物種,基本上在大明皆已實現了引進,尤其是辣椒的大規模改良、種植,讓關中的百姓可謂是過足了嘴癮!

端着一海碗的寬面,趙宗武隨意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用筷子指着眼前的寬面,“不急這一會兒,都忙這麼長時間了,先吃碗麪墊墊肚子再說。”

“不必了國……”下意識想要拒絕的陳奇瑜,被肚子傳來的響動出賣了。

趙宗武咀嚼着口中的麪食,笑着說道:“兩天沒有正經吃飯了,別在這娘們唧唧的了,快吃吧!”

見自家國公爺這般說,在邊上站着的陳奇瑜,放下手中的文書,伸手就端起了桌上那一海碗的寬面,動作熟練的拌麪,用筷子夾起大大的寬面,身心愉悅的就吃了起來。

就這樣,二人酣暢淋漓的吃了兩海碗的寬面,美美的喝了一碗原湯,舒舒服服的坐着。

“呼~”趙宗武輕嘆一聲,“沒有年輕時的飯量了,這要是擱在五年前,本公還能再吃它兩海碗!尤其是從戰場上搏殺下來,這什麼山珍海味,都沒有一碗麪來的實在啊!”

陳奇瑜笑着道:“國公爺說的是,說話間我軍來山西也有五年了,若不是國公爺您領着大軍在這浴血奮戰,恐肆虐地方的流寇,會將這裡給徹底禍禍掉!”

聽着對方的話,趙宗武、陳奇瑜這心中多有幾分感觸,就好像是在昨日發生的那樣,說話間,時間已經邁進了崇禎七年四月。

自崇禎二年,趙宗武率領萬餘衆京營將士,經潼關衛踏入山西境內,面對窮兇極惡的流寇勢力,謀戰略,籌部署,鎮強敵,擊數部。

爲了能給山西儘可能多的保留幾分底蘊,趙宗武率領大軍,在山西境內是穩紮穩打,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終擊碎了王嘉胤的主力大軍。

隨後更是在錦衣衛的操縱下,使得王嘉胤被身邊的親族張立位、王國忠二人合謀誅殺,而王嘉胤的身死,也讓趙宗武他,在大明的名望再度攀升,畢竟肆虐地方多年的流寇巨頭,最終還是難逃身死,若不是趙宗武在這中間起到的作用,恐大明將會在這上面損失慘重。

同樣也是因爲王嘉胤的生死,這也讓原本聲勢浩大的流寇勢力,一時間改換了風頭。連帶着盤踞在山西地方的王自用、高迎祥、張獻忠、種光道等流寇頭目,率領本部兵馬南下奔逃……

因爲王自用他們是分頭逃離的,再加上跟趙宗武征戰中,使得他們麾下兵馬損失慘重,這也就使得他們在南下奔逃時,根本就沒有引起明廷的注意。

而另一方面,因爲流寇肆虐多年的緣故,使得山西在這一戰中,難免還是被打殘了,而在這一時期,這草原上的部族又開始蠢蠢欲動(這一點是趙宗武故意營造出來的),爲了確保邊疆的絕對穩固,趙宗武就率領着麾下將士,開始了治理山西的歷程。

與崇禎二年相比,現在的趙宗武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北方之王,用五年的時間,不斷地夯實基礎,這也讓趙宗武擁有着大批的資源。

看着眼前的人員名單,趙宗武點點頭,在這中間他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但自從他們走出關隴軍校後,以後過得就是聚少離多的生活。

爲了明確麾下軍隊的正規性,趙宗武在這過程中又完善了相應的體制,這也絕對杜絕了麾下將領擁兵自重的可能。

趙宗武道:“關於這低階層軍官的需求,可命關隴軍校再開一期低階層軍官短期速成班,名額就定在七千。

另外告訴趙宗林,雖說關隴軍校再開一期低階層軍官短期速成班,但這並不代表着學員的質量就有所下降,甚至於比往屆速成班要更嚴厲才行!

