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 103【民心似爐】

第104章 103【民心似爐】

江北,江華城。

孟智祥的歸順自然是件喜事,至少可以免去齊軍大量的傷亡,尤其是當陸沉觀察完城防設施後,才知道自己一個很平常的舉動帶來多大的影響。

如果孟智祥不降、守軍抵抗的意志足夠堅決,齊軍強攻的傷亡難以想象,而且未必能攻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他又學習到很多東西。

厲天潤在受降中表現得極其謹慎,從對降卒的安排、對敵方將官的安置、己方部隊入城的順序和極短時間內佔據城內各處要道的措施,一方面顯示出靖州軍主力強悍的實力,另一方面完全杜絕對方詐降的可能性。

其實從廣陵之戰開始,陸沉就像一塊海綿,拼命地吸收各種養分。

不論是蕭望之和厲天潤在戰略層面上的高瞻遠矚,還是陳瀾鈺、賀瑰、裴邃這些大將帶兵行軍的訣竅,乃至每一箇中級將官衝鋒陷陣的戰場細節,只要是能看到的優點,陸沉都會暗自記下來,然後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分析和思考,盡力轉化爲自己的能力。

他從不因爲前世的經歷,就以爲自己高人一等無所不能。

在經歷過這幾個月的戰爭以後,陸沉愈發確認這個時代的軍事和前世的認知截然不同。

從最基礎的練兵之法到行軍打仗,裡面的門道簡直難以計數,就連兵書都只能提供一部分幫助。

好在親衛營內由陸沉統領的一千騎兵足夠成熟,不需要他盲人摸象,因此他有充足的時間提升自己,而且這種以戰代練的效果更加顯著。

城內完全安定下來已是兩天後,陸沉接到通知趕來臨時都督府,在門內迎接他的是行軍司馬厲良玉。

兩人序過年歲,厲良玉二十五歲,且已娶妻生子,看起來的確比年方十九的陸沉更成熟一些。

“如今江華底定,關於接下來的戰局進展,父帥想聽聽陸校尉的看法,故此特地命人相請。”

兩人並肩向後堂行去,厲良玉溫文爾雅,說話不緊不慢。

陸沉謙遜地說道:“大都督厚愛,末將愧不敢當。”

厲良玉微微一笑,溫和地說道:“校尉過謙了。那位王先生出面雖是意外之喜,根源卻在於陸校尉嚴守軍紀法度。如果你放任那些將士胡作非爲,不僅沒有這一樁功勞,後續我軍也難以切實掌握這些地盤。說到底,一飲一啄皆有天定。”

陸沉緩緩道:“其實下面的將士也都清楚。此番出兵之前,蕭大都督便在軍令中曉諭衆將,必須嚴加約束軍卒,因爲北地百姓對我軍談不上十分信任。各位將軍都明白這個道理,只不過是因爲往昔的慣性,再加上一些軍中陋習,難免會出現這種情況。”

厲良玉頷首道:“父帥在戰前便說過,此戰過後自會足額獎賞,便是爲了預防這些糟心事。話說回來,哪怕不提收復江華城這樁功勞,陸校尉在這一戰中仍然功勳卓著。當初聽父帥提起,此戰謀略乃是校尉一人所爲,在下委實驚訝不已。”

陸沉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

這位前程遠大的行軍司馬對自己的態度似乎太好了。

兩世爲人,陸沉自然不會膚淺地從言語中判斷他人對自己的觀感,但是厲良玉話語中的親近顯露無疑,略微有些突兀。

他微笑着將這個話題一帶而過,厲良玉忽地話鋒一轉道:“陸校尉今年貴庚?”

陸沉應道:“年底便滿二十。”

厲良玉心中一動,又問道:“不知可曾娶親?”

陸沉道:“未曾娶親。”

厲良玉感慨道:“陸校尉年輕有爲,想必令尊肯定會爲你尋摸一樁好親事。”

陸沉很想問一句兄弟你這般雲山霧罩到底想說什麼?

然而對方始終溫潤如玉,又沒有半點惡意,他只好含糊其辭,勉強應付過去。

好在厲良玉沒有刨根問底,將他帶到後堂書房,隨即說道:“請。”

書房之內光線柔和,並未出現那種亂七八糟、文檔卷宗散落一地的情況,相反一切都井井有條格外整潔,連筆架上的毛筆都掛得十分整齊,由此可見厲天潤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

這位大都督正坐在桌前審閱一份奏報,見到陸沉進來後擡手指向對面說道:“先坐。”

稍後便有一名親兵奉上清茶,陸沉道謝接過。

片刻過後,厲天潤將奏報放到一摞卷宗上面,臉上泛起一抹淺淡的笑意,望着陸沉說道:“這兩天一直想找伱聊聊,只是雜事太多,實在抽不開身。”

陸沉敬重地說道:“大都督軍務繁忙日理萬機,末將不敢耽誤。”

