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四起(2)

北線戰場日軍獲洲立兵中將指揮第十三師團向安徽鳳陽、蚌埠進攻之後,中國守軍第十一集團軍在李品仙中將總司令的指揮下,以劉士毅之第三十一軍在池河西岸地區逐次抵抗後,由於日軍依靠鐵路機動力較強,而且第十三師團配屬了相應的戰車、重炮等特種部隊,劉士毅之第三十一軍所部傷亡慎重,於是向定遠、鳳陽以西撤退。

日軍第十三師團先後攻佔臨淮關、蚌埠後,其第十三師主力分別在蚌埠、臨淮關準備強渡淮河,向北岸發起進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急調于學忠第五十一軍拒守淮河一線,並急調第十軍徐源泉向合肥機動,策應第三十一軍主力作戰。

意圖快速突破淮河防禦的獲洲立兵第十三師團主力與于學忠之第五十一軍展開連日血戰,淮河內飄滿了中日兩軍的屍體,河水被一度染成了紅色,第五十一軍所部傷亡甚重。

第五十一軍乃是原東北軍第一軍改編而成,改編之初于學忠任軍長,下轄董英斌第一一一師,李振唐第一一三師,牟中衍第一一四師,熊正平第一一五師,該軍組成後,先後參加了長城抗戰和冀東抗戰後,奉命調往鄂豫皖蘇區和陝甘蘇區,參加了對紅軍的清剿作戰。

雙十二事變前後,有大量的□□黨員秘密加入該軍,成爲戰鬥骨幹,雙十二事變之後,張學良被捕關押,東北軍各部得不到蔣介石的信任,於是紛紛被明升暗降的方式進行肢解,于學忠作爲張學良的鐵桿嫡系,又因爲第五十一軍被軍統認爲是被□□分子滲透厲害的部隊,於是被高升任命爲江蘇綏靖公署主任,該軍由甘肅調至江蘇淮陰整編,于學忠兼軍長,李振堂任副軍長,原下轄的第一一八師番號撤消,所屬部隊編入第一一三與第一一四師,第五十一軍也從四個甲種師的甲種軍降爲了缺編嚴重只有兩個乙種師的乙種軍。

不過五十一的待遇不是最慘的,相比龐炳勳一個軍團之有一個軍、一個師、五個團,于學忠也似乎該偷着樂了,不過也有人比龐炳勳還慘,那就是第十八集團軍,一個軍僅有三個師另一個團的編制,另有新編第四路軍,也是一個堂堂新編第四路軍僅有六個大隊這樣另類的編制?

雖然編制少,缺槍少彈,但是在作戰任務之上,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卻並不歧視第十八集團軍和新編第四路軍,給予的任務讓第七十四軍和第五軍這樣的精銳主力都嫉妒羨慕,彷彿第十八集團軍和新編第四路軍一頓飯的工夫就能夠馬踏東京,揚鞭富士山。

只有兩個乙種師的第五十一軍在淮河沿線與日軍第十三師團反覆拼殺三日,六八四團、六七九團就有多達二十一名,任職連、營、團副職務秘密黨員軍官陣亡犧牲。

第五十一軍付出了八千餘人傷亡,六千餘名官兵陣亡的代價後,全軍被迫向後轉移,于學忠的兩個師基本全部被打殘,徹底失去戰鬥力,軍直屬野山炮營與重迫擊炮營被日軍炮火、空襲全部摧毀,全軍給養中斷三日。

而在南線戰場,二月下旬,日軍第二軍在司令官西尾壽造的指揮下,開始分兵向南進犯,東路西尾壽造以板垣徵四郎之第五師從山東濰縣南下,數日內連陷沂水、莒縣、日照,直撲臨沂。

第三軍團龐炳勳所部第四十軍節節抵抗,戰事逆轉之下,李宗仁急調張自忠第五十九軍馳援,張自忠主張以攻代守,第五十九軍主力抵達臨沂北郊的沂河西岸之後,就協同第四十軍向當面日軍實施反擊,激戰五晝夜,第五十九軍傷亡過半,營、連、排長全部更換二遍,終於重創日軍板垣師團,迫其向莒縣撤退整補待援。

然而,西路日軍第十師團所屬瀨谷支隊從濟寧地區迅速西渡運河,向嘉祥毫無準備的中國守軍發起進攻,日軍的突然襲擊遭到第三集團軍頑強抵抗,孫桐萱所指揮的第三集團軍因爲受到韓復榘被槍決的影響,全體官兵知恥而後勇,當即與日軍瀨谷支隊展開了少有的野戰對攻,中日兩軍官兵與曠野搏殺竟日,在日軍的地空火力下中國第三集團軍所部官兵採用密集的人海戰術最終突破日軍陣地,混戰一夜誓將瀨谷支隊擊潰,但是十七比一的傷亡也讓第三集團軍元氣大傷。

