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第441章 覺悟

“孫家爲什麼要把自家族人秘密遷移到陝西來呢?”

海棠聽哥哥海礁說完最新消息後,不解地問。

海礁早就跟周奕君與唐蒙兩位友人討論過這個問題,自然有自己的猜想:“他家早年不是安排了孫永祿過來搶奪兵權麼?上輩子他們是成了事的,只不過孫永祿能耐有限,行事又不靠譜,連同夥都看不過眼,沒幾年就把他拉下馬來,否則孫家也不是沒希望在西北紮下根,成爲周家、唐家這樣的大族。”

這輩子孫永祿早早被攆出了西北邊軍,但孫家顯然還不肯死心,又遷移了一批族人過來,打算利用這些人在臨潼落戶,將來參加科舉或是參軍,再次圖謀西北實權。若不是杜伯欽落馬,連帶的孫家安插在長安周邊的爪牙也跟着落了網,導致孫家陰謀暴露,說不定就真讓他們成事了。

海礁在別人面前不露聲色,私底下還是挺開心的。這輩子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接連破壞了孫家好幾次陰謀,多年的謀劃都落了空,損兵折將又虧了大筆錢財,連族人都叫西北邊軍的將領們盯上了,真真是大快人心!

海棠想了想:“我猜孫閣老掌握了朝中的權力後,發現自家人完全是靠皇帝的寵愛支撐着,根基薄弱,皇帝要進行變法,用得着他們時還好,萬一哪天反對變法的聲音太大,皇帝無力抵抗時,爲了自保,把他們推出去做擋箭牌,他們毫無自保之力,立刻就要從高處摔下來,粉身碎骨,再難翻身了,因此就盤算着要搶奪周家的兵權。只要有兵權護身,再加上他們在朝中掌握的權勢,就連皇帝也不能輕易將他們當作棄子。

“我從前曾納悶過,孫家想要兵權,爲什麼不選擇禁軍或是京城周邊的軍隊?那不是更加近水樓臺,也更能讓皇帝不敢對他們動手嗎?如今想來,他們估計也知道那些軍隊的兵權是皇帝絕對不會交到他們手中的,頂多只敢借用聯姻的方式,去施加一點影響力,卻絕對不敢明着佔位,所以他們纔會盯上西北邊軍。西北離京城夠遠,但兵力卻很強大,具有足夠的威懾力,又不會讓皇帝嚴格禁止孫家人染指。孫家人再遷一批族人到西北來安家,在本地打好根基,等哪天朝中局勢不妙時,大不了就閤家退居西北,有兵權傍身,誰能威脅到他們的性命呢?”

孫家之所以會盯着周家不放,處處打壓算計,估計就是眼紅周家在西北的影響力,想要取而代之。況且他們想要圖謀西北兵權,若是不把西北軍中第一名門望族周家壓制下去,再多的算計也不可能成功,頂多只會成爲一個沒多少話語權的地方豪族而已。若是皇帝有心要對孫家趕盡殺絕,周家只會聽命行事,那時孫家就算在西北置下再多的田地產業,供出再多的文臣武將,也照樣只能束手就擒。

海棠想明白了這一點,說給哥哥聽。海礁也贊同她的分析。

他還說:“就算圖謀西北兵權不成,孫家悄悄兒遷移一批族人過來,也是在給自家謀後路。”

上輩子新君繼位後,孫家固然是掙扎了數年終於倒臺了,但其實只有孫閣老這一支,還有與他比較親近又做了高官的幾房族人落網罷了。他們老家那邊有好些不曾參與過謀逆犯罪之舉的族人平安逃過一劫,只是功名被廢,田產被充公而已,可族裡還有祭田可以供養子孫,祖產房屋也保住了。除此以外,還有不少族人下落不明,帶走了大批財物與孫家的罪證。這些人,朝廷一直沒停止追緝,只可惜,直到海礁死亡爲止,他們仍舊是不見蹤影。

其實不是朝廷不用心,而是孫家倒臺後,朝中也不是從此太平了,仍舊有許多麻煩事層出不窮,又有居心不良之人紛紛跳出來生事,把陶嶽陶相爺給累死了。海礁這個錦衣衛密探,也是折在其中一個犯官手中。朝廷的精力被拖住了,又能分出多少力量去追蹤幾十個不顯眼的孫家族人呢?反正孫閣老一家子都已死了,其餘人等就算逃走,也成不了氣候,所以朝廷纔會丟開不管的。不過,海礁如今大概能猜到,上輩子那些失蹤了的孫家族人,可能是被藏在什麼地方了。

上輩子孫家倒臺後,西北邊軍終於有了靠譜的新主帥何元帥,平定了楚胡兩國的邊境紛爭;周家族人還在邊軍中任中低層武官,低調度日;京中的鎮國公府一支則奮力向新君證明自己,爭取重回西北;唐家日益衰落下去,不復從前顯赫。

在這種時候,陝西境內根本沒有影響力足夠大的名門大族坐鎮。孫家族人若能隱瞞住自己的真正身份,在臨潼縣生根發芽,悄悄經營,還真是不會引起什麼人的注意。等過個幾十年,他們恢復了元氣,以臨潼孫氏的名義重回權力中樞,又有誰會知道,他們原是逆臣之後呢?

