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402【滾滾人頭】

第404章 402【滾滾人頭】

平南坊,李氏大宅。

十二歲的李公緒望着斜靠在長榻上的老人,關切地問道:“祖父,是否身體不適?”

李道彥老眼微眯,搖頭道:“無妨。”

今日朝廷休沐,李道彥仍然如平常一樣起得很早,這對老年人來說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隻有他心裡清楚,打從今早一睜眼開始,他便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這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從他擁護李端登基爲帝、榮升左相至今已有十四年,不知經歷過多少風雨,縱然是前段時間天子和江南世族劍拔弩張的時候,老人依舊穩如大山。

這份不安究竟因何而起?

李道彥暫時想不明白,他望着幼孫挺直的身板,溫和地說道:“稚魚兒,你可不能學你那個不成器的三哥。”

李公緒知道這句話指的是三堂哥李雲義,恭敬地應道:“是,祖父。”

便在這時,一名中年男子快步走進錦麟堂,行禮之後卻是一言不發。

李公緒見狀便起身說道:“祖父,孫兒告退。”

“好。”

李道彥微微頷首,隨即看向神情凝重的中年男人。

此人名叫李玉良,乃是錦麟李氏旁支子弟,從二十多年前開始便追隨李道彥左右,如今替李道彥掌握着一條很隱秘的消息渠道。

李道彥緩緩坐直身軀,淡然道:“說吧。”

李玉良垂首道:“相爺,山陽侯陸沉今日午間應大皇子之約前往豐樂園赴宴,席間所談不爲外人所知,但從山陽侯離開豐樂園時的神態判斷,他們之間並未發生衝突。不過,山陽侯一行在返程經過慶豐街的時候遭遇大批刺客和死士,還有一位武功極高的中年劍客,所幸山陽侯身邊也有一位頂尖高手。刺客們並未得手,山陽侯平安無事,但是他的親兵有數人戰死。”

李道彥一邊聽着,一邊探手伸向旁邊小几上的青瓷茶盞。

李玉良繼續說道:“相爺,那些死士帶着強弓、手弩和腰張弩。”

李道彥探出去的手忽地停下,然後緩緩收回,蒼老的眼神中突然浮現一抹寒光:“腰張弩?”

“是。”

李玉良應下,擡頭看向目光無比犀利、彷彿一瞬間年輕十幾歲的老者,遲疑道:“相爺,小人按照眼線的描述進行對比,發現被山陽侯及其親兵手刃的五名刺客當中,有一人曾經在城外西郊的李家莊園出現過。”

“呵呵。”

李道彥面無表情地笑了一聲,當李玉良說出西郊莊園的時候,他就已經明白這句話指的是誰。

老人擡眼望向前方的那架江山如畫屏風,冷聲道:“將李雲義帶過來。”

“是!”

……

慶豐街上,隨着一千騎兵的到來,氣氛瞬間緊張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在先前那段時間裡,侯府親兵在秦子龍的組織下,已經對剩下的四名活口進行初步審問。

這些軍中漢子雖然不像織經司的高手那般專業,卻有一套非常獨特的折磨人的法子,而且能保證對方不會出現性命之憂。

只不過活着的四名死士很清楚自己絕對活不下來,咬緊牙關還能惠及親人,鬆口便是萬事皆休,因此從始到終除了慘叫之外,沒有吐露半個字。

哀嚎聲不斷傳入耳中,溫應璋雖然官居織經司提點,此刻也不禁略感寒意,然而這些慘叫聲遠遠不及那一千騎兵的出現帶給他的恐懼。

不是震撼,而是恐懼。

在溫應璋個人看來,當街刺殺國侯自然是一件極其嚴重的事件,倘若陸沉在慶豐街殞命,恐怕天子的怒火誰都承擔不起,但是陸沉毫髮無損,對於一個成熟的勳貴來說,自然得用這件事謀求最大的好處。

按照常理而言,既然刺殺沒有成功,接下來便是有司負責調查此案真相,繼而抓住幕後主使,依照朝廷法度治罪。

可是眼前這位年輕國侯居然將一千騎兵調來,他究竟想做什麼?

兩名年輕武將來到陸沉身前,行禮道:“侯爺!”

