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鋁礦佈局和越南

“200萬噸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周白也知道孟享未來關於東北的打算,但對於孟享提出的二百萬噸的鋼鐵產量還是有些拿不準。

“多?”孟享沒想到周白竟然感覺也說有些多,這些計劃可是和周白等人一點點安排的。

不過,也難怪周白也有些不自信,戰前國內鋼鐵生產之前不算日本人佔據的工廠,也就只有5萬多噸的產量。現在隨着日軍的佔領,若不算先鋒軍的地盤上的鋼鐵產量,這個數字基本上又縮水了大半了。周白對於重工業有所瞭解,知道要在這個基礎上翻上十幾倍,不是三五年就能辦成的。

他不知道二戰要爆發到什麼樣的程度,到時候孟享要從歐洲不斷的撈人才,搶設備,纔有了200萬噸的保障。要不然僅僅從人才一方面就會難住先鋒軍的。

但正是因爲人才的限制,孟享才定了一個200萬噸的數量。要不然,孟享怎麼也要開口喊出一千萬噸的高產來。

華夏的人才匱乏,即使是熟練工人也需要一點點的培養起來。更不用提那些技工,工程師了。5年的時間是用來打好基礎,培養人才的。那些洋人來到華夏,帶出幾個徒弟,不是一下子就能學會的。再有更多的人學會相關技術,這都需要時間。

二戰爆發,各國都需要增加鋼鐵產量,相關機器和設備也是會嚴格控制。若不是孟享手中有德國人這條線,也不可能輕易得到各類機器。但即便如此,孟享還是希望培養出自己的機器工業來,需要從頭開始,生產印着華夏烙印的機器。這也需要時間起步。

五年的時間是二戰爆發最激烈的時間,也是華夏穩固基礎的五年。只要技術學到手了,人才培養好了,擴大產量是輕而易舉的。200萬看似不多,但僅僅兩三年工夫,只要投資到位,翻到一千萬噸不是問題。基礎打不穩,後邊的都是空談。

孟享手中抱着基地,軍工生產消耗的鋼鐵,暫時可以忽略了。200萬噸鋼鐵主要用於民用,也差不多夠用了。別人生產的鋼鐵大多數都用在戰爭中了,相對的民用的鋼鐵反而不如先鋒軍的產量多。

就像日本人,上百萬噸的鋼鐵投入海軍,陸軍的豆丁坦克就更加薄皮了。建造工事需要鋼鐵,建造槍械火炮需要鋼鐵,各類車輛也需要鋼鐵。戰爭本身就是鋼鐵和血肉的碰撞。軍事用的鋼鐵是主流。但到了先鋒軍這裡,一切鋼鐵產物都統統由基地來提供了,甚至基地生產的一些車輛、艦船、發動機等還可以替代民用。就連武器的廢舊鋼鐵都能回收利用。

基地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生產出一個百萬噸位的海軍艦隊。這個相當於又多了一百萬噸的鋼鐵產量,如果算上生產艦船所消耗的機器以及其他鋼鐵消耗,恐怕還要多。加上坦克、車輛、槍炮、飛機、軍事堡壘等,基地一年製造出的鋼鐵產物,達到上千萬噸也不止。

“我們需要多關注一下質量,而不僅僅要求數量!”孟享答非所問道。想到後世的華夏鋼鐵產量達到了六七億噸,超過了美俄英法日等後邊十個國家鋼鐵產量的總和,但質量方面確實讓人心痛。那個龐大數量下邊掩飾不住的是,每年國內需要的高級鋼大多數還是需要進口。就連製造軍艦的鋼材也是需要從沒落了一二十年的蘇俄來進口。

“五年的時間,我們不僅僅是要在產量上突破,還需要建立起一支科研隊伍,來試驗出屬於華夏自己的鋼鐵骨骼來。另外我們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培養起一批管理人才,給工人們灌輸一種質量爲生命的思想來。而不是僅僅粗製濫造的貪圖速度快。時間並不重要,基礎打好了,才能保障以後的良性發展。”孟享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隨着工人的增多,勞資雙方的關係也要慢慢的理順,不可操之過急。