厲天潤起身繞過桌子在不遠處坐下,開門見山地說道:“如今各部已經休整完畢,你認爲我軍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陸沉這幾天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當即謹慎地說道:“末將以爲,僞燕這次吃了一個大虧,必然會有反撲之舉。現在整個沫陽路東南部都在我軍掌控之中,兵力較爲分散,不如將防線後撤至江華一線,以江華、旬陽、將樂、尤溪等地組成紮實的防線。只要能應對僞燕軍隊的第一波攻勢,他們後續很難再發起進攻。”

這是王駿先前提過的想法,陸沉在仔細斟酌之後,認爲這個判斷確實很妥當。

厲天潤眼中浮現一抹讚許,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小女先前從廣陵回來後,曾極力向我舉薦你,只可惜你無意遠赴靖州,否則她肯定會勸我直接上奏朝廷,任命你爲靖州都督府屬官。這些年來,我從未見過她如此看重一個年輕人,心中亦有些好奇。”

他微微一頓,繼續說道:“直到此時此刻,我也有了和她相似的想法。只不過我與蕭兄知交莫逆,若是將你強留在靖州,說不定他要帶着親衛營打上門來。”

這話對於陸沉而言不太好接。 他想了想,最終還是坦誠地回道:“不瞞大都督,家父不願末將遠離淮州,而且末將自身也想留在淮州都督府。”

“這是自然,蕭兄對你寄予厚望,而且你初入軍中就能領千騎之數,這是一份很難得的信任與器重。”

厲天潤語調溫和,並未做出以高官厚祿引誘的試探,相反就像對待家中晚輩一樣平易近人。

陸沉略過這些過於私人的話題,望着這位聞名於世的大齊名將,略帶幾分惋惜地說道:“如果朝廷肯支持,其實這一次我軍本可謀求更大的勝果。”

“很難。”

然而厲天潤卻給出一個讓他很驚訝的回答。

陸沉不太理解,眼下限制戰果的唯一原因,那便是靖州軍的兵力不太夠。

倘若永嘉城裡的天子全力支持,哪怕不動用京軍,只讓西南方向的道州和成州都督府派出援兵,從靖州平陽府取道北上,厲天潤都有更加廣闊的空間運籌帷幄。

靖州軍和淮州軍主力的實力完全可以支撐繼續攻城拔寨,眼下最大的問題是即便能收復更多的城池,厲天潤也無法憑空變出兵力鎮守。

厲天潤看出陸沉臉上的不解,淡然地說道:“在你看來,北伐難以成行的根源在於朝廷不夠支持?”

陸沉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無須贅述。

他穿越到這個世界後,將近半年的時間裡耳濡目染,所見所聞皆是北地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齊軍收復故土拯救萬民是必須負起的責任。

然而朝堂大權被江南世族掌控,北伐二字喊了十多年,卻從來沒有付諸行動。

如今親眼見識到淮州和靖州兩處都督府麾下將士的實力,陸沉自然認爲是南邊那些君臣拖了邊軍的後腿。

厲天潤目光深邃,感慨道:“越往北就越難。”

陸沉凝眸細思,緩緩道:“大都督之意,北地百姓並非迫切地希望我軍收復故土?”

這一刻他忽然想起林溪說過的那些事情。

厲天潤頷首道:“你說的沒錯。關於北伐一事,朝廷的掣肘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北地齊人民心所屬。蕭兄應該對你說過,在元嘉之變以前,朝廷治下民怨沸騰,百姓怨聲載道,絕大多數人對朝廷的觀感都很差。十三年前河洛失陷後,皇室和門閥權貴匆匆渡江,壓根沒有理會北地百姓的生死。”

陸沉的神情變得凝重。

厲天潤幽幽道:“如此一來,北地齊人又怎會心向朝廷?此戰之所以順利,一方面是你的方略收到奇效,另一方面則是這片疆域離衡江很近,和靖州都督府算是接壤,朝廷還能維持一定的影響力。因此不論是南面的盈澤城,還是江華和旬陽,百姓都不會特別牴觸我軍。”

陸沉看出他眼中那抹倦色,不由得鼓起勇氣問道:“既然如此,大都督緣何要堅持北伐?”

朝廷拖後腿,北地百姓不支持,這樣的北伐有何意義?

“因爲你沒有真正見識過景廉人的兇殘暴虐。”

厲天潤的回答讓陸沉有些意外,他繼續說道:“你可知道景朝爲何要扶持僞燕立國?”

陸沉試探性地答道:“因爲景帝想要溫水煮青蛙?”

