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君臣議政

天色微亮,微微薄霧中,林楓率領刀鋒戰士離開,蒙闊卻久久陷入沉思中,這個林楓,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作爲燕國皇上,九五之尊,卻三番五次不畏艱險御駕親征。

這次,又冒天下之大不韙,暗中潛入樑國,這首戰就出其不意殲滅柳文濤麾下十餘萬人,今日,若非他有意亮明身份,怕自己也猜不出對方真正身份。

不久前,他向自己說服燕國目的,卻又要重創樑國狼騎軍,根據自己推斷,林楓鐵定心思要滅掉趙國,畢竟,重創樑國之後,樑國會徹底陷入陳宋趙鄭四國兵鋒下。

那時燕軍竭盡全力對付北趙國,樑國雙拳難敵四腳,何來複仇之說,至於南北趙,燕軍敢鐵定心思攻擊兩國,怕是已有萬全之策,事先做出了充分準備。

離開前,林楓又好心提醒自己,該增加在樑國的部隊,當前宋國在樑國境內部隊確實不多,倘若林楓計劃實施成功,樑國受到重創,恰似滅掉樑國的大好機會,自己麾下僅有十餘萬機械軍團,要想逐步吞併樑國難度很大,自己確實該向朝廷求助,調集更多援兵。

這次,林楓爲燕國,也爲宋國,倒也沒有什麼壞心思,好心提醒自己,還是爲讓宋軍牽制樑國部隊。

想到樑國結局,他不禁輕笑起來,百萬軍隊在樑國境內橫行,當前的樑國岌岌可危,彷彿猛虎領地中,闖入了數百惡狼,猛虎在惡狼攻擊下,也沒有往日的虎威。

這一切,全拜林楓所賜,他若沒有安排燕國部隊進入樑國,沒有重創樑國部隊,當前趙鄭陳宋四國,面對樑國百萬軍隊,依舊怕是步步蠶食,沒有多少成效。

燕軍重兵集結出現,逐漸打破雙方平衡,局面朝着有利於聯軍的方面發展。燕國卻把注意力轉移到趙國,讓餘下四國同時瓜分樑國,倘若宋國不增加軍隊,接下來,肯定會處於弱勢。

儘管將來燕宋兩國必有一戰,但目前燕國所作所爲,皆有利於陳宋燕三國,既有自己的目標,又顧忌了陳宋兩國利益,不得不說,林楓處理這件事情上,確實打了一手好牌。

事關宋國利益,蒙闊作爲宋國前線主帥,不敢有絲毫馬虎,轉身示意大軍回營,準備把前線情況向女帝彙報,力爭朝堂派遣更多部隊來樑國。

陳國方面,倘若看到宋國增兵,也選擇增兵,陳宋聯軍勢必會形成洪流,波濤洶涌的怒浪,肯定把樑國衝擊的四分五裂,將來陳國攻擊鄭國,依照盟約,宋軍也可增援,或者異地換地。

想到這裡,蒙闊不禁興高采烈,隨即改變主意,朝着副將道:“改變前進方向,直撲睢陽城,絕對不能給樑國反抗機會,這次,本將軍非要讓樑國君臣清楚宋軍機械軍團的威力。”

同時,林楓與趙俊率軍離開後,行軍數裡後,趙俊馬上靠攏到林楓身邊,低聲道:“皇上,按照你的要求,末將讓人記下了宋軍裝備構造,可惜,僅有外觀構造,對其內部難以瞭解。”

近距離接觸宋國機械軍團,趙俊深深被震撼了,以前僅僅聽說宋國有三支厲害部隊,陷陣營,機械兵和連弩營,今日首次目睹宋國機械軍團,果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他內心不禁希冀燕國也有這樣強勢的軍團,即使短時間內難以打造出來,也要想出破解之法,奈何先前時間太短,距離太遠,根本無法詳細看清楚宋軍裝備具體構造。

即便要想出破解之法,也因無法推測出宋軍裝備弱點,難以部署。

林楓聞言面色微微躊躇,接下來,又輕輕搖頭,嘆口氣道:“算了,讓大家記下宋國軍團裝備已經夠難爲大家了,這等複雜機械非常人可理解,這件事情要成功,還必須派血刺去宋國秘密探查,收買宋國官員,力爭弄到設計圖,不然,即使兄弟們記下宋軍裝備外觀,咱們也只是照貓畫虎,難以領會核心要素,此事,等消滅了馮異軍團,再向朝堂寫信吧!”

