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耿一誠的機會

“是呀,我們已經佔領了襄陽與鄖陽,如果再佔據南陽的話,我們在地理上就處於優勢了。襄陽往南一馬平川,鄖陽控制着湖北進入陝西的要道,而南陽則把控這中原。這三地正處於中原、西北與江南的交匯之地,掌握了這三地確實是很重要。”喬同化說道。

“這麼說將軍決定去棗陽了?”單成敬說道。

“嗯!就這麼定了,明天一早我們率軍去棗陽。”喬同化說道。

“將軍,現在隨州的事情已經算是告一段落,只是不知這件事要怎麼與襄陽說。”單成敬擔憂的說道。

喬同化嘆了口氣,說道:“只能如實說了,畢竟這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我們已經盡力了。”

單成敬聽後說道:“這件事還真是一件大事呀,平政將軍可是我軍自起事以來失去的最重要的一位將領呀,他更是元帥的堂弟。”

喬同化聽後說道:“亂世任命如草芥,更何況我們做的本來就是準備隨時調腦袋的事,就算死也怨不得別人。相信元帥他們應該也很清楚,不會怪我們的。”

“是的,元帥他們並不是隨便遷怒別人的人。”單成敬說道。

鄖陽府。

高鴻信已經與德愣泰交戰了數場,總體來說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到了現在高鴻信也有些着急了,畢竟城中早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如果他們再不能將德愣泰擊敗,鄖陽就算沒有被擊破,也會被餓死的。

相反德愣泰則要悠哉的多,雖然過去的幾場戰鬥他還是略處於劣勢,但是隻要鄖陽府還處在他的包圍之中,他便佔據着戰略上的主動。

“我要怎麼才能徹底擊敗德愣泰呢?真是傷腦筋呀!”高鴻信拍着腦袋自語道。

戰爭打到現在義軍已經全力已盡了,而清軍看似與義軍相當其實是清軍還沒有將力量全部用在湖北,如果清軍能投入更多的力量的話,義軍早就已經被撲滅了。

高鴻信心裡已經很慶幸了,最起碼清軍現在與他們看起來是勢均力敵。他其實心裡很清楚,德愣泰是故意不與他正面對決的,只是來小規模的戰鬥。

高鴻信現在要做的就是逼德愣泰與他做決戰,不過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畢竟他們上次與德愣泰交手便已經體會到了德愣泰的忍耐功夫。

“少元帥,你讓我查的事情已經有消息了。”這是高鴻智急衝衝的跑了進來。

高鴻信聽後臉色一喜,說道:“說說,到底是怎麼個情況?”

高鴻智喘了口氣,然後說道:“果然不出少元帥所料,德楞泰將他大軍的糧草就在裡鄖陽城不遠的地方,都放在了鄖陽西邊的馬昌鎮。雖然他每次都掩飾的很好,但是我們的人還是找到了一絲的蛛絲馬跡,然後情報司的人便順藤摸瓜,最終確定了糧草就在馬昌鎮。”

高鴻信聽後笑了起來,說道:“有了這個消息,我們總管能逼迫德楞泰了,就算不能逼他與我們生死大戰,但是解除鄖陽城的圍困還是能行的。”

“看來少元帥已經成竹在胸了。”高鴻智見狀心情也舒暢了,笑着說道。

●тt kΛn●c o

高鴻信點了點頭,接着說道:“你有沒有隨州那邊的消息?”

“目前還沒有收到,畢竟現在襄陽以東基本已經全部成了清軍的天下,情報司的情報傳遞速度多少還是受到了影響的。”

“嗯,等有了消息,你要第一時間通知我。”高鴻信對隨州也是格外關注,畢竟高鈞平是他的堂叔,如果出了什麼意外的話,他也不好跟高均德交代。

“好的。”高鴻智趕忙說道。

第二天,高鴻信便排除了一直數千人的大軍,悄然向馬昌鎮趕去。

馬昌鎮位於鄖陽城的正西方,而高鴻信大軍的所在地琵琶灘則位於鄖陽城的正東方,兩地正好隔着鄖陽城。

高鴻信這次行動要的就是出其不意,一舉到會德楞泰的糧草,從而爲鄖陽城接觸圍困。因此,高鴻信決定讓軍隊繞一個大圈,先是向南度過漢水,然後向西,在向北渡過漢水之後發動突然襲擊。

