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章:鐵背弓

好不容易,李浩一首《女兒情》唱完了,玄奘法師卻還在閉目合十,口中嘀嘀咕咕地念個不停。更新最快

李浩抱着吉他回到位置上坐下,笑呵呵地問:“玄奘法師,我這首歌唱的如何?”

玄奘停止唸經,緩緩睜眼,道:“李將軍這首曲子,應該唱與女菩薩聽。”

李浩一聽到“女菩薩”三個字,頓時眉毛上揚,有點激動,沒錯,跟電視劇中一樣,唐僧也喜歡稱美女爲女菩薩,哎呀呀,看來吳承恩也不是瞎寫嘛,有的地方還是很寫實的嘛,嗯,那麼女兒國會不會是根據真實的地點改編的呢?

李浩不甘心地問:“法師你當真沒去過女兒國?哦,不對,應該叫西樑女國,他們那裡也不一定全是女人,反正國王是女的。”

玄奘聞言道:“倘若要說國王是女的,那倒是有,不過不叫西樑女國,而是叫東女國和西女國。”

李浩聞言雙眼一亮,趕忙道:“對對對,應該就是東女國和西女國,這兩個女國在哪裡,國內又是一個怎樣的情況?”

玄奘緩緩道:“貧僧曾去過東女國,國中並不像侯爺所說那般,沒有男人,只是東女國女尊男卑,以女子爲國王,女王號爲‘賓就‘,有女官,稱之爲‘高霸‘,平議國事。在外官僚,並男夫爲之。其王侍女數百人,五日一聽政。”

“哦,女子政權國度。”李浩聞言點了點頭,忽然一臉賤笑道,“方纔法師說女王侍女數百人,這‘侍女’是女人還是男人?”

“這個……”玄奘聞言一愣,隨即搖頭嘆道,“這個貧僧也不清楚,貧僧雖然去過那裡,但對王宮中之事,卻並不知曉。”

“哦?”李浩聞言一陣壞笑挑眉,“你沒去見一見女王陛下?”

玄奘搖頭道:“貧僧只是區區一個苦行僧,女王陛下掌理一國之政,必然繁忙,又怎會見貧僧。”

“那可惜了。”李浩聞言咋舌失望,隨即又問,“這東女國在哪裡?”

玄奘合十道:“東女國東與茂州、党項接,東南與雅州接。”

“原來在那裡啊,那看來也不遠啊。”李浩想了想,忽然悠悠問,“西女國又是如何的情形呢?”

玄奘一本正經道,“西女國貧僧未曾去過,不過在西域之時,貧僧聽人說過,具體在哪兒,貧僧不敢確定,據傳是在蔥領之西,其國情與東女國大致相同,不過有人說西女國男子大多……”

玄奘說到這裡忽然停住,面露尷尬之色。

從玄奘進帳到現在,李浩還是第一次見他如此尷尬,而且似乎還是因爲男女方面的那些事,李浩頓時雙眼一亮,趕忙問:“西女國的男子怎麼了?”

玄奘合十道:“貧僧乃出家人,有些話,不可說。”

他這樣一說,李浩更加篤定了心中猜測,挑眉賤笑問:“是不是西女國的男子,這方面都很弱?”他說話間指着自己的下半身,那動作配上那賤笑的表情,有點猥瑣。

玄奘沒有多說什麼,顯然已是默認了,李浩聞言大喜過望,心中暗忖:“這敢情好啊,西女國的男人竟是一幫不舉男,咱要是去了,嘿嘿嘿……等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帶特戰隊還有玄甲軍的兄弟們去耕耕地,播播種,哎呀,美滴很,美滴很……”

“李將軍!李將軍!”

玄奘法師正在大聲叫喚李浩,李浩終於從意淫狀態恢復,轉頭問:“法師有事?”

玄奘尷尬道:“李將軍你的口水將衣服打溼了。”

李浩趕忙擡袖擦拭口水,尷尬乾笑,唉,真丟人,爲了掩飾尷尬,李浩只能岔開話題,問:“法師回國後不知有何打算?”

