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突尼斯

因爲克里特島已經引起意大利人的不滿,所以隆美爾也不敢急着宣佈利比亞獨立,畢竟這也不需要急於一時。

但其實有時宣佈與不宣佈其實並不重要,因爲德國軍隊在埃及和希臘都是這樣做的,於是利比亞人也想當然的以爲德國會支持利比亞獨立,甚至他們中還有許多人猜到了德國是礙於意大利軍隊的原因纔沒有這麼做。

德軍的這些政策很快就得到百姓的支持,埃及、希臘甚至還有利比亞人及其它國家的人。

這種支持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德軍輕鬆的組織起了一支民兵。

事實上,這支民兵並不是德軍組織起來的……

克里特島上的是丹尼斯上校,埃及的是史瑞夫將軍。

他們在德國的支持下獲得了大量的裝備,同時這些用愛國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部隊又不缺人,於是只需要將步槍分發下去很快就發展壯大。

當然,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不敢恭維,尤其是史瑞夫將軍的那支埃及軍,槍支分發下去後很快就出現持械搶劫、內部爭鬥等情況,就像之前所說的……非洲內部總是有數不清的部落,而部落的利益永遠大於國家利益,這使他們很難被組織在一起朝同一個目標前進。

但這對隆美爾來說並不算什麼事,因爲他的目的並不是讓這些部隊擊敗英軍……這些部隊當然無法擊敗英軍,他要的是挑起當地土著對英國人的仇恨激化他們的矛盾。

接着隆美爾就接到了來自史瑞夫將軍的情報:“大批美國軍隊在塞得港登陸!”

史瑞夫將軍甚至還提供了詳細的部隊番號:美國第10航空大隊,第1裝甲師,空降第503團”,另外還有從英國本土調來的英軍空降第一師。

這是丘吉爾努力的結果,他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第二天就飛往華盛頓與羅斯福商議,並與羅斯福達成了非洲戰場優於中印緬戰場的共識,於是美軍就將原本位於印度支援中國遠征軍的美國第10航空大隊全部調往北非。

這樣一來,英軍在北非就毫無疑問的擁有壓倒性的兵力。

拿着情報的隆美爾揚了揚眉,對參謀說道:“有意思,局勢完全按那個‘傳奇上士’說的那樣發展,就像他看到了似的!”

參謀知道隆美爾這話的意思,英國人調來大批的戰機和空降兵顯然不是爲了突破亞歷山大防線的,它們是用來往阿爾及利亞空降的。

隆美爾沒有多想,就把得到了這個情報轉發給了希特勒。

希特勒看到這封電報不由愣了,他在指揮部前焦急的來回走動着,然後猛地揮着拳頭罵道:“這就是日本那些蠢貨乾的好事,瞧瞧他們,在這關鍵時刻他們幹了什麼?”

也難怪希特勒會如此氣憤,希特勒其實是希望日本不要全面進攻中國而與德軍一起夾攻蘇聯的,但日本卻在諾門坎一役中被蘇聯給打怕了沒有這麼做。

這也就罷了,日本卻又偏偏要在這時候惹上美國這個主……希特勒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走過來的人,他一直以爲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之所以失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國參戰。

所以希特勒最希望的就是美國一直在旁邊看着,就算暗裡幫助盟軍也可以忍受,但日本卻打亂了希特勒的全盤計劃。

從這方面來看,日本人的確也像後人評價它的……是戰術上的巨人但卻是戰略上的矮子。

當然,日本發動戰爭也有其不得已的原因。

比如美國對日本實施燃油禁售而日本的燃油只有半年的儲量。

但問題是,日本的對手是中國,這時的中國就別說燃油了,連坦克都沒幾輛,日本完全有條件顧全軸心國的大局讓偷襲珍珠港緩一緩……日本考慮的,只是希望能儘快佔領中國全境然後從這個泥潭脫身而已。

當然,生氣歸生氣,希特勒對這個現實還是毫無辦法,他想了想,就給隆美爾發了一封電報:“不管用什麼方法,一定要守住亞歷山大防線!”

“尊敬的元首!”隆美爾回答:“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英國人集結空降兵的目標很有可能是阿爾及利亞?”

