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南下

“殿下,朱大人和蘇大人說得對!您也是太祖後裔,皇室貴胄,如今大明遭此大難,您應該擔負起這個重任纔是!”唐王府邸,龐嶽誠懇地向朱聿鍵說道。

方纔,朱大典見龐嶽和王東日表明瞭態度,便領他們來到了唐王府邸面見唐王。在那裡,蘇觀生等官員已經明確地向朱聿鍵表明了擁立的態度,但朱聿鍵卻遲遲沒有表態,既沒有接受也沒有反對。

“若殿下不嫌棄,卑職也願追隨殿下!”王東日的語氣裡也盡是誠懇。

朱聿鍵並沒有立即開口,而是走了幾步,來到了龐嶽和朱聿鍵面前,靜靜地盯着兩人的臉,良久,才面帶微笑地道說:“剛纔勸本王監國的只是些文官。而如今,你們兩個武將也參與進來了。龐嶽,本王沒有猜錯的話,你是在張遊擊之前拿定主意的吧。”

“回殿下,沒錯!”龐嶽毫不猶豫地答道。

“你倒是夠坦誠的。不過,本王想知道,你究竟是爲了什麼?如果你只是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那此事就無需再提了。本王雖爲遠藩,但也不想成爲你加官晉爵的墊腳石。”朱聿鍵的臉上依然掛着淡淡的笑容,語氣也很是平淡,不過眼睛裡卻已是鋒芒畢‘露’。

龐嶽已經猜到,朱聿鍵這話多半不是僅僅在問他,而是在問這屋中的所有人,只不過,可能是因爲文官要好面子一些,朱聿鍵才選擇了自己這個武將發問。

“回殿下,卑職不敢!”龐嶽一臉平靜地答道,“卑職身爲大明武將,深受朝廷厚恩,不敢有絲毫忤逆之心。卑職所做的一切,皆因卑職不忍看見大明江山就此沉淪,華夏子民掙扎於異族的鐵蹄之下,除此之外,不敢有其他雜念!若有二心,甘遭天譴!卑職竊以爲,殿下雖爲遠藩,但德才兼備、勇於擔當,且‘胸’懷進取之心,若殿下肯肩負起監國重任,屆時我大明君臣上下一心,必有‘蕩’平建奴,廓清寰宇的一日!”

“龐參將所言甚是!如今國難當頭,萬民身陷水火之中!老臣還請唐王殿下肩負起監國重任,以拯天下蒼生!”朱大典對着朱聿鍵長揖到底,神情‘激’動。

“臣等絕無二心,只是懇請殿下擔負監國重任,以拯大明江山!”蘇觀生等其他官員也紛紛勸道。

朱聿鍵還是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走到了窗戶前,凝視着天上的白雲。他,又何嘗不想掌握朝政呢?他自幼便歷遭磨難,由於祖父只喜歡其叔父而厭惡其父親,因此他自降生開始便倍遭歧視,12歲時更是和和父親一道被祖父無端囚禁於王府承奉司內,一關就是多年,險些被活活餓死。從那時起,他便咬牙立志,學一身致用的本領爲自己和父親爭口氣,在囚禁中藉着佛燈日夜苦讀。後來,他的父親被叔父毒死,在右參政陳奇瑜的極力堅持下,祖父才勉強立他爲世孫。繼承王位之後,他本以爲可以好好地施展一番身手實現報國之志,但殘酷的現實無情地擊碎了他的夢想,他因‘私’自募兵北上勤王而被崇禎皇帝貶爲庶人並再次遭到囚禁。弘光皇帝即位之後大赦天下,他才得以恢復自由之身和王爵,但卻被強制指派遷往廣西平樂府就藩。經歷過如此多的變故之後,朱聿鍵也漸漸地心灰意冷了,但在夜深人靜之時,那種報國無‘門’且屢遭誤解的痛苦卻經常折磨得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如今,登上權力最高峰、掌握朝政的機會就擺在眼前,他又怎麼會無動於衷?

