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亂真

白嬤嬤看似是爲楚朝暉着想,實則包藏着自己的私心。

皇太后闔目坐着,摩挲着手腕上那串一百零八粒的小葉紫檀佛珠,婉嘆道:“她是嫁出去的女兒,如何能一輩子住在孃家。說起來,終歸是我害了朝暉,總想着有人能替她多扛些風雨。到頭來,反而連本加利,依舊要她自己承擔。”

話說得奇怪,白嬤嬤有些聽不明白,只道是說安國王府的蕭條,依舊勸道:“待過兩年世子娶了親,夫人也就苦盡甘來。”

皇太后並不接這個話茬,她手上捻動佛珠的力度不急不徐,轉而把話題帶到皇陵那邊:“皇陵那裡怎麼樣,底下人可還盡心?”

不欲討論方纔的話題,白嬤嬤便聰明地不往下說,只將皇陵裡頭的情形仔仔細細說與皇太后聽。

“去年新修了甬道,建了兩座角樓。從樓裡望出去,正對着先帝爺的地宮。今春裡新植的松柏環繞在左右,墨玉階石的地面打掃得一塵不染。奴婢仔細問過,專有兩個小太監管着每日上香添油,容不得一絲馬虎。”

皇太后噓出一口氣,似是放下心間大石,緩緩說道:“自打先帝爺下葬,哀家去過一次,這七八年間便再未踏足皇陵。總要趁着秋後天氣高爽,再去瞧瞧,不然,這一把老骨頭越來越動彈不得。”

近來皇太后話裡話外,總有些遲暮之心,白嬤嬤已然不止一次聽着她的嘆息。今日這話,到似是唏噓自己壽命不長,打算身後事的意思。

掰着手指頭細數,白嬤嬤陪在皇太后身邊已經四十餘年,主僕的確有着感情。只是人生不如意者八九,想要終生守候的人,偏偏還要施些暗手。明明恨之入骨的人,卻又奈何不得半分。

瞅着皇太后鬢上蒼白的華髮,白嬤嬤恍然憶起當日那豆蔻年華的女子,碧衣羅裙飛揚在棗紅的汗血寶馬之上,與先帝爺並肩齊驅。

往事已矣,終是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白嬤嬤渾濁的眼神似是穿透時光,又穿透層層宮牆,飛向遙遠的玉龍雪山腳下。

那個座落在終年積雪的半山腰處的小山村,有七八歲的孩童在溪邊仰起純真的笑臉,一疊聲的喚自己長姐。

然後便是風雲突面,迅疾的鐵騎踏破寧靜的山村,一名黑衣人的長鞭捲起那小男孩瘦小的身軀,將他橫上馬背,一眨眼便消失在雪山的深處。

當年眼睜睜地望着弟弟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白嬤嬤害怕的忘了哭泣。那一聲一聲哭喊的長姐被片片撕碎在風裡,幾十年的時光過去,卻又總是盤旋在白嬤嬤每個午夜驚醒的夢魘裡。

有多少痛苦,便有多少仇恨與無奈。從那天起,白嬤嬤便淪爲一枚棋子,做着不甘心的事,說着不甘心的話,光鮮的活在人前,夜裡挑燈落淚。

眼瞅着皇太后臉上有了倦意,白嬤嬤體貼地扶她躺下,又取過一旁疊着的雪青色夾紗被,輕輕替她搭在身上,才咬着嘴脣退了出去。

羅蒹葭因怕宮裡頭滲入了千禧教的同黨,記掛慕容薇等人的安危,次日一早便走了趟夏閣老府,順利地見到夏蘭馨,又央她帶自己一同入宮。

從前些日子羅氏藥鋪的刺殺案說起,羅蒹葭提起那黑衣人的口供。事情翻騰到兩位側妃身上,瞧着慕容薇的意思,斷然不信徐昭儀是下毒之人,正與那刺客說自己阻撓了他們教主的千秋大計暗合。

羅蒹葭清了清嗓子,將自己那日在含章宮裡的蹊蹺說給慕容薇聽。

“那一日來的那兩位側妃,前頭一位到沒什麼,走在後頭的那一位,身上氣息十分奇怪。”

