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祠堂

族長換了常服,掀簾出來落座,向夫人搖頭道:“她一個閨閣女兒家,我如何能細瞧她的模樣,不過覺得行事還算大方,端淑穩重而已。”

族長夫人便擡起手腕給他看,族長見夫人腕上那隻從不離身的血玉鐲子不見,又聽她提到溫婉,疑惑道:“難不成你把那隻鐲子送給了她?”

族長夫人撫着光禿禿的手腕,輕輕點了點頭。

聽妻子說將那隻血玉鐲送了人,族長面上便不歡喜,將臉一沉責備道:“她又不是正經蘇家的血脈。當年祖上拿出來的東西,所餘的本就不多,那麼貴重的東西,如何就給了一個外人?”

族長夫人悠悠嘆道:“一是替你那些不懂事的子侄輩們陪着不是,叫安國夫人心安。再則,你是沒細看,那姑娘長得與小主子真有三分相像,不由人想起重九殿下那個未見過天日的妹子。若是公主殿下這個年紀,大約便是婉姑娘這個樣子了。好幾個接就,妾身心裡一陣唏噓,便將鐲子給了她。”

當年抱走小皇帝遺腹子蘇重九的周揚塵,正是族長這一枝的先輩。

周揚塵當年無奈之下撇下那位小公主,後來時時爲這件事內疚。

這秘密在他心中壓了一輩子,彌留時節,他終於將這件事說與後人。說其實當年那乳母誕下的乃是龍鳳雙胎,重九殿下還有一位嫡親的妹妹。可惜他沒有能力將兩位殿下都帶出,只保全了蘇重九一人。

兵荒馬亂,剛剛出生便被丟棄在宮中秘道,想必公主殿下早已喪生。

周揚塵滿懷遺憾地閉了眼,知道真相的重九殿下卻不心甘,他說道雙胎都有感應,若是妹妹離去,他應該有失去親人的疼痛。卻偏偏他感覺的不是疼痛,而是覺得這世間依舊有人與他血脈相通。

重九殿下不放棄,便領着遺臣們細訪當年的蛛絲馬跡,想要找到這世上自己唯一的親人。

其實除他之外,其他人從沒報過希望,只怕重九殿下傷心,爲着緩解他心中的內疚,底下人才裝模作樣到處尋找,自然遍尋不見。

等重九殿下飲恨辭世,雖囑咐底下人不要放棄,一定尋得公主與她的後裔,兄妹百年之後也能地下團聚。底下人早已不當回事,尋找公主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只不過做爲先輩遺下的秘密,一代傳了一代。

聽夫人如此說起,族長也想起當年可憐的公主殿下,只能默默無語,半日方悶悶說道:“當日那樣的情形,能保全重九殿下已是不易,怪不得先祖揚塵公,只能怨那位公主殿下命運不濟。”

族長夫人眉頭輕輕一皺,滿目悽然:“說來說去,被犧牲的總是女人。不曉得當年那位公主殿下是否活了下來,有沒有留下過後人?”

“婦道人家,整日胡思亂想”,族長沉下臉來,低聲說道:“這段時日家裡來人衆多,你別去想那些不該想的,好生打起精神,哄好安國夫人,不要耽誤我們商議大事。”

