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你吃的是軍糧

晚上,華燈初上時分,韓健爲蕭旃抵達蘇州城所設的宴會正式開始。

這算是一次接風宴,可也是一次君主國的示威宴席,爲的是讓北朝將士有更多天朝上國的優越感,也是向世人展示,如今南朝已名存實亡,連你們的女皇帝都落入我朝之手,距離真正以武力踏平南朝已經爲時不遠。

也就在當天,韓健同時收到兩個消息,第一個消息是楊瑞分娩,誕下公主。這令韓健失望不已。

第二個消息則顯得有些特別,這倒是一條小道消息,說是朱同敬暗中派人與蘇廷夏所部有所接洽,看樣子是想與朱同敬所部聯合,一同對抗北朝強大的兵馬,以及司馬藉的勤王軍。

韓健通過借糧的方式,讓司馬藉所部可以繼續牽制蘇廷夏所部,近乎處在孤立無援狀態下的朱同敬似乎是看到希望,他覺得既然北朝已經開始陷入內鬥,他就可以適時跳出來,用他的方法來攪亂北朝的局勢。他所採用的方法,就是派人去與蘇廷夏聯絡,既然你蘇廷夏得不到北朝皇帝的信任,倒還不如與我合作,等將來再“平分天下”。

但韓健怎麼想,以蘇廷夏的智計,也不可能去與朱同敬合作,反倒跟司馬藉合作倒還有可能。

蘇廷夏現在不敢打着旗號與北朝正式分道揚鑣,因爲他的部下中,有許多都是北朝將領,在這些將領心目中,戰爭是最高的榮耀,如今正是助天子平天下時,豈能說反就反?

你蘇廷夏孤家寡人一個,功成名就之後仍舊孑然一身,身邊連個女人都沒有。更別說父母妻兒,可我們在北朝可是有家眷的,跟着你背叛北朝朝廷,或者是可能建功立業,但就算建功立業,也建立在老婆孩子家族全死光的前提下。這是何等淒涼之事。

蘇廷夏肯定會考慮到這點,他不敢輕易言反,而他也不是要鋌而走險與北朝立於對立面。因爲就算他如今有五六萬兵馬,糧草也充足不用從北朝來補充,可問題是韓健御駕親征,加上北朝兵馬大元帥林詹的兵馬,實在是強大到無可撼動的地步,林詹經歷大10style_txt;小戰事數十場,更是無一敗績。這在華夏軍事史上都是很少見的名將。若是林詹僅僅是對內兇悍也就罷了,可偏偏林詹成名是在與外夷交戰,深得將士和百姓的擁戴,就算在南朝百姓當中,林詹的聲望遠遠在他蘇廷夏之上。

不得民心,更遑論造反。

蘇廷夏現在所想的,就是舉兵南下,在佔據一隅之後。等韓健將南朝的殘局所收拾,到時他可以名正言順請封一方。到時藉助嶺南的地利優勢,與朝廷分庭抗禮,做下一個“南王”。與朱同敬合作,那纔是蘇廷夏自取滅亡。

韓健對於蘇廷夏軍中的情況也是時刻留意着,與任何的敵軍不同,這路蘇廷夏的人馬。也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北朝兵馬。

韓健所能得到的情報,甚至包括蘇廷夏的日常起居,他每天起來上了幾趟茅房,見了什麼人,在見過這些人時說了什麼。蘇廷夏其實明知道自己身邊遍佈朝廷的耳目。但他有意不娶剷除,似乎也是想通過這等方法來告訴韓健,我不怕你監視,就算我與朝廷背離,也是圖的自保,而不是要與反對朝廷。

……

……

當晚的宴席,是在韓健在蘇州的臨時行宮舉行,與宴之人,除了事件的主人公韓健和蕭旃之外,同時還有蘇州城幾位非當值的將領,以及謀臣和隨軍的文官。

這是一次看似很普通的宴席,但在開宴之前,韓健就從太守府那邊得到一個不太好的消息,蕭旃“絕食”了。或者蕭旃只是氣不過當天被韓健那般的對待,在來到蘇州之後,儘管韓健爲她準備的是錦衣玉食,但她卻一天都沒吃東西,好像要跟韓健死扛到底。而韓健派去迎接的車駕,也是沒接到人。

韓健本來還在穿參加宴會的衣服,由法亦幫忙整理着,等下面的女官把事情報上來,韓健微微皺眉道:“難道還非要朕親自去一趟不可?”

法亦微微搖頭,看得出他不贊同韓健親自去太守府。

本來事情就是因爲韓健的“無禮”而造成,蕭旃所氣的人,也是韓健,這次的宴會也有北朝耀武揚威之意,蕭旃怎肯輕易就範?