海礁只感嘆,孫家上輩子行事竟如此隱蔽,能在西北邊軍的地界上開拓出自家的一片天地,卻沒有引來任何人的注目,實在是太過陰險了。幸好他兩世爲人,及時提醒了周家,沒讓他們繼續被孫家算計下去,否則,周家失勢,受到周家庇護的海家與謝文載等人,又能落得什麼好結果?怕是回了直隸老家,也不會有太平日子可過吧?

海礁忍不住小聲對妹妹說:“周家好生粗心啊!明明鎮國公素日行事精明,對上胡人從來都是贏多輸少,對上孫家也不會讓人佔了便宜去,孫家要等到鎮國公去世,才真正奪得了西北兵權,可他老人家竟然愣是沒發現自家眼皮子底下,就有孫家的大片田產與大批族人。無論是西北邊軍,還是陝西境內的地方官員,都叫孫家收買、安插了不少人,周家竟毫無所覺,怪不得上輩子他們屢屢受挫呢!”

海棠嘆道:“鎮國公再厲害,也只是一個人。你指望他能管得了多少事呢?況且他如今年紀也大了,身體精力一年不如一年,光是管理邊軍,就夠費神了吧?他信任自己手下的將領,又認爲陝西是周家基本盤,周家親友舊部遍佈各地,絕不會有問題,又怎會留意那些瑣事?”

海礁沉默下來,過了好一會兒才道:“確實。我不能因爲鎮國公打仗厲害,就覺得他什麼事都能應付自如了。他雖有許多信任的部將,可唐家自有盤算,其他將軍們也各有私心;他的兒子都很能幹,但周大將軍、週三將軍長年駐守甘、肅二州,週二將軍娶了個不省心的夫人,週四將軍是養子,行事總束手束腳,週五將軍早亡,週六將軍又還年輕……就算是族人之中,也有三房這樣總拖後腿的……他老人家能有幾個可以放心用的幫手呢?有所疏漏也很正常。更別說,京城的皇帝又愛添亂,總護着孫家……”

海礁覺得,他似乎應該更努力一點才行,不能什麼事都指望鎮國公去處理。

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風險太大了。

461.第461章 期盼292.第292章 口角384.第384章 通信306.第306章 老牌外戚307.第307章 見面246.第246章 新生活第42章 事成66.第66章 年近歲末394.第394章 置業145.第145章 腦洞494.第494章 馬氏的事業心533.第533章 長安前衛的大比武252.第252章 陰差陽錯275.第275章 苦着臉的周世功533.第533章 長安前衛的大比武77.第77章 一些前世舊瓜(二)547.第547章 來信476.第476章 質疑226.第226章 封院206.第206章 質問186.第186章 兄妹重逢142.第142章 長安故居197.第197章 當場叫破369.第369章 不速之客477.第477章 逐漸顯露261.第261章 平陽府歷險記127.第127章 難纏237.第237章 交上了朋友第2章 物是人非的穿越(已修)157.第157章 許可131.第131章 訴苦535.第535章 新路子378.第378章 悔恨第8章 進城遇仇人(已修)66.第66章 年近歲末220.第220章 送信第47章 打壓第41章 出個好主意417.第417章 暗示85.第85章 小小抱怨213.第213章 往事104.第104章 撒歡174.第174章 好心人海礁282.第282章 奇怪的馬車339.第339章 陳太太的承諾313.第313章 傳開507.第507章 小心175.第175章 天真445.第445章 遵化州消息408.第408章 四百章零七 振作153.第153章 追蹤第4章 馬車中的密談(已修)176.第176章 合作無間106.第106章 心事429.第429章 往事294.第294章 閨怨81.第81章 海長安的身世210.第210章 喜與憂370.第370章 周旋280.第280章 歸人299.第299章 分家之議443.第443章 焦慮329.第329章 兩條線索231.第231章 好消息140.第140章 又破案了230.第230章 準備功夫418.第418章 虛空對峙194.第194章 客人213.第213章 往事91.第91章 和談結束79.第79章 皇帝爲何要那樣?第22章 少年,來制定一個計劃吧(已修)第30章 重生者的禁忌221.第221章 奔波忙碌的海礁258.第258章 完工154.第154章 屠家與杜家第23章 無妄之災(已修)364.第364章 入住95.第95章 胡人奸細落網196.第196章 左右埋伏210.第210章 喜與憂334.第334章 邀約257.第257章 內鬼79.第79章 皇帝爲何要那樣?71.第71章 故人的消息58.第58章 勤奮苦練的海礁140.第140章 又破案了第2章 物是人非的穿越(已修)246.第246章 新生活489.第489章 來客165.第165章 好人設的侷限468.第468章 當年舊事121.第121章 證詞77.第77章 一些前世舊瓜(二)466.第466章 夏日炎炎158.第158章 知情117.第117章 討論案情第22章 少年,來制定一個計劃吧(已修)506.第506章 晚歸407.第407章 四百章零六 不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