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311【龍蛇起陸】

第313章 311【龍蛇起陸】

東陽路,汝陰城。

隨着慶聿忠望領軍撤退,徹底宣告景朝放棄此地,淮州軍收復故土的進展變得極其順利。

當康延孝帶着泰興軍北上定風道,與七星軍匯合之後就地打造北部防線,蕭望之的主要精力便放在東陽路內部。

自北燕東陽路大將軍李守振以下,所有未曾逃走或者戰死的燕軍將領都被關押在汝陰城內,斷絕境內殘餘燕軍勢力反抗的念頭。

以溫希光爲首的十餘位中級將官公開撥亂反正,帶領各自的部曲和親兵加入淮州軍,協助平定各地和安撫民心。

這件事無法完全依靠軍隊,好在整個大齊朝廷爲了這一天已經準備十五載之久。

大量官員從淮州進入東陽路,其中一部分是淮州刺史姚崇甄選出來的能吏,另一部分則是朝廷吏部提前安排好的人手。

原先的大將軍府如今已經變成淮州都督府,蕭望之在正堂接見幾位來自京城的高官。

左首第一位乃是禮部侍郎陳春,其人年過四旬,氣質儒雅目光清正,原本就是天下聞名的文壇大家,這一路跋山涉水仍然不改清癯之色。

另外兩位稍稍年輕一些,分別是侍御史竇標和工部郎中楊康直。

寒暄過後,蕭望之對陳春說道:“這些天我正在發愁,還好陳大人及時趕來,否則真不知道要如何處理手上千頭萬緒的事務。”

陳春溫言道:“大都督過謙了。淮州軍將士一鼓作氣克復故土,足以比肩當年先賢開疆拓土之功。下官出京之前,陛下再三叮囑,邊疆諸事理應由大都督決斷,我等只需要聽令行事。”

另兩人頻頻頷首。

蕭望之笑容淺淡,他很清楚這三人到來的意義。

東陽路不是一城一地,單論面積和淮州相差彷彿,如此廣袤的疆土不可能直接併入淮州。

換而言之,東陽路必然會改製爲州,朝廷將在此地新設刺史府和都督府。

後者暫且不提,刺史府的設立卻是迫在眉睫,朝堂大佬不會允許這大片疆域直接由蕭望之掌管,這是一直以來最爲他們忌憚的事情。

軍政大權操於一手,必會出現藩鎮割據之例。

從陳春等人的官職和品階來看,朝中的態度便非常明顯。

陳春將成爲此地刺史,主掌教化之德,儘快去蕪存菁安撫民心。

竇標和楊康直則是他的副手,兩人分管風紀和督造,皆是如今最重要的權柄。

一念及此,蕭望之便直截了當地問道:“關於東陽路的改制事宜,不知朝中可曾商定?”

陳春毫不意外這位淮州大都督的犀利和敏銳,頗爲恭敬地說道:“經由兩位宰相奏請,陛下允准,決意仿當年舊制,在此地新設定州。”

蕭望之微微頷首,然後說道:“定州新歸,人心不穩,還望方伯大人徐徐圖之。”

方伯者,一州刺史之尊稱。

陳春沒有否認,主要他認爲在蕭望之面前沒必要故弄玄虛,但也沒有表現出驕矜之色,只是謙虛地說道:“下官初至,自當謹慎爲之,暫以熟悉各地事務爲主,請大都督不吝提點。”

蕭望之忽然覺得有些乏味。

強打精神閒談幾句,陳春話鋒一轉道:“大都督,不知西路軍那邊境況如何?”

話音未落,蕭閎快步走進正堂,來不及和陳春等人見禮,急促地說道:“啓稟父帥,陸都尉傳來急報,西路軍已經攻入河洛,掌控全城!”

宛如一道驚雷平地起。

不怪蕭閎的聲音微微顫抖,蕭望之和陳春幾乎同時站起,後者滿臉不敢置信的神情,從他見到蕭望之開始,一直都表現得從容淡定,此刻卻神色鉅變。

蕭望之面上浮現驚喜之情,連聲道:“好!很好!”

常人很難理解,對於他們這些經歷過元嘉之變的中年男人來說,收復河洛這四個字究竟象徵着怎樣的衝擊力。

陳春等人這時勉強回過神來,這位清名卓著的禮部侍郎竟然老淚縱橫,喃喃道:“天佑大齊!天佑陛下!”

