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正式編制

新的一週來臨,新書榜上再燃戰火,各位大大如果覺得拙作還行,力量請各位火力支援!

李若風知道知道在今後的抗戰中,跟中統方面打交道的機會很多,將來也的確需要藉助中統的勢力來加強對日情報戰線的作爲,因此,對陳立夫,他有意示好。

對陳誠,李若風更是清楚此人乃老蔣的心腹嫡系,自己既然打算加入國民革命軍的序列,那就必須得在中央軍系統中找個靠山,這對日後的擴軍整編要軍餉要裝備,都有百利而無一害。等明年老蔣跟德國政府拉上關係,整編德械師的時候,李若風可是想分上一杯美味羹呢。

一方刻意示好,一方則是意拉攏,談話雙方的氣氛自然是和諧友好。

拉上一輪家常後,陳立夫忽然提了個讓李若非常敏感的話題:

“若風,聽說你還沒入黨吧?”

李若風聞言沉默了一會兒,道:“是的,陳主任。自回國以來,還沒機會跟黨國精英打過交道,也從沒來沒人跟提過這事,是的時間一長,就拖了下來。”

陳立夫和陳誠互示一眼,交換眼神,陳誠隨即接過話題說道:“若風,如果我跟陳主任當你的入黨介紹人,不知你意下如何?”

“辭公,固所願也,不敢請爾。”李若有毫不猶豫地面帶喜色地答道:“能蒙辭公、陳主任垂青錯愛,若風三生有幸。日後二位有用得着在下之處,儘管吩咐,若風願效犬馬之勞。”

“如此甚好。”陳立夫笑道:“若風,此事你就不用操心裡,回南京後我親自替你將入黨手續辦好,成爲國民黨員,將來可以更好的爲黨國效力。”

“多謝陳主任,多謝辭公。”李若風適時地站起向朝他們二位敬了個軍禮。

陳立夫心情大好的揮手示意李若風坐下,笑道:“若風,好像只聽說過你的名,卻不知你的字,莫非你只有名而沒取過字?”

李若風點頭道:“嗯,陳主任,在下出身草莽,整個家族男人都只有名而無字。”

“原來如此,若風,我送你一個字如何?”陳立夫顯得很熱衷地問道。

“請陳主任賜教。”李若風將身板一正,說道。

陳立夫閉目琢磨了一會兒,方睜眼道:“你從小立志,習文練武,海外求學,學成歸來只爲精忠報國,就叫忠國,忠於黨國。如何?”

李若風心中暗叫人一聲“汗”,但臉上神態卻是一本正經,點頭道:“謝陳主任,這個字,在下非常喜歡。”

陳誠也點頭讚道:“忠國,嗯,很有意義。”

“忠國,你們李家根基在東三省,而你卻費盡心思來到甘肅,應該是有所圖謀,可對?”陳立夫見時機成熟,馬上切入主題。

李若風點了點頭,答道:“陳主任,實不相瞞,自打我回國,看到中統對日本人非常關注,深感欣慰。您知道,我在日本呆了七年,這七年當中,我差不多走遍的日本的每一座城市,對其國情可以說了解得相當透徹。我相信,國民政府肯定知道田中奏摺的內容,‘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則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是世界知東亞爲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自田中義一組閣提出他的《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得到了日本天皇及軍人主義右翼黨派的極力響應,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的軍事,都是向發動戰爭傾斜,其狼子野心,昭然若示。根據我的判斷,日本人,最遲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將發動其滿蒙攻勢,界時,我東三省領土和國民,都將蒙受戰火的侵襲。爲此,我不得不提前做好戰爭準備!”

陳立夫皺眉問道:“今年年底?你作此判斷的根據是什麼?”

李若風道:“自民國成立,國內軍閥勢力割據,戰亂不休,去年中原大戰,雖然國民政府最終取勝,但無論中央軍,西北軍,晉綏軍,桂軍都因此戰而元氣大傷,我國軍力,國力遭受嚴重創傷,沒有五到十年時間,很難恢復元氣。日本人早有圖謀,對此種天賜良機,他們斷然不會錯過,他們決不會留時間給國民政府來統一中國整治民生國力,建設工業體系。”

陳誠默然地點頭,表情十分凝重,“忠國,你覺得一旦戰爭暴力,我們能打贏日本嗎?”

