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翻手雷霆

日本人剛剛攻克崑崙關之後在國內大肆宣傳,結果崑崙關就丟失了,最高軍事委員會正在慶功宣傳“崑崙關大捷”、“復克南寧”、“桂南大捷”!結果南寧與崑崙關又丟失了,這等於讓日本人輪圓了胳膊又給了蔣介石一記響亮的大耳光,讓蔣介石懊惱不已的是自己不應該輕易替換青年軍與第五軍這兩支精銳王牌,但是誰能想到剩下的那幫東西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脆弱到了薄如蟬翼的茶盞一般,讓日軍打得丟盔棄甲落花流水。

不過蔣介石也辯證的看待了這個問題,證明自己的精銳嫡系主力確實擁有極強的戰鬥力,地方雜牌部隊萬萬不所及,同時更讓蔣介石下決心大量裁撤整編這些連中看都算不上的地方雜牌,這些部隊除了政治不穩定之外,更多的是虛耗糧餉軍械,還不如都集中給精銳主力來得划算。

不過南昌與崑崙關在短短大半個月之內二次易手,這使得蔣介石氣得手直髮抖,脾氣更是雷霆萬鈞,爲此蔣介石徑直飛到柳州,準備下榻於羊角山召開桂南戰役階段性小結,沒想到當晚竟然有漢奸密報,於是日軍陸軍航空兵部隊第三航空部隊出動飛機轟炸羊角山蔣介石下榻的住處,防空哨及時報警讓蔣介石提前避難只受到了微微的驚嚇。

第二天一早,怒氣衝衝的蔣介石主持了桂南作戰檢討會,白崇禧等人可謂是垂頭喪氣,青年軍與第五軍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離了這樣的精銳主力仗就沒法打了嗎?會議結束時,蔣介石沉聲道:“抗日戰爭已經進入了二期,我軍將士無不用命,但是有些人卻在刻意保存實力?這是至國家民族利益於何處?作戰不力等於通敵!青年軍與第五軍此番作戰傷亡二萬餘人,我早就說過,誰抗日作戰出力,就優先給誰補充,這就是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原則,我今天在重複一遍,這是民族戰爭,打輸了要亡國滅種的,如果有人心懷異心,也不要怪我不講情義。”

蔣介石一擺手,陳誠冷着臉站了起來,環顧左右宣佈道:“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督率不力,由一級上將降爲二級上將,政治部長陳誠指導無方,由一級上將降爲二級上將,撤銷其中國遠征軍總司令官職務,第三十七集團軍總司令葉肇扣留交軍事法庭會審,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撤職查辦,第三十六軍軍長姚純撤職查辦,第六十六軍軍長陳驥撤職查辦,第九十九軍軍長傅仲芳撤職查辦,第三十六軍參謀長郭肅撤職查辦,第四十九師師長李精一撤職查辦,第一六零師師長宋士臺撤職查辦,第九師師長鄭作民已陣亡免究,該師番號就地取消解散,第一三五撤銷番號就地解散,第一六零師撤銷番號就地解散,第一七六師撤銷番號就地解散,獨九旅、獨十六旅取消番號就地解散,第三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鄧龍光記功一次,第四師六軍軍長何宣記功一次,第七十六師師長王凌雲記功一次,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授予二等寶鼎勳章、甲一等干城勳章,中國遠征軍副總司令官高飛授予二等寶鼎勳章、甲一等干城勳章,署代中國遠征軍司令官。”?? 抗日之血祭山河574

雷霆與雨露均有,不過倒黴的是地方雜牌軍,沾光的是中央軍嫡系部隊,但是從戰鬥力的角度來看,蔣介石的處理是非常公平的,也正是如此才讓整個桂系、粵系和地方雜牌無話可說,兵力是中央軍的一倍,但是作戰卻五個不頂一個,被日軍打得丟盔棄甲,實在也是真真的無話可說。

白崇禧與陳誠是無比的鬱悶,軍銜降了不說,最主要是顏面上過不去,白崇禧相比陳誠還算是心理微微平衡了一些,因爲陳誠丟掉了中國遠征軍總司令官的職位,中國遠征軍總司令官標誌着一個新勢力崛起的,高飛也正式的進入了國軍高級指揮官將領的範疇之內。

蔣介石在後會立即返回重慶,並且吩咐召見高飛,在曾家巖別墅中高飛見到了一襲棕色馬褂的蔣介石,蔣介石顯得十分精神奕奕,雖然南寧、崑崙關復克後又失守,但是似乎並未太過影響蔣介石的心情,高飛自然清楚,四個師二個旅的地方部隊被取消番號,查處了一批總對中央頗有言辭之人。

對於蔣介石來說打死日本人是攘外,懲治作戰不力不力之輩取消其番號算是安內,蔣介石伸了下手對高飛道:“坐下吧!我一直公務繁忙,早就想早你談一談了,聽一下你關於遠征軍的總體戰略,現在英國人還尚未同意我軍先遣隊進入緬甸,美國政府方面正在洽談租借法案之武器裝備,但是美國方面希望派遣軍事聯絡團進入遠征軍,而且美國人執意美國租借物資要由他們分配。”

