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奉天傾軋

民國十七年六月初,安*大元帥張雨亭,見與日本人的密議根本無法談攏,加之對當時屬安*地盤的濟南發生日軍屠殺愈發不滿,乾脆暫停同日本人的談判,準備回奉天休養時日。【 木魚哥 ——更新最快,全文字首發】

日本人給安*開出的援助條件,基本是仍是當年郭鬆齡倒戈時,日軍強迫張大帥的類似條款,不外乎是把東三省當做日本殖民地的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諸多要挾。郭鬆齡倒戈一事,後續影響仍在持續發酵。張雨亭但是病急亂投醫,盲目口頭答應了諸多日軍援助條件,事後又反悔一淨。

雖說收了張雨亭所謂的違約金幾百萬元,但是日本人始終沒有放棄落實那些條款的企圖。

張雨亭佔據北京後,雖然掠到了大批財富,卻也因爲套上了中央政權的名頭而導致更多的事務都擠在了安*頭上,幾近崩潰的東三省財政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更趨於混亂。趁此時機,日本人重提援助的口號,和安*秘密談判。

只是日本人的胃口實在太大,大得張雨亭看到那些條款就渾身冰涼,以至於雙方始終沒有達成哪怕初步的意向。

凌晨五時許,張雨亭乘坐的北京返回奉天專列駛到奉天城郊皇姑屯附近,即京奉和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事先埋置的炸彈炸燬,整列火車如麻花般扭曲翻滾,破碎的車廂散落一地。

當殘存的衛隊官兵從包廂中救出張雨亭時,這位東北王並沒有斃命,只是身受重傷一直昏迷。當即緊急送到奉天官邸,幾名醫術高明的醫師現場進行搶救,但終究傷勢嚴重未能救回大帥性命。

當天晚上,馳騁一時的安*大元帥張雨亭去世,沒有留下隻言片語。這一天,也是少帥張學良的生日,此後的歲月,張學良沒有再過自己的生日節慶。

長期擔任張雨亭副手,但是卻從來不喜歡管事的結拜老兄弟張景惠,當時亦同車返回奉天,結果僥倖重傷未死。

“老疙瘩”張雨亭死於非命,讓昏厥剛醒的張景惠不禁老淚縱橫。顧不得自己依然重傷待治,張景惠趁自己還清醒的時候,首次拿出大帥副手的威勢,強令奉天城裡的軍政高層一邊電告少帥張學良立即返奉,一邊要求電告吉林省督軍張輔臣回來穩定局勢。

東三省軍政高層之中,不僅具有較高威望,而且擁有足夠實力控制局勢的,就是同爲當年結拜的老兄弟張輔臣了。

張輔臣爲人胸懷寬廣,識大局,待人謙和,在奉系集團中德高望重,有忠厚長者之美譽。爲了便於和北方集團駐豐滿地區分部聯絡,張輔臣親自擔任吉林省督軍,主政吉林多年頗有成績,尤其是不顧張雨亭的暗示執意查禁鴉片一事,使得吉林成爲東三省中唯一未受鴉片大肆危害的省份,不僅深得民心,更是得到了同樣禁菸的北方軍政府充分倚重。

昔日郭鬆齡兵敗身亡,不少奉軍高層都強烈要求將郭鬆齡的部署一打盡。結果張輔臣出面,哭求張雨亭不可濫殺。最終,張雨亭採納了他的意見,只是處死了郭鬆齡夫婦,避免了奉系內部一場大規模的自相殘殺。張輔臣從此在東三省將領中威望更高,交好甚衆。

不僅如此,其手下第五軍亦是張雨亭的起家部隊二十七師改編而成,自始至終都是安*的看家部隊。張輔臣從基層幹起,一路升至師長一職,日後二十七師被改爲第五軍,依然是任軍團長,可見張雨亭對張輔臣的信任。

驚聞噩耗的張輔臣連夜坐上火車,經過吉長鐵路轉南滿鐵路,次日就趕到了奉天城。在他身後,滿載第五軍一個混成旅的士兵幾列火車專列正蜂擁而至。整個鐵路線上,已經被通知徹底暫停運輸。只有張輔臣敢帶着軍隊,強行命令各車站放開匝道,?*朔釤斐恰?