“投資可是不少啊!”周白沒有再說別的,只是感嘆投資額。鋼鐵廠可不是一點半點的金錢投入,十萬噸的鋼鐵廠,少於千萬元投資是辦不起來。數個鋼鐵廠開辦起來,一兩億元就扔了進去。幸好分爲五年,要不然這麼多的資金投入,可是一下子讓資金鍊緊張。畢竟軍火雖然賺錢,但還要有其他方面的支出。

周白就是考慮到其他的投資纔對鋼鐵廠一項目就抽走了那麼多資金有些擔心。先鋒軍的資金來源除了那個龍騰組織的專項支援基金外,其他的都很明確。雖然一年多的發展,工商業稅收以及其他收入增加了不少,但相對的用於低保和教育、衛生、科學研究等各方面的資金也是不少,收支平衡都不能保障。若不是龍騰組織匯過來的大筆資金支持,哪裡還能維持運轉?

但依靠外來的資金扶持,遲遲不能穩定收支平衡,也是讓他有些尷尬,但他也知道這些錢投入進去,以後隨着工商業的發展,也能收回成本,但時間卻是比較漫長,畢竟此時華夏更需要補給和溫養,還不到反哺的時候。

“我們的資金很充足。不用太在意。”孟享也似乎看出了他的憂慮,只是這些軍火買賣的資金不明不白不好明言,所以只是模糊的提了下。

周白也聽慣了孟享的承諾,心頭一鬆,隨即又說道:“太原的那座鋼鐵廠可是閻百川投資了八百萬建起來。這一次鋼鐵生產的佈置怎麼要把它單獨列出來?”

這座坐落在太原尖草坪的鋼鐵廠,可是閻錫山費了好幾年才建設起來的,在那個每斤麪粉只有四五分錢的年代,閻錫山肯捨得拿出八百萬來建設年產四五萬噸的鋼鐵廠也是很有遠見的。只可惜這座鋼鐵廠在37年剛剛建成,日本人當年就衝了進來,佔了這個地方。

當先鋒軍衝過來的時候,日本人炸了高爐,破壞了一部分,此時正在搶修中。

“哦,太原鋼鐵廠以後是要單獨列出來,來重點生產特種鋼。”孟享隨即說道。鋼鐵廠的建設需要考慮到資源問題。雖然太原、古交、嵐縣的鐵礦數量也不少,但主要是以貧礦爲主,加上太過靠近太原城,限制了以後城市的擴張,影響環境,所以,孟享打算把鋼鐵廠遷移到臨近鐵礦區的地方,而太原鋼鐵廠着重來以生產特種鋼爲主,發展高端鋼鐵。後世太原特鋼也是出了名的。

孟享手中雖然抱着基地,但總是要考慮到出現意外。無論是基地出了意外,還是歷史出了意外。面對外敵的侵略,沿海的和靠近邊境的重工業就有些不安全。如此,依靠自己發展,肯定是要考慮到留出的餘地。所以孟享也開始有重點的撿起了後世三線的戰略意圖,及早的佈置後手。

山西的環境只要佈置得當,還能防守住。利用山西的煤炭資源,加上幾個鋼鐵廠,再加上一個特種鋼鐵廠,可以構建起軍工產業。這也是後世華夏的佈局之一。

不僅如此,軍工企業不僅僅需要鋼鐵,以後鋁材也是關鍵。飛機的生產就離不開鋁材的生產。即使在民用上,被稱作是“二十世紀金屬”的鋁的使用範圍也是越來越廣泛,建築、交通、包裝等方面都會用到。

其實說到鋁礦,國內的鋁土資源主要集中在山西、貴州、廣西、河南等地。但這個時代,華夏的鋁土礦一直沒有利用起來。直到新朝後纔開發。

但是,當時由於缺少鋁土礦的勘探經驗,沒有結合華夏的鋁土礦的實際情況而盲目套用蘇俄的鋁土礦規範,致使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部分地質勘探報告都被降了級,儲量也一下減少了許多。後來在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資料後,才陸續在河南張窯院、廣西平果、山西孝義、福建漳浦、海南蓬萊等地發現了儲量較大的鋁土礦礦區。

