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張院士真傳

第260章 張院士真傳

簡單參觀完生產線後,一行人便來到了會議室,康馳也終於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當聽到康馳想讓他們幫忙代工運20的改進型時,董俊差點就當場腦溢血了……

持嬌恃寵地拿了他們的圖紙說去研究,然後反手丟回來讓他們代工?

這種騷操作試問有誰能受得了?

董俊看了一眼裴恆生,見他不但情緒冷靜,還對他使了使眼色,因此只好強行控制住自己的怒火,儘量不當場發飆。

板着臉從康馳手中接過硬盤後,董俊當場打開了圖紙,會場裡其它幾個人,包括蔡耀斌也忍不住湊了上去,想看看康馳所謂的運20S到底長什麼樣。

第一眼看上去,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特麼不就是運20嗎?

不過很快,董俊就發現了它和運20最大的區別。

雖然這份圖紙,只有機身沒有引擎,但通過機翼的設計和線路佈局,他立即就發現了這架所謂的運20S,竟然只有兩個引擎!

然後他就徹底懵了。

這是什麼神仙改良?

只裝兩個引擎,肯定也能飛起來,但估計只能空重起飛……

運20可是運輸機,裡面是要裝幾十噸東西的!

他是嫌胖妞太能裝了,還是壓根就不懂造飛機?

忍住,忍住……

董俊深吸口氣,再次強壓下隨時都要暴走的情緒,沉聲說道:“康總……你這設計不合理吧?”

“運20可是運輸機,你只裝兩個引擎怎麼飛?難道你能造出比渦扇20高足足兩倍的引擎?”

蔡耀斌和裴恆生這些看不懂圖紙的人,在聽到董俊的質疑後,也頓時愣住了,然後用和董俊一樣,用奇怪的目光看向康馳。

“嗯,其實不止兩倍,我計劃造個有50噸推力的渦扇-30。”

50噸推力?!

聽到康馳的話,在場的人頓時又愣住了。

康馳見狀,又連忙補充道:“如果介意我沿用你們的名字,我可以改個名字。”

“……”

這是名不名字的問題嘛?

董俊迅速思考了一下50噸推力發動機的可能性。

首先,這東西確實有搞頭。

統用電氣航空發動機公司早在1995年,造出的GE90推力就高達84700lbf(37.6噸),後來的衍生型號一個比一個強,GE90-115B在2001年的地面臺架試驗中,更是以56.9噸的最大推力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爲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

後來這個大棒,由GE9X接了過來,它的推力是61噸。

但GE系列的發動機畢竟是爲大型民航客機量身打造的,不一定能經受住軍用飛機的那種惡劣工況,因爲大推意味着大旁通比,也就是大直徑,像GE9X的進氣道直徑,就高達4.5米,這不利於維持發動機的離地間隙,容易捲入砂石,因此比較挑機場。

但你說它香不香?

當然香了!

不管康馳提出的這個50噸推力發動機,到底能不能用在軍用運輸機上,也不管它的油耗之類的性能到底怎麼樣,只要能搞出來,對華國的航空工業發展來說都是巨大的推進。

尤其是民航領域。

一直以來,民航客機基本都被西方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兩大公司壟斷,華國以前買的飛機就不算了,畢竟錢都已經花出去了……

但如果往後看的話,根據統計,未來20年華國至少還需要大約8560架新客機。

其中支線客機350架、窄體單通道幹線客機6470架、寬體客機1550架、貨運飛機190架,總價值約11萬億,如果加上保養維修之類的售後服務市場,則至少還得再加個5萬億。