張輔臣來得非常及時。安*參謀總長兼第四軍司令楊宇霆正四處串聯,不停地向軍政高層勸說緊急召開東三省議會聯合會議,甚至還得到了黑龍江省長常蔭槐的支持。

楊宇霆是張大帥生前的左膀右臂之一,時人亦稱當時“奉軍文有王永江,武有楊宇霆,”可見一時之輝煌。

這個時候不是等待少帥回奉天,而是搶着召開所謂的聯合會議,自然沒有什麼好心。

蠢蠢欲動的楊宇霆愕然發現,第五軍司令張輔臣突然出現在奉天大帥府的時候,臉上更是別樣精彩。

張輔臣一到,奉天城裡流言四起的局面馬上就被控制下來,很多別有心思的將領**暫時收斂起來。

楊宇霆沉思良久之後,仍然決定向張輔臣建議召開聯合會議。結果作爲狼狽爲奸的同夥常蔭槐剛在一個會議上稍微提起,就被張輔臣頂了回去,頓時滿臉漲紅不敢開口。楊宇霆不死心,繼續鼓動其他幾個黨羽出面倡議,依然是遭到張輔臣一頓毫不留情地訓斥。

眼見其他人分量不夠,根本無法說動張輔臣,楊宇霆終於忍不住了,終於自己站了出來,向臨時執掌東三省大權的張輔臣建議召開聯合會議。

常蔭槐是一個文職省長,沒有兵權,說的話可以頂回去。其他幾個嘍嘍都不是重量級,直接訓斥就是了。但是手握重兵的楊宇霆親自出手,就要慎重對待了。

楊宇霆不僅是安*參謀總長,而且直接掌握着第四軍,加上曾經擔任過第三軍的司令官,事實上可以調動至少兩個軍安*的部隊,甚至還擁有壓制其他部隊的合法名義,根本不是可以輕易否決建議的軍方高層。

知道事情越發棘手的張輔臣,清楚楊宇霆既然敢站出來必然是有所依仗的,甚至少帥從關內趕回來都不敢說可以成功壓制楊的野心膨脹。

左思右想之後,張輔臣一邊用調查皇姑屯真相爲藉口,竭力拖延已經箭在弦上的東三省議會聯合會議,一邊秘密派人趕到關內,提醒少帥張學良繞道回奉,以防不測。同時,張輔臣的親信,悄悄離開了奉天大帥府,縱馬狂奔吉林東邊的豐滿駐地。這個時候,除了張輔臣自己的第五軍,顯然還有一股在東三省的潛在勢力是可以爭取到的,就是北方集團。

顯然是張輔臣預感對了,少帥張學良回奉之路充滿波折,不僅所有出關火車都被強令停駛,關內駐紮的安*也出現了不穩跡象,拖住了張學良趕回奉天的步伐。

階州大本營,參謀本部作戰室裡同樣是一陣陰霾,被陳老爺子視爲子侄之輩的張雨亭居然被炸身亡,情報署卻絲毫沒有頭緒,這如何不讓當小弟的陳安大發雷霆。

略微顯得有些發福的陳安,眼光陰沉着盯着會議室內的各位軍政高層。情報署總監林玉山臉色通紅,尷尬低頭坐在一邊。

沒有人吭聲,會議室內似乎都快冰冷地滴出水來,大都督陳安總算再次開口了,“算了,這次事件也不能全怪情報署。畢竟不是我們自己高層,情報署也根本顧不過來。”

停了片刻之後,陳安摸摸鼻子,斟酌着說道,“玉山,你卸去情報署的總監一職吧。”

林玉山驚愕地擡起頭來,看着自己的姐夫。其他人也都懵了,情報署總監這種關鍵職務,那是一般人可以隨便擔任的呀。

沒有待林玉山開口,陳安很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情報戰線這一份工作,不僅下面的人有風險,就是上面的人也有巨大風險。讓一個人長期從事情報工作,壓力太大了。美國人不是有那個什麼退休制度吧,我們首先在情報署試行看看。”

徐永昌老成持重一些,有些遲疑地說,“我們中國只有年老致仕一說,沒有退休這個提法。而且,現在林玉山總監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科瓦爾倒是心直口快,“退休是可以,但是我們都沒有退休金,未來會沒錢吃飯的呀?”