這低階層軍官不比其他,一支軍隊想要長時間確保超強的戰鬥力,那麼就需要這些在底層與將士形成有效溝通的低階層軍官,如果說他們個人的軍事素養都不達標,那麼如何去帶領將士走向更強?”

陳奇瑜點點頭道:“國公爺您放心,卑職下去就會以九邊帥府的名義,向趙院長遞送一份函文,此次去軍中篩選人員時,九邊帥府也會成立相應的監察隊伍,下派到各鎮去嚴格把控,絕對杜絕徇私舞弊的情況出現。”

在一起相處這麼長的時間,對於陳奇瑜,趙宗武這心中還是非常的信任的。

回想這些年在九邊做成的一系列部署,如果說沒有陳奇瑜在後面的默默付出,那麼根本就無法做到這麼多成就。

同樣也是有了這樣一段經歷,也使得趙宗武的身邊,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屬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趙宗武可以說真正團結了麾下的心。

殘酷的現實,一次次的刺痛着陳奇瑜他們那脆弱的執念,隨着時間的流逝,以及見到太多太多的失望後,讓陳奇瑜、洪承疇他們,在心中對大明已經是徹底失望了,連帶着他們現在只想建設起來一個全新的世界。

至少趙宗武描述的那個全新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是那般的誘人……

用五年的沉澱,去籠絡自己麾下的人才,這對趙宗武來說,是一件穩賺不賠的買賣。

第072章:產值的意義第008章:東林與閹黨第062章:逐鹿南關島第076章:金州造船廠第109章:建奴擴張道路中的煩惱第098章:威!威!威!第090章:戰爭學院第017章:巧遇第031章:努爾哈赤的憤怒第049章:決戰遼河!第080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完)第006章:魏忠賢的拉攏(下)第053章:聚攏的人心第033章:狀元郎請做工第024章:黨爭的味道第023章:揚名第004章:京城風雲動第073章:京城的意願第025章:牛痘一出驚四方第078章:王二之死第102章:趙宗武話戰情第083章:強勢滅殺!第052章:帝王本性第008章:無問西東第018章:搏殺;明瞭第058章:定國公之威第070章:良臣亦來第021章:東海鎮陸軍的強大(上)第085章:崇禎元年的結束第031章:真正的軍權(下)第070章:探索科研之流水線生產第101章:王嘉胤的新戰略第044章:征途第054章:談及革新的開端第073章:京城的意願第050章:敢爲天下先第070章:良臣亦來第041章:巴牙喇的戰略碾壓第131章:定國公入晉(本篇完)第038章:錦衣衛之控局第063章:脫胎換骨第069章:強勢鎮壓!第025章:複雜的人心第006章:九邊帥府的實力第030章:局第068章:不破不立第078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三)第017章:許家茶館第011章:巧遇第085章:榮耀:定遼伯第022章:死戰!第128章:精兵簡政之精選第032章:漸起的暗涌第122章:無間道第120章:陰謀家(上)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18章:猛虎咆哮第024章:潛伏者第089章:東江警備基地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047章:需求第008章:執念,活着的意義第036章:據理力爭第052章:崩盤第046章:威望第012章:昭然若揭的規矩第003章:金城的訴苦大會(下)第069章:強勢鎮壓!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26章:撼天!第098章:出戰!出戰!!(二)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43章:忠烈堂第117章:崇禎二年的繁忙第014章:東海鎮下·四本署第094章:全開吧,戰爭機器!!!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43章:忠烈堂第081章:劍指慶陽府!第050章:戰略第002章:錦衣衛·暗旗第098章:出戰!出戰!!(二)第023章:魏忠賢的陰招第031章:東江鎮·蓬萊兵備道第002章:九邊帥府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47章:解決之道(上)第072章:產值的意義第089章:陝南告急!第001章:名聲鵲起第001章:遊弋第047章:諸黨第101章:王嘉胤的新戰略第022章:終見第029章:激戰遼河(下)第090章:七月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048章:陝西劇變!第023章:破碎的帝王夢第007章:魏忠賢表示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