而這,還只是華國市場而已。

通過壟斷全球的民航客機市場,波音和空客小日子過得有多滋潤了就可想而知了。

這麼大一塊蛋糕,我們如果不搞,那就永遠只能看着別人吃,甚至自己就是被吃掉的一塊。

爲了打破這個壟斷和卡脖子,商飛也就應運而生。

而商飛的發展路線,也是腳踏實地地從小到大,首先造出來的是支線客機ARJ21。

但支線客機拉的人少,航程小,單價便宜,市場需求量也不大,所以並不賺錢。

於是後來又有了C919,這款已經拿到多國適航許可的客機雖然號稱國產大飛機,但實際上它只是一款窄體單通道幹線客機。

所謂的幹線客機,就是最大載客量在200人以內,飛行里程6000KM以內的中短途航線,在民航客機領域,其實只屬於中型客機。

不過這種客機的需求量,也是最大的。

至此,客機的壟斷和卡脖子,其實已經算是解決了一半以上。

剩下的就是像A380這種,最大載客量在300以上,能夠進行遠程跨洋飛行的的大型寬體客機,這也是航空製造業的頂級產品。

它的需求量看似較少,數量只有18%左右,但是頂不住它一架頂兩三架的高單價啊。

但這種大型寬體客機的研發製造難度太高了,哪怕華國也不是那麼有信心,於是最後拉上了航空技術底蘊比較足的老毛子,雙方一起合作研發CR929。

但雙方磕磕碰碰了十多年,最終還是不歡而散,CR929項目也變成了C929項目,首飛日期更是成了個未知數。

所以在康馳已經搞出T1200超級碳纖維材料的情況下,如果又搞出了個50噸推力的渦扇航發,那光是C929項目的問題,至少就解決了一大半。

但問題是,這東西哪有這麼好搞?

C929的CJ-2000發動機設計推力是35噸,尚且都讓商飛頭大了這麼多年,你這上來就是50噸。

步子是不是太大了點?

“康總,不是說我不相信你,然後這款發動機到底適不適合運20也暫且不論,畢竟咱們搞科研的也不怕試錯。”董俊有些無奈地說道,“但問題是你這步子邁這麼大,要多久才能搞出來?發動機還沒開始搞,就讓我們造機身,是不是太心急了點?我們這產能也是有限的……”

“產能不是問題。”康馳直接反駁道,“蔡總就在這,如果伱們是因爲幫我造運20S而耽誤了運20的交付,蔡總絕對不會怪你們的,對吧蔡總?”

“啊?嗯……對!”

“……”

“還有,我也不是白嫖你們,幫我造機身該是多少錢,我一分不少地付給你們,至於我的發動機要多久才能造出來……”

康馳腦子迅速轉了轉,開口道,“反正肯定比你們造機身快!”

果然不出康馳所料,聽他這麼說後,董俊當初就忍不住反駁道:“這不可能!”

“不信?那要不我們比個賽,看誰先造出來?”

“比就比!” 不錯不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看到已經上套的董俊,康馳也頓時鬆了口氣。

這人一旦中了激將法,就不怕他陽奉陰違拖延了自己的計劃。

爲了再上一道保險,康馳又主動提議道:“既然是比賽,不如就設點小獎品吧……你們想要什麼?”

“我們想要什麼?”

董俊頓時遲疑了片刻,才最終鼓起勇氣說道:“你要是輸了,就把銀鶴的圖紙也給我們學習學習唄。”

康馳頓時笑了笑。

果然,他們雖然表面上沒什麼,但爲運20圖紙的事情,心裡始終有個疙瘩,找到機會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來個以牙還牙找回面子……

“沒問題,但如果你們輸了,就得當着你們項目部所有人的面,大喊三句:康總牛逼!”

此話一出,所有人頓時都尬住了。

這……

這麼不要臉的嗎?

其實康馳也挺尬的,但他知道對於這些科研人員來說,沒什麼比面子更重要了,因此相比於實質性的獎懲,這種涉及臉面的東西,反而更具殺傷性。

只要他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果然,當董俊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面後,頓時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咱……能不能換個?”

“這麼快就認輸了?”

“不是……我……我們沒意見!”

——

離開西飛後,蔡耀斌立即忍不住對康馳豎了豎拇指,笑着說道:“康總牛逼!不知道的,還以爲你得了張達遠院士的真傳呢。”

“哈哈,這招也確實是和張院士學的。”

康馳隨後又笑着和蔡耀斌講述了當初搞EUV光源的時候,張達遠的瘋狂拉怪操作,聽得蔡耀斌忍不住大笑道:“這事還真是他才幹得出來,張味十足!”