鑑於鋁廠的高耗能特點,在孟享的工業規劃中也不打算遍地開花,而是重點扶持一兩個大型企業。

後世華夏在山東、河南、貴州初步建立了501、502、503三大鋁廠。

501就在齊都的地盤上,43年日本人才在那裡利用鋁土礦建造了華北輕金屬有限公司的南定工場。只是那裡僅僅依靠齊都的鋁土礦,因爲資源的短缺,後來不得不大量進口原料,在加上那裡離着主基地不遠,所以孟享不打算開採。

貴州省修文等地鋁業比較有名,有遵義的團溪、林歹、小山壩等鋁土礦區,加上當地豐富的水電和煤炭資源,也可以維持一個較大規模。後世的貴州航空在那裡落腳也是就近取材方便。但開發那裡爲時過早。

而河南省的曹窯、馬行溝、賈溝、石寺、竹林溝、夾溝、支建等地均有不少鋁土礦藏,藉助當地的鋁礦和便利的交通,加上附近平頂山等地的煤炭資源,也適合發展鋁廠。孟享也有此打算,不過現在那裡還是前線,八字還沒有一撇。

再說一個地方的鋁廠生產量也不夠。

而山西孝義就是孟享劃定的另一個地方。

山西省的礦區也不少,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樑一雷家蘇、寬草坪等等,這個集合着山西就近的超級豐富的煤電資源,可以加大規模建設。以後利用煤炭的輸出交通線的迴流,也可以大量的進口鋁土礦石。

後世山西鋁廠建設的比較晚,72年纔開始籌建,83年動工。但孟享這一次提前開發了這裡。

如此山西有鋼鐵、有鋁廠,就可以解決了軍工原料的大部分問題了。

眼下可以開發的也只有這兩處鋁廠了。

但孟享的五年工業規劃藍圖卻不僅僅是現有佔據的地盤上的,佈局整個華夏,甚至全球,才更容易下活一盤大棋。

在華夏,孟享佈置的鋁廠除了要發展山西、河南,和未來的貴州外,還有一處地方的鋁礦,也不容錯過。

後世的初中的地理課本上後來多了個南國鋁都的稱號,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平果以已探明的鋁礦儲量2.9億多噸的數量,而且品位很高,三氧化二鋁含量高達60.45%,很適宜進行規模建設。再加上不遠處的越南豐富的鋁礦資源,很適合長期發展。

越南僅僅西原高原帶上的鋁土礦牀資源量就大於10億噸,整個越南的鋁土資源高達三四十億噸,老撾波羅芬高原上的鋁土礦礦牀資源量也約20億噸,這樣充足和便利的條件,孟享豈會再放過?

想起後世華夏支援着越南抗美,大量的物資和人員供應只爲了一句“好人啊!華夏老大哥是好人啊!”,孟享就打定了主意要把另一個時空的債全加倍的討回來。

漢唐時期,那裡就已經扣上了交州或者安南都護府的稱號了。也就是說,那裡以前也是我們的地盤。此時雖然是法國的殖民地,但法國佬此時沒有多少幾天折騰了。而且孟享特意查問過,那裡也不會受到基地的保護和制約,可以任意折騰。

既然如此,就衝着越南豐富的資源,孟享也不會再客氣。

不光是鋁鐵礦,越南的其他物產也很豐富。不說覆蓋率達到75%的森林資源和傳統的稻米出口大國,單單是礦產就讓人眼熱。

越南北部的鐵礦和煤礦相對很豐富的。單單鐵礦就有十幾億噸,而且大多數是含鐵55%-60%的富鐵礦,而且接近地表,便於開採。

本來華夏南方地區很少有鐵煤俱全的重工業條件,即使海南擁有國內最大的富鐵礦基地,但煤的缺少也同時制約着規模的擴大。而臨近的越南有鐵又有煤,越南的煤主要分佈在北部的廣寧省,儲量約36億噸,其中可以露天採掘的有2億噸。廣寧省的鴻基煤礦是東南亞最大的煤礦,盛產高質量的無煙煤。

華夏一向缺磷,雖然從北非也在進口,但距離太遠,而且消耗的資金也不少。而越南磷灰石總儲量達15億噸,主要分佈在從老街省到安沛省90公里長的地帶。磷酸鹽礦主要分佈在高平、諒山等省,總儲量也有300多萬噸,離着我國的邊境還很近。

