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棠吉

工兵團之所以會被稱爲工兵團,那就是因爲工兵團是構築工事的兵。

這起來也許有些諷刺,原本用於構築工事或是炸橋破路的兵種,現在卻成了作戰部隊。

但其實此時的工兵團其戰鬥力一都不會比其它主力部隊差。

這其中的一個原因當然是工兵一團從英軍手裡繳獲了許多裝備……裝備雖然不是主要的,但也絕不是次要的,精良的裝備是一支部隊戰鬥力的基礎。

而工兵團此時手裡的裝備甚至連一般的英軍、美軍都比不上了。當然,這其中不包括炮兵部隊和空中力量。

但裝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工兵團在這段時間的戰爭中經過了戰火的考驗已逐漸由原來只會構築工事、只會炸橋破路的兵,發展成了在戰場上能打仗的兵。

這也許就是人們常的淬鍊。

更準確的,此時的工兵團是支在勝仗中淬鍊出來的部隊……在勝仗中淬鍊出來的部隊與敗仗中淬鍊出來的部隊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些部隊有些兵,儘管打了十幾年的仗且絕大多數都是老兵,但還…◇…◇…◇…◇,m.≦.c□om是貪生怕死戰鬥力一地雞毛。那並不是他們不能打,也不是他們軍事素質不好,而是他們經常性打敗仗逢戰必敗每敗必退,於是時間一久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以爲自己及自己所在的部隊是打不了勝仗,於是一開仗那腦袋裡想的就不是戰勝敵人,而是想着什麼時候逃跑怎麼逃跑!

在勝仗中淬鍊出來的部隊那就不一樣了,這樣的部隊從上到下都會有一種思想:敵人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嘛,就算那麼兇狠那麼頑強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倒在我們的槍口下?!

這種思想如果對於個人來那就是一種自大,但對於整支軍隊來,卻是士氣、是信心、是戰鬥力!

此時的工兵團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他們除了第一仗在日軍的追擊下潰逃之外,之後幾乎每一仗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於是自然而然的,他們就有些不把日軍放在眼裡,在構築防禦工事時也就沒那麼緊張了。

不那麼緊張就代表着能夠冷靜思考,代表着能夠放鬆,代表着能以更充沛的精力去面對即將到來的戰鬥。

這一張弛是深有感受,因爲他自己都覺得與剛來到這個時空時的自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他還清楚的記得頭一回看到步槍,第一次看見日軍以及第一次殺人時的那種驚慌失措的感覺,但現在卻有些麻木無所謂了。

這是種成長嗎?或者也可以是一種人性泯滅吧!

工兵團的部署是這樣的:首先各派一個連隊佔領村口公路對面的159高地和11高地,並在山陣地構築防禦工事。棠吉佈置兩個連構築縱深防禦工事。坦克、裝甲車和汽車方面,大多都藏在了棠吉周圍的森林裡,並將有戰鬥能力的坦克和裝甲車分成四批,每批十輛坦克另加十輛裝甲車,在同一時間裡棠吉只有一到兩批的坦克和裝甲車配合兩個高地的防守。

這個兵力佈置看起來好像有些不妥,要知道這時的工兵團可是有一個團的百餘輛坦克,怎麼會只派兩個連十餘輛坦克和裝甲車防守呢?那不是分兵讓日軍各個擊破嗎?!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工兵團手裡有坦克有裝甲車沒錯,但沒有空中力量也沒有炮火支援,如果兵力和坦克一窩蜂的涌上去,那就會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後果:日軍只需要召來轟炸機或是用炮火轟炸一番,就可以大量殺傷工兵團的有生力量。

然而,像現在這樣的安排,兩個連分散防禦在控制公路的兩個高地上,又有十餘輛坦克及裝甲車在另一側棠吉居高臨下的對兩個高地實施火力掩護,那日軍想要拿下兩個高地只怕不容易,何況工兵團還從棠吉挖了一條交通壕分別通往159高地和11高地,隨時都可以爲兩個高地派去援兵。