厲天潤琢磨着這個俗語,道:“河洛城失陷後,朝廷中樞陷入癱瘓,江北各地淪於景軍鐵蹄之下,幾近於血流漂杵。那時候景朝軍隊的殘暴令人髮指,他們不止是針對平民百姓,對待高門大族同樣不手軟,屠城之事時有發生。”

“我說的是真正的屠城,滿城白骨無人聲。”

陸沉怔住。

厲天潤繼續說道:“因此,北地的反抗十分激烈,烽火遍地都是。如果按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景朝的統治根本無法持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景朝先帝駕崩新君登基,他甫一繼位便調整策略,扶持僞燕立國,又吸納大量的北地門閥維持僞燕的朝廷運轉。”

陸沉皺眉道:“原來如此。”

厲天潤道:“表面上是以齊人治齊,實際上景朝在不斷吸納北地的青年才俊,利用官位和金銀扭轉他們的觀念,讓他們以爲景朝效力而自豪。要不了多久,或許在僞燕朝堂之上正在發生,這個傀儡朝廷會真正被景朝完全消化。等到那個時候,景朝鐵騎將再度蹂躪人世。”

陸沉凝望着對方的雙眼,緩緩道:“所以大都督要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這世上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

厲天潤神態平靜,又透出幾分期許之色:“你還很年輕,又極有軍事上的天分,將來一定能成爲蕭兄的得力臂助。蕭兄很不容易,我希望你能盡力幫他。”

陸沉起身應道:“大都督的教導,末將一定銘記在心。”

其實他還有一處不解,直到他離開都督府依然在心中盤旋。

厲天潤如何能夠確定,北伐成功之後北地百姓就能過得更好?

畢竟齊國先帝的荒唐事不勝枚舉,難道如今這位皇帝真的差別極大?

從厲天潤的態度來看,他肯定堅信這一點。

事實……真的如此麼?

第447章 445【不入虎穴】260.第260章 258【背後的刀光】第384章 382【錚鳴】第397章 395【舔犢之心】第301章 299【天崩】第449章 447【陸侯婚否】189.第189章 188【軍心】136.第136章 135【天家】第361章 359【來者不善】208.第208章 206【決勝千里】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擊】第166章 165【情根深種】第432章 430【常懷千歲憂】第361章 359【來者不善】第323章 321【風骨】第368章 366【驚夜】第396章 394【應聲裂】第488章 486【命似朝霜】64.第64章 064【城頭鐵鼓聲猶震】第512章 510【不讓鬚眉】第284章 282【各顯神通】第500章 498【帝王之道】第449章 447【陸侯婚否】第362章 360【君心何寄】第82章 081【談笑過殘年】第525章 523【萬馬奔騰】第32章 032【蘇雲青的饋贈】188.第188章 187【各顯神通】第520章 518【心戰】第309章 307【貴胄】(爲盟主阿C加更)115.第115章 114【江南有佳人】第18章 018【意如何】第326章 324【酬卿之功】第101章 100【百足之蟲】83.第83章 082【陸通的故事】第428章 426【浮雲遮望眼】122.第122章 121【朝天子】第510章 508【青山松柏】第166章 165【情根深種】第313章 311【龍蛇起陸】258.第258章 256【人生看得幾清明】第30章 030【風鳴兩岸葉】142.第142章 141【風雨起蒼黃】182.第182章 181【路不歸】第309章 307【貴胄】(爲盟主阿C加更)第360章 358【父與子】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第502章 500【異想天開】第470章 468【雛鳳】第487章 485【地如棋局】第317章 315【冠冕交襲】235.第235章 233【破陣奏凱旋】89.第89章 088【北望中原意紛紛】179.第179章 178【同林鳥】第19章 019【滄海一粟】第360章 358【父與子】第43章 043【拂曉之前】80.第80章 079【青雲路】第277章 275【分歧】108.第108章 107【小兒輩】268.第268章 266【病樹前頭萬木春】264.第264章 262【何以報怨】第447章 445【不入虎穴】159.第159章 158【必有迴響】第6章 006【天真懵懂】第337章 335【陰霾】第336章 334【七寸】193.第193章 192【橫刀立馬】第510章 508【青山松柏】第346章 344【是敵是友】第417章 415【西北望】第280章 278【入彀】第283章 281【底力】第25章 025【刀斬不平意】158.第158章 157【念念不忘】第380章 378【相府的夕陽】第157章 156【袖中乾坤】212.第212章 210【山中我爲王】109.第109章 108【大破賊】第117章 116【輕而易舉】140.第140章 139【殺破狼】第421章 419【一葉知秋】204.第204章 203【火燒雲】第49章 049【刀鋒所指】245.第245章 243【波瀾】第45章 045【還施彼身】219.第219章 217【巾幗】第347章 345【廟堂之高】第323章 321【風骨】第278章 276【龍鳳】275.第275章 273【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78章 376【小人得志】108.第108章 107【小兒輩】第342章 340【萬衆矚目】206.第206章 204【大地驚雷】第55章 055【一語道破天機】261.第261章 259【螟蛉之子】第496章 494【小跟班】第475章 473【起蒼黃】第22章 022【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