不過在笑過之後,蔡耀斌又忍不住有些擔憂道:“不過你確定你真能這麼快搞出來嗎?”

“你可別小瞧了董俊他們,能這麼快搞出大運的團隊,真要較起勁起來,說不定一兩個月就給你造出來了……”

“畢竟運20的生產線是現成的,哪怕你改動再大,也是在運20的基礎上改的,大部分東西他們都能直接套用。”

“怎麼?你也不相信我?”

“那也不是……就是,感覺稍微有點不太現實……”

“那就是不相信咯。”

“……”

在康馳走後,董俊等人也立即對康馳給出的設計方案展開了詳細的分析。

一架大型飛機畢竟不是普通的設備,這是個非常系統工程,任何改動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雖然運20S只是從四發改成雙發,聽起來只是少了兩個發動機而已,造出來可能外形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實際上裡面涉及到的小改動非常多。

剛剛董俊他們也只是看了個大概,沒有仔細研究每個設計的改動到底是否合理。

隨着研究的深入,董俊和池金亮兩人的內心,也逐漸開始越來越震撼。

他們項目組十幾個工程師,聚在一起研究了半天,愣是沒找到這份圖紙有什麼紕漏的地方。

在仔細過完一遍圖紙後,池金亮忍不住揉了揉略顯乾澀的眼睛,驚歎道:“無論我們能不能找出問題,光是從這份圖紙就能看出,他對我們的運20圖紙,確實已經基本上吃透了……”

“難怪剛剛參觀車間的時候,他竟然什麼都沒有問。”

“這都不是問題。”董俊卻表情凝重地搖了搖頭:“畢竟是能造出EUV光刻機的,我從來不覺得吃透圖紙對他來說是什麼難事。”

“但問題是,學會和靈活運用完全是兩碼事,他怎麼就能這麼快把圖紙吃透,還完成改良設計?真有人的悟性這麼可怕嗎……”

“哎……只能說人比人氣死人,現在華國科研界誰不知道他這個怪胎,這變態幹什麼領域都好像沒有瓶頸似地,而且一旦他出手了,其它人最明智的決定,就是趕緊提桶跑路……我聽說小本子的那幾個造相機鏡頭的,都已經準備今年全面退出華國數碼相機市場了……要不是大秦光學進不去歐M市場,這幾家公司不死也得扒層皮。”

“嗯,這事我也聽說了。”董俊嘆了口氣,“好在這次看他的意思,應該是隻負責發動機的研發,機身還是交給我們,所以哪怕他真搞出來了,我們應該也不至於像哈飛這麼慘……”

“咳咳……董總,你該不會就認輸了吧?”

“認輸?”董俊頓時愣了愣,隨後立即打起精神說道,“我可沒這麼說,我只是承認了,以他的實力,確實有可能能搞出大推力的發動機。”

“但就算他再怎麼變態,也不至於比我們造機身的速度還快吧?從今天開始,抽調項目部一半的人來幫他造機身,我就不信這都能輸!”

池金亮聽後頓時驚訝道:“一半的人?!”

“對,反正剛剛蔡耀斌不是也表態了,耽誤了運20的交付速度,又不關我們的事,我倒是要看看,這所謂的運20S,到底值不值得我們耽誤運20交付。”

“……”