聞言希特勒不由一愣,將目光投往阿爾及利亞時就張着嘴半天也合不攏……法國人的陽奉陰違希特勒是很清楚的,所以盟軍幾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阿爾及利亞,這麼一來非洲軍團將很快崩潰。

“我需要怎麼支援你,將軍!”希特勒問得很無奈,因爲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隆美爾所帶領的非洲軍團就算都有三頭六臂也無法避免最終的失敗。

“很明顯!”隆美爾說:“我們必須搶先一步將阿爾及利亞控制在手裡,元首閣下!”

希特勒對此表示同意:“我會安排的!”

於是希特勒趕忙將駐守法國的兩個步後團:第36步兵團、第155步兵團調往非洲準備佔領阿爾及利亞,甚至還派出在意大利的第200步兵團一部先行趕到的黎波里然後上演一場佔領突尼斯的戲。

這場戲是由一架德國戰機開演的……這架德國戰機藉口出了故障在突尼斯機場緊急迫降,然後德國一個營的軍隊就藉口保護這架戰機的機密爲由進入突尼斯,接着越來越多的德軍部隊像潮水一般的涌進突尼斯並解除了法國殖民軍的武裝。

法國維希政府在第一時間就對希特勒表示抗議。

希特勒是這麼回答貝當的:“尊敬的總統閣下,我們有理由相信英國人會在阿爾及利亞一帶登陸或是空降,由於阿爾及利亞關係到非洲軍團的生死存亡,所以我們希望能進入阿爾及利亞與法國軍隊一起防禦!”

貝當不由傻瓜,他在第一時間就回絕了:“尊敬的元首,我們有能力守衛自己的領土,不僅如此……德軍進入突尼斯並解除法軍武裝是違反我們簽訂的停戰條約,我相信元首對此會做出妥善的處理!”

希特勒根本就不理會貝當的話,誰又會拿一個傀儡政府當一回事呢?

只不過德軍也很難進入利比亞,因爲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條馬特雷防線。

第三百六十章 坑道防禦(四)第八百零七章 訓練第五百五十四章 單位火力第七百四十九章 訓練第八百二十八章 渡河(求月票)第九十四章 小勝第四十章 炮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潛望鏡第五十章 圖格拉第三百零四章 藉口第二百五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一十一章 壓制第六百三十章 ME163第三百二十六章 馬爾塞尤第五百六十五章 撤退第四百七十三章 霍爾姆第九百二十四章 ME163(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九章 總理府第三百五十四章 證件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戰第五百九十章 第1山地師第二百七十八章 阿爾及爾第三十七章 騰格騰爾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襲第五百六十一章 增援第五百零六章 鋪墊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第六百四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三十七章 汽油第一百三十九章 澳大利亞步兵師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拉默第十三章 棒球手第九十四章 小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曼施泰因第七百九十一章 實施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與假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食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裝甲師第六百八十四章 進攻第四百二十四章 機械化步兵師第四百一十九章 暴露第七百零四章 索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弱點第一百九十七章 弱點第四百九十三章 滑翔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看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想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九十七章 傷員第九百五十二章 香比爾島第八百二十七章 分歧(月票,月票……月票)第一百七十章 排雷第七百八十二章 魯曼林中將第四百四十九章 潛望鏡第八百五十五章 海防師(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第一百九十一章 消息第九十九章 築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裝甲師第七百零四章 索降第九百五十一章 創意第二百七十九章 達爾朗第五百九十六章 戰利品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機飛彈第六百六十四章 換將第九百三十九章 事半功倍第二百五十九章 “謝爾曼”坦克第七百五十一章 麻煩第六百九十章 笨方法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九十章 第1山地師第五百四十章 海德里希第二百八十四章 恥辱第六百二十三章 空降兵(2)第八十二章 防護措施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偷襲第二百四十章 調動第四百九十七章 傷員第六百八十六章 懲戒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同一條船第一百七十五章 掃雷坦克第二百三十三章 機場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略重心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鎖陣地第五百一十五章 裡應外合第九百四十七章 混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經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術(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保密第三百三十章 加夫薩第六百二十五章 演講第二百五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零九章 情報工作第二百九十二章 近炸引信第一百五十五章 跳雷第三百三十六章 隆美爾第六百三十章 ME163第五十九章 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