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146章 145【君子不器】

第146章 145【君子不器】

不怪陸沉會有如此突兀的想法,因爲他始終記得自己如今的身份。

開國縣男也好,邊軍都尉也罷,在朝堂上確實不值一提,至少眼下他還沒有登堂入室參詳國家大事的資格。

天子並沒有繼續賣關子,主要是因爲陸沉的回答讓他很滿意,雖說這個方略不夠成熟,稍微有些想當然的幼稚,但是陸沉在他面前很坦誠。

這一點尤爲重要。

一念及此,李端便擡手指着地圖的西北面,緩緩道:“朕不會毫無底線地縱容沙州七部,如果他們做得太過,成州都督府自會派兵還擊。安撫與打壓需要同時進行,否則局面將會變得不可收拾。”

陸沉點了點頭。

李端又道:“你或許在擔心,萬一沙州七部狠下心打開飛鳥關,放任僞燕和景朝大軍南下,借道七部佔據的地盤進逼我朝成州,屆時又將如何應對?”

陸沉道:“臣確實有這方面的擔心。”

對於大齊而言,沙州七部不同於衡江北邊的敵人,在處理這個位於西陲邊境的憂患時必須慎之又慎。

李端搖頭道:“朕並不是很擔心,僞燕和景朝想要借道雲嶺,光有沙州七部的同意還不行。你看,雲嶺南部包括飛鳥關屬於沙州七部,北線卻非僞燕所有,而是屬於代國。”

陸沉豁然開朗。

藉助這幅非常詳細的巨型地圖,陸沉對當今大爭之世的格局能夠看得很清楚。

齊國西邊是沙州七部,從七部掌控的地盤往北而行,穿過茫茫崇山峻嶺抵達的地區並非北燕,而是位於北燕西北部的代國。

換而言之,在這片大陸的西方,雲嶺之南是沙州七部,北邊則是由高陽族建立的代國。

陸沉沉穩地說道:“陛下之意,代國絕對不會聽從僞燕乃至於景朝的命令。”

這時候他忽然想起一件往事,當日在西柳巷殺死刺客的匕首是林溪所贈,她曾經說過這柄匕首乃是代國一名富商送給林頡的謝禮。

代國地處遙遠的西北邊陲,彷彿罩着一層神秘的面紗,陸沉對其的瞭解十分有限。

李端頷首道:“先帝朝元康七年,北方三國聯軍突破涇河防線,直逼河洛城下。在那場戰事中,沙州七部的八千土兵殞命燕子嶺,讓大齊和沙州七部維繫上百年的關係毀於一旦。先帝……割讓北方數座重鎮才讓三國聯軍撤退。然而在他們返回的途中,景朝鐵騎突襲趙國和代國,重創趙國宗室子弟率領的鐵甲軍,一戰打垮趙國的軍事力量,從此讓趙國變成景朝的附庸。”

陸沉曾聽陸通說過這段往事,目光不由得望向地圖。

北燕以北,代國、趙國和景朝從西到東一字排開。

他逐漸領悟到天子的用意,緩緩道:“因爲那件往事,代國不會再信任景朝,所以雲嶺北段不可能讓給燕景大軍。”

“種因得果,當年的恩怨造就如今的局勢,這也是朕希望你能明白的道理。”

李端站在地圖旁邊,平靜地說道:“對於大齊而言,僞燕和景朝是最大的敵人,而且在此番北疆戰事獲勝後,景朝已經開始插手僞燕的朝堂格局。像陳景堂這種僞燕老臣被罷官去職,換上來的新銳大臣基本都是景朝的擁躉。”

陸沉微微皺眉。

李端繼續說道:“朕毫不懷疑,景朝對僞燕朝廷的掌控和滲透已經達到令人心驚的程度。或許在不算遙遠的將來,僞燕會直接撤銷朝廷完全納入景朝的疆域,朕早已做好收到這份奏報的心理準備。”

十三年前河洛失陷,景朝雖然在軍事實力上獨步天下,但是在治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關鍵便是沒有足夠的官員,因此新帝登基之後及時調整策略。一方面扶持北地門閥世族建立燕朝,最大限度地削弱各地百姓反抗的意志,另一方面在這十三年裡培養官員和擁躉,逐步將他們推上北燕朝堂的高層。

這種潛移默化的轉變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定力,雖然費時費力卻有更好的效果,因爲景朝並非是扶持一個傀儡朝廷便不管不顧,反而利用燕朝這個殼子來持續壯大自身的實力。

陸沉心中涌起一陣寒意,他曾聽蕭望之說起過景朝皇帝雄才大略,又有慶聿恭這等名將輔佐,他的野心絕非江北之地,而是要一統天下令四海臣服。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對方的目的在一步步達成,留給齊朝的時間越來越少。

等到景朝徹底消化江北大地,培養出足夠多的賢能之臣,再加上厲兵秣馬的景廉族勇士,衡江天塹能否擋得住對方的雷霆一擊?