在朱大典等人充滿期待的目光中,朱聿鍵慢慢地來回踱起了步,沒有人知道此刻他的心中所想。終於,在朱大典準備再次開口請求的時候,朱聿鍵緩緩地站住了。

長舒了一口氣之後,朱聿鍵對着衆人說道:“多謝諸位對本王的信任。諸位赤膽忠心、心憂國事,那本王也就不應再袖手旁觀。”

聽到這裡,衆人心中都是一陣狂喜。

但朱聿鍵的話還沒有說完:“不過,既然潞王已準備降清,那這杭州城自然是不能再待下去了。依本王看,我等還是先離開杭州,等安頓下來再討論監國事宜吧。”

既然朱聿鍵已經默認了出任監國,那具體時間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一想到這裡,衆人皆滿懷喜悅,紛紛地向朱聿鍵行禮:“殿下明鑑!”“殿下英明!”……

從唐王府邸出來之後,龐嶽和王東日便急急忙忙地回城北大營調動兵馬,以護送朱聿鍵南下。

方纔,朱聿鍵委婉地接受了擔任監國的請求之後,便開始和大家討論下一步的去向。大大出乎龐嶽意料的時候,朱大典、蘇觀生等人居然異口同聲地請唐王前往福州,朱聿鍵本人對此也深表贊同。本來,龐嶽想趁漢‘奸’海盜王的弟弟鄭鴻逵還沒出現的時候,讓朱聿鍵前往江西或者湖廣,以擺脫鄭家的控制。但看到朱聿鍵和朱大典等人是如此意見一致,龐嶽也就沒有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畢竟,將來的隆武帝要離開福建,辦法多得是,也不急於這一時。

回大營的路上,見王東日在一言不發地沉思,龐嶽不禁問道:“旭之兄,想什麼呢?”

王東日干笑一聲:“還是慕遠兄弟有魄力啊!參與這種大事的時候連眼皮都不眨一下,老哥我是自愧不如啊!”

龐嶽笑道:“哈哈哈……有魄力也好無魄力也罷,總之,旭之兄,以後你我兄弟二人可就都是定策功臣了!”

“可我爲何總覺得心裡邊沒底啊?”王東日的語氣中透着幾分擔心。

“那旭之兄覺得唐王這個人怎麼樣?”

“我也說不太清楚。”王東日搖了搖頭,“不過我覺得唐王這人有氣度、有涵養,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這就對了!旭之兄,相信我的決定,沒錯的!現在我們只需幹好手頭的事,其餘的無需去想!”龐嶽鄭重其事地說道。

“嗯,慕遠老弟說的是,我們還是快些趕回大營吧!別讓唐王和朱大人等太久!”

“好!哈哈哈……”

下午,龐嶽和王東日集合兵馬趕到了東‘門’,朱大典和唐王一行已經在那裡等候。雙方匯合之後便開始向南而去。

出城之後,龐嶽心中不由得產生了強烈的愧疚感。雖然自己之前口口聲聲說要抗擊建奴、保護百姓,但如今建奴還沒來,自己卻要先棄城而逃,說出去實在是令人恥笑。自己以前一直看不起那些逃跑將軍,但眼下自己的行爲與他們相比又有多大區別呢?唉!可自己又能有什麼辦法?眼下自己實力實在太弱,手下這點人馬怕是給建奴塞牙縫都不夠。

還是先保全有用之身,日後再報仇雪恨吧!杭州,我龐嶽一定會再回來的,一定回回來洗刷我這次留下的恥辱!看了看身後的杭州城,龐嶽在心中恨恨地說道。

不料,隊伍向南才走了幾裡,便見前方塵土飛揚,另一支軍隊從側面包抄過來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這是哪支軍隊?想幹什麼?”龐嶽頓時一陣警惕,下令做好了戰鬥準備。

不一會兒,前方的探馬便來回報:前方的那支軍隊也是明軍,主將是靖虜伯鄭鴻逵,剛纔長江前線敗回。他們聲稱自己絕無惡意,想問問飛虎營和振威營將往何處,也好結伴同行。

鄭鴻逵?他終於出現了!龐嶽在請示過朱聿鍵之後,便把讓探馬把己方兵馬將往何處以及唐王也在軍中的消息告知過去。

過了不多時,便見得幾騎從鄭鴻逵軍中飛馳而出,直奔飛虎營而來。

“來者何人!”位於飛虎營隊列最前方的馬隊千總石有亮大喝道。

領頭的一個三十歲出頭的漢子勒住馬首,一臉和氣地說道:“我乃大明江防總兵,靖虜伯鄭鴻逵,聽說唐王在此,前來參見!勞煩通報一聲!”

沒等石有亮作答,龐嶽便趕了過來,在馬上向鄭鴻逵抱拳一禮:“原來是靖虜伯!廬州鎮參將龐嶽在此有禮了!”