林楓心似明鏡,宋軍裝備儘管不像後世的自動化裝備那麼複雜,但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建造機械軍團,也需要花費多少努力,他能夠想象到,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萬丈高樓平地起,燕國要想擁有機械軍團,就必須從現在起開始着手準備,搞到圖紙,建立生產線,纔有機會力爭在未來兩三年內,弄出類似宋國的機械軍團,即使這樣,速度已經很快了,畢竟,從前燕國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思緒不再放在宋軍身上後,林楓帶着隊伍,向着東南馮異軍團靠攏,準備與趙鴻儒,張羽兩人合併,時機成熟時,對馮異軍團發動襲擊。

重創乃至全部殲滅馮異軍團,是燕軍攻擊趙國的前提,這次,有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不想放棄,更不想錯失。

然而,這時候,無論樑國朝堂,還是趙鄭兩國前鋒大營,已經全部炸開了鍋,畢竟,十多萬狼騎軍,一夜之間,沒有任何前兆的情況下,突然被全部殲滅,連主帥柳文濤也不見蹤跡,生死難料,各國聯軍攻擊樑國時,突發這樣的事情,有人歡喜有人愁。

特別對於樑國來說,突然損失十餘萬狼騎軍,及善於練兵的將領,就像國內忽然發生雪崩,超出大家預料之外,卻又損失慘重,讓局面越發惡化,向着大家不敢想象的方面發展,是要把樑國推向萬劫不復之地。

此時,樑國朝堂上,已經有點混亂了。以宇文泰,柳文略爲首的文官集團,建議樑帝暫時撤離睢陽城,根據是柳文濤軍團莫名其妙被殲滅,想必趙鄭陳宋四國有部隊暗中潛伏,樑國尚未察覺。

今陳宋十餘萬聯軍,距離睢陽城不過百里,毫無阻擋的情況下,依照宋軍行軍速度,不消半日肯定大軍肯定會出現在睢陽城下,那時,若聯軍直接工程,面對宋軍機械軍團,睢陽城內數萬京師衛隊,除了拒城而守,沒有任何的優勢。

何況,宋軍機械軍團,既擅長野戰,大兵團作戰,又善於攻城略地,從進入樑國的表現,足以說明睢陽城根本擋不住陳宋聯軍。

然而,以張步,盧軒爲首的武將卻嚴厲斥責兩人貪生怕死,當前,睢陽城的確面臨陳宋聯軍威脅,好在樑國還有近九十萬狼騎軍征戰,有一支軍團返回,就能夠化解睢陽城危機,全力阻擋陳宋聯軍。

文武官員喋喋不休時,樑帝柳文龍想法開始朝着張步,盧軒兩人靠攏,不管睢陽城局面多危險,他身爲樑國皇上,都不能離開睢陽城,他若離開睢陽城,必然導致睢陽城軍心不穩,百姓人心惶惶。數萬京師衛隊,就越發擋不住陳宋聯軍了。