玄奘道:“貧僧在西域抄寫了許多真經帶回來,貧僧打算將其譯成漢文,同時,貧僧也會根據此次西域之行的見聞,著書一本,名爲《大唐西域記》。” www☢TTkan☢¢O

《大唐西域記》李浩知道,這是一本非常有歷史價值的書,當初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時候,就將《大唐西域記》看了很多遍,女兒國的故事看來也是根據《大唐西域記》中的東西女國改編的。

至於譯經,那可是一個很繁重的活,國內經書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不同版本,一是因爲翻譯者外語不過關,二是因爲翻譯者佛法修爲不夠精深,想要原原本本地將佛經本意翻譯過來,必須既精通外語,又精痛佛法,這樣的要求是非常高,所以玄奘很有可能只能一人譯經,沒有個三五年是很難完成任務的。

在歷史上,玄奘不是一個人譯經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和尚幫他一起翻譯經書和著《大唐西域記》,那個和尚就是辯機,歷史上跟高陽公主私通的那個,不過現在高陽公主都嫁到吐蕃去了,辯機應該不會跟高陽私通了,他也可以安安心心做他的和尚了。

想到這裡,李浩便道:“玄奘法師,我在長安的時候聽說金城坊會昌寺有一個僧人叫做辯機,他不僅精通多國語言,而且學識過人,佛法精深,或許能幫助大師翻譯經書和著《大唐西域記》。”

玄奘聞言合十感謝道:“如此當真多謝李將軍了。”

“不客氣,不客氣。”李浩微笑擺手道,“玄奘法師打算何時回中原,若是不着急的話,不如和我一起回去。”

玄奘法師聞言反問:“李將軍打算何時回去呢?”

李浩聞言尷尬道:“這個我也不知道,一切得看吐蕃的動作,還要等候皇上的聖旨,我才能回去。”

玄奘法師沉默了許久,問道:“李將軍,是不是……要打仗了?”

李浩咂吧了一下嘴,道:“還不確定,此次吐蕃派出十萬大軍直壓吐谷渾邊境,很顯然是衝着我們大唐來的,如果吐蕃一意孤行,那一戰是在所難免的。”

玄奘法師聞言一黯,合十唸叨:“阿彌陀佛,希望吐蕃國王能以天下蒼生爲念,發慈悲之心,讓三國百姓都能避過這場浩劫。”

李浩聞言一陣苦笑,不得不感嘆玄奘法師的天真,吐蕃和大唐之間,最終都是會有一戰的,就算現在不發生,那也是遲早的事。

而玄奘法師此刻也在心中暗自打定主意,有機會的話他一定要去一趟吐蕃,弘揚佛法,盡力緩和吐蕃與大唐之間的關係,以免兩國百姓慘遭塗炭。

在戰爭的事情上,李浩和玄奘法師的觀點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分歧,話不投機半句多,於是他們的聊天到此爲止,李浩留玄奘法師在軍營中住了一宿,隔日一早便送他離開。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等待吐蕃那邊的動靜,等待長安那邊的消息,等待的日子很枯燥,很乏味,但李浩卻過得很充實,因爲他有壓力,來自那神秘宿敵的壓力,所以他們每日勤奮練武,不僅如此,他現在還開始學習馬戰槍法和射箭,這些都是行軍打仗必會的技能,他如今已經走上了武將的道路,對於這些基本功還是必須要掌握的,否則難以服衆。

或許李浩天生就有練武的天賦,他不論是武功還是騎射都進步得很快,而且他力氣巨大,連兩石強弓都嫌輕,於是他召來工匠,讓他們想辦法給自己打造一副鐵胎弓,鐵胎弓的力道太強,一般情況下是沒人能拉得開的,而且李浩要打造的是長弓,也就是說,弓臂較長,威力將會更大。

軍隊中的制式弓一般是一石力,弓箭的一石力是指把弓掛在牆上,然後在弓弦上掛重物,直至將弓完全拉滿爲止。

不過,古人很奇怪,一石米糧爲100斤,而用來計量弓力時,一石卻只有40公斤,換算成古代的斤,那就只有50斤,有點奇葩,不過這些不是重點。

一石弓的殺傷力射程爲60米,這裡說的是平射,如果是拋射,那麼射程能達到200米到300米,如果再加上城牆高度,最遠可達400米。

李浩想要打造的鐵胎弓,弓臂比制式弓的弓臂長出40釐米,反正他身高比一般人高出不少,胳膊也長,而且力氣也大,拉滿應該沒問題,現在他就期待這鐵胎強弓的威力。

一個多月後,軍中工匠頭子王五親自帶着一柄大號強弓來到李浩牙帳外求見,李浩趕忙接見,看到王五手中的大弓,趕忙激動地拿在手中,入手就覺這弓很沉,起碼二十斤重,而且弓臂很粗,弓弦也很粗,不用試都能感覺到其巨大的威力。