杜側妃爲了仿製信箋,拿硫磺燻烤如意新買回的碧水春水箋,製成泛黃的模樣。長時間處在封閉的空間,身上便有了硫磺的氣息。

她自己也曉得這個問題,卻又覺得等閒人不會查覺,並未十分在意。因是孝中不施脂粉,不過多沐浴了幾次,又藉着塗面香膏的氣息去遮掩,便給了羅蒹葭可趁之機。

羅蒹葭聞得她身上氣息奇怪,特意移到她下首去坐。窗外的清風徐徐一送,那硫磺的氣息更加明顯。隱在這種氣息之下的,彷彿是她身上還種有奇怪的香氣,叫羅蒹葭微微覺得不適。

因並不熟識,又不能斷定那香氣究竟是何東西,羅蒹葭雖有疑慮,卻不敢輕易開口,只能將疑團暗暗存在心裡。

長春宮裡孟昭儀難產,羅蒹葭又嗅到當日奇怪的氣息,順藤摸瓜,便發現了那塊擱在書案上的木版。

羅蒹葭的聞香辨氣能力無人能及,當日查覺有異,卻怕禍從口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緘默地沒有開口,此時也有些懊悔。

“說起來,到是我害得昭儀娘娘受那般罪過。若是我當日大但說出,大約便沒有後頭的事,徐昭儀也不會平白受這些冤枉。”

既是在兩位側妃入宮的那一日,杜側妃身上就有毒藥的氣息,便與徐昭儀並不相干。只不曉得杜側妃何時與千禧教有了聯繫,成了他們的暗子。

慕容薇明知中間少不了蘇暮寒這座橋樑,守着夏蘭馨與羅蒹葭二位並未吐露消息,只謝過羅蒹葭的證詞,晚間便急急去鳳鸞殿,想說與楚皇后知曉。

崇明帝晚膳時分駕臨紫霞宮,夫婦二人用過了晚膳,此時炕上對坐,正拿着早先送去御書房的秘信說事。

崇明帝與陳如峻都喜好金石,於前朝字畫多有研究,拿了兩封秘信只一搭眼,便發現了端倪。

陳如峻指着那贗品道:“這泛黃的紙張,原是硫磺薰就。這個印章雖然相似,字體拿在燈下細看,卻粗細不勻,稍有不同。這臨摹之人想來有幾分本事,若給尋常人查驗,幾可亂真。”

夏閣老也是行家,對照着印鑑查看,笑道:“果真是那些仿製高手的伎倆,不是拿了蘿蔔根,便是芥菜疙瘩之類的東西雕成。”

君臣意見一致,崇明帝將信拿回鳳鸞殿,正與楚皇后細說,慕容薇剛巧送來羅蒹葭的證詞。

第四十一章 不寐第一百九十二章 鴻鵠第七十三章 思君第一百零六章 花事第六百三十章 添歲第六百六十五章 提審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二十六章 蔻丹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三百零一章 陰沉第三百三十三章 羈押第六百八十章 再審第三百六十章 算計第五百六十章 希冀第三百八十一章 冷鬱第五百九十八章 鴻門第六百四十章 花燈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書第二百九十六章 金桂第一百二十八章 孝昭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四百三十四章 風月第十四章 賀儀第四百七十六章 散盡第六百七十七章 吉期第六百七十九章 竹筒第一百五十八章 烈焰第四百一十四章 焰火第一百零五章 長春第七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三十八章 美眷第五百零三章 安寧第七百零三章 露臺第三百六十四章 黯然第八十章 佛堂第四百八十四章 所求第三百四十三章 早產第三十七章 斷腸第八十章 佛堂第三百二十七章 打臉第五百七十一章 婚期第一百一十一章 茶馬第二百一十九章 蜀葵第二百七十章 冰碗第一百六十七章 崔家第五章 歉疚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花第三百七十九章 發難第一百三十八章 輪迴第二百章 折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奔第一百九十七章 執念第三十一章 調香第四百八十一章 昌隆第六百五十九章 明珠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長第三十一章 調香第十九章 正賓第二百三十九章 香椿第七百二十二章 失手第五百九十二章 過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遙望第五百六十七章 放飛第三百八十九章 善感第三百章 借力第四百二十三章 棄徒第二百四十四章 花海第三百三十四章 臨摹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心第二百零六章 張網第一百七十章 撲朔第五百三十七章 菲薄第二百九十章 巾幗第六十七章 夫妻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奔第九章 書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虛幻第五百零六章 太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甄選第五百六十一章 和離第六百六十二章 謀劃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速第三十三章 羽翼第六百二十四章 豐盈第五十四章 安然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戎第六百五十八章 奏摺第二百八十三章 悲天第三百一十五章 紅鸞第四百二十四章 收網第二十九章 客棧第一百三十一章 衹報第四百五十三章 君妃第一百零八章 分歧第六百七十二章 靜好第五百二十章 賞菊第一百八十三章 奢靡第三百三十三章 羈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