陸沉微微頷首,從溫應璋身邊徑直走過,對秦子龍說道:“五名刺客和死士們的首領,這六人的屍首好生保管。死人雖然不能說話,但是我相信這偌大的京城裡總有人見過他們,肯定能查出他們的蛛絲馬跡。至於那四名活口,我要他們好好活着,讓他們親眼看着背後的靠山倒臺,看着自己被抄家滅族,到那個時候再讓他們去死。”

秦子龍沉聲道:“是!”

溫應璋聽到這番話後,心中直冒涼氣。

陸沉又對那兩名掌管騎兵的年輕武將說道:“剩下那些死士不必查了,幕後主使肯定早已將他們的身份信息隱去。按照我們以前的習慣,帶他們和那些制式兵器一起走。”

“遵令!”

兩位武將齊聲應下。

溫應璋不解什麼叫做以前的習慣,當那兩名武將離去之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令他眉頭緊皺,心中愈發慌亂,顧不得許多連忙上前說道:“陸侯——”

話音戛然而止。

陸沉只是回頭看了一眼,冰冷的眸光便讓溫應璋下意識閉上嘴,後面勸說的話再也無法出口。

他眼睜睜地看着陸沉翻身上馬,帶着一千騎兵以及那些證據離開慶豐街,他不敢擅自離去,回身看着同樣不知所措的下屬們,擡手指向一名親信說道:“你立刻去皇宮想辦法告知提舉大人,其他人隨我走。爾等切記,只要山陽侯沒有下令殺人,務必不能阻攔他手下的兵卒,同時還要確保他的安全!”

衆人從這道複雜的命令就能知道局勢的險峻,齊聲道:“遵命!”

與此同時,陸沉帶着軍容肅殺的騎兵離開慶豐街,不急不緩地向南面行去。

尉遲歸和林溪分別策馬行於陸沉左右,兩人雖然對這場刺殺的關注點稍有不同,但是都很想弄清楚幕後主使究竟是誰。

陸沉同樣在思考這個問題。

今天這些刺客很不簡單,其中還有陰千絕這個層次的高手,普通人肯定沒有能力組織這樣的殺局。 江南世族毫無疑問是第一個被陸沉懷疑的羣體,對於這些紮根江南實力雄厚的門閥而言,招募江湖敗類、豢養門客死士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他們也有足夠的底氣請動武榜第六的陰千絕。再加上他們和陸沉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派人行刺的可能性極高。

京軍體系也有這個嫌疑,因爲天子要改制京軍,這個舉動勢必會侵佔很多人的利益,他們沒有膽量公然起兵造反,不代表他們不敢對陸沉下手,畢竟陸沉依靠邊軍的支撐和自身的名望,是天子對京軍下手最大的臂助。

皇子們亦在陸沉的懷疑之列,除去二皇子絲毫沒有這樣做的必要,其他兩位都有可能。

三皇子自不必提,他和陸沉早在兩年前就發生過矛盾,按照此人睚眥必報的性情,趁着這段時間局勢複雜悄然出手,很符合他一貫表現出來的性格。

至於大皇子……

陸沉雙眼微眯,姑且不說大皇子會不會因爲陸沉席間說的那些話就走上一個極端,單隻一點他就無法逃脫懷疑,因爲今日陸沉是私下赴約,只有少數人知道箇中詳情。

除了天子之外,其他都是陳王府的人。

這場刺殺安排的非常周密,絕非倉促之間行動,幕後主使顯然清楚陸沉的行蹤。

如是思之,放眼望去竟然皆有嫌疑。

尉遲歸這段時間一直跟在陸沉身邊,對於京中的局勢頗爲了解,他和陸沉的判斷非常類似,便沉聲說道:“有嫌疑的人太多了。”

陸沉擡眼望着前方,幽幽道:“既然都有嫌疑,又何必非得咬死一人?”

