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血染戰旗(七)

蔣介石的心思高飛理解,他拿下顧祝同並不是顧祝同不可信任,而是顧祝同太過圓滑世故,而且收了下面人的東西和孝敬,自然要包庇,要護着,坐鎮一方這是不可不免的,現在除了蔣介石自己中央系的七個軍的絕對主力之外,青年軍是蔣介石未來國防軍的骨幹,所以蔣介石選擇了高飛當這個惡人,你們不是不聽話嗎?那麼就讓你們知道一下什麼叫惡人。

而且,自古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蔣介石也知道,但是此番擴編整訓,美國政府方面派遣了最終六十個美國軍事顧問團深入中國軍隊整訓部隊內部,監督各部隊美援物資的發放使用情況,按照美方要求中國政府應在1943年5月之前,必須完成其現有三百五十個師的整編的任務來看,這個時間是絕對完不成的。

而且美國人也知道蔣介石沒有那麼多出色的指揮官和將領,所以要求中國軍隊建立完善的總參謀部制度,由美方派出高級參謀團協助建立和指揮,整編師一級的部隊指揮官按圖作業即可,完不成任務撤職殺頭有例可尋,對此高飛自然是舉雙手擁護,蔣介石開始的時候有些猶豫,但是歸根結底最後所有的部隊全部都能歸納到他的帳下,統一指揮,統一後勤,統一政訓等等等等,這不就是他處心積慮夢寐以求的嗎?

不過美國人提供的大批物資也確實讓蔣介石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想伸手的人太多了,孔令俊的死讓一些人暫時性的將髒手縮了回去,暫時的收斂了一點,但是貪婪如同毒癮一般,是根本無法戒除的,尤其是見過了錢的人,再說任何禮義廉恥都是完全多餘的。

美國方面試圖將中國軍隊陸軍整編之後的總兵力不應低於八百七十萬,海空軍特種技術兵種不低於六十九萬餘人,這個數字對於蔣介石來說在短短的一年之內達到,確實有些難度,青年軍所部的整編工作相對比較順利,國軍黃埔嫡系的整編還相對容易一些,而困難的是雜牌軍的整編,對此蔣介石早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美國政府承諾在1943年底之前爲中國空軍提供二千架各型號作戰飛機,並幫助中國建立工業系統,提供中國海軍方面三十五萬噸的水面作戰艦艇,提供陸軍二百七十個師的武器裝備,包括其中五千六百餘輛坦克與一萬八千門一百零五毫米以上口徑火炮,連同七十萬輛汽車與半履帶、裝甲作戰車輛,並幫助中國建設相應的彈藥零部件生產線,這些可以說都是蔣介石非常急需的,但是他卻不想美國人追着他的屁股催着他完成。

在蔣介石看來如果美國人在1944年底前,讓中國軍備自行完成生產坦克、火炮、戰鬥機的能力,這是蔣介石真正的需求,他不想將大批的武器彈藥給予那些整編後的雜牌軍和心懷異志者,這一點則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加之國府內部貪污腐敗成風,也讓蔣介石無比頭疼,尤其此番整編後的部隊尾隨青年軍主力掩護側翼,卻都忙着發財,讓高飛主力孤軍深入?蔣介石殺人的心都有。

所以此番蔣介石才撤換了顧祝同,讓高飛來一次大開殺戒,將那些之前不把高飛放在眼裡的人都統御到高飛的手下,高飛的鐵面無私和大開殺戒可是出了名的,蔣介石也想看看到底是有些人的脖子硬,還是高飛的刀快。

高飛的快速推進讓尾隨在後的七個軍可以說非常不適應,戰至1943年1月7日,高飛指揮下的中國陸軍新編第一軍黃俊杰所部三個新編師在軍屬裝甲團的先導之下,成品字陣型爲主力部隊開路。

機械化軍李國仁所部則以三個輕裝師爲主力之左翼,攻克衡水之後轉向進攻河北重鎮滄州,青年軍主力則攻克德州之後轉向滄州,新編第二軍張靈甫所部、新編第三軍李剛所部、新編第四軍戴安瀾所部、新編第五軍胡璉所部呈五路縱隊會攻滄州,進而直逼平津的京畿地區,形成分進合圍之總體態勢,給日軍以雷霆掃蕩之擊,可以說日本人包括岡村寧次在內都沒料到中國青年軍會進行如此大膽的戰役,一個戰役就要解決整個華中、華北直逼東北門戶山海關?這在戰略和戰術上可以稱得上是極大的冒險。

岡村寧次命令部隊節節抵抗,但是華北的可調之兵早就被關東軍抽調一空,在武漢戰役期間有消耗了一部分,最後南京戰役他早以是捉襟見肘,非常無奈的在支撐殘局,試圖拖延中國軍隊的進攻,如果是按照以往中國軍隊的戰略模式,大本營賦予他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有可能完成,但是中國軍隊的總體戰略思想似乎出現了重大的轉變,這種轉變讓岡村寧次措手不及,他以爲中國國內的那些將領和勢力派肯定會坐等時機撿果子,於是暗中通過特務機關沒少進行活動,但是讓他失望的是中國軍隊扮演的角色確實揮舞着大棒衝鋒在前?