到那個時候,靖州和淮州必然首當其衝。

想到這兒,陸沉擡眼望着神情肅然的天子,沉聲道:“陛下,臣認爲不能這樣被動地等下去。”

李端頷首道:“朕已經收到蕭都督收復僞燕東陽路的方略,右相也已知道此事,朝廷會盡快推行戰前準備。但是,大齊三面皆敵,每一次戰略決策都必須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影響。衡江北岸的敵人伱很熟悉,沙州七部方纔也已說過,西南面的南詔國同樣令朕有些頭疼。”

“南詔國?” 陸沉看向地圖,只見齊國的西南面是太平州,與此地相鄰的便是南詔國。

李端回到御案後坐下,又讓太監搬來一張圓凳,自然是在照顧陸沉的身體虛弱不宜久坐,然後略有些無奈地笑道:“南詔國武備孱弱,但是國君和一些大臣對我朝太平州垂涎已久。十二年前朕登基之初,他們甚至派使臣來京,向朕索要太平州全境。”

陸沉不由得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這未免有些荒唐。”

齊國雖然不是景朝的對手,但在當今世間各國之中,論幅員和軍事實力僅次於景朝。

在陸沉的理解中,假如齊國的實力可以評爲十分,南詔充其量只有三分。

即便現在齊國只有半壁江山,體量也遠遠超過南詔國。

李端喟然道:“朕和滿朝公卿也都認爲很荒唐,可偏偏對方就這麼做了,因爲他們很清楚大齊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對西南方向用兵。對了,蕭望之的長子蕭林便在太平州都督府擔任一軍都指揮使,你應該聽他說過。”

陸沉應道:“是的,陛下。”

李端繼續說道:“南詔土地貧瘠,大齊從未想過佔據這片地方,兼之如今我朝局勢艱難,給了南詔國君臣異想天開的理由。對於大齊而言,南詔就像是芥蘚之疾,不致命卻很煩人,若是處理不好,它也有可能成爲邊境的隱患。”

談話至此,陸沉對天子的艱難有了更加清晰的瞭解。

朝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外部處處都是棘手的麻煩,這裡面既有歷史遺留問題,也有時局變化帶來的憂患。

他由衷地感嘆道:“陛下要多多保重龍體。”

李端欣慰地笑笑,話鋒一轉道:“雖說朕的處境很不好,諸多掣肘如一團亂麻,但是景朝皇帝也沒有那麼輕鬆。方纔與你說過代國的存在就像是景朝臥榻邊的一柄利劍,僞燕和趙國也不甘心只做附庸傀儡,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條件。再者,根據織經司打探得來的情報可知,如今在景朝的大後方,也就是他們的老巢北面,極北之地有一個蒼人部落,時不時能給景朝皇帝造成一些困擾。”

陸沉忽然明白天子今日召見自己的緣由。

除了當面查看他的傷勢,更重要的一點是通過這些談話,讓他認清楚天下大局,從而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來思考問題,而不是侷限在一城一地。

想通這一點後,他不禁心情複雜地說道:“臣謝過陛下的指點。”

見他領悟自己的心意,李端不禁面色溫和地說道:“在你們入京之前,朕曾經考慮過另外一種安排。你們的爵位和官職不變,在軍職前面加上欽賜二字,比如欽賜飛羽營和欽賜銳士營,旁人一看便知這是天子親軍。與此同時,你們的官職前面也可加上御前二字,另賜宮中腰牌,從此以後你們的升遷將會更加便利。”

陸沉懂得這種安排的深意。

如果李端真的這樣做,這十二位邊軍武將便是天子近臣,他們身上的天家烙印再也洗不掉,這也是從古至今歷代君王慣用的籠絡人心的手段。

李端望着他沉思的面龐,坦然道:“但是朕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爲朕不希望蕭望之和厲天潤失望。”

希望和失望,僅有一字之差,卻已鮮明地表露出天子的心境。

陸沉輕聲道:“臣明白了。”

“今日同你說這些,一者是讓你轉告蕭望之,朕會成爲他最堅實的後盾,他在淮州可以放手施爲。朕不會讓京中的風浪波及邊疆,所有對他的攻訐都不會起到效果,朕永遠相信他會像楊大帥那般牽掛着天下蒼生。”