尉遲歸釋然,頷首道:“也對。”

另一邊的林溪沒有開口,她知道師弟現在最需要靜心思考,也知道他懂得自己的心意——無論他想要去哪裡,刀山火海也好,九幽煉獄也罷,她都會不離不棄,相依相隨。

這支透着沖天殺氣的騎兵隊伍沉默向南,嚴整的軍容和剽悍的氣勢引來無數百姓的關注,有些膽大包天的閒漢遠遠跟着,同時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等到陸沉帶着這支騎兵來到勝武街上,一座恢弘大氣的官衙大門外時,遠處已經跟上來很多小心翼翼卻又不忍離去的閒漢。

這座官衙裡的人自然早就得到通傳,數百名持刀甲士蜂擁而出,然而他們只敢守在大門外,因爲長街之上千騎肅立,這等陣勢足以讓一般人嚇得六神無主心驚膽顫。

陸沉勒住繮繩,撥轉馬頭直面這座官衙的門樓。

匾額上寫着三個鐵畫銀鉤的大字:樞密院。

片刻功夫,一位中年武勳帶着大批下屬走出大齊樞密院,正是當朝樞密使郭從義。

他站在臺階之上,一臉肅然地望着坐在馬上的陸沉,沉聲道:“山陽侯,爲何帶兵直逼樞密院?”

這句問話很有講究。

身爲大齊軍方第一人,郭從義沒有像普通官員那般大驚失色,亦或是色厲內荏、迫不及待地將謀反的罪名扣在陸沉頭上,相反他保持着足夠的剋制,顯然在沒有搞清楚事情原委之前,他不希望矛盾直接激化。

陸沉此刻沒有和他試探的心情,直截了當地說道:“郭樞密,本侯在半個時辰之前,於西城慶豐街遭遇一場極其陰險狠辣的刺殺,不知你可知情?”

他的聲音頗爲響亮,不光郭從義聽得清楚,就連遠處那些京城閒漢都能聽見。

郭從義面色微變,其他下屬更是面露慌亂,瞧這位年輕侯爺的架勢,難道他懷疑這場刺殺和樞密院有關?

郭從義深吸一口氣,正色道:“本官稍早前已經聽聞此事,還望山陽侯冷靜一些,朝廷肯定給你一個交代。”

“交代?”

陸沉語調漠然,又問道:“不知郭樞密和那些刺客有無關聯?”

“山陽侯,你好大的膽子!”

郭從義身邊一名武將憤然怒斥,迎接他的卻不是陸沉的反駁,而是一柄呼嘯而來的鋼刀!

武將遽然變色,連忙往後仰倒,鋼刀從他頭頂掠過,筆直插入他身後的大門之上。

林溪冷冷地望着此人,向旁邊一擡手,馬上便有人再次遞來一把刀。

若非那武將反應及時,這一刀便能將他插個透心涼!

場間一片躁動,郭從義擡手阻止,然後看着陸沉說道:“山陽侯,本官在事前毫不知情,無論你有何冤屈,樞密院都不是你撒野的地方!念在伱於國有功,又遭逢大變怒氣攻心,本官可以不計較今日之事,望你速速領兵返回!若你執迷不悟,小心國法無情!”

“國法?”

陸沉冷冷一笑,隨即擡起右手一揮,樞密院大門前的甲士們登時如臨大敵,唯恐下一刻就是千騎馬踏而上。

但是陸沉身後的騎兵們並無動作,只有數十人快步走到他身前,每個人手裡都拿着一件制式弓弩。

樞密院大門前,一片死寂靜默。

陽光之下,那些兵器顯得格外刺眼。

郭從義的臉色在此時變得極其難看。

陸沉的聲音隨之響起:“郭樞密,這些就是刺客們用來伏擊本侯的兵器。你我皆是行伍中人,而且你在軍中待的時間比本侯多了二十幾年,你應該不會在大庭廣衆之下否認,這些都是軍中制式兵器!”

郭從義默然不語,他根本無法辯駁。

軍中的甲冑兵器管理很嚴,更何況這其中還有六副腰張弩,無論如何軍方都洗不清刺殺陸沉的嫌疑,而他身爲樞密使同樣難辭其咎。

當陸沉這番話傳開之後,勝武街兩頭響起一片議論聲。

陸沉微微昂首,寒聲道:“方纔郭樞密說,本侯於國有功,然而軍中一些人卻恨本侯不死,爲了殺死本侯連軍中的腰張弩都搬了出來。郭樞密身爲軍方主事之人,本侯很想知道你這些年究竟在做什麼,居然連下面的人都管不住,你究竟有何臉面去見陛下,告訴陛下這就是你執掌樞密院近十年的成果?!”

