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483章 能用計而不善用計

飯桌上,薩維芙的目光時常落在紀發身上。

於薩維芙而言,今天的經歷實在太奇妙了。

在非洲戰場上,華人並不是特別多,而能令薩維芙生出敬佩之情的只有兩人,其一便是已經消失了五年的鬼槍兵王,另外一個便是穩穩僱傭兵團團長陳穩穩。

薩維芙本以爲在非洲戰場上,沒有華人還能比這兩個人更優秀,但是她錯了。

還有他。

她瞧了一眼斯文吃肉的紀發,微揚細眉。

這是一個深藏不露的男人。她想。

薩維芙有些後悔。

她後悔於錯過了紀發與諾夫的一戰,後悔於那個時候竟然進入了主帳篷。雖然百諾齊納描述得足夠精細,但薩維芙依舊無法從百諾齊納的言語中感受到紀發與諾夫那一戰的驚心動魄。

不過所幸,她沒有錯過紀發定下的兵分五路之計。

兵分五路的計劃成功了。

紀發成了天喬瓦總武裝勢力的英雄。

一旦天喬瓦總武裝勢力開國,那紀發便是開國功臣。

不知怎地,薩維芙心頭忽然有些期待。

期待?

期待什麼?薩維芙問自己。

難道期待以後能一直與他共事嗎?薩維芙將這個想法拋諸腦後,因爲當這想法出現的時候,她的心竟有些亂。

多麼可笑啊,從小就嚮往男孩子生活方式的自己竟然會因爲一個男人而心亂?薩維芙撇了撇嘴。

天喬瓦不是一般人,當然看得出薩維芙的這些小心思,但卻沒有多言,而是在酒足飯飽之後,衝着紀發揮了揮手,道:“紀發,你跟我來一趟,我有事與你說。”

說着,天喬瓦已經站起身子,走向了帳篷。

紀發微揚眉頭,與黃輝對視一眼,然後衝着四下點了點頭,緊跟着天喬瓦走了上去。

天喬瓦領着紀發來到了還沒有完全紮好的主帳篷處,雙手負背,看着有些昏暗的天穹,似是感慨,又似平淡,道:“華夏的天空,應該有星星吧?”

紀發聞言一

怔,繼而道:“有的。”

天喬瓦嘆了口氣,道:“非洲戰場經年炮火連綿,生於此間的我,竟然瞧不見星星。”

呼!

紀發的眼睛猛地睜大,因爲天喬瓦竟然說的是漢語。

他除了話音有些拐,咬字竟然比一些華夏本土人還要清楚。

見到紀發這般表情,天喬瓦笑道:“與別的從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將軍有些不同,我從小就含着金鑰匙出生,一直接觸貴族教育,並熱衷於華夏所謂的帝王之術。託亞斯,可能你沒聽過這名字,這是一個小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後來毀於戰火之中。那年我才十八,剛去華夏留學兩年回來,我的國家亡了。”

紀發聞言微微一怔,他聽到了幾個使得心頭一震的字眼兒。

我的國家亡了。

天喬瓦的國家?

“我是託亞斯的王儲,也是託亞斯的王子。”天喬瓦笑着解釋。

聽到這話,紀發渾身一震。

怪不得剛見到天喬瓦的時候,紀發就覺得天喬瓦氣質非常好,與別的兇猛的將軍大不相同,原來天喬瓦曾經竟然是一小國的王子。這樣說來,天喬瓦成爲天喬瓦武裝勢力的將軍,以及各路彙集的天喬瓦總武裝勢力的首領,實際上並不會讓他覺得多麼高高在上,因爲他曾身處過更高的位子!

天喬瓦提及國家滅亡的時候,輕描淡寫,面帶微笑。

他究竟經歷了多少苦難,才能養成現在的心性?

紀發只是普通人,也會有虛榮心,經歷了那麼多事情,潛意識裡認爲自己是比較優秀的,心性也是比較堅韌的。只是紀發發現自己與天喬瓦一比,竟然小巫見大巫!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紀發心頭一震,愈發謙遜。

天喬瓦前一刻還在煽情,下一刻忽然目若鷹隼,直勾勾地盯着紀發的臉面。

“我之所以讓你過來,是想要問你一件事。”

紀發看向天喬瓦的目光,心頭一凜。

“您請問。”

天喬瓦一字一頓地

道:“你投靠我,究竟是想要借我的手滅掉卡醜紐武裝勢力,還是想要獲得什麼東西?”

天喬瓦的語氣有些冷,紀發的心更冷。

紀發萬萬沒想到吃飯時還對他稱讚有加的天喬瓦,這個時候竟露出了嗜血野獸般的姿態。

紀發頓了頓,道:“我想知道您爲何這麼說?”