李端平靜地敘說着,語調十分堅定。

陸沉心中一震,因爲他從天子的口中聽到“楊大帥”三字。

李端又道:“你告訴蕭望之,收復舊都之日,朕會替楊大帥平反。”

陸沉長身而起,垂首道:“臣遵旨。”

李端並未詳細解釋,但是陸沉心裡明白,蕭望之一直不像厲天潤那樣絕對信任朝廷,所以天子纔會有這番直抒胸臆的承諾。

李端微微擡眼看着他,滿含期許地說道:“另外一點,朕希望你能儘快地成長起來。蕭、厲兩位都督對你不吝讚許,朕相信他們的眼光,這段時間親眼看到你的爲人處世,也認可他們的判斷。”

他稍稍停頓,正色道:“故此,朕想看到你在邊疆大放異彩,成爲他們最得力的臂助。帶兵打仗這些事情,朕不如兩位都督,他們可以教會你更多。朕可以教你的便是眼界二字,只有你站得足夠高,看得才能比別人遠。”

陸沉躬身一禮,緩慢卻堅毅地說道:“臣絕對不會讓陛下失望。”

第518章 516【江山如故】228.第228章 226【初雪落青山】第396章 394【應聲裂】第152章 151【北方有變】第485章 483【江山相雄不相讓】第295章 293【兵臨城下】第13章 013【誘餌】228.第228章 226【初雪落青山】第21章 021【陸園】180.第180章 179【斬塵世】131.第131章 130【煌煌大勢】64.第64章 064【城頭鐵鼓聲猶震】251.第251章 249【破綻】第444章 442【蒼天可鑑】第17章 017【生死如常】63.第63章 063【夜來清夢繞西城】第316章 314【但願四海平】第22章 022【師父】71.第71章 071【沉默的戰場】第26章 026【鐵與血的開端】第377章 375【南衙三軍】133.第133章 132【陰魂不散】第308章 306【寒門】149.第149章 148【光宗耀祖】第541章 539【大風起兮雲飛揚】(十)第352章 350【於無聲處】第325章 323【運籌帷幄】第365章 363【再起】第498章 496【當爲磐石】第390章 388【最後的價值】第278章 276【龍鳳】135.第135章 134【酒不醉人】141.第141章 140【老謀深算】第527章 525【奪旗】第44章 044【破局之道】201.第201章 200【憐子如何不丈夫】79.第79章 078【王見王】260.第260章 258【背後的刀光】236.第236章 234【曉看天色暮看雲】119.第119章 118【偏向虎山行】第15章 015【引蛇出洞】第347章 345【廟堂之高】235.第235章 233【破陣奏凱旋】第408章 406【垂暮之虎】第166章 165【情根深種】第332章 330【一劍西來】第397章 395【舔犢之心】第375章 373【陽光猛烈】第31章 031【南北】96.第96章 095【從此天地皆寬】183.第183章 182【月下美人】68.第68章 068【長刀縱飲胡虜血】第271章 269【親射虎】第349章 347【陷阱】第493章 491【花開兩朵】第389章 387【血光初現】86.第86章 085【前奏】第292章 290【回首】(爲盟主就是來看看呀加第415章 413【故情似紙】第523章 521【人間一隅】125.第125章 124【此間歲月靜好】第296章 294【以身入局】第379章 377【第一把火】第5章 005【織經司】214.第214章 212【皇圖霸業談笑中】199.第199章 198【與子同袍】228.第228章 226【初雪落青山】第25章 025【刀斬不平意】第301章 299【天崩】第304章 302【君臨】第358章 356【何人可爲壓艙石】第443章 441【雲嶺之巔】223.第223章 221【人生只似風前絮】第310章 308【凝噎】228.第228章 226【初雪落青山】119.第119章 118【偏向虎山行】第305章 303【刻骨】第33章 033【北望河山】第533章 531【大風起兮雲飛揚】(二)第448章 446【下馬威】第398章 396【鋌而走險】86.第86章 085【前奏】第298章 296【局】第315章 313【封侯非我意】第413章 411【塵埃落定】第299章 297【謀】179.第179章 178【同林鳥】第515章 513【寸草之心】第5章 005【織經司】98.第98章 097【命如草芥】第483章 481【山中不知歲月長】第304章 302【君臨】第379章 377【第一把火】89.第89章 088【北望中原意紛紛】第402章 400【一眼萬年】239.第239章 237【一步之遙】第278章 276【龍鳳】第4章 004【道高一尺】第471章 469【卷峭寒萬里】123.第123章 122【千金買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