頓時一陣白眼就瞟了過來,其他人都鄙視了。

他媽的,科瓦爾因爲來得早,在北方集團內部工資是最高的那一批人之一,況且他還有不少集團下屬工業公司和鐵路公司的股份,光是每年分紅就可以讓他舒舒服服地活上一輩子了。

琢磨了一下,陳安說道,“情報署先行試點一下吧,參考一下洋人的辦法。真的需要的話,就搞個北方軍政府版本的養廉銀好了,保證退下來的人後半輩子生活無憂。至於情報署總監這個職務,既然你退下來,就規定今後接任者不得超過四年好了,最多隻能幹一屆。”

林玉山剛想接話,陳安又趕緊說道,“玉山,你先將制度和養廉銀都搞起來後再離職,其他人吃不消幹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以後你做什麼事情,再議好了。”

眨了眨眼睛,林玉山有些哭笑不得了,敢情我就可以隨便得罪人,沒天理呀,只是他看到旁邊那些人理所當然的表情,只好無奈地應了一聲是。

作戰室外傳遞了一個信息進來,虎子起身去開門,拿進來一份電報。

皺着眉頭掃了一眼電報,陳安順手將電報遞給旁邊的徐永昌,自己則開口說道,“張雨亭剛死,就有人跳竄起來要謀取張家人的基業,是可忍孰不可忍。輔臣老哥,發來電報說快壓不住,請求我們再次幫他們一把。”

先是出兵東三省圍剿郭鬆齡,再是飛機轟炸馮玉祥,後來又是突襲徐州火車站,原本對國內軍閥鬥爭保持中立的北方軍政府,雖然儘可能找出總總理由給自己正名,但事實上已經越來越涉入國內混戰了,只不過沒有撕開明面上的一張紙而已。

閉上眼睛慢慢地回想起當年在遼東的歲月,依稀的那些故人身影在不斷地淡去,晶瑩的淚花忽然滴了出來,彷佛依然在和徐伯蓀、張雨亭等人長笑良久,陳安心中涌出一股憂傷的悸動。

所有人都飛快地背過臉去,假裝沒有看到大老闆哭泣了。

原本陰涼的會議室,剎那間被淡淡憂愁所覆蓋了。

“我要去奉天,送張雨亭大哥最後一程。”陳安突然斬釘截鐵地說出了一句。

會議室裡的軍政高層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看向了參謀總長徐永昌。

徐永昌只好苦笑着,準備出面勸說了。

陳安非常霸道地一揮手,“不用勸了,我堅持要去,但是不是一個人去,帶上一個步兵營怎麼樣?”

聲明1:《軍火帝國無彈窗》由作者深海帶魚實時同步更新軍火帝國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閱讀,書友所發表對軍火帝國無彈窗的評論,並不代表木魚哥贊同或者支持軍火帝國讀者的此觀點,我們的立場僅限於傳播更多讀者感興趣的信息。 木魚哥提醒您:喜歡本書請“推薦” 看完最後一章記得“加入書籤”

聲明2:軍火帝國最新章節由作者“深海帶魚”更新,木魚哥提供軍火帝國無彈窗在線免費閱讀!《軍火帝國》情節描寫環環相扣,令人回味無窮;人物刻畫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果對小說軍火帝國(深海帶魚/著)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到站務管理區發帖。如果發現軍火帝國無彈窗未及時更新請聯繫我們。如果您喜歡小說軍火帝國,請支持作者到書店購買VIP/正版圖書。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第30章 外興安嶺以東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66章 M30榴彈炮第88章 馬廷勷出逃第2章 諸多英傑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75章 滿清終結第47章 大災降臨第211章 空襲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50章 英國商人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45章 階州軍演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195章 阿拉木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96章 東進西拓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138章 站隊問題第73章 何以至此第57章 隴南鐵路第149章 機械的力量第57章 山西歸吳第80章 棄守東撤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68章 白銀危機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80章 秦州投降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31章 開始生產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一章 步兵武力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87章 緊急補給第149章 噩夢降臨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208章 迫降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3章 引狼吞虎第166章 艱難的財政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162章 寒冬時刻第134章 詭秘的案情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83章 棄守錦州第147章 黑暗的幕後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47章 大災降臨第90章 醒中國論第38章 意外挑釁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83章 蘭州投降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138章 內訌悲劇第109章 精銳的鬍子第191章 黑夜腳步第2章 諸多英傑第192章 交鋒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106章 引導炮擊第183章 海容艦北上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91章 黑夜腳步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65章 民軍向北第一章 步兵武力第191章 黑夜腳步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93章 刺蝟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186章 前奏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91章 閃擊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38章 站隊問題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142章 買賣城外第74章 居延漢簡第59章 強援趕至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97章 巴爾喀什湖第52章 隴海攻防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46章 美國尼森公司第30章 外興安嶺以東第17章 劫收山寨第133章 刺殺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