高飛當然知道蔣介石的心思,於是猶豫了一下道:“那麼卑職想知道美國援助英國的是否也是由美國人支配?我中國軍隊必須保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可一統配合與英美作戰,但是不接受英美單獨的指揮,而且美援物資必須由中國軍方進行分配,美國軍事聯絡團有建議參謀之權,卻無指揮作戰之權利,我中國遠征軍爲我中國武裝力量之精銳所在,絕對不容任何國家與組織以任何名義干涉,絕對不允許有人想用我中國軍人之鮮血染紅頂子的做法。”

蔣介石微微一愣,高飛的做法無異於最符合蔣介石的利益,蔣介石不想面對面的站在美國人的對立面,因爲國際形勢的變化才讓美國的國家政策發生的一定程度的轉變,再此之前,美國一直扮演的是幫助日本侵略中國的角色,日軍所用的廢鋼鐵、橡膠、航空發動機、成品油皆來源於美國。

由此可見,日美兩國之間的戰略經濟合作關係論證了一句話,國家政治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盟友!

第802章 第四百六十一章 苗地起亂(2)第789章 復土故都(六)第611章 緬甸風雲起(五)第472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退之路(三)第586節 第三百一十一章 疾風驟雨(中)第476節 第二百三十一章 煮酒論戰(上)第501章 綵球風波第685章 決戰緬甸之(十六)第323節 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打了土豪(2)第711節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各出奇謀(1)第258節 第一百一十章 白崇禧的心思(1)第37節 第十六章 爲了戰死的英靈(下)第485章 歷史岔路第431節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國(1)第494章 後勤保障(下)第519章 凱瑟琳的秘密第829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 蹤影全無(1)第257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2)第571節 第三百章 千里誅賊(二)第860章 鼴鼠突擊(中)第365節 第一百六十二章 生死十二小時(六)第337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致命一擊(1)第699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三十)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376節 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二)第891章 轟炸東京(上)第326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奸告密(下)第465節 第二百二十四章 山下部隊(下)第625章 同古保衛戰(七)第885章 突擊炮臺第509節 第二百五十六章 決戰武漢之心思(1)第607節 第三百二十四章 羣奸膽寒(2)第981章 賠償與審判(一)第605節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危機重重(1)第540章 風雲突變(下)第217節 第九十一章 無事獻殷勤(2)第482節 第二百三十五章 護送佳人(1)第797章 烽火連天(二)第289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下窪之戰(1)第554節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漢會戰之萬家嶺(1)第773章 定遠楊威(下)第749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 與城共生死(四)第810章 血染戰旗(六)第411節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你沒商量(1)第789章 復土故都(六)第728章 第四百一十章 日本人的牛皮(1)第784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路險坡又陡(1)第615節 第三百三十章 命不該絕(下)第706章 英國式不要臉(上)第753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 犬牙交錯(2)第672章 決戰緬甸之喉舌之戰(三)第788章 復土故都(五)第954章 風捲 殘雲(五)第966章 風捲 殘雲(十七)第987章 最慘烈一戰(三)第528節 第二百七十一章 武漢會戰(1)第548章 中國遠征軍(下)第538章 風雲突變(上)第209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2)第713章 血戰!血戰!(上)第768章 第四百四十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中)第662節 第三百六十一章 銅牆鐵壁(2)第294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撿來的麻煩(2)第378節 第一百七十章 當我倒下,旗幟仍在飄揚(1)第618章 飯田的黃粱美夢(下)第812章 第四百六十七章 酒後誤行(1)第77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53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1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1)第123節 第五十三章 一百五十公尺(2)第584節 第三百一十章 疾風驟雨(上)第985章 最慘烈一戰(一)第513章 長沙戰雲(中)第593節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怕豬一樣的隊友(中)第874章 藏金爭奪戰(八)第424節 第二百章 兩難之間(2)第379節 第一百七十章 當我倒下,旗幟仍在飄揚(2)第694章 決戰緬甸圍殲第六師團二十五第384節 一百七十四章 屋漏又逢連雨天(1)第699章 決戰緬甸之突襲(三十)第53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751章 重慶迷霧(中)第25節 第十一章 雨農的心思(1)第654章 辻政信遇襲(上)第515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2)第709節 第三百九十七章 誰更堅強(1)第526節 第二百七十章 武漢會戰之聯絡點(1)第571節 第三百章 千里誅賊(二)第649章 激戰密支那(六)第916章 海參崴事件第434節 第二百零五章 禍害死你(2)第848章 光復瀋陽(上)第364節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死十二小時(五)第710章 倒黴的英國人(中)第515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2)第125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1)第410節 第一百九十章 高飛的逆鱗(2)第596節 第三百一十七章 碼頭血戰(1)第327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奸告密(下)第741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