華夏更是缺鉻,雖然華夏其他資源也緊缺,但卻沒有像鉻那樣極度缺乏的,絕大多數需要進口。而越南鉻的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5%,曾居世界第二位。總儲量約1900萬噸,主要分佈在清化市郊的古定地區。

此外越南鈦礦儲量達1000萬噸,大部分分佈在從芒街到河仙的沿海一帶,易開採、易選煉。雖然華夏鈦礦也有不少,但資源從來沒有嫌多的時候。

後世裡越南老是在南海的石油、天然氣方面和華夏發生些糾紛。他本身集中於北部灣、湄公河三角洲和紅河三角洲平原窪地、昆島南凹區域等大陸架的石油產地的儲量就不少。大致的工業儲量就約有10億噸,其中3.1億噸石油,天然氣摺合石油7.18億噸,可以直接解決快速發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未來的能源危機。

後世你爭我一尺,今世我不止是要奪回一丈。資源這麼豐富的地區,又不需要顧忌什麼,趁着法國人即將成爲衰哥,直接打包取來就是了。

孟享雖然一直經略北方,但南方同樣沒有放棄。除了江浙一帶有鼠一他們在滲透,在廣西雲南等地,孟享也是提前有了佈局。與廣西相鄰的越南也是早早就有了佈置。

先鋒軍不少廣西籍的士兵,通過南京、徐州等戰役投奔而來的,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培養,也算先鋒軍的嫡系了。雖然廣西是桂系的老窩,李白二人也是深得民衆愛戴。但打死他們也做不出低保的承諾來。桂系就是一直缺乏資金,才使得一直被老蔣壓着。

那些士兵都是貧困家庭出身,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家鄉也能享受到低保的待遇。有了這個奮鬥目標,和豐厚的軍餉收入,所以桂系的影響已經被拋之腦後,成了忠誠的先鋒軍的士兵了。

佈局廣西,一些廣西籍的士兵就被派了回去。相鄰的越南,也是以這些廣西士兵爲主,當然其中的骨幹還有不少的克隆兵。

他們的武器可以直接從南洋基地獲得,順便也在發展着越南當地的華僑。這由此就組成了越南初期的佈置。

孟享當然不會直接下手,即使法國人再落魄,對於這種挑釁他們顏面的事情,也不會輕易罷休的。二戰後,他們還在越南磨了很長的時間,才退走。況且,這種挑戰殖民地的事情,都是一損俱損的事情,只要一動越南,不止是法國人衝上來,英國人也肯定要摻和。美國人必定也要在背後趁火打劫。對於東南亞的資源,美國人也是早就垂涎三尺了。

即使華夏頂住了有些沒落的英法的攻擊,美國人也必定會用各種理由加入進來。這也是日本人攻擊東南亞,爲什麼一定要先敲美國人的緣故了。不把美國人的隱患解決掉,佔據了菲律賓的美國人很輕鬆就能找個藉口把東南亞的那些資源弄到他們手中。

當年西班牙就這麼被坑爹了一次,一戰中美國人又耍了一次,加上美日同時在太平洋上爭霸,必然要有一個倒下,日本人豈會放過美國人?那些指責日本人戰略眼觀短淺,不該去打美國的人,一部分也是把美國人想的太慈善了點。

至少孟享還知道美國人利用珍珠港加入了二戰的後半場,又撈足了本錢。後世幾十年,又拖垮了蘇俄,全球佈局擠兌華夏。

有了這些經驗,孟享對美國人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對付不久後陷入歐戰的英法,先鋒軍的實力足夠應付,但對付美國人龐大的戰爭機器,此時的先鋒軍還有些弱小。所以,孟享一直在等待着更好的機會。

任何機會都是有人來創造的,孟享也是需要手中一把刀,繼續順着歷史潮流砍下去。只是日本人被先鋒軍揍得不輕,需要休養一段時間纔可能有所舉動。雖然日本人海陸不合,但如果陸軍太過弱小,日本人也不敢輕易的大軍南下。

只是,當英法一旦露出疲態,日本人和美國人都會露出獠牙的,先鋒軍也不落人後,就看誰能耐心的等到最後。

孟享可以耐心的等,他現在雖然佈局,但卻沒有開發的能力。僅僅安穩現有的地盤,就消耗了他大部分精力。現在他需要更多的時間發展壯大,自然可以耐心的等下去。即使沒有日本人這把刀,孟享也可以利用當地的華僑推出一手民族獨立解放的招式來。