在高鴻信看來,馬昌鎮地處漢江之畔,清軍肯定不會對漢水所在的過於防備,如果能隱蔽度過漢水,一定會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

執行這次偷襲任務的便是耿一誠,耿一誠家雖然不如單成敬家,但也是世代的書香之家。在高鴻信佔領襄陽以前,耿一誠一直只是一名在書院讀書的書生。自從應徵入伍之後,他雖然也覺得很累,但是最後都堅持了下來,同時也得到了高鴻信的看重。

耿一誠此時已經身處漢水之南了,他正在尋找合適的時機與地點安排渡河。

對於耿一誠來說,這次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這是他第一次獨自率領軍隊出戰,如果這次能打一場漂亮的勝仗的話,以後肯定獨自統軍的機會肯定會增多。

以前的耿一誠最大的人生目標便是考中科舉,光宗耀祖。但是在經過了將近一年的軍旅生涯之後,他反而對躍馬天下建功立業產生了興趣。雖然他並不認爲自己是純粹的軍人,但也想着有一天能如先烈一樣名留青史。

有的時候人就是在不知不覺中轉變的,從最開始的牴觸到後來的適應,一切都無聲無息。

恰似耿一誠和手下無聲無息的度過了漢水,來到了河的兩岸看似兩個極端,其實也近在咫尺。

耿一誠並沒有發現有清軍在南岸巡查的跡象,因此推斷清軍可能忽視了江邊的巡查。

事實也確實如此,德楞泰當然不會疏忽,但不代表他的手下會格外重視。負責守衛馬昌鎮的是一位名叫安敏的滿人千總,和德楞泰有着點親戚關係,不過是遠得不能再遠的那種。平時靠着吹噓和誇大德楞泰的關係,在軍中倒也無人幹招惹他。德楞泰當然也聽說過這個人,但他們畢竟還是有親戚關係的,也不好做什麼懲戒,只能不聞不問。

這次守衛馬昌鎮的任務,是安敏主動請求的,其他人也不好跟他搶,最後德楞泰只得將這份重要的差事交給了安敏。

不過差事的“重要”是在德楞泰看來,在安敏和其他人看來這確實十足的美差,因此安敏第一時間便搶了過來。

第334章 叢林中的隊伍第46章 選秀之前第296章 軍艦第176章 扣押第294章 姓氏第293章 不明不白第142章 出人意料的突圍第343章 緬甸起風雲(一)第233章 前景第182章 生病第261章 李家道口之戰第73章 髮式與服飾第128章 非藥石可醫第36章 伏擊第336章 噩耗第108章 曾雲翳的讚歎第342章 善後(二)第71章 保命符第108章 曾雲翳的讚歎第7章 途中(下)第114章 從死到生第335章 調離第333章 戰停第339章 進攻馬尼拉(二)第153章 出兵南陽第13章 圍城第195章 獨當一面第271章 紫禁城第143章 追與逃第78章 狐狸精第296章 軍艦第188章 陪嫁第152章 清軍的火炮第28章 各懷心思第64章 執着第77章 宴會前第316章 陸續簽約第338章 進攻馬尼拉(一)第223章 分兵第235章 如願第326章 滿洲里第257章 太原之戰(下)第189章 出人意料的福寧第114章 從死到生第159章 雙喜臨門第333章 戰停第331章 大戰目標第117章 高鴻信很糾結第343章 緬甸起風雲(一)第178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259章 風雨欲來第299章 天下一統(上)第277章 條約第183章 處理第318章 落定第263章 鄂爾多斯部第59章 思歸第30章 漢陽會戰(一)第214章 恩怨第216章 被遺忘的科舉(上)第115章 無奈之舉第297章 戰損第62章 詢問第231章 調換第72章 嘉慶元年的第1場雪第6章 途中(上)第283章 重光第192章 追逃第253章 僵持不下(中)第103章 土匪第202章 出人意料的進展第5章 南下會師第147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10章 城破第290章 家宴第134章 文思忠第95章 石柳鄧的野望第207章 納妾第50章 武昌第48章 **1刻值0金第315章 談判目標第270章 勸降第43章 匠作營第156章 來意第171章 有所作爲第59章 思歸第285章 爵位第291章 召見第313章 威勢第312章 條約第212章 百重山殺機第294章 姓氏第118章 宜昌、咸寧、武昌第274章 再戰第141章 一條路第85章 事成第171章 有所作爲第50章 武昌第320章 內附第11章 兵分2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