蕭閎又道:“父帥,陸都尉此番捷報共有兩份,一份送來汝陰城,另一份已經用八百里快馬送去京城。”

“這小子辦事越來越妥當了。”

蕭望之笑着感慨,話語中滿是毫不掩飾的親切之意。

他注意到蕭閎朝自己使了個眼色,便和陳春等人互相恭賀一番,然後送客出府。

及至後廳,尉遲歸亦在此地,蕭閎便從袖中取出一封信,恭敬地交到蕭望之手中:“父親,這是陸沉派人送來的密信。”

蕭望之拆開一看,目光微凝。

信中內容分爲兩部分,其一是陸沉的下一步謀劃,其二便是他對京城那邊的隱隱擔憂。

他將書信交給蕭閎和尉遲歸輪流看了一遍,然後輕聲感慨道:“陸沉想得沒錯,河洛無法死守,而朝廷接下來恐怕會有一些令人不適的舉動。” 尉遲歸皺眉道:“朝廷會如此不智?”

蕭望之緩緩道:“這一仗我們取得遠超預期的收穫,即便河洛最終還是要放棄,我們也能從中獲得驚人的利益。換句話說,邊軍現在處於一個嶄新的階段,實力漸漸超出朝廷的控制。淮州、東陽路和沫陽路,再加上如今的河洛城,朝廷難道不擔心會出現第二個僞燕?”

蕭閎小心翼翼地說道:“父親,從天子之前的表現來看,他應該不會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此一時彼一時也。”

蕭望之沒有責怪他,輕聲道:“再者,天子雖爲至尊,卻不能獨斷朝綱,很多時候他也會處於有心無力的境地。”

見蕭閎和尉遲歸神色凝重,絲毫沒有河洛克復的喜悅,蕭望之便笑着緩和氣氛,道:“不過你們也沒有必要如此擔心,眼下對於邊軍而言正是聲望處於頂峰的時候,很多事可以利用民心所向提前佈局。陸沉便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能過度沉湎於喜悅之中,要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做好準備。”

他轉頭望着南方,悠悠道:“只可惜,我和陸沉將來很難再並肩作戰了。”

……

江南,永嘉。

城內麗水河畔,有樓名爲靖水。

樓高三層,以天南地北的珍饈佳餚而聞名,素來是京城老饕羣聚之地。

三樓名爲“詩序”的雅間內,一衆權貴子弟百無聊賴地圍桌飲宴。

席間主位上端坐的便是左相長孫李雲義,在他左手邊第一個位置落座的卻不是以往的顧全武,而是貌不驚人眼眶虛浮的陳文學。

衆人連連向陳文學敬酒,口中不乏奉承之意,又隱約帶着幾分嫉妒。

陳文學來者不拒,縱然他極力掩飾,旁人又怎會看不出他眉梢眼角的春風得意。

究其原因,陳文學之父陳春由禮部侍郎升爲新設的定州刺史,那可是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

李雲義輕咳兩聲,席間登時安靜下來,他緩緩舉起酒盞,看向身邊的陳文學說道:“恭喜賢弟,世叔這次榮升定州刺史,你必然乘雲而起,將來可不要忘了我們這羣兄弟。”

陳文學在他面前當然不敢恣意放肆,更何況他知道自己的父親這次能夠搶佔先機,在無數覬覦的目光中赴任定州刺史,多虧了左相極力舉薦,因此謙卑地說道:“三郎這話真是羞煞我也,若非老相爺的鼎力支持,家父焉能榮升?從今往後,三郎但有差遣,愚弟絕不皺一下眉頭。”

李雲義聽聞此言,臉色由陰轉晴,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輕拍他的肩頭說道:“有你這句話,我便沒有看錯人。”

陳文學只覺骨頭都輕了二兩,連忙將滿滿一杯酒飲下。

李雲義笑道:“話說令尊赴任定州,伱怎麼沒有跟着去?”

陳文學放下酒盞,微露苦澀:“愚弟倒是想去,可是捨不得諸位兄長,兼之家父怕我惹是生非,只說定州是邊疆之地,等過兩年局勢穩定再讓我膝前盡孝。”

衆人皆笑,他前面那句話自然不實,後面那句纔是肺腑之言。

坐在末尾的宋雲便道:“邊軍那些莽漢不知禮數魯莽可憎,陳方伯此行怕是不會太順利。”

李雲義面色陰沉下來,很顯然他想起了那個數次折辱於他的淮州陸沉。

陳文學略有些尷尬地說道:“宋老弟此言差矣。那些軍漢只知在戰場上殺人,如何懂得治理百姓賑濟民生?說到底,這天下終究要靠左相這樣的大賢來治理,文臣方爲中流砥柱!”

李雲義雙眼一亮,沒想到這廝還能說出如此有道理的話。

便在這時,樓外忽然傳來一陣陣喧譁聲浪。

李雲義眉頭皺起,端着酒盞走到臨街的窗邊,打開窗戶朝外看去,只見街上人頭攢動,似乎在往南邊涌去。

其他人紛紛走過來,盡皆一臉茫然。

今日又非佳節,緣何會出現這等場面?