李浩手持鐵胎弓迫不及待地來到靶場,扯了一根羽箭想要試射,卻發現箭矢太短,弓才拉到一大半,箭矢就不夠長了。

李浩也只能這樣將就着試,對着箭靶,鬆開弓弦,嗡地一聲響,耳鼓震顫,這弓的聲音是真大,然後只見羽箭飛射,“啪”地一聲,70米開外的靶子竟被羽箭射穿,不過……箭矢未能命中靶心。

李浩頓時皺眉,轉頭對王五道:“這鐵胎弓雖好,但不能配這種普通箭矢,這些箭矢太小,弓都不能拉滿,而且由於射速太快,這些箭矢太輕,容易打飄,根本射不準。”

王五趕忙頷首道:“是,將軍,卑職知道該怎麼做了。”

於是王五急匆匆地離開了,帶着工匠們忙活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王五帶着一羣工匠擡着一大捆箭矢又來見李浩了,這次他們帶來的箭矢很明顯比制式箭矢大了一號,長度似乎超過一米了,而且箭竿很粗,箭頭和尾羽也比較大。

李浩拿了一支特製箭矢在手中,明顯感覺比一般箭矢重了不少,然後他便帶着弓箭再次來到靶場,站在百米外支出,彎弓搭箭,將巨大的鐵胎弓拉成滿月,右手一鬆,“嗡”地一聲巨響,衆人只覺耳鼓發麻,“啪”地一聲輕響傳來,百米外的箭靶中心直接被箭矢擊穿。

李浩很開心,興奮地望着手中的弓,喃喃道:“好霸道的弓,必須取個名字,嗯……此弓以鋼鐵爲弓胎,就叫鐵背弓吧!”

569章:又見袁天罡415章:恩威並施261章:天可汗耍無賴103章:和李世民合作769章:見李逍遙389章:李世民洗桑拿255章:褲子脫下來548章:感業寺還願70章:關中大旱199章:夜守孤城864章:李浩敗了836章:見李治(下)778章:勸服魏徵707章:向南詔王求親80章:入獄356章:酒後亂性96章:怒掀桌298章:李浩的反擊338章:衝動的懲罰411章:你比祿東贊差遠了726章:花式裝逼673章:舌燦蓮花袁天罡790章:殖民計劃278章:逼宮,兵諫770章:別人家的孩子265章:草原之戰 上489章:鬥將717章:請李浩幫忙771章:爲孩子操碎了心796章:求和568章:殺倭寇691章:放血療傷440章:殺奸商 上336章:李浩自救268章:吐蕃剋星408章:薑是老的辣387章:武媚娘出家800章:另一支參王187章:清理869章:兵不血刃62章:合約夫妻62章:合約夫妻469章:長江後浪348章:把晉王也殺了371章:薛仁貴顯威437章:李浩收徒 中403章:李浩難封 中744章:鬥巴蘇顏450章:阻截李浩 上330章:分頭行動623章:一起長壽(下)709章:李浩有淚377章:長孫無忌的用心516章:當殿五奏388章:懷疑李浩17章:缺錢315章:兩全之法566章:繼續坑倭國180章:李浩的反擊 下222章:玄甲奇兵計劃105章:國之利器 上526章:擁吻小迪38章:李浩從軍453章:請留下首級595章:拉仇恨828章:誰更囂張378章:玄奘法師123章:畫地爲牢301章:肖像畫562章:計劃成功251章:侯君集的報復535章:李明達的婚事126章:臨行668章:新羅在作死550章:帶着太子偷雞摸狗305章:露陷了584章:李浩教子591章:李浩貪污778章:勸服魏徵379章:辣眼睛164章:庭州現況522章:她是我的!843章:教訓李逍遙634章:提前出現的南詔302章:廢儲之心47章:李浩獻策124章:拉偏架439章:大水災223章:探監李道宗268章:吐蕃剋星580章:溫柔鄉647章:王乾之死116章:薛仁貴的暗戀對象561章:東宮亂244章:荒野之戰513章:驚天之秘571章:江南850章:受命於天7章:不愉快的聊天634章:提前出現的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