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反蘇浪潮

不止是吳子玉有些目暈的感覺,當潛伏在漢口的各方間諜將收集到情報送回各自老闆那裡的時候,無論是蔣介石,還是張雨亭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

如果按照輕裝師的想法武裝救世軍的話,每個救世軍整訓完成的輕裝師,不僅達到一線步兵班每班都有一挺輕機槍,而且還保證每個步兵連都一個重機槍小組、每個步兵營都一個迫擊炮小組,甚至步兵師直轄的炮兵火力至少是兩個齊全的炮兵營。

彈藥充足,兵種齊全,馬步工輜炮各兵種該有的基本都有,而且能保證每支槍都有刺刀,甚至所有士兵軍官都有鋼盔,這在當時國內軍閥勢力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只要手下的士兵軍官不是笨蛋,估計要打垮一個如此的輕裝師,需要安*亦或是北伐軍至少三至四倍的部隊拿命去填吧。因爲缺少軍械,國內軍閥的步兵部隊,經常需要混裝大量的大刀武器,更別提輕重機槍的大規模列編了。

難怪驕橫一時的日本人,始終沒有再更爲強悍的北方軍手中討得了好去。

與當年舉全國之力編組的北洋六鎮精華相比,除了還是少了一個炮兵營以外,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老北洋六鎮除了二旅六團步兵外,還有一個三營的騎兵團和一個三營的炮兵團,以及輜重工兵各一營。

而吳子玉的輕裝師,集羣的炮兵倒是隻有兩個營,但架不住二門仿製迫擊炮編制的迫擊炮小組一上來就是十二個,總體的火力強度事實上比老北洋六鎮還要強。

當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吳子玉除了心中滴着血向尼森公司付着鉅額的成本價之外,還不得不另外掏腰包向尼森公司購買了一批載重汽車和汽油。那些彈藥輜重,已經超出了所能收羅到的蓄力運輸量了,只好購買汽車了。

吳子玉痛快而又揪心地簽字付款時,忽然有了一個明悟,估計這次又給陳安耍了。救世軍今後習慣這種軍械裝備後,僅憑手上的兩個兵工廠顯然是無法滿足的,那又只好再出錢向尼森公司購買了,到那個時候估計就不是這個慷慨的成本價了。

又是一條大魚,自動上鉤了呀。

實際上,陳安和吳子玉達成的軍火協議,卻是成本價,因爲這些軍火要麼都是蘭州機器局的存貨,要麼就是這些年積存下來的北方軍儲備軍火。

跟當年滿清王朝青睞德意志帝*械有直接干係,國內的兵工廠基本上都是引進的7.9毫米步槍生產線和同口徑彈藥生產線,起家於左宗棠的蘭州機器局也是如此。奉天兵工廠因爲日本人影響甚深的因素,生產線上生產的步槍和子彈倒是日式的6.5毫米口徑。

因爲多年始終處於戰亂地區,歇歇停停又屢遭破壞的漢陽兵工廠和鞏縣兵工廠的產能是無法跟蘭州機器局相比的,唯一規模差不多的就是張雨亭的奉天兵工廠了。奉天兵工廠在幾次大規模擴建後,差不多也達到了蘭州機器局的年產一億五千萬發子彈、五十萬發炮彈的水平。這也是當年郭鬆齡倒戈一擊,奉天城裡缺兵少將,但就是不缺彈藥的主要原因了。

和救世軍簽訂軍火協議後,蘭州機器局立馬加足馬力,全力生產救世軍所需要的軍火物資,主要的產能也是7.9毫米口徑的子彈,和75毫米口徑的炮彈。至於其他的軍火,槍械火炮以及手榴彈鋼盔等,都是有階州大本營的軍火車間負責提供的。

大本營軍火車間真正的生產成本,是遠遠低於蘭州機器局的。所以從實際上來說,即使按成本價提供至少五個師的裝備給救世軍,北方集團還是有利潤的,只是蘭州機器局的賬簿上失去了每年五百萬元利潤而已,陳安轉手就從尼森公司那裡直接劃撥了五百萬過去。

春暖花開也不過短短數十日而已。

救世軍的老大吳子玉耐住性子,焦急地等待第一批從漢口保定軍校速成班的士官生畢業。爲了儘快讓這支新組建的輕裝師形成戰鬥力,吳子玉準備用自己親手培養出來的士官生成爲各級骨幹,甚至不惜將第一期的漢口保定軍校士官生改成了速成班學時,六個月以後就畢業充入軍隊。

