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

軍官學校的工程剛剛開始,英法美三國的公使和西方數十個公司的代表都應邀來到了保定城。

抵達保定之後,李明峰領着他們參過了許多地方。包括直隸的鐵礦、煤礦、陸軍學校工地、同文館工地等等。

一邊帶着人蔘觀,李明峰還一邊介紹自己的構想,包括興建鐵路,進行工業化改革等等。

“李!你真是個人才!假如中國皇帝任命你當首相,恐怕只需二十年,中國的工業化程度就會達到西方的程度!”

說話的是李明峰的老上司——英國公使威妥瑪。隨着同治皇帝的登基,大清的政務運行恢復了正常,英法公使又抵達了中國,催促清政府履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承諾。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朝廷內部保守黨太多,從現在的狀態看,大清三十年內都不可能走工業化的道路。”李明峰道,“但是諸位放心,有我在,起碼可以保證直隸一省開展學習西方的運動,走工業化道路。”

“很好!東方的國家都太落後了!李,希望你能將你的領地治理成一個東方的里爾!”法國公使布爾布隆說道。

“現在還有很多難題沒有解決,這就是我找諸位來的原因。技術、機器、資金,我們都沒有,我希望西方朋友們能夠幫助我們!”李明峰無奈的說道。

一張口要東西,英法美公使就都不開口了。至於那些商人,則是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他們知道,李明峰不會笨的找別人白要東西。這些商人想聽聽,李明峰到底能拿出什麼樣的條件來換取西方的支持。

“西方工業化走到現在,急需原材料產地、產品銷售地,也急需大量廉價的工人!大清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擁有廣袤的領土,數以億計的子民和豐富的礦產資源!

原材料、礦產資源,我們要多少有多少!但是開採不出來!西方商品很好,但是我們太窮了,買不起!空閒的勞動力,我們擁有上億,但是我們沒有工廠來安置他們!

所以,我們希望希望友邦能幫助我們發展工業。只要我們發達起來,數之不盡的礦產資源就會被大批量開發,你們就可以到這裡來購買急需的資源。

我們國家發達了,老百姓也就富裕了,你們的商品在華也將會更容易銷售!只要你們投資在保定修建起了鋼鐵廠、紡織廠等等工廠,我可以保證,你們在這裡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將會只有本國的十分之一!”

李明峰分析的在情在理,衆人都聽得直點頭。這些人在中國都待了有些年頭了,對中國的現狀十分了解。他們知道,一個發達的工業化中國絕對比一個落後的農業中國更符合西方的利益。

“總督大人!你這是從整體的角度來分析的,分析的很好!但是你沒有說明白,到中國投資能爲我們這些公司帶來什麼?有什麼項目能夠讓我們拿回去真金白銀嗎?”問話的是一個在上海販賣紡織品的商人。

“現在我計算了一下,我們需要建設一座中型的鋼鐵廠,年產在十萬噸到二十萬噸左右,以現在中國的物價水平你們應該能算的出來,這裡面有多少利潤。”

現在的大清還沒有進行哪怕一絲一毫的工業改革,所以鋼鐵產量極低,質量又極差,現在市面上的賣的上等鐵的質量只相當於鋼鐵廠生產出來的殘次品,但是其售價卻極高。假如在保定大規模生產優質鋼鐵的話,利潤絕對在十倍以上。

看到衆商人露出了興奮的神色,李明峰繼續說道:“再到山西建設一座大型煤礦,至於能產多少就要看你們的技術和投資水平了。山西的煤礦無窮無盡,哪怕是隻開採最好開採的煤礦,也能年產五億噸!”

聽到這個數字,洋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去年大英帝國總共剛產煤炭五千萬噸,李明峰竟然一開口就是五億噸,相當於大英帝國的十倍,怎能不讓他們感到震驚。

實際上李明峰這還是保守的說法,要知道在後世,山西煤炭可以年產七億噸。當然,這個數字還是因爲環保而限制生產的結果,要是放開了採,年產十億噸、二十億噸都不難。

李明峰不理會震驚的衆人,繼續說道:“從山西到保定有兩百英里的距離,這段距離需要修建鐵路來運輸煤炭。這段鐵路,將交由西方友國來建設。這是第一期工程,將來發展順利的話,還有第二期。再從保定修到天津,這樣就可以將產品裝船運送到西方了!”