郭從義老臉漲紅,咬牙道:“山陽侯,既然此事牽扯到軍中,本官向你保證一定能水落石出。”

“好,很好。”

陸沉漠然點頭,隨即說道:“既然郭樞密肯做出這番承諾,本侯現在就將刺客們的首級交給你,希望你能早日查明!”

話音尚未落地,只見秦子龍帶着數十人再度來到陸沉身前,他們每人手裡都拎着一個血淋淋的腦袋,只聽得秦子龍一聲怒吼,數十顆首級向上飛去,悉數落在那些甲士身前。

就好像數十記無比響亮的耳光,在無數人明裡暗裡的注視下,極其果決地扇在郭從義的臉上!

第8章 008【陸氏三問】221.第221章 219【鼎之輕重】213.第213章 211【逐鹿之心】177.第177章 176【人間酒】180.第180章 179【斬塵世】第527章 525【奪旗】第34章 034【路不同】第28章 028【靜女其姝】249.第249章 247【擊而破之】第453章 451【紅顏一怒】第58章 058【風捲人間】第371章 369【一箭雙鵰】第381章 379【誅心之火】191.第191章 190【沉默的大山】第376章 374【目中無人】209.第209章 207【一眼萬年】248.第248章 246【黃雀在後】176.第176章 175【禍起蕭牆】186.第186章 185【豎旗】第19章 019【滄海一粟】第380章 378【相府的夕陽】127.第127章 126【一日兩郡公】第353章 351【單刀直入】204.第204章 203【火燒雲】第5章 005【織經司】190.第190章 189【長驅直入】第396章 394【應聲裂】第538章 536【大風起兮雲飛揚】(七)第441章 439【四面邊聲連角起】第4章 004【道高一尺】第424章 422【最長的一夜】第335章 333【敗絮其外】第57章 057【妙手解連環】77.第77章 076【憑一口氣】第547章 545【安得猛士守四方】(四)第516章 514【氣吞山河】171.第171章 170【借刀殺人】272.第272章 270【舊日之火】第440章 438【人生只百年】書友們新年快樂!小總結暨請假事宜第435章 433【厲冰雪的心願】215.第215章 213【不勝人生一場醉】第37章 037【老陸家的道理】第552章 550【安得猛士守四方】(九)181.第181章 180【嘯西風】第323章 321【風骨】第355章 353【結網】第463章 461【萬事俱備】第312章 310【天地反覆】205.第205章 204【決戰之時】124.第124章 123【吾誰與歸】105.第105章 104【君心誰知】96.第96章 095【從此天地皆寬】243.第243章 241【白雲蒼狗】126.第126章 125【何處暗流涌動】180.第180章 179【斬塵世】235.第235章 233【破陣奏凱旋】第361章 359【來者不善】186.第186章 185【豎旗】第481章 479【撲朔迷離】第433章 431【千古多少事】第33章 033【北望河山】第290章 288【吾刀利否】67.第67章 067【百騎不慚世上英】226.第226章 224【釜底抽薪】第324章 322【觀心】第408章 406【垂暮之虎】第477章 475【託付】第347章 345【廟堂之高】第382章 380【天不假年】第308章 306【寒門】第106章 105【願我如星君如月】第468章 466【不悔】第412章 410【青山悠悠】第460章 458【關山千疊】第55章 055【一語道破天機】223.第223章 221【人生只似風前絮】第539章 537【大風起兮雲飛揚】(八)請假一天,順便做個小總結149.第149章 148【光宗耀祖】237.第237章 235【隱憂】第382章 380【天不假年】245.第245章 243【波瀾】111.第111章 110【老而不死】第38章 038【烽火照淮州】第402章 400【一眼萬年】第374章 372【人心不可欺】第152章 151【北方有變】66.第66章 066【世人謂我戀青雲】170.第170章 169【請公子赴死】第421章 419【一葉知秋】136.第136章 135【天家】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第440章 438【人生只百年】191.第191章 190【沉默的大山】第443章 441【雲嶺之巔】93.第93章 092【龍吟】第163章 162【殺一人】書友們好,關於許皇后的問題,容我開個小單第438章 436【皎若雲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