——

離開西飛後,又經過了足足8個多小時的飛行,康馳他們才終於來到了哈飛。

只能說,運十二250Km/h巡航速度是真的慢,2000公里的航程中途還要降落一次加油,這讓康馳對銀鶴拿到試航許可的期待感更高了。

這次來哈飛的主要原因,是之前蔡耀斌在電話裡,幫華國航空工業集團試探了一下康馳的態度。

其實也很簡單,電動旋翼機取代傳統直升機已經是個趨勢了,哈飛和昌河兩個直升機製造基地,就顯得有些尷尬了,這麼大的生產基地,這麼多張嘴要吃飯,能不關停肯定最好了。

所以航空工業就想讓康馳,用電動飛機的製造技術和設備入股哈飛和昌河,把他們改成銀鶴的製造基地。

其實這個想法,康馳之前也有過,畢竟有現成的製造基地和人手,對銀鶴的量產肯定是有利的。

但怎麼說呢……

他們畢竟是國企,

如果由康馳主動提議,多少有點影響不好,容易讓人覺得他是在侵吞國家資產。

而等他們主動提出來,含義就不一樣了。

如果康馳不提供技術,他們都快要被時代淘汰了,那還何來侵吞一說?

而且等他們主動提出來,康馳也能佔據更多的主動權,將來在兩家公司裡的話語權也更大,避免出現有些不聽話的人阻礙了他的計劃。

(本章完)

第211章 順應時代,急流勇退!第292章 不愧是康總啊第244章 重型銀鶴第300章 六足移動平臺第322章 實戰演習165.第164章 真話題終結者第258章 大涵道渦扇發動機第218章 三個致命問題全沒了167.第166章 草率了啊!第2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第252章 本能的勇氣199.第198章 幾千億的佈局137.第136章 商用測試第280章 漏洞多什麼時候成了優點了?第288章 漁夫和魚第12章 突然變得多餘168.第167章 走,去打卡!第2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80.第80章 整合方案第284章 性能全面碾壓149.第148章 謝禮112.第111章 脫胎換骨第279章 夢迴十年前123.第122章 三大件的解決方案22.第22章 點到爲止第213章 蹭熱度?73.第73章 對策(求訂閱)第237章 建新廠161.第160章 甄選名單第294章 你們到底在幹嘛?第253章 救援計劃第324章 比劃第3章 手搓透鏡第201章 爭取發育時間77.第77章 送枕頭來了37.第37章 水到渠成第274章 我需要更強的魚鉤第216章 真工業奇蹟(三合一)169.第168章 一起去卡他們的脖子!114.第113章 剋星176.第175章 大膽而瘋狂的計劃153.第152章 強勢插隊第295章 血虧第254章 迫降!第205章 恭候康總蒞臨指導第294章 你們到底在幹嘛?第296章 大佬雲集第331章 這也太香了吧!第33章 學習的快樂第258章 大涵道渦扇發動機第303章 眼熟的名字第34章 吳院士凌亂了142.第141章 邀請函第297章 框架第273章 固執第225章 調整第240章 泄露179.第178章 這波贏了幾次?第325章 康總未必瞧得上第288章 漁夫和魚第213章 蹭熱度?113.第112章 有獎競猜第34章 吳院士凌亂了第1章 維修匠115.第114章 三方盡歡162.第161章 這,就是武安嗎?第11章 你管這叫粗獷?60.第60章 渣男行爲第337章 我現在馬上出發!第266章 又鑲上了一顆明珠155.第154章 怎麼換車了?56.第56章 太偏心了【求追讀】第14章 玩個LOL也能燒?154.第153章 兩類人第41章 備選方案106.第105章 傳票第236章 我這有份學習資料第274章 我需要更強的魚鉤第5章 這是玩具鏡頭拍的?95.第95章 升級鏡片製造機45.第45章 比傳奇還傳奇135.第134章 縫合怪第214章 文明的英雄?126.第125章 贏麻了26.第26章 替罪羊201.第200章 寧王的困境第17章 現在的民科這麼自信的嗎?71.第71章 遙遙領先!(求訂閱)143.第142章 今天太刺激了173.第172章 康總夠意思!第319章 這也太帥了叭!73.第73章 對策(求訂閱)99.關於頁岩油開採48.第48章 我信你個鬼!169.第168章 一起去卡他們的脖子!第220章 盤古基地162.第161章 這,就是武安嗎?145.第144章 價格屠夫91.第91章 招簡直太妙了!159.第158章 大秦的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