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M7自行榴彈炮

炮聲在照明彈亮起來的那一刻就響了起來。

德軍的坦克炮、反坦克炮、榴彈炮以及迫擊炮等等,劈頭蓋腦的打出一片炮彈朝英軍的自行榴彈炮陣地砸去。

做爲一款榴彈炮,M7自行榴彈炮的防護能力是相當出色的,它正面裝甲厚達51MM,這甚至都超過德軍“三號”坦克的正面裝甲。

這也是斯特萊克將軍要圍殲第5炮兵團的原因之一……

M7自行榴彈炮有着射程遠、裝甲厚且機動能力還相當不錯的優勢,這就決定了它會對坦克戰鬥羣構成相當的威脅。

一個坦克戰鬥羣若是正面撞上了M7榴彈炮羣,坦克羣必須抵近至一公里左右才能對M7的榴彈炮羣構成威脅,而M7原則上來說在十一公里外就可以用炮火打擊敵坦克羣。

再加上其最高時速達42公里,於是只要M7願意,就可以與德“三號”坦克始終保持距離形成一種“我能打得到你而你卻打不到我”的優勢。

最終就算面對面進入了彼此的射程,M7依靠着正面裝甲的厚度也並非沒有一拼之力。

當然,任何裝備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M7的缺點就是裝甲是開放式的,也就是頂部沒有裝甲,其側面裝甲不但薄而且還掛滿了炮彈……這其實是不得已而爲之,火炮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炮彈,而自行火炮爲了能夠達到隨打隨走的目的又必須把炮彈裝在炮身裡。

M7試生產時就存在這個問題……它原本只能裝24發炮彈,停下打一輪就得補充彈藥,這使它與拖掛式火炮沒有太大的優勢。

於是,美國佬硬生生的將M7改造成了可以攜帶69發炮彈……

69發,而且還是105MM口徑炮彈,就使炮體側面甚至是炮手腳下都鋪滿了炮彈,乘員都可以說是坐在一個彈藥庫存上。

這在實戰中無疑是十分危險的,就像現在,德軍一發高爆穿甲彈擊穿自行榴彈炮後立時就引起了炮彈的殉爆。只聽“轟”的一聲,一輛威風凜凜的鋼鐵怪獸瞬間就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中化爲了一團火焰。

又因爲自行榴彈炮是開放式的,爆開的彈片在戰場上亂飛亂射打得附近幾輛自行榴彈炮的炮手死傷慘重。

德軍的迫擊炮和榴彈炮也不示弱,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將雨點般的炮彈朝英軍傾瀉,霎時就將這個榴炮陣地炸成了一鍋粥。

英軍毫無還手之力……大口徑火炮總適合遠程射擊,M7也不例外,它的火炮射角爲35度,這使其最近射程爲800米,而此時的德軍正處於這個最近射程的邊緣。這使英軍能使用的就只有右上角的自衛武器……12.7MM高射機槍。

但就算是這樣也無濟於事,因爲龐大的車體會使他們成爲德軍很好的目標,而坐在炮彈上的他們一旦被擊中就會瞬間在這個世界消失。

不過這似乎也是一種幸運,因爲他們至少可以毫無痛苦的死去……劇烈的爆炸就會在他們意識到痛苦之前就將身體及意識撕成碎片。

這場戰鬥就沒秦川這些步兵什麼事了,因爲對於那些劇烈的爆炸以及沖天的火焰來說,他們手裡的步槍以及射出的子彈實在是微不足道。

轟炸整整持續了十五分鐘,英國人總算有機會舉起了白旗並讓德軍看到,於是炮聲這才緩緩停了下來。

德軍其實一開始就做好了要繳獲這款美式裝備的打算……他們對於機動速度快的裝備一向很有興趣。只不過他們必須得第一時間就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否則事情很可能會失去控制。

