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準備

“上校!”在張弛與哈爾西獨處的時候,哈爾西就對張弛說道:“我想我應該對你說聲抱歉!”

“爲了什麼?”張弛有些不解。

“爲了麥克阿瑟將軍的尖酸刻薄!”哈爾西聳了聳肩。

“我並沒有放在心上!”張弛笑着回答。

“我也是這麼想的!”哈爾西點頭說道:“其實你應該對此感到高興……因爲麥克阿瑟將軍很少有這樣的表現。我猜,那應該是因爲你的才華還在他之上,這讓他感到不舒服了!”

“你是說……”

“對!”哈爾西肯定的回答:“很明顯,他那是妒嫉心在作祟,我想不但是我,很多人都看出來了。”

頓了下,張弛就嘆了口氣說道:“或許我應該爲此高興,但我卻高興不起來,相反我還有些羨慕麥克阿瑟將軍!”

“羨慕?”聞言哈爾西有些不解。

“是的!”張弛回答:“像我這樣的人……早就***的撲在即將要到來的戰鬥上,想着怎麼才能讓部下少犧牲幾個人,想着如何更快的結束戰鬥,或者早些打到日本迫使他們投降……因爲在我們的國家,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在日本人的刺刀下過着艱難的生活,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哪怕是一點點多餘的時間思考戰爭之外的事。而麥克阿瑟將軍還有時間妒嫉……”

哈爾西聞言不由沉重的點了點頭,拍着張弛的肩膀說道:“老兄,你是名真正的軍人。如果麥克阿瑟將軍聽到你這番話,我想他會爲自己感到慚愧的!”

不久後張弛和王麻子就返回拉包爾組織部隊做戰鬥準備。

際將到來的這場戰鬥代號爲“燧發槍2”,也就是“燧發槍”行動的加強版或者說升級版也行……之所以這麼稱呼,是因爲這個行動的確就是在“燧發槍”行動的基礎上吸收了塔拉瓦戰役的經驗而制定的。

戰役時間定在十五天後。

之所以要十五天,是因爲美海軍陸戰隊第3師在加利福尼亞,第七步兵師在夏威夷,他們都需要時間集結並趕到馬紹爾羣島。

其中美海軍陸戰隊第3師由於距離遙遠而時間緊迫……時間緊迫是因爲哈爾西擔心任何延誤都有可能給美國海軍造成不確定的危險,也就是日軍大批戰機的增援。

實際上,日軍根本就沒有美軍所判斷的那樣將近六百架日軍戰機的增援,此時的日本已很難再組織起這麼多架次的戰機的大規模空戰了。

不過美軍將領卻不知道這些,於是對哈爾西來說,就是越快發動戰爭就對隨後的戰爭越有利。

於是美海軍陸戰第3師從加利福尼亞出發後,在海上晝夜不停的航行十餘天,航程達4300英里,然後直接就投入到對誇賈林環礁的進攻……這也完成了史上距離最長的一次岸對岸的兩棲作戰,這個紀錄直到1982年才被英阿的馬島戰爭所進行的距離超過8000英里的遠征行動打破。

其實,在各登陸部隊在做緊張的集結和準備的時候,“燧發槍2”行動已經展開了。

在計劃敲定的第二天,美軍快速航母編隊中的三個大隊就分別朝遙遠的三個島出發了。

這三個航母大隊分別擁有一艘埃塞克斯級主力航母及一艘獨立級輕型航母,它們的目標不是馬紹爾羣島的中心。相反,他們的目標是“燧發槍”行動中原定的三個目標,也就是埃尼威托克環礁、科斯雷島和威克島。

這麼做是什麼目的就不用說了。

首先這是讓日軍誤以爲美軍在將來的戰役中會以這三個島爲主要打擊目標,於是就會對美軍的戰略意圖產生誤判。

事實是日軍的確被美軍的這個動作給迷惑了,以爲美軍會進攻這三個島然後對馬紹爾羣島形成大包圍圈,以至於美軍其它六艘航母及八艘護航航母突然出現在馬紹爾羣島的中心島嶼時,日軍才猛然醒悟……這是中了美軍鬼畜的奸計了。

其次,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在轟炸這外圍三個島嶼的同時,堵截有可能以這三個島嶼機場爲中繼站的前來增援的日機。