族長夫人抱怨完了,依舊頗識大體,以丈夫馬首是瞻。當下答應着,掀了簾子出門,去吩咐人好生安置雲南還有關外等地趕回來的族人。

楚朝暉歇在內宅,外頭的事不需她出頭,只是日日與溫婉閒話。

族長夫人偶爾約着幾位妯娌來陪,言辭殷勤客氣,有時也坐下摸幾把葉子牌,說說笑笑便是半日。

帶來的棗糕、酥餅之類,見楚朝暉愛吃,族長夫人便同她說起,棗子是自家果園收來,那點心油酥用的面也是自家地裡收了麥子,又在自家磨坊推成麪粉。

言語質樸裡又帶着親切,常來的幾位妯娌都是面善之人,楚朝暉倒把來時的不快丟開,又見族中將她穿戴起居到照顧得極好,便安心住了下來。

開祠堂本是男人們的事,見兒子忙得腳不沾地,每日早晚間過來請安時,楚朝暉不僅不怪罪,反而要他去忙正事要緊。

這等的不合時宜,楚朝暉因對方是自己的親兒子,又是與丈夫的族人來往,礙着鄉野間的規矩與皇城不同,心裡並不做猜疑。

溫婉卻是一進門便從那後輩們對待文房四寶的態度上查覺了有異,刻意留心,自然瞧出蘇家連上蘇暮寒,從骨子裡便透着奇怪。

陪伴楚朝暉之餘,溫婉便拿出在宮裡待人的本事,長袖善舞,笑語嫣然。她模樣生得與蘇暮寒相像,又溫柔恬靜,很是博了常來的幾位夫人的好感。

前前後後,溫婉聽了不少碎語,都一一記在心裡。

亦曾請族長夫人安排,由族中姑娘們陪同,去瞧過蘇家的果園田地,看過蘇家幾十畝的菊花,對高大的水車與轉動的輾盤都表達了十足的好奇。

過了幾日,便由族長夫人轉告了楚昭暉,蘇家早已擇了吉時,定於第二日辰時末大開祠堂。

翌日,楚朝暉依着時辰匯同溫婉,兩人都換了靛藍色白菊紋的曲裾深衣,在發上簪了白花,在同樣素服的族長夫人引領下,一路往祠堂行去。

祠堂重新修過,與楚朝暉上次來時並不相同,顯得更爲大氣。佔地約有半畝,坐北向南,門前還有一對漢白玉的石獅守護。

青磚鋪地,松柏成萌,令祠堂無端添了些森然的氣息。溫婉查覺到楚朝暉的僵硬,貼心地扶住她的臂膊。

祠堂分爲前後兩院,堂屋、東西廂舍、正殿一應俱全。穿過前院,便是正殿五楹,青磚灰瓦,古樸大氣。沿石階而上,正中黑底燙金的墨玉匾額,只刻了蘇氏祠堂四個字。

女眷不入祠堂,族長夫人陪着楚朝暉與族中的婦人們都跪在正殿之外,聽族長先頌了一篇祭文,緊隨着又進行幾項莊嚴的儀式,顯得頗爲鄭重。

待禮成這後,便有丫鬟上前服起衆人,依舊立在祠堂外等候,蘇暮寒着一身素白的長袍,捧着父親的牌位,在族人的護衛下緩緩走進祠堂。

祠堂的大殿正中是兩幅蘇氏先人的畫像,線條流暢,衣飾華麗,兩側是一幅魏碑體的楹聯,下方整齊地擺放着先祖牌位,全以銅鎏金所制,以古樸的花紋環繞着先祖的名諱。(未完待續。)

第五百六十八章 聖旨第三百九十五章 節禮第一百二十六章 醒轉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五百四十七章 暢談第六百六十六章 拷問第四十六章 弄孫第四百六十七章 雪殤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寥落第四百五十三章 君妃第六十七章 夫妻第六百二十九章 煙火第七百三十四章 遊湖第七十一章 至親第六百九十六章 倉皇第六百六十一章 聽佛第一百二十章 憧憬第四百八十二章 蛻變第三十七章 斷腸第三百二十二章 獻壽第二百章 折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七十四章 羅衣第一百二十四章 登山第八十一章 毓秀第三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八十四章 書房第二百三十章 傲霜第二百五十章 布穀第六百二十四章 豐盈第六百章 客居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簪第六百九十三章 身世第五百零七章 親王第七十七章 江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灰第五百二十二章 相印第三百零五章 交鋒第五百九十二章 過府第三百五十七章 幡然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四百七十六章 散盡第三百一十章 新綠第三百三十六章 攔路第七百三十六章 姊妹第一百零三章 莊周第五百三十四章 鑽營第二十八章 重九第七百零一章 殺戮第五百五十二章 參商第八十章 佛堂第七百一十九章 乞巧第四百七十章 規勸第二十六章 蔻丹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飲第七百三十九章 約期第七百一十章 遊學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元第四百三十六章 虛幻第一百五十七章 花雕第五四零四章 無量第一百七十二章 闊斧第四章 飛雪第三百七十六章 昌隆第三百五十一章 伏筆第五十二章 保全第三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六百三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一十一章 興亡第六百二十七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三章 飄萍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辭第六百六十五章 提審第一百六十八章 低嫁第六百五十四章 傷春第六十六章 過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遊湖第二百五十六章 後浪第二百九十六章 金桂第四百四十章 出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相看第五百一十八章 國書第二百二十七章 紗屏第三百一十七章 相配第一百四十六章 敷衍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離第五十三章 沙盤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九章 使命第四百七十五章 遣散第五百八十一章 紅痣第六百五十五章 求去第五百六十九章 逼迫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一百零二章 鳳凰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菊酒第三十章 故人第五百三十章 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