“那如何?”韓健看着法亦,其實他的笑容已經表明了意思。

法亦點頭道:“臣妾親自去一趟也可。”

韓健點頭,要說法亦跟蕭旃之間,多少還有一點淵源。

曾經楊瑞執政之時,蕭旃隨朱同敬一起到北朝出使之時,法亦曾作爲宮廷使節前去接洽,當時法亦也是奉命去查探到底朱同敬身邊的兩名隨從是誰,法亦查證之後得知,朱同敬身邊的二人,一人是長公主蕭旃,另一人則是長公主蕭旃身邊的小太監。

在那之後,法亦再未跟蕭旃有單獨見面的機會,主要因爲蕭旃第二次踏赴北朝之時,法亦已經嫁到了東王府,過着基本封閉不出的生活,二人沒機會再見面。這次法亦也算是主動請纓,想過去幫忙說和,韓健想來,應該女人之間多少有些共同話題吧。

趁着還沒入夜之前,法亦匆忙往太守府而去。

等過了小半個時辰,法亦就派人回來通稟,說是蕭旃會親自過來參加宴會,至於法亦是如何說動的蕭旃,韓健不得而知。

到晚上宴會時,韓健與衆將領都先入席,而後蕭旃才姍姍來遲,並不見法亦的身影。這種公開的宴席,就算法亦以後妃的身份也是不會出來參加的,但韓健知道,法亦應該是陪同蕭旃一起到他臨時行宮所在地來赴宴,只是在進來後才轉道往後院而去。

“長公主,別來無恙。”韓健坐在主位上,沒有站起。只是拱拱手行禮。

蕭旃冷冷瞥了韓健一眼,沒任何言語,連禮都沒行,照理說,她現在作爲人質到北朝控制的城池來,就要以臣子的禮數來對韓健行禮。可名義上。她自己也是君王,君王見君王,連敵國使節見君王都可不行禮,更別說是敵國的君王。

北朝的將領不由議論紛紛,都覺得這蕭旃好生無禮,低聲議論中,也會提到半天韓健更無禮的事情。

蕭旃面色不動,直接走到客首的位置坐下來,她的席位比韓健略低。但還是比下面的將領高,這也是爲顯示她尊貴的地位。

韓健沒介意,擺擺手,讓侍從上菜。

等菜上的差不多,肉食和素食都很豐盛,韓健對蕭旃很客氣道:“軍中飲食,無非行軍之軍糧,長公主還請勿見怪。”

蕭旃冷冷一笑道:“如此精美菜餚。我杭州將士早已不能品嚐,朕身爲南朝君王。不能令將士飽餐,自己又談何在此享受?還是給換上粗茶淡飯的好。”

在場的將領又有些義憤填膺,韓健給蕭旃吃好東西,這蕭旃居然挑三揀四的要吃粗茶淡飯。

韓健擺手道:“那就給長公主換上粗茶淡飯,以朕平日所用之餐食即可。”

隨之下面的侍從把蕭旃面前的葷食和素食都扯下,改而換上真正的“軍糧”。有幹餅和乾肉,一壺水,再加上一碗粟米粥,也就如此。

韓健笑道:“粗茶淡飯,公主請勿見怪。”

蕭旃側目看韓健一眼:“你平日的生活。倒也不錯。”

這話其實是帶着諷刺。

韓健笑道:“朕與軍中將士吃用的都一樣,要說北朝這些年別的不多,但在軍糧物資上,一直不想虧待下面的將士。朕每日都會到下面軍營巡查,若將士不能飽餐,或者行軍途中無葷食墊腹,朕心中深感不安。”

蕭旃咬了咬牙道:“這些,可都是從我朝疆土搶回去的吧?”

韓健笑了笑,對於這問題,他還真不好回答。

粟米和麪粉,都是出自北方不假,但葷食的確有很多是從南方所搶,再經過熏製之後,就近運送。乾肉保存的時間要比鮮肉長很多,而軍中將士要上陣殺敵,若吃不到鹽和肉,就會手腳無力。所以韓健對於這兩點軍需物資很看中,在戰爭緊張的時候,甚至把江都的葷食都列爲百姓不得食用的禁品,而要送到前線去慰勞將士,在這點上,雖然江都百姓也有提出怨言的,但大多數的江都百姓還是表示了支持。後來韓健得天下,此舉更是得到北朝百姓的支持,無論如何不能虧待了前線的將士,這基本是北朝百姓的共識。

韓健道:“長公主,請吧。”

蕭旃拿起米餅,這的確比她平時所用的差很多。

她在杭州城,可是感覺不到斷糧的,因爲她是女皇。身爲南朝人的她,習慣了以大米爲主食,而眼前的幹餅和粟米粥,都是北方人經常食用的,她吃起來還不太習慣。她下嘴咬了一口,餅很乾,居然咬不動,更別說是嚼爛吃下去。

蕭旃硬着頭皮,還是把第一口吃完,近乎是生生嚥下去的。

而在場的將領和文官,臉上都帶着得意的笑容。

要說這種“軍糧”,他們吃的可是非常習慣的,要吃幹餅,吃一口餅要配兩口水纔可,否則根本難以下嚥。而若實在是太乾,還有粟米粥,旁邊還有鹽巴,總不能幹吃餅。而蕭旃根本沒有吃這種食物的經驗,她這麼吃,就是硬生生在下嚥,連前線的將士都吃不消,更何況她這樣的金枝玉葉?