美國人能等,只要他們不出手,英法只會損失的更慘。東南亞還是他們的囊中之物。只是他們沒有想到有先鋒軍這一匹黑馬而已。

唯一等不得的是日本人。先鋒軍收復了絕大部分華北,又沒有得到武漢及其周邊地區,又被先鋒軍在渤海截斷了他們在東北的部分資源,在華夏消耗日巨的他們,日子更加的難過。急切的需要開闢新的資源地。周圍最適合的就是東南亞了。

爲了安定日本人的心思,孟享連東北都暫時沒有去收復。先鋒軍此時有了百萬人的軍隊,裝備精良,打東北也不是不可能。

但一旦攻打東北,一年半載的根本無法了結。日本人受損嚴重,可能也就失去了攻擊東南亞的銳利。這顯然不是孟享期望的。再說,孟享下一步還需要解決外蒙的問題,可能直接面對蘇俄。此時有日本人拖着蘇俄,可以讓孟享更加輕鬆的佈局中蘇邊境,何樂而不爲?

很多時候佈局就是這樣,南邊屠龍卻需要北邊落子。

第78章 奇蹟之橋第796章 還是需要美國人兩線作戰第247章 戰列艦交易第583章 援軍最好快一點第384章 目標,長崎第102章 打火雞第732章 澳洲萬人坑第726章 繼續調教第882章 日本人撐不住了第998章 我們需要噴氣式第1158章 敲打美國第542章 我們需要超級戰艦第1092章第679章 新的機會第931章 華夏人會來的第167章 有任務,是近戰第1038章 非洲移民的問題第525章 意大利入侵希臘第53章 高射機槍能兩用第443章 開始攻打太原第538章 海上夜戰第542章 我們需要超級戰艦第929章 縮水的諾曼底登陸第130章 板垣徵四郎來了第369章 咱們換更好的第868章 登陸澳洲第800章 走樣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第794章 還需要日本人頂缸第741章 H級戰列艦第267章 推行新政策第429章 當然是爲老百姓說話了第847章 他們怎麼登陸的第667章 失敗的浮橋爭奪戰第657章 我們需要援軍第459章 戰火再起第1159章 調教亞洲第58章 我們往哪裡走啊第982章 導火索第340章 天津租界騷亂第853章 轟炸東京(中)第972章 我們可要好好打一架第732章 澳洲萬人坑第253章 醒來第1014章 裕仁投降了?第881章 可以多一些炮灰第1089章 五個方案第893章 繼續拖延第1042章 這是陸航還是海航?第313章 登陸作戰第752章 放棄僞滿第954章 若狹灣第649章 四條通道第74章 國運氣脈第994章 痛打落水狗第208章 加入先鋒軍去搶鬼子第1151章 美國人的Baby第664章 我們不需要殺回去嗎第459章 戰火再起第772章 他們是怎麼出現的?第1068章 美國人撤退了第1148章 我們沒有其他辦法第372章 鬼子反應太慢了第516章 也有先鋒巨炮第407章 他們怎麼過來的?第605章 分基地再調整(上)第230章 鐵甲突前第205章 搶光、搬光第885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366章 說媒、納妾、奢侈稅第394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847章 他們怎麼登陸的第967章 想要奪回失地,很難第810章 飛艇指揮通訊平臺第265章 飛行員的選擇第251章 到前線去授勳第957章 敵機已在我身後第304章 中醫第1046章 夏威夷之戰(下)第785章 太平洋上的遭遇第278章 海軍派系和法國巨炮第840章 我們不會放棄第943章 陳紹寬的航母計劃第104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357章 識字掃盲第907章 向華夏軍隊學習第46章 再派援兵第942章 日本人依舊悲催的防空炮第707章 10月的戰火第334章 水晶之夜第860章 目標,北非第803章 我們只是觀摩第682章 蘇俄戰局第341章 進入日租界第1001章第264章 先轟出雲號第933章 這是個機會第50章 打坦克第47章 南京城頭上的紅旗第1031章 代奧米羣島第581章 一樣轟他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