鄭鴻逵的官階雖然比龐嶽要高,但他爲人忠厚,再加上此次與清軍一戰,自身實力已經大損,手下只剩下了兩千疲卒,而他見龐嶽手下數千大軍依然軍容整肅,自然不敢有半點輕視之心。因此,鄭鴻逵也向龐嶽抱拳笑道:“龐參將!幸會,幸會!聽說龐參將要護送唐王前去福州,在下斗膽想與貴軍同行,一同護送唐王前往,如何?在下就是閩省人士,這一路上的地形實在是熟悉不過了!”

龐嶽笑道:“有靖虜伯與我軍同行,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不過,具體如何,在下還得先請示唐王才行!這樣吧,靖虜伯與在下一同前去面見唐王如何?”

鄭鴻逵微笑着點點頭:“好!那就勞煩龐參將帶路吧!”

等鄭鴻逵來到朱聿鍵面前說明了自己的請求之後,朱聿鍵很快便同意了並褒獎了鄭鴻逵幾句。在朱聿鍵看來,自己正要去福州建國,福建的實權人物鄭芝龍的弟弟主動前來引路,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眼下還沒到福建的他自然還不會體會到鄭家兄弟日後的飛揚跋扈。

會合了鄭芝龍部之後,護送唐王朱聿鍵的兵馬達到了近七千人,一衆大軍浩浩‘蕩’‘蕩’向着福建方向而去。

此時的龐嶽,看着遠方的景物,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同時也在默默的感嘆:來到這個時代一個多月了,但自己似乎什麼都沒改變,廬州鎮的覆滅、弘光被擒、黃得功戰死、朱常淓降清,建奴不費吹灰佔領江浙……一切都和原來的歷史一樣。由於實力太弱,自己居然只能是一個可憐的旁觀者!此去福建,唐王即將即位,自己一定要藉着這個機會努力發展實力,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改變華夏民族的悲慘結局!一定!

軍旗飄舞,戰馬嘶鳴,一支對建奴滿懷仇恨的軍隊,就此踏上一條全新的征途……

第一卷山河破碎完

第86章 轉機第111章 儆尤第84章 建奴離去第113章 揭幕第125章 挺進第113章 饋贈第6章 名振第130章 落幕第78章 危機浮現第9章 時刻已到第93章 戰後諸事第25章 山雨欲來第56章 失意的泰山營第2章 豈因禍福避趨之第50章 短兵相接(二)第50章 火炮與佩劍第91章 即將啓程第62章 肆虐的排槍第12章 蕪湖血戰(一)第65章 撤退第137章 嫌隙第145章 上門第78章 博弈第90章 北返第49章 湖廣鎮慷慨讓城,忠貞營緊急蹉商第31章 遇刺第44章 遭變故湖廣鎮一觸即潰,獲良機尚可喜志在必得第36章 此計一出風雲動,吾輩豈能惜此身第7章 北返第22章 欣欣向榮(下)第92章 征程第135章 舉措第21章 榮譽和勳章一百三十六章 伏波營第66章 逆襲第77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5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39章 首戰第10章 殺奴!第117章 鋼鋒第27章 朱大典到來第7章 北返第13章 蕪湖血戰(二)第27章 朱大典到來第126章 光復第74章 圍城(一)第78章 危機浮現第45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6章 訓練計劃第86章 轉機第85章 “迎駕軍”到來第123章 震驚第50章 火炮與佩劍第88章 新的任命第114章 列陣第16章 暗流涌動第17章 悲哉,上將軍!第42章 十萬火急催南返,戰與不戰兩難間第61章 首炮打響第60章 血腥攻防戰(上)第107章 突如其來第76章 連夜行軍第54章 龐嶽的決心第107章 突如其來第3章 向鄭芝龍要人?第25章 荊州第6章 突襲(一)第46章 再入彀中沈張授首,一鼓作氣明軍奪城第97章 突擊第59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抗清義士第10章 以身作則第6章 昆明(下)第33章 小勝,賜字第137章 嫌隙第106章 驚變第57章 大戰將至第68章 備戰第13章 鐵廠、製造總局第50章 短兵相接(二)第47章 勝利第6章 訓練計劃第5章 表白第51章 石參將笑談身外事,刑總監勇闖鬼門關第20章 又是建奴!第11章 洞庭第88章 忠貞營第6章 突襲(一)第1章 福州第128章 橫掃第92章 南昌第23章 軍魂的鑄就第97章 突擊第20章 忍耐第25章 山雨欲來第58章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抿恩仇第118章 西線第114章 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