這纔是重點,也是哈爾西的主要意圖。

其實,美軍這麼做還是冒着一定的風險的,原因是這三個島距離太過遙遠了,這使得分別轟炸這三島的航母編隊有一定的風險……每個航母編隊只有一艘主力航母外加一艘輕型航母,在之前的實戰中尤其是在瓜島海戰中證明雙航母編隊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

這風險就是,一旦有一艘航母被擊沉或是負傷無法接收戰機,那麼戰機就會出現極大的調度困難,這種調度困難甚至會直接導致另一艘航母也失去戰鬥力。

尤其是一艘主力航母與一艘輕型航母的搭配……如果是輕型航母被擊沉擊傷那還好,它只能搭載四十餘架戰機,其就算被擊沉或擊傷,艦載機也可以轉移至可以容納一百多架戰機的埃塞克斯級航母上,這隻會給埃塞克斯級航母造成一定的壓力。但如果是埃塞克斯級航母被擊沉或是擊傷,那就無疑就會造成災難。

因此,此時的美軍在更多的時候是選擇三航母編隊,比如在塔拉瓦戰役中,共11艘航母編爲四個航母大隊,平均每個航母編隊約三艘航母,而且每艘航母的艦載機數量都沒有達到滿載數量,甚至還會爲其配上一艘護航航母。

這麼做爲的就是一旦有航母被擊沉或是擊傷時,航母上的艦載機能夠輕鬆的被轉移出去而不會有任何的風險或是混亂。

最差的情況,三航母編隊也可以時刻保持一艘航母的艦載機在空中,另兩艘航母輪流接收艦載機。

所以在塔拉瓦戰役中,雖然美軍有一艘輕型航母被擊傷被迫退出戰場,另有一艘護航航母“利斯科姆灣”號被擊沉,但都沒有出現戰機調度上的困難,甚至對美海軍的總體戰鬥力影響都不大,因爲這些航母的艦載機都轉移到了其它航母上繼續戰鬥。(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章 防禦計劃第四十九章 計劃第六百二十四章 封鎖第六十七章 賓河渡口第一章 物資第五百九十六章 攻擊機第七十六章 火炮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在乎第七百四十九章 僞裝第一百二十五章 勃固之戰 四第八百八十章 沉默第七百八十三章 顧問第七百五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第三百八十八章 老禿嶺第八百二十一章 羅伊山第二章 日軍第八百九十一章 左右逢源第七百六十八章 撤退第五百三十章 長春第七百八十一章 等待第六百九十一章 利益第四十章 炮兵第七十七章 距離外作戰第二十七章 陷阱第七百五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第二百零九章 瀉湖第一百三十六章 殖民權第六百零七章 宣傳第七百三十章 填壕第五百九十九章 戰術第九百零四章 事故第五百四十六章 東京大轟炸第七百六十八章 撤退第二百七十七章 反擊第九百零二章 禁止令第九百五十六 退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輪計劃第九百五十 馬格努斯 二第八十章 陡坡第七百零九章 輕鬆的勝利第六百九十六章 鉗形攻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棠吉之戰 十第三百四十章 打架事件第七百零一章 泥潭第九十一章 山嶺第八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九十五章 步坦協同第一百零六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防禦第四百章 進攻第一百一十八章 快艇第四十四章 許家村第九百五十四 兩面夾擊第八章 佯攻第四十八章 水壺第一百零八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發電機組第六百三十八章 生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僞裝一百一十七章 棠吉之戰 十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回防第十六章 錯誤第一百五十三章 共識第四百八十章 第三遣華艦隊第二百二十二章 謝爾曼第七百四十二章 演習第五百五十一章 傳單第六百五十一章 補給第一百七十三章 訓練第五十五章 信息 二第九百一十四章 情報有誤第一百六十二章 訓練第八十四章 油田之戰第六十章 龍驤號第六十六章 工兵一團 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好運第二章 日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十一章 防空帶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暴第一百四十一章 獲救第五百零四章 物資第八百零八章 戰略第324章 忠告第六百三十七章 寧王第七百三十一章 反衝鋒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機第八百八十六章 固體燃料第十七章 瓦階鐵橋第八十六章 油田之戰 三第七百零五章 辦法第四百零七章 防線第一百零八章 矛盾第一百四十五章 肅清第三百六十八章 塞班島之戰第十一章 奧斯丁山第二百零八章 馬金島第一百七十一章 誘餌第一百零六章 電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