最終,德軍繳獲了五十二輛自榴彈炮及二十輛裝滿炮彈的汽車。

斯特萊克將軍對繳獲的這批裝備如獲至寶。

原因是自行榴彈炮操作簡單,它雖然使用的是中型坦克的底盤,但操作起來依舊是炮而不是坦克。

兩者的區別在於坦克需要車長、炮手等協同配合,這沒有幾周的訓練是很難做到的,就算勉強投入戰場往往也會因爲配合不好而成爲敵人坦克的靶子。

但自行榴彈炮卻並非如此,它只需要一個司機,其它的實際上就是炮手,與操作一門105MM榴彈炮沒有很大的區別。德軍甚至只需要將汽車駕駛員和炮手編在一起。

於是斯特萊克將軍馬上就將繳獲的自行火炮交給炮兵團,並命令他們自行調整炮組成員並用最短的時間學會操作。

事實證明斯特萊克將軍的這種做法是十分正確的,這些自行榴彈炮在其後的戰鬥中依靠其出色的機動性爲第21裝甲師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炮火掩護,它們與其它德軍火炮配合,甚至壓制着英軍三百多門火炮不敢輕舉妄動。

接着斯特萊克將軍就再不敢稍有耽擱了,他果然的指揮第21裝甲師直撲亞歷山大。

另一邊的奧欽萊克將軍聽到這個消息後就有如天塌下來一般面如死灰。

事實上,他是直到半小時後纔得到確切的消息……印度第4步兵師連同其指揮部被埋,第5炮兵團指揮部第一時間就被炸燬,它們都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向奧欽萊克報告情況。

直到英軍偵察兵碰到了潰逃的印度士兵詢問了情況,這才發現事態比想像的嚴重得多。

這也就是速度的魅力,也是德軍“閃電戰”屢屢在戰場上能收得奇效的原因之一……快速打擊往往能使敵人來不及反應,因爲敵人總是會在通訊、協同等方面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成份複雜的部隊更有甚者還是在通訊不便且戰機無法起飛的夜晚。

“將軍,現在該怎麼辦?”裡奇少將着急的問。

奧欽萊克將軍微微搖了搖頭,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爲他甚至都不知道德國人的位置,這就意味着無法確定德軍的進攻方向……於是阿拉曼防線就處處都是漏洞處處都要防。

考慮了一會兒,奧欽萊克將軍就把目光盯向了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奧欽萊克將軍說:“他們會進攻亞歷山大!”

第五十三章 電報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手貨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炮第五百三十一章 蓋世太保第四百六十六章 滑雪營第三百一十一章 西西里島第二百零二章 蒙哥馬利第六百九十九章 要求第十三章 棒球手第八百五十七章 法國團第二百九十八章 公平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加索山脈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主權第四十一章 榮譽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第六百二十三章 空降兵(2)第二百五十六章 計劃第六十三章 巡邏第三百六十三章 勝利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略第六百零一章 穿插第十二章 協作第六百七十二章 防禦第二十五章 導遊第八百一十五章 阻滯第一百八十七章 英格蘭弓弩第四百九十二章 補給第九百二十七章 凱旋(還有月票嗎)第五百八十三章 伏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合作(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九百三十九章 事半功倍第七十八章 撤退第四十一章 榮譽第五百七十二章 兩棲登陸船(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單位火力第四百五十七章 V1導彈第八百一十二章 中間地帶第三百一十五章 轟炸第七百二十三章 座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埋伏第五百二十七章 維爾茨堡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第三百一十九章 合作第五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九百零五章 殲滅第五百四十八章 驗證(2)第六章 殺人機器第四百零二章 恩納高地(五更奉上,求月票!)第八百三十一章 進攻(求月票)第七百九十章 轉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庫第九百三十九章 事半功倍第一百五十一章 阿拉曼防線第六百九十九章 要求第五百五十八章 電站第七百九十章 轉變第七百四十九章 訓練第三百三十一章 坑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失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潰退第七百八十一章 馬奇諾防線第八百九十三章 撤退第二百五十六章 計劃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外第一章 拖油瓶第三百五十三章 機場第四百零四章 巴頓的計劃第四十五章 上校第三百九十章 油田(求月票)第七百七十章 格里斯多夫第十六章 承重牆第四百零二章 恩納高地(五更奉上,求月票!)第六百四十章 防線第七十章 勝利第六百二十一章 石油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前言第四十二章 汽油第八百八十八章 陷阱第二百六十四章 合作(二)第九百一十九章 空降第八百六十四章 幌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計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幸運日第七百八十章 消息第四百章 欺騙第六百八十一章 惡性事件第一百四十章 榮耀第八百零二章 虎式(求個月票)第八百九十章 反攻第六百四十八章 科特盧班第九百二十一章 村莊第八百七十章 試探(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五章 經營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四章 資料第八百六十九章 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