高飛還有一個讓岡村寧次最爲震驚的戰術安排,那就是他所指揮的中國青年軍竟然孤軍深入近千公里?岡村寧次手中苦無生力之軍,否則這最起碼也是一次經典的圍電打援啊?

岡村寧次不是傻瓜,他一面命令僞軍拼死抵抗,採用憲兵小隊控制住僞軍軍官的家屬,逼迫他們拼死作戰,一方面集中一切能夠集中的部隊向山海關撤退,每一個人都將增加一分力量,這是岡村寧次的無奈之舉,至於困守南京的阿南惟幾,岡村寧次就只能讓其自求多福了,也許上海方面的海軍部隊還能夠給他些支持,自己這裡真的是無計可施了。

滄州!高飛的手在地圖上一點,此刻已經有了點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氣魄了,千里大行進,敵軍不是望風而逃,就是高舉白旗,日軍的微弱抵抗幾乎不值一提,但是高飛卻並沒有驕傲輕敵之意。

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237節 第一百章 貴婦芳儀(1)第630章 同古保衛戰(十二)第185節 第七十九章 不要臉的境界(下)第598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上)第839章 戰略大轉折(十三)第5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436節 第二百零六章 漢奸思維(2)第587節 第三百一十一章 疾風驟雨(中)第162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206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2)第689節 第三百八十一章 岡村寧次的顫抖(1)第377節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二)第598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上)第783章 杯酒釋兵權第963章 風捲 殘雲(十四)第350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210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3)第249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2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2)第5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305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戴笠求援(2)第464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下部隊(上)第337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致命一擊(1)第574章 翻手雷霆第470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692節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個壞消息(1)第101節 第四十四章 戰火紅顏(2)第564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542章 北進與南進(上)第770章 非專業參謀第588節 第三百一十二章 疾風驟雨(下)第495章 驚天大案(上)第368節 第一百六十四章 生死十二小時(七)第699節 第三百八十八章 電驚天下(中)第811章 第四百六十六章 酒後言計策(2)第780章 其心可誅(下)第508節 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武漢之最強對手(下)第448節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臨時召見(1)第569章 復克失地(上)第266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四起(2)第837章 戰略大轉折(十一)第681節 第三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晝夜(十)第882章 血流成河(中)第700章 空降英帕爾第650章 激戰密支那(七)第600節 第三百二十章 上海大追殺(上)第821章 第四百七十五章 生存大訓練(1)第891章 轟炸東京(上)第680章 決戰緬甸之CCS會議(十一)第31節 第十四章 長官垂詢(1)第255節 第一百零八章 兵鋒徐州(2)第341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翻地覆(1)第548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地圖災(1)第78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365節 第一百六十二章 生死十二小時(六)第628節 第三百三十九章 鷹派集散地(中)第34節 第十五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上)第534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武漢會戰之千里制敵(2)第634章 封堵牆突破口(上)第468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2)第610節 第三百二十七章 炸你沒商量(1)第880章 虎頭要塞的後面第763章 中英之爭第481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2)第131節 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海軍(1)第704章 激戰英帕爾(下)第619章 同古保衛戰(一)第622節 第三百三十五章 橫空出世新一師(1)第957章 風捲 殘雲(八)第509節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決戰武漢之心思(1)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782章 語驚四座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23節 第十章 戰線危機(1)第902章 海軍之爭(上)第611節 第三百二十七章 炸你沒商量(2)第248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92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1)第231節 第九十七章 養精蓄銳(1)第936章 鋒芒所向(十七)第388節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名單(中)第938章 鋒芒所向(十九)第697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二十八)第705節 第三百九十三章 城垣血戰(四)第631章 血戰鐘樓街(上)第28節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2)第676節 第三百七十章 血戰三晝夜(六)第679節 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戰三晝夜(九)第266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四起(2)第588章 北進、北進第50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1)第183節 第七十九章 不要臉的境界(下)第751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血染孤城(1)第899章 特供風波(下)第744章 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城共生死(一)第298節 第一百二十九章 出乎意料之外(2)第830章 戰略大轉折(四)第302節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本式大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