北伐軍首先打破了民國十六年國內的平靜,迫不及待的發動了進攻南京的戰役,第二次北伐戰役正式拉開。

按照廣東政權的部署,不僅是從長江上游順流直下進攻南京,而且還有一路從南往北進攻福建和浙江,形成了包抄夾擊之勢。

只是非常奇怪,北伐軍在組織兩路進軍江浙兩省的同時,居然又另外派出一路大軍宣稱要向武漢再次進軍。

三路大軍,兩個截然相反的進軍方向,這讓除了焦頭爛額的孫傳芳之外的那些軍閥都看不懂了。北伐軍已經有這麼大的實力,可以同時發起兩個方向的作戰了嗎?

佔領武漢三鎮的吳子玉第一時間下令,救世軍再次進入作戰狀態,準備第二次阻擊北伐軍的進攻,無論是漢陽兵工廠還是漢口保定軍校,都是必須堅決守衛的核心地域。

結果令所有人都跌破了一地眼鏡,第三路大舉北上的北伐軍直接在半路繞了一個彎,衝進了長江中游交通樞紐九江市。九江不是北伐軍原來已經攻佔的城市嗎,怎麼自己打起自己來了?一時間各種小道消息到處亂飛,根本無從分辨真僞,世人頓時都看花了眼。

等到盤踞長江以北的各路軍閥辛苦萬分拿到準確消息時,更大的事件發生了,以至於這些北方軍閥都措手不及不說,剛拿到手的資料也都成了過時消息。

成功佔領上海的北伐軍,在總司令蔣介石的親自指揮下,忽然調轉槍口對準了昔日的盟友親蘇俄勢力,在上海城裡大開殺戒,幾乎是血流成河。隨後在英美列強的授意下,江浙財團馬上向遞送了投名狀的蔣介石提供緊急援助。

沒過多久,蔣介石爲首的南京政府成立,並宣佈全面清黨,驅逐蘇聯顧問,通緝親蘇俄勢力。這標誌着蘇俄勢力被撕破臉皮的蔣介石徹底拋棄了,幾年來的辛苦援助都成爲爲人嫁衣。

佔據九江的北伐軍馬上宣佈蔣介石的舉動爲非法,並宣佈永遠開除蔣介石的黨籍。這個時候,站在九江北伐軍後面的大鱷終於浮現出來,汪精衛號稱是國父的忠實信徒,全面接管黨務,併成立九江政府。

被打了悶頭一棒的蘇聯人急病亂求醫,趕緊找到了依然宣佈執行孫大炮遺囑的九江政權,拼命鼓動汪精衛出兵進攻南京政府。

顯然汪精衛城府更深,做事卻並不靠譜。九江周邊或隱或現也出現了各種不穩跡象,終於讓蘇聯人和親蘇俄勢力反映過來,都不是靠得住的主呀。

在這種危機情況下,爲了保證對中國內政的干涉,布爾什維克國際立即做出決定,要求中國親蘇俄勢力舉行起義,奪取軍事指揮權,一舉佔領各大城市,推翻反動勢力的統治。

事實上,在這個節點上,國內的親蘇俄勢力一無軍權,二無地盤,和蔣介石以及汪精衛擁有的勢力相比實在是強弱懸殊,尤其是黨內還始終瀰漫着一股悲觀失望主義情緒。但是這些英勇無畏的志士們依然開始執行這個幾乎不可能成功的計劃。

最離譜的一件事情發生了。

就在此時,布爾什維克國際駐九江代表羅易居然將上級的指示,秘密轉呈汪精衛等九江政府高層。汪精衛等人一見之下,如臨大敵,馬上下令九江政府及所屬軍隊開始全面清黨,大肆逮捕和屠殺親蘇俄分子。

在下游上海英雄志士屍骨未寒之時,長江上游同樣發生了聳人聽聞的恐怖屠殺事件。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這就是孫大炮培養出來的所謂軍政精英們叫囂的口號。