天喬瓦微揚眉頭,道:“記得我剛纔說的託亞斯嗎?我的國家亡了,我的勢力卻沒有全部消亡。在你兵分五路的這段時間裡,我讓人調查了一下你的信息。你在華夏是商人,是警察,是武道家……偏偏,你沒上過戰場,且不是什麼所謂的胖瘦僱傭兵團的一員。也就是說,你來莫斯蠟小鎮,是有事要做。”

紀發倒吸了一口冷氣。

天喬瓦雙手負背,圍繞着紀發走了半圈,在紀發耳邊寒聲道:“你第一次來莫斯蠟小鎮,如何會知道莫斯蠟小鎮以南有個門,又怎會知道卡醜紐武裝勢力坐鎮在莫斯蠟小鎮南門處?你怎麼知道第五路軍守在莫斯蠟小鎮以南,能夠發揮做大的作用?”

紀發忽如寒冬臘月被一盆冰水兜頭澆下,渾身驟地一涼。

本來想要藉助端木天設計時拿捏人性的方式,設出一條兵分五路的完美之計。只是兵分五路的計策固然成功幫助天喬瓦總武裝勢力拿下了莫斯蠟小鎮,卻暴露了紀發有其他目的的事實!

能用計卻不善用計!

紀發心頭一凜,忽然想起曾經有位前輩這樣評價他:有小聰明,智商也高,隨機應變能力也足,卻沒有大智慧,不能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紀發不知道的是,端木天也曾這樣評價過他:智商有餘,慧根不足。

長呼了一口氣後,紀發揚了揚眉,心頭寒冷之極。

天喬瓦會對他怎樣?會殺了他嗎?紀發心有些亂。

天喬瓦看着紀發,忽然笑了起來,拍了拍紀發的肩膀,道:“行了,別那麼緊張,不管你有什麼目的,總歸是幫了我一把。你來莫斯蠟想做什麼,直接說吧,要是能幫你,我肯定幫你一把。”

……

(本章完)

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526章 爛番薯臭鳥蛋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98章 盛筵開始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79章 讒言三至,慈母不親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39章 尖端研究所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554章 證據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88章 北海龍宮第一卷 正文_第61章 生死狂飆第一卷 正文_第120章 逃跑第一卷 正文_第84章 風雲再起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93章 持續發酵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167章 王小乖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60章 端木家族第一卷 正文_第133章 冷雨夜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77章 美好的計劃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57章 從哪兒跌倒從哪兒爬起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18章 臣服與壞消息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04章 雙親何以安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927章 一支奇兵第一卷 正文_第28章 奔馳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469章 紫色天眼異能發威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72章 平淡生活與挑釁第一卷 正文_第54章 比賽開始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47章 大人情第一卷 正文_第24章 英雄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79章 五千萬將軍府第一卷 正文_第67章 通了天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85章 你們一起上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82章 追究到底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61章 萬劫不復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02章 淚水流了滿臉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68章 名垂千古或遺臭萬年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58章 千分之九百三十七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04章 火狼的計劃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49章 人生有因果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927章 一支奇兵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168章 洪常惺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501章 憤怒的紀發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185章 津天古文化街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93章 持續發酵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17章 夜半鬥武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96章 四人之局第一卷 正文_第46章 異能之威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54章 神仙眷侶第一卷 正文_第49章 離開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22章 鶯鶯燕燕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553章 堪稱驚奇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13章 坐輪椅入宴會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53章 狀若癲狂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34章 碎石區域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22章 鶯鶯燕燕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33章 紀婷婷的消息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905章 偏向虎山行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34章 認慫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437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931章 火燒太平洋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99章 他那是雌的,我這是雄的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13章 再入徐家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31章 找上門兒來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85章 人生總不能太安靜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50章 脫胎換骨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900章 挑戰巔峰高手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08章 氣數將盡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74章 震撼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72章 平淡生活與挑釁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78章 神一般的存在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198章 昏死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76章 誰打了誰的臉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28章 激動無比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57章 夢心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68章 張娃娃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52章 女兒心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96章 用拳頭說話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838章 殘圖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48章 身價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34章 莫卡殺手組織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96章 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53章 危機之局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31章 唐裝老人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69章 神秘勢力驚四方第一卷 正文_第133章 冷雨夜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61章 挑戰隱世豪門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90章 有所謀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53章 愛情的味道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424章 努力增強實力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17章 變化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235章 一撇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582章 冤家路窄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432章 豈因禍福避趨之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27章 再見陳穩穩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81章 萬衆期待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22章 被激怒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36章 勇敢的心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553章 堪稱驚奇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379章 讒言三至,慈母不親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621章 於小雅的決定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41章 母親尚在第二卷 龍騰虎躍_第144章 刮刮樂第一卷 正文_第134章 霸王餐第三卷 娑婆世界_第770章 先知第一卷 正文_第40章 有所爲而有所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