“打不贏也要打!勝也罷,負也罷,就是不要和它講和!”李若風想也不想便用上了後世蔣方震《國防論》中的論調,“日本是個資源稀少的島國,人口也比中國少得多,儘管他們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和現代化的軍隊,但其戰爭潛力依然非常有限。我們不怕它鯨吞,就怕它蠶食。以空間,換時間,只要不斷地消滅其有生力量,最終於勝利,必屬於中國。然而,戰爭的前期,我們會十分艱苦。我之所以會謀取西北,因爲我斷定,戰爭前期,東北軍肯定守不住東北三省,而蔣總統基於國內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原因,他不會願意跟日本全面開戰,東北淪陷,已成必然。”

說到最後,李若風無力地低下頭,神情顯得萬分沮喪。

李若風對蔣介石心思想揣測,讓陳立夫極感震驚。

陳立夫這兩年來沒少跟蔣介石談中日之間的話題,中原大戰後,日本人在東北的活動更加頻繁,爲此,他也多次向老蔣提出必須加強東北的控制。但是,老蔣一句“攘外必先安內”就把陳立夫所有的問題全回答了。

李若風有如此敏銳的大局觀,這讓陳立夫更爲看重,下定決心必須要將這個年輕有爲的將領打下他陳系的烙印。

陳立夫是這個心思,陳誠也同樣是此想法。

有了他二人的力挺,李若風無疑成爲此次“甘肅事變”最大的受益者。

對於能有一支不屬“甘、河、回、馬”勢力的武裝釘在甘青寧腹部,蔣介石當然樂於得見,在陳立夫、陳誠把甘州的局面用電報向蔣介石彙報後,蔣介石爲了分化西北勢力,大筆一揮,同意了馬仲英原來提交的設立河西行省的報告,但卻把河西行省省主席一職授給了李若風,同時還給了李若風國民革命軍中央陸軍新編38、39兩個師的番號編制,並任命李若風爲河西保安總司令,負責涼州、金昌、甘州、肅州四州防務,授中將銜。

至於這兩個師的人員任命,讓李若風擬份名單交由陳立夫帶回來備案就行了。

新編第38、39師兩個番號,對老蔣而言是無心之舉,但李若風到手後心中可謂樂翻了天。

這兩個師,他將來肯定要擴編成兩個軍,38軍和39軍對熟悉現代中國解放軍陸軍編制的人而言,這兩個番號意味萬歲軍,常勝軍,李若風哪能不偷着樂呢。

(歷史上,馬仲英第一次入疆得勝返回酒泉後,馬步芳考慮到馬仲英畢竟是親戚,經過他的運作,南京政府給了馬仲英中央陸軍新編第36師的編制,指定酒泉、金塔、鼎新、玉門、安西、敦煌六縣爲其防區。)

而對於馬仲英,老蔣沒作任何安排。此中用心,可謂相當險惡。

老蔣的這種安排,既在李若風的意料中,又在意料之外。

李若風知道老蔣肯定會採取分化手段,但沒想到馬仲英居然讓老蔣一貶到底。由此看來,老蔣對於跟赤化沾邊的不聽話將領,是絕不留情的。

對馬仲英的軍事才能和個人人格魅力,李若風還是比較看好的,他當然不能讓老蔣的陰謀得逞。

不過,李若風也不會將這兩個師任何一個交給馬仲英,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兵權,還是抓在自己手中比較穩妥。

於是,他很快便將兩個師的主要軍事主官列了份名單交給陳立夫。

他自己兼新編第38師師長,費迪清任參謀長,齊樂明任副師長,這二人都授少將軍銜。新編第39師師長由孫震擔任,莊宇任參謀長,副師長由莊宇提名的曾澤擔任,他們三人也都授少將軍銜。

李若風沒有按現在國軍整編師的編制,他按照德軍標準陸軍師進行整編,反正他知道不能完全指望老蔣,有些裝備還是自己想辦法靠得住點。

經過與孫震莊宇等人商量,兩個師都成了三旅六團甲種師:

基本編制如下:

師轄3個旅,旅轄2個團。

師直屬部隊:

1個步兵炮團:3個步兵炮營(36門75MM山炮,12門75MM野炮)

1個戰防炮營(24門37MM戰防炮)

1個高射炮營(24門20MM高射炮)

1個野戰重炮團:36門150MM榴彈炮

1個工兵營

1個通信營(2個有線通信連,1個無線通信排)

1個汽車輜重團

1個特務營

1個衛生隊(平時爲師醫院)

師轄3個步兵旅:

旅轄2個步兵團:

團直屬部隊:

1個迫擊炮連(12門60MM迫擊炮,6門82MM迫擊炮)

1個步兵炮連(4門75MM山炮,2門75MM野炮)