蔣介石和汪精衛分而又和,再次合流,對抗親蘇俄勢力。

這種肆無忌憚的政治屠殺,馬上波及到關內各處。

爲了扯大旗對抗救世軍,而在綏遠剛剛誓師參加北伐軍的倒戈將軍馮玉祥,顯然一下子對這股白色恐怖風暴沒有反應過來,深恐陷入更渾水潭,乾脆假惺惺地選擇了將手下親蘇俄分子禮送出境。

也不知道是那根神經搭錯了,佔領北京的張雨亭在指揮安*大肆搜捕親蘇俄勢力的時候,居然同意搜捕人員莽撞地衝進蘇聯大使館,逮捕了大批逃難到使館內的中國人。結果習慣了順手撈一把的安*官兵,從使館內竟然搜出大量圖謀分裂和控制甚至佔領中國的大批蘇聯內部機密文件,其中不乏蘇聯在中*政機構佈置下的間諜特工名單。

在有心人的運作下,這批文件馬上被意外曝光,頓時引起天下譁然。蘇聯人圖謀中國之深,干涉手段之廣,甚至各種惡劣行徑之嚴重,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這一下,清除親蘇俄勢力的行動,無論是範圍還是時間,迅速被再次擴大了。不僅北伐軍**臨時停下進攻勢頭進行內部整黨,安*膽戰心驚地大肆捕殺各種形形**的人物,就是馮玉祥、閻老西也都開始了清黨行動,本來在看戲的陳安北方軍和吳子玉救世軍也**出動大批緝捕人員清除自己內部的鼴鼠,甚至於已經朝不保夕的孫傳芳都惱火地清理自己的軍官隊伍了。

唯一沒有發生大規模清除親蘇俄勢力的地方,也許只剩下一個四川了。並不是說四川是天府之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是四川從民國建立開始就一直在內訌打仗,幾乎是無年不打、無縣不戰。但是又非常奇怪,四川人自己打得不亦樂乎,一旦有外部軍閥進入,馬上就停下內訌攜起手共同對付,簡直就是一個火藥桶罷了。

也許是打得時間太長了,以至於各自都實在太熟悉了,閉着眼睛都知道對方有什麼人。因此在四川,不要說臭氣熏天的蘇聯人,就是精明強悍的北方軍都很難滲透進去。

聲明1:《軍火帝國無彈窗》由作者深海帶魚實時同步更新軍火帝國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閱讀,書友所發表對軍火帝國無彈窗的評論,並不代表木魚哥贊同或者支持軍火帝國讀者的此觀點,我們的立場僅限於傳播更多讀者感興趣的信息。 木魚哥提醒您:喜歡本書請“推薦” 看完最後一章記得“加入書籤”

聲明2:軍火帝國最新章節由作者“深海帶魚”更新,木魚哥提供軍火帝國無彈窗在線免費閱讀!《軍火帝國》情節描寫環環相扣,令人回味無窮;人物刻畫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果對小說軍火帝國(深海帶魚/著)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到站務管理區發帖。如果發現軍火帝國無彈窗未及時更新請聯繫我們。如果您喜歡小說軍火帝國,請支持作者到書店購買VIP/正版圖書。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第87章 太子寺前哨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83章 棄守錦州第86章 潰散的鬍子第193章 刺蝟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48章 獨立成軍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88章 馬廷勷出逃第38章 意外挑釁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97章 花馬池向東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208章 迫降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42章 追蹤殲敵第13章 打了就跑第181章 燒炭卡車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135章 虛假的迴歸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44章 仿製雷諾第167章 死地求生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20章 災難降臨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8章 巡防營反俄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97章 數量問題第30章 北字營第83章 蘭州投降第82章 幕後交易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26章 甘珠爾廟第75章 滿清終結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12章 渾水摸魚第57章 山西歸吳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6章 紅色恐怖第16章 刀客井十第125章 遲疑的後果第52章 階州團練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18章 無計可施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183章 海容艦北上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194章 曾經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25章 遲疑的後果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206章 下水第17章 黃金誘惑第150章 空軍聯隊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87章 緊急補給第79章 炮火覆蓋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30章 外興安嶺以東第190章 反攻第38章 鍊鋼設備第2章 諸多英傑第110章 機動防護火力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91章 黑夜腳步第124章 三區暴亂第150章 空軍聯隊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83章 棄守錦州第54章 徐州火車站第171章 技術兵器第12章 燈下定計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153章 後勤戰爭第11章 突發事件第48章 獨立成軍第10章 喀山金庫第199章 互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