一旦睢陽城失守,樑國將處於滅國邊緣,那時,局勢肯定越來越惡化了,誰也救不了樑國。

況且,張步和盧軒說的沒錯,樑國還有數十萬軍隊在外,根本不必忌憚陳宋聯軍。

當前,最讓柳文龍擔心,並不是陳宋聯軍,而是消滅柳文濤的部隊,對方無聲無息中殲滅了柳文濤軍團,又悄無聲息的撤離,當前絲毫不見蹤跡。

根據探子彙報,柳文濤軍團白天與宋軍激戰後,還有十餘萬人,不管誰,要想殲滅這支部隊,除了將領對戰局把握能力要超過柳文濤外,率領軍隊戰鬥力也要超過狼騎軍。

現在,對方輕而易舉殲滅這支部隊,已經表明無論在戰鬥力,還是將領指揮藝術上,都遠遠高過柳文濤率領的狼騎軍。

這樣的部隊,全殲柳文濤軍團後,卻在睢陽城附近銷聲匿跡,他不擔心纔怪。

此時,柳文龍沒有繼續聽張步和宇文泰爭執,不怒自威,直接說道:“睢陽城乃樑國皇城,即使各諸侯國兵臨城下也不能撤離。當前,樑國要做的事情,必須先從外面調集勤王部隊進京,同時,派出密探尋找殲滅柳文濤軍團的軍隊,兩者必須雙管齊下,絕不可有半點懈怠。”

言畢,柳文龍繼續道:“當前,鞠文泰將軍率領部隊,在前線阻擊趙鄭聯軍,馬武將軍進擊北趙,與封子修率領部隊糾纏,唯有馮異將軍率領的部隊,因爲楚國進攻鄭國,暫時能夠騰出手來,所以,朕打算把馮異將軍調集回京。另外,燕國不是派數十萬軍隊進入樑國嗎,這次,也不必進擊鄭國了,完全可說服過來,幫助狼騎軍共同駐守睢陽城,化解睢陽城危機。”

諸位大臣聽到柳文龍言語,紛紛停止爭執,盧軒捋了捋思緒,率先道:“皇上,調集馮異將軍回京勤王,臣沒有異議,但是,藉助燕國部隊共同防守睢陽城,是不是太過冒險了,今日,有密探在睢陽城附近,看到類似燕國刀鋒戰士的隊伍,哪裡距離柳文濤將軍率領的軍團並不遠,當前,雖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燕軍殲滅了柳文濤將軍所帶領的狼騎軍,微末證據,卻也證明燕國與樑國貌合神離,是故,皇上不能輕信燕國人,臣以爲,當前燕軍有數十萬軍隊駐防在馮異軍團附近,爲防止燕軍倒戈,何不讓馮異將軍率領軍隊殲滅燕軍?”

盧軒身爲樑國盧氏家主,八大門閥領袖人物之一,其暗中掌握的力量不少,特別在情報方面,不亞於樑帝柳文龍。

對柳文濤軍團在睢陽城百里外,被殲滅的事情,他儘管沒有頭緒,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燕軍所爲,卻憑藉細枝末節的東西,已經開始懷疑到燕軍身上。

畢竟,若是燕軍部隊悄無聲息中攻擊了柳文濤軍團,那麼,燕軍接下來帶來的危害,將超出樑國掌控之外,即便他內心特別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卻又必須謹慎起來,否則,掉以輕心,燕軍數十萬人反戈一擊,樑國必被殲滅。

這時,太尉張步也站出來道:“皇上,微臣儘管先前支持燕軍入樑國,但是,讓燕軍進入睢陽城,與馮異將軍共同防守睢陽城,實在太冒險了,燕軍進了睢陽城,就意味着狼騎軍把所有軟肋全部暴露在燕軍面前,皇上又不肯撤離睢陽城,如此一來,有可能會被燕軍與諸侯國部隊裡應外合,一網打盡。”

丞相與太尉均反對自己意見,柳文龍並沒有生氣,集思廣益,從而擇優選擇是他一貫作風。這時,他把目光轉移在宇文泰與柳文略身上,道:“宇文大人,七弟,你們有何想法?”