張弛知道,這實際上就是後來著名的“添油戰術”,這種戰術尤其是在敵我火力對比不成比例時打防禦戰尤爲管用。

照想,這也是王麻子在主力部隊與日軍作戰時學會的……中國部隊與日軍作戰時往往火力差距很大,打久了自然也就有經驗了。

接着王麻子就收到軍部的一封電報:羅衣考已經失守,暫55師被日軍擊潰去向不明,預計日軍很快就會打到棠吉,你部務必固守棠吉待援。

看到這個電報王麻子不由有些匪夷所思。

暫55師的戰鬥力根本就不是日軍56師團的對手;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擊潰也是正常的,畢竟這支部隊是被甘麗初擺在前頭做爲炮灰的存在,於是軍心煥散人心不齊,但去向不明……就讓人有想不通了。就算打了敗仗,背個電臺躲進叢林裡也可以吧,向上峰報告下日軍的情況總可以吧,怎麼會“去向不明”?!

後來才知道,這是由於暫55師的兵力過於分散了,高地、公路、橋粱……這裡一堆那裡一撮,以至於一開戰日軍的幾輛坦克就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的直闖暫55師師部,師長陳勉嶽連電臺都來不及帶就跑進叢林去了。

後來日軍甚至還用繳獲的電臺向第六軍發電文,用電話向軍部呼叫,希望能從中獲取到一些情報……只不過日軍太心急了,電話呼叫的聲音是個着生硬漢語的日本鬼子,一聽就知道有問題,會上當那纔是見了鬼了!

之後據史迪威大罵着要槍斃陳勉嶽……明明讓你守住羅衣考,你這丫的竟然一觸即潰,而且潰退了還不知去向!

但其實大家都知道,史迪威讓暫55師守住羅衣考這個命令本身就是缺乏基本的軍事常識的,他以爲中國隨便一個師八、九千人都能像00師一樣擋住日軍一個師團兩萬多人的進攻?那乾脆在國內反攻就得了,還來緬甸打個屁戰!

更何況,當英軍全線潰退的時候,史迪威又何曾過要槍斃誰?當英軍第七裝甲旅近萬人被一千餘日軍圍困在仁安羌的時候,史迪威又何曾像這樣發過火?!

第一百四十章 女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同一面旗幟下第五百八十章 教材第六百章 士氣第十九章 東京快車第八百一十章 西西里島 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機第五十二章 戰機第五十四章 信息第七十七章 距離外作戰第五百六十章 硬仗 二第一百一十章 棠吉之戰 六第三十四章 戰略層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裝備第七百四十八章 骨牌效應第七百七十五章 防線第六十五章 小松彌二第三十八章 P39戰機第八百零四章 襲擊第三百章 目標第八十八章 蒙巴頓第五百零九章 東大營第九百二十四章 感情第七百九十九章 指揮權第四百七十五章 選舉第八百二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七十章 藍圖第八百五十六章 爭論 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補給第七百零四章 捕獵行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八莫第七十章 爭論第一百五十二章 活佛第四十章 情報第五百三十三章 寧王第三十三章 瘋狂一分鐘第七百三十六章 情況有變第八百零四章 襲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千草特攻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慄林忠道第九百四十二 黨衛第2“帝國”裝甲師第六百零二章 地雷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議第八百六十四章 記者第332章 殺手鐗第十章 空投彈藥第八十一章 轟炸第七百三十三章 進攻第八章 牟田口廉也第二百四十八章 奪島第六十七章 營長第七十二章 激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雷達第五十二章 指揮部第四百二十八章 千針偶第245章 燧發槍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難題第六百六十七章 反坦克炮第七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七十八章 演技第五百一十章 降兵第八十三章 標準第六百一十九章 收縮防線第四十六章 一件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六百二十九章 飛行員第九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九百五十二 風暴之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硫磺島第二百二十五章 勝利第五百二十二章 積極防禦第五百零七章 百姓第十二章 訓練基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博奕第四百八十七章 推進第四百八十六章 瀋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東京大轟炸 二第334章 豐田副武第九十四章 規矩第二百三十一章 防禦第三百五十七章 空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中之重第七百零八章 包圍第三百三十五章 遠距作戰第五百八十章 教材第七十三章 錯誤第六百五十一章 補給第七百六十一章 愚蠢第九章 有恃無恐第九百零六章 替代計劃第七十一章 膠作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沒有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沖繩島戰役第四百七十四章 訓話第二百六十三章 創意第九百二十六章 解放者第六十四章 伊19號第二百九十章 事故第五百九十一章 萊特灣海戰第四百零二章 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