傷亡千餘人的瀨谷支隊進攻受挫之後,立即調整部署,將瀨谷支隊主力轉向沿津浦鐵路南進,第十師團主力與瀨谷師團匯合,師團長磯谷廉介準備由瀨谷啓步兵第三十三旅團爲主力,加強特種部隊,重新組編瀨谷支隊,由鄒縣以南的兩下店進攻滕縣。

磯谷廉介所謂的特種部隊,並非高飛口中的特種部隊,在二戰時期,世界很多國家都延續一戰的習慣,將坦克、火炮、通訊、工兵、騎兵、野戰醫院、給水部隊等野戰步兵部隊之外的兵種,稱之爲特種部隊。

日軍支隊一般屬臨時部隊的番號,主要由主力野戰師團中抽出其編制內的一支旅團或聯隊級別的部隊,作爲基幹力量並配屬給予其他特種部隊,形成獨立的戰役作戰集羣,僅在作戰時臨時編制,戰鬥結束後,支隊的部隊會回到原屬編制,所以日軍的支隊對於不瞭解日軍編制和建制的國軍部隊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難對付的對手。

比如這個瀨谷支隊,其以步兵第三十三旅團爲主力,加強獨立機關槍第十大隊,獨立輕裝甲車第十、第十二中隊,野戰並第十聯隊所部六個野炮中隊,野戰重炮兵第一旅團第二聯隊所部兩個重炮大隊,中國駐屯野炮兵第三隊,所部裝備了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彈炮,加強臨時野炮中隊,工兵中隊,自動車中隊,華北方面軍陸軍航空兵第二十七攻擊機中隊。

第532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千(下)第57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2)第342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翻地覆(2)第807章 血染戰旗(三)第560章 廣西危機(二)第864章 重啓滅絕計劃第422節 第一百九十九章 惡魔石井四郎(1)第835章 戰略大轉折(九)第68節 第三十章 唐生智的計較(1)第818章 特種作戰第902章 海軍之爭(上)第463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寺內壽一的震怒(2)第165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746章 不要臉的境界第180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3)第518節 第二百六十三章 武漢會戰之精兵對陣(上)第718章 太平洋波濤(二)第466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見高樹勳(1)第648節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昌保衛戰(1)第141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372節 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死十二小時(九)第248節 第一百零五章 討要撫卹金(上)第328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奸告密(下)第53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六)第653章 臨陣換將第828章 戰略大轉折(二)第681章 決戰緬甸之出兵條件(十二)第496節 第二百四十五章 蘭封危局(三)第752章 重慶迷霧(下)第680章 決戰緬甸之CCS會議(十一)第644章 激戰密支那(一)第488章 世界大戰序幕(下)第532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千(下)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第401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口戰羣奸(一)第334節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狀的技術(3)第24節 第十章 戰線危機(2)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一)第53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578章 煎熬的六月第592節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怕豬一樣的隊友(上)第739章 流血的城垣(上)第593章 遠征軍開拔(中)第747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1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1)第624節 第三百三十六章 高飛的心思(1)第722章 海軍計劃(下)第738章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反擊(三)第21節 第九章 野望南京(1)第598節 第三百一十九章 歸航之途(1)第19節 第八章 密電風波(2)第307節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國空軍(2)第781章 龍雲的心思第514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1)第660節 第三百六十章 凌晨交鋒(1)第336節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夜襲夜襲(2)第657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公路遭遇戰(2)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877章 遠東防線(中)第552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漢會戰之血債血(1)第715章 第四百零二章 打到了要害(2)第979章 登陸日本(十)第33節 第十五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上)第85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三)第49節 第二十二章 第五縱隊(2)第526章 福臨鋪喋血第434節 第二百零五章 禍害死你(2)第554章 突然失竊第699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三十)第633節 第三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邀請(1)第538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357節 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十二小時(一)第624章 同古保衛戰(六)第115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2)第507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713章 血戰!血戰!(上)第394節 第一百八十章 尊嚴不是沒有代價的(二)第160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577節 第三百零五章 智取法國軍營(上)第654節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各不相讓(2)第685章 決戰緬甸之(十六)第581章 異域軍威(上)第495章 驚天大案(上)第542節 第二百八十章 武漢會戰之神風現身(1)第601節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上海大追殺(中)第195節 第八十三章 土製定時炸彈(2)第681章 決戰緬甸之出兵條件(十二)第634節 第三百四十四章 榮譽袖標(1)第967章 風捲 殘雲(十八)第399節 第一百八十三章 鶯歌燕舞入軍營(二)第702節 第三百九十一章 城垣血戰(二)第502節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武漢(二)第724章 第四百零七章 城東巷戰(2)第676章 決戰緬甸之新訓基地(七)第630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1)第776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霧都重慶(下)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