“噔噔噔”之聲響起,緊接着一名隨從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上三樓,忙不迭地說道:“三郎,三郎,出大事了!”

“慌什麼!”李雲義愈發煩躁,冷聲道:“何事?”

隨從滿面喜色地說道:“方纔有紅翎信使從北到南穿過京城大街,沿途宣告北方大捷,淮州數軍在銳士營都尉陸沉的指揮下,一戰克復河洛!滿城盡賀!”

滿屋死寂。

李雲義怔怔地看着隨從,遽然發作,擡手便將杯盞砸到那人的臉上,怒道:“賀你娘!”

衆人面面相覷。

李雲義拔腿就走,衆人連忙跟上去,只聽他無比躁鬱地說道:“別跟來,散了,都回家去!”

靖水樓內的場面極其罕見,絕大多數京城百姓在得知河洛大捷的喜訊之後,紛紛走出家門來到街上,然後自發地朝着南邊走去。

此情此景,萬人空巷,齊齊涌向皇城!

第381章 379【誅心之火】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擊】第390章 388【最後的價值】第328章 326【雲端之下】第553章 551【安得猛士守四方】(十)258.第258章 256【人生看得幾清明】第405章 403【君臣一心】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66.第66章 066【世人謂我戀青雲】173.第173章 172【榮華照當年】130.第130章 129【如此君臣】第389章 387【血光初現】第505章 503【重劍無鋒】第99章 098【當斬】第326章 324【酬卿之功】第43章 043【拂曉之前】第552章 550【安得猛士守四方】(九)第318章 316【公侯相繼】111.第111章 110【老而不死】第155章 154【浮生一瞥】211.第211章 209【鳳棲於梧】第535章 533【大風起兮雲飛揚】(四)137.第137章 136【從別後】第339章 337【且共從容】107.第107章 106【夜夜流光相皎潔】第165章 164【一刀傾城】226.第226章 224【釜底抽薪】第117章 116【輕而易舉】第57章 057【妙手解連環】225.第225章 223【蕙質蘭心】199.第199章 198【與子同袍】第346章 344【是敵是友】第467章 465【心戰】105.第105章 104【君心誰知】第293章 291【將在外】137.第137章 136【從別後】198.第198章 197【回馬槍】第392章 390【細雨仗劍入江南】第162章 161【其心必異】105.第105章 104【君心誰知】63.第63章 063【夜來清夢繞西城】233.第233章 231【古來幾人還】247.第247章 245【守株待兔】265.第265章 263【亂花漸欲迷人眼】第528章 526【一支穿雲箭】第8章 008【陸氏三問】197.第197章 196【火樹銀花】第369章 367【紅衣】206.第206章 204【大地驚雷】第329章 327【一生之敵】第474章 472【悲歌】266.第266章 264【淺草才能沒馬蹄】第370章 368【獠牙】202.第202章 201【無情未必真豪傑】第353章 351【單刀直入】74.第74章 073【銀鞍照白馬】(求首訂)第525章 523【萬馬奔騰】第472章 470【寥落古山川】191.第191章 190【沉默的大山】第442章 440【澤國江山入戰圖】239.第239章 237【一步之遙】第447章 445【不入虎穴】第16章 016【你我皆棋子】77.第77章 076【憑一口氣】第353章 351【單刀直入】第420章 418【洪波涌起】第286章 284【本我之境】142.第142章 141【風雨起蒼黃】第344章 342【寡人之疾】第449章 447【陸侯婚否】第9章 009【清風徐來】223.第223章 221【人生只似風前絮】143.第143章 142【佳人如夢】第455章 453【幾許風流人物】第371章 369【一箭雙鵰】第409章 407【片雲天共遠】123.第123章 122【千金買馬骨】196.第196章 195【鷹擊長空】第480章 478【久別不成悲】第490章 488【退避三舍】第360章 358【父與子】第22章 022【師父】第444章 442【蒼天可鑑】第279章 277【境界】73.第73章 上架感言247.第247章 245【守株待兔】273.第273章 271【還看今朝】第57章 057【妙手解連環】170.第170章 169【請公子赴死】第414章 412【謙謙君子】第553章 551【安得猛士守四方】(十)第324章 322【觀心】第335章 333【敗絮其外】139.第139章 138【燎原】第413章 411【塵埃落定】236.第236章 234【曉看天色暮看雲】第290章 288【吾刀利否】249.第249章 247【擊而破之】第484章 482【何懼人間盡蒼茫】206.第206章 204【大地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