宇文泰與柳文略建議柳文龍撤離睢陽城,建議儘管的沒有得到柳文龍採納,但兩人並沒有放棄,同時,對待燕軍問題上,兩人向來不支持燕軍進入樑國,從文人角度來說,兩人均以爲讓燕軍進入樑國,與被其侵略沒有任何區別。

所以,是否把燕軍引入睢陽城,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宇文泰道:“皇上,燕軍向來狡詐,晉陽城怎麼被破,晉國怎麼被滅亡,皇上多次提起過,燕軍沒有攻擊晉陽城前,想來沒有人會預料到,林梟率領的二十多萬軍隊銷聲匿跡後,會潛伏在晉國各地,還潛伏半年之久,當前,樑國境遇與晉國當時情況何其相似,儘管難以確定消滅柳文濤將軍是何人所爲,但睢陽城外出現神秘部隊,是不折不扣的事實,因此,微臣以爲絕對不能讓燕軍進入睢陽城,以免晉陽城的事情重蹈覆轍,發生在樑國身上。”

“臣複議!”柳文略沒有多言,卻已經表明自己態度。這時,柳文龍大概已經全部清楚朝中重臣想法,大家難得有相同意見,不讓燕國部隊進入睢陽城,還各自道出想法和緣由,他不禁暗歎,當前情況下,自己有點太着急,太過於倚重燕國部隊了。

朝中文武官員說的沒錯,引燕軍進城,的確會有許多潛在威脅,連他也不敢保證,晉陽城的事情不會發生在睢陽城身上。

第1230章 前往江南的捷徑第1406章 捲土重來第1263章 兵主歸降第1179章 金蟬脫殼,溫氏離城第163章 不爲人知一面第1332章 此戰朕希望旗開得勝第97章 東西夾擊第113章 良辰美景第389章 首戰取勝上第1025章 妙計天成第697章 水患無情(第六更)第682章 柳灼崖的煎熬第1192章 林楓求官,太子送房!第301章 功成破關四第1132章 首戰藤甲兵第456章 聲東擊西第1340章 江面作戰第163章 不爲人知一面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995章 東方日出西方雨第664章 心中執念第990章 宋軍出擊,絕地反攻第1163章 丹青高手第283章 逍遙快活第164章 洽談上第183章 司馬昭之心第569章 意料之外(第三更)第1206章 沙場秋點兵第225章 卸磨殺驢第332章 離別送行上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21章 窮途末路第159章 迎接聖駕第1020章 乘勝追擊,猛攻宋軍第1082章 本王寧死,也不與你爲伍第1306章 誘餌第1036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162章 姐妹第634章 來者不善第543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45章 出其不意下第900章 林楓小兒,拿命來第773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1128章 故意示弱,誘使上岸第1217章 接二連三噩耗第80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33章 黃袍加身第1073章 宋使入營,拜訪燕帝第1304章 風雲動,戰火起第967章 雁城之戰,老兵死守第1062章 引君入甕,關門打狗(中)第439章 反戈一擊第833章 暫時來臨第473章 喜與悲第508章 時不我待第84章 門閥來訪第45章 大戰下第1105章 生擒蒙闊第182章 沒安好心第379章 抽絲剝繭中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1356章 彈盡糧絕第1157章 燕軍渡江,黎明噩夢第859章 安撫人心(上)第1409章 擒獲楚帝第304章 創業容易守業難第565章 兩軍追逐第714章 一言不合,威脅恐嚇第211章 燕宋雙贏第374章 林楓心思第418章 鹿死誰手第790章 窮途末路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140章 林梟救兄中第778章 柳玄遠心思第894章 驚弓之鳥第999章 裁撤軍隊,停止貿易第303章 林梟顯身第154章 納降中第7章 北方有佳人第365章 王綸玥之殤中第1417章 他有病,他怕啥第566章 視死如歸第208章 簡燁三問第583章 心花怒放(第二更)第546章 動機與目的第545章 心有餘悸第909章 兇猛如虎,林梟彪悍第1388章 林楓的憂慮第2章 皇上不好當第351章 大婚上第484章 脣亡齒寒第1091章 大帥有令,前鋒軍隊,攻城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269章 二次襲擊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281章 以火攻火下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784章 完全失控第371章 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