韓健擺擺手,意思是讓人把同樣的食物,拿到他這裡來。

不過韓健不會去掃在場將士的胃口,他們難得吃一頓好的,若韓健讓下面的人給他自己換上軍糧來作爲主餐,那在場之人都吃不上好東西。哪有下面將士吃的比皇帝還好的道理?

韓健只是讓人拿過一塊餅來,吃一口,但韓健一樣沒就着水,吃起來就很香的樣子。

蕭旃打量着韓健,好像很驚訝爲何韓健能吃的這麼順,而她連咬一口都那麼難。等韓健把餅吃了一半,她突然意識到,韓健是在跟她作比。

你看看,我跟你同樣是君王,我吃得,你吃不得。我能跟將士同甘共苦,而你卻不能。

蕭旃明白這一點,冷笑道:“不知東王,可否交換而食?”

蕭旃直接稱呼韓健爲“東王”,這就好像韓健稱呼蕭旃爲“長公主”一樣,互相不承認對方君王的身份。

當下就有北朝的將領想斥責,卻被韓健所阻止。韓健笑道:“長公主莫非以爲,朕的餅與你的不同?”

蕭旃輕輕一哼,沒回話,卻當是默認了。

韓健也不解釋,直接讓隨從把他吃了一半的餅呈遞過去,再把蕭旃的餅拿過來。

蕭旃只在餅上咬了一口,韓健先看着蕭旃,蕭旃一口下去,卻纔知道韓健吃的餅,比她剛纔吃的更硬更幹,一口下去,只是多了個牙印,竟然都沒咬下來。

在場的將領和文官一片鬨笑聲,而韓健卻拿着蕭旃的餅,很快就吃完。最後韓健拍拍手,拿起桌上的水壺,仰脖就把一壺水全都喝下去,才提醒道:“長公主還是多喝水,吃餅吃乾肉,很容易消化不良……就是容易便秘,所以軍中用水很多,再若行軍途中,必然有素食搭配,如此才能令將士營養均衡。”

蕭旃有些生氣,韓健這是給她下馬威,可偏偏她還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就算是韓健吃剩下的半塊餅,她也是咽不下去。

韓健這才讓侍從重新把之前的菜餚換上去,笑道:“長公主今日前來,就是我北朝的貴客,若只是吃這些粗茶淡飯,會讓天下人覺得朕虧待於你。所以……我們還是一同用膳的好……”

蕭旃氣呼呼把餅放在桌上,吃了口粟米粥,雖然味道她吃起來不是很習慣,但這比吃幹餅要好上許多。

“不用了。”

蕭旃終於找到能吃的東西,光喝粥也是不行,她直接拿起桌上的乾肉,狠狠一咬,卻比干餅更加難咬動,最後她只能吃粟米粥,旁若無人一般。

第787章 尚州君第249章 鐵骨錚錚第96章 治不住你?第598章 請纓調兵第480章 合巹(上)第832章 特別的賭約第731章 爭權逐利(上)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536章 南北外交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724章 行軍途中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322章 刨根究底第228章 花船女子第575章 窗戶紙第377章 限期(上)第370章 弄巧成拙第214章 搶地盤第159章 大勢第293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上)第421章 得益者第450章 演技過人第258章 各有所長第380章 師徒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848章 萬事軍國爲先第254章 雪夜祭(上)第593章 砸場子的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戰事第607章 裡外不能兼顧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815章 君王義第670章 姐弟重逢(上)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855章 大難前兆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453章 進兵第878章 老友來信第743章 亂事將起第323章 洞房花燭第231章 鬥琴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901章 一戰定南(下)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274章 母子第381章 情癡第662章 佈局(下)第531章 虛情假意第345章 偏幫第148章 漁夫和大魚(上)第338章 構築防線第178章 一夜(一)第8章 單挑和打羣架的區別(下)第316章 恩賜第270章 你是我的俘虜(下)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105章 亂斗的節奏第66章 微服第433章 王道第873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五)第29章 宴會前第42章 好買賣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685章 渤海已定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367章 酒逢知己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264章 問題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910章 背後一掌第6章 你好,同學第560章 舉賢不避親第166章 世家子弟第551章 敏感的女人第288章 聯姻第479章 花前月下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886章 不懂禮數的小妮子(上)第112章 案中案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640章 主動第293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上)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497章 夫妻冷戰第42章 好買賣第859章 江陵亂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54章 火場奇聞第83章 拜帖第671章 姐弟重逢(下)第652章 皇宮偷人(上)第725章 固若金湯第681章 軟的不行來硬的第168章 借刀殺人(上)第629章 替你收着了(上)第412章 綁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