聽了李明峰此言,有商人提出了異議:“將鐵礦和煤炭運送到歐洲的成本太高,無利可圖!”

“不!不!不!我們運送的不是鐵礦和煤炭,我們要運送的是其他貨物。”李明峰微笑着說道:“除了鐵礦和煤炭之外,我們還要修建紡織廠,兵工廠,還要開採金礦、銀礦、銅礦!到時候需要運送的是紡織品、武器和金銀銅!”

“這是一大筆投資,起碼需要數千萬兩白銀的投入!”威妥瑪驚道,“我知道!你手中連十分之一都沒有!不!你連百分之一都拿不出來!”

“我沒有,你們有啊!”李明峰微笑着說道。

某個法國商人說道:“我們可以投資興建工廠,但是我們不會掏錢給你修鐵路!鐵路的盈利很低,正常運營起碼需要二十年以上才能回本,運氣不好的話,五十年都回不了本,有這個錢我們不如存銀行裡吃利息,我們對這個不感興趣!”

李明峰搖了搖頭,說道:“你們誤會了,我沒準備從你們這些商人手中籌集修建鐵路的錢。我準備向匯豐銀行貸款修建!我估計了一下,需要貸款至少五百萬兩白銀才能開工,這筆錢可以分二十年還清,連本帶利,每年還款四十萬兩。”

威妥瑪問道:“用什麼做抵押?”

匯豐銀行是英國銀行,對於這麼大一筆生意,威妥瑪必須要過問。

李明峰答道:“礦山和鐵路!”

威妥瑪皺着眉頭說道:“這筆貸款存在風險,匯豐銀行恐怕不會同意用這兩樣來抵押!”

“那就用關稅來抵押!天津口的關稅現在每年有十萬兩,等徹底開放之後,每年至少能徵收五十萬兩,足夠償還的!”李明峰直接答道。

“關稅是朝廷的,你能做主嗎?”威妥瑪謹慎的問道。

“天津是我的轄區,我說的算!”李明峰果斷的答道。

現在李明峰手中的籌碼不多,能夠打動英國人的恐怕也只有關稅,至於朝廷方面,李明峰現在則是選擇性忽視了。

威妥瑪沉思了半響,面帶難色的說道:“風險很大,匯豐銀行向來穩重,我看很難貸出款來。”

李明峰站了起來,走到威妥瑪的身後,拍了拍這個老上司的肩膀說道:“這就是我找公使大人您來的原因啊!只要公使大人代表政府說一句話,這貸款的事情不就解決了嗎!

五百萬兩銀子,對大清來說是個大數,但是對大英帝國來說,也只是小錢罷了,這次北京條約的賠款就足足有八百萬兩,這些銀子運回本土也是放入國庫之中存着,還不如拿出來在保定做投資!十年之後,我保證,收益將是五千萬兩!”

威妥瑪點了點頭,說道:“這事我得向國內彙報,首相大人對閣下也十分看重,我想他有八成把握會同意你的意見。”

英國首相巴麥尊一直想通過扶植李明峰做代理人來從中國獲益,這次的貸款請求,如果送到巴麥尊那,十有八九能夠通過。這是一場雙贏的交易,英國需要原材料、需要產品傾銷地,中國需要資金、需要技術,兩者完全可以互補。

“李,你把鐵路、關稅都給了英國人,我們這些法蘭西朋友可沒有投資項目了!”布爾布隆終於忍不住了。

鐵路、礦山、關稅,這都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屬於國家主權的一部分,控制了這些,就能有效地制約一個國家。短短十幾分鍾,威妥瑪竟然從李明峰手中獲得了這麼多權利,布爾布隆實在是不能坐視不理了,他必須爲法蘭西謀取一些利益。

看到布爾布隆跳了出來,李明峰笑着說道:“還有兵工廠!我們需要修建一座亞洲最大的兵工廠!但是,普魯士人私下裡聯繫過我,他們準備提供設備和技術讓我修建兵工廠。等建立起來之後,我只需要用生產出來的武器來償還債務!”