1個通信連

1個特務連

團轄3個步兵營:

步兵營直屬部隊:

營轄3個步兵連:

連轄1個機炮排(2門60MM迫擊炮,重機槍6挺)

1個通信班

1個炊事班

3個步兵排:

排轄3個班

每個班轄:輕機槍一挺,衝鋒槍兩把,手槍兩把,步槍七把。

另外還設兩個師轄補充團,主要用於新兵訓練和老兵收編整訓。

全師總兵力近二萬四千人。完全是針對日軍挽馬師團來進行整編。

不過,重炮火力方面與日軍甲等師團還稍遜一點,但就是這樣一個師,足以打國內其他軍閥的部隊一個軍甚至兩個軍了。

當時陳誠看到這個編制計劃簡直就是目瞪口呆,這還是師嗎,簡直就可以稱軍了。不過,李若風跟陳誠說了,軍餉裝備就按中央軍新編師的標準給,不足的部分他自己想辦法,反正他這種編制,是專門針對日軍的,所以得請陳部長在蔣總統面前多美言。

陳誠心裡也已把李若風當成自己的嫡系培養,因此滿口答應。

裝裝孫子,說說好話,就能撈到想像不到的好處,對此,李若風從來不會吝嗇自己的表情和言語。

朝中有人好做官,李若風現在算是深刻體會到了這句的含意。

作爲蔣大總統,反正他只需按計劃中的整編師進行補給,其它超編軍餉裝備又不用他費神,也是樂得成全。在他想來,有這麼兩個的師坐鎮西北,裝備越強大,對西北勢力的威懾就越大,中央的政令越有保障。

反正是各有各的算盤,皆大歡喜。

新的一週來臨,新書榜上再燃戰火,各位大大如果覺得拙作還行,力量請各位火力支援!求推薦票、收藏和點擊。謝謝。

第168章 大跌眼鏡第222章 殲滅蒙哥馬利(上)第83章 鬥智鬥勇第105章 對日宣戰第173章 以退爲進第137章 鬆滬抗戰(二十六)第156章 焦灼戰局第145章 戰略構想第29章 難言心結第156章 焦灼戰局第30章 經略甘州第179章 戰略武器第1章 ,遊子歸來(一)第84章 反間之計第231章 摩步逞威第112章 鬆滬抗戰(一)第168章 大跌眼鏡第54章 誓死還擊第36章 準備嚴打第182章 觸目驚心第119章 鬆滬抗戰(八)第37章 夫妻交心第159章 勢均力敵第201章 忙裡偷閒第177章 出乎意料第192章 瘋狂計劃第170章 佳人在懷第227章 大殲滅(三)第150章 對應策略第75章 日軍部署第81章 調整部署第192章 瘋狂計劃第64章 機場動員第94章 智鬥女諜第80章 緊急剎車第226章 大殲滅(二)第7章 偶然之得第72章 奉天會晤第171章 盡釋前嫌第240章 兩島齊進第180章 諜影迷蹤第86章 製造混亂第236章 哥城事變第117章 鬆滬抗戰(六)第34章 己所不欲第86章 製造混亂第90章 精打細算第2章 ,遊子歸來(二)第14章 洞房花燭(完)第152章 迷離戰局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1章 ,遊子歸來(一)第14章 洞房花燭(完)第6章 未雨先籌第161章 狙擊建功第2章 ,遊子歸來(二)第66章 勝利全殲第168章 大跌眼鏡第237章 登陸序幕第229章 佔領印度第138章 鬆滬抗戰(二十七)第73章 風良結盟第33章 諜影浮現第117章 鬆滬抗戰(六)第92章 少帥返程第87章 城內混戰第69章 日軍反應第107章 新居軼事第242章 烈火縱情第146章 杜公登門第46章 秘密謀劃第15章 家族會議第44章 戰前準備第228章 大殲滅(三)第97章 激情燃燒第41章 李氏軍械(續)第85章 反間之計(二)第62章 拖刀之計第176章 對蘇作戰第167章 禍水南引第219章 陰謀論(上)第106章 風起雲涌第233章 印度之用第128章 鬆滬抗戰(十七)第84章 反間之計第202章 四虎歸來第24章 外籍兵團第163章 斬首行動第84章 反間之計第95章 川島芳子第121章 鬆滬抗戰(十)第27章 國府來客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62章 拖刀之計第214章 無可奈何第19章 謀取甘州第92章 少帥返程第189章 坐地分贓第214章 無可奈何第241章 首傳雙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