“哦!李,你不知道,普魯士是個落後的國家,他們的武器並不強大!這樣吧,我們提供給你設備和技術,也只需要你用武器來償還債務,隻手成本價!當然,我們有個前提條件,你必須放棄和普魯士的軍事合作!”

李明峰提出普魯士,就是給法國人加點壓。普魯士和法國領土相連,一直以來戰戰和和,最近三十年,歐洲大陸的霸主是法國,但是普魯士的崛起也很快,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法國的霸主地位。

布爾布隆絲毫也不懷疑李明峰所言的準確性,因爲他早就知道了,常勝軍手中使用的就是普魯士生產的武器!由此可知,兩方已經在私下有過密切的交往了!

軍事合作,向來是敏感和特殊的,如果中普在武器生產上聯手,那麼在某種程度上,兩國就已經算是盟友了。假如中國這麼一個潛力巨大的國家加入到普魯士的陣營之中,法蘭西的損失可就大了。

“布爾布隆大人,咱們認識快五年了,我以前也在聯軍中效力,我當然更相信法蘭西朋友。只要你們能幫助我,我保證,一定和普魯士人劃清關係!”李明峰表情嚴肅,朗聲說道。

這種保證毫無意義,李明峰現在急需西方的設備和技術,所以他現在必須要說幾句漂亮話,穩住法國人的心。

“這樣最好!”布爾布隆也鬆了口氣,笑着說道。

“還有件事情!”李明峰道,“我想派遣一些留學生到歐洲和美國留學,希望英法美三國能給予方便!”

“很好,這樣能促進我們之間的交流!總督大人您打算派遣多少留學生?”美國公使威廉問道。

李明峰考慮了一下道:“英法各派五百,美國派兩百,主要學習理工、醫藥、農業方面的知識。”

“人數有點多,但是爲了朋友,我們全部接收!”布爾布隆先表示出了友好的態度。

“我們也全部接收了!”英美公使也答應道。

在李明峰的記憶之中,中國的第一批公派留學生只有一百二十個人,還分了四批出國,但是在這一百二十人之中出現了無數了不起的人物,比如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工程師詹天佑,清華大學第一人校長唐國安等等等等,幾乎每一個留學生,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那時候的清政府是在無奈之下,纔派了那麼可憐的幾個人出國,算作試探,看看西方到底如何。李明峰卻不相同,他知道留學生的重要性,所以第一次就準備派遣大批量的留學生,一次性培養大批工程師,爲將來國家跨越式發展提供可能性。

“你們最好安排一些英國家庭來接納我們的留學生,這次我準備派遣一些年幼的學生出去,一般是十歲到十四歲,年紀太大的受到傳統教育的束縛,很難學習新東西。”李明峰道。

“完全可以!”三國公使同時應道。

說到這,美國公使威廉腦中靈光一閃,說道:“對了,總督大人,派留學生出國這件事,你應該諮詢一下容閔先生!他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的華人,他對美國很瞭解!”

“容閔!”聽了這個名字,李明峰渾身一震,隨即在心中暗罵自己:“該死!我怎麼能忘了這個人物!

第90章 北京城下第323章 勸降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69章 新形勢第160章 容閎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311章 密議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43章 洪宣嬌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292章 埃米爾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97章 回京第118章 朝會第346章 歇多萬第118章 朝會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68章 各方覬覦第325章 內亂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66章 翻臉第39章 毀約第89章 戰前準備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281章 再戰第267章 來去自由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99章 恭王府第244章 蒙時雍第118章 朝會第284章 戰鬥第202章 末路第56章 整編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43章 交易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21章 醇郡王第49章 撤退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78章 北上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57章 交易第86章 通州之戰第121章 醇郡王第68章 各方覬覦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131章 謀劃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162章 後膛槍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297章 反叛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30章 意外第42章 淘汰品第197章 麻煩第73章 抵達歐洲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4章 票號第292章 埃米爾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54章 夜談(下)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78章 北上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