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林家父子

日頭已經高高的掛在了天上,李明峰才起牀。下了地,看到屋裡洗漱架上放着一盆清水。

洗了把臉,用乾布巾擦了擦,李明峰這纔打量起自己睡了一宿的房間。屋裡除了一張舊的可以被當作古董的牀外就只有一個書案。不過,從牀和書案的雕工來看,這戶人家也曾經是個大戶,只是如今有點落魄。

推開房門,放眼瞧去,發現這戶人家確實還算有點家底,三進的大院,每進都有三間房子,在農村來講,這是絕對的富戶了。

“老爺您起來了?”昨天開門的那個年輕人不知道從哪裡跑了過來,恭敬的態度讓李明峰感到十分的舒服。

“林勝你起的倒是很早嗎。”

簡單的誇耀讓這個名叫林勝的年輕人激動的臉色通紅,連聲說着不早不早。客氣了幾句後,林勝纔想起自己過來的目的:“老爺,我家相公請您去堂上用飯。”

李明峰沒想到自己隨便一句話就能讓這年輕小夥子激動成這樣,看來階級社會的等級觀念太深了,也不敢再說什麼客氣的話了,直接就讓林勝帶路。

用飯的地方就在昨天那林德海,林興省待的屋子裡。進了屋,父子二人看到李明峰進來又趕緊站起來打拱作揖,嘴裡全是讚譽之語,二人讓李明峰坐了首位,自己則陪坐一旁。

“林老先生千萬別客氣,這可讓晚輩吃不消啊。”李明峰實在是受不了這繁重的禮節。

林德海尷尬的笑了笑,也知道有些過於熱情,不好意思再張口吹捧李明峰,就直接請李明峰先動筷吃飯了。

看看這桌酒席,知道肯定這父子是破費了不少,十幾盤菜都是很像樣的菜餚。李明峰雖然餓的很,但是出於禮貌,還是小口小口的吃着飯,嘴裡和這父子二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着。

喝了幾盅酒,三個人都有點進入狀態,不再拘束,放開胃口大吃起來。

酒過三旬,菜過五味,李明峰也套了不少話出來。原來這林氏父子在這當地附近十幾個村也是有名的人物。

林家祖上在嘉慶年間做過一任知府,留下了這座不算大也算不得小的宅子,其後幾輩卻是不爭氣,連一個舉人都沒中過,礙於讀書人的面子,不肯種田也不肯做生意,結果就家道中落了。

幸虧仗着傳下來的幾十畝土地,每年吃些租子倒也比那些泥腿子生活的富裕些。林德海這一輩就剩他老哥一個了,學了一輩子的八股文,在三十二歲那年中了個秀才,後來又參加了幾次鄉試,卻都沒得中。

這老哥還算懂事,知道中舉無望,也不死讀書了,開了館,附近十里八村的地主老財都把兒子送來認幾個字,結果倒還真讓他賺了幾兩銀子吃喝用度。這幾年也買了丫鬟僕役伺候着,逐漸倒真有幾分當年大戶人家的樣子了。

他兒子林興省也繼承了林家幾代人的光輝傳統,二十八的人了,竟然連個秀才都沒中上,不過年紀還輕,也跟着父親天天讀書。

這邊李明峰套着這父子二人的話,這父子也同樣在試探李明峰的身份。在清朝方巾皁靴、藍衫玉帶這可是舉人的打扮,舉人就可以出仕了。

李明峰哪裡有什麼舉人的身份,聽到二人試探,直接就轉換話題混了回去,順便着也打聽着廣東的局勢 。

原來這廣東實際上基本都處在清廷的控制下,大成國只是佔了幾個縣,天平軍也只是打了就跑,從不佔城。聽到如此說,李明峰也放心不少,畢竟自己這個外來戶在大清的能夠立足的地方目前只有廣州,如果廣東境內太亂,自己要回廣州也要費些功夫。

“李兄如今是打算去廣州做什麼?”談了半天,總算讓林德海不管自己叫老爺了,可是他這五十多歲的人卻死活非要叫李兄,李明峰拗不過他,只好由他。

“在下的幾個朋友在廣州做官,我是前去投奔他們的。”李明峰也算是實話實說了。

聽到這話,林氏父子立刻雙眼冒光,趕忙問到:“不知道貴友在廣州官居何職啊?”

李明峰要是說出兩廣總督柏貴是老子的兄弟,估計這父子二人得直接嚇昏,想了想當初柏貴介紹給自己的廣州官員,直接說:“在下好友目前在廣州府做同知。”

之所以選這麼個官員,是因爲那廣州知府是柏貴介紹給自己認識過的,當時那知府旁邊跟着個叫什麼同知的官,雖然李明峰不太清楚這個官多大,但是看當時情形,估計也就是個知府的副手,一個知府剛是個從四品的官,這同知往高說也不過五品罷了。

在李明峰的印象中是個小官,可在林氏父子眼中那可就不同了,這二人聽完李明峰的話後,本來就堆滿笑容的臉上又燦爛了一些。

吃完了飯,李明峰從懷裡掏出一錠十兩的銀子放到桌上,對林德海說:“林老先生,在下叨擾多時,今天趁着時候還早還要趕路,就先告辭了。”

林德海將銀子抓在手裡,猶豫一下,眉頭一皺,還是遞給了李明峰:“李兄怎能如此,你我都爲儒門弟子,互相幫助本就應該。況且李兄乃是舉人之身,能來蝸居小憩那是給林某的面子了,林某哪能如此不識擡舉收您的銀子呢?”

李明峰看他神情早就知道這林德海還是捨不得這銀子,要知道十兩紋銀夠一個秀才坐館半年的了,這林德海本就不富裕,爲了面子僱了丫鬟僕役,實際上這頓飯都是靠着他秀才的名頭在村子裡賒的村民的豬肉,雞鴨。

“在下雖然是個貧寒舉人,但是這十兩銀子卻也不是什麼大數,老先生就收下吧。”

聽到李明峰如此說,林德海猶豫了好一會,最後還是把銀子揣回懷裡:“李兄內有舉人之分,外有重臣之友,授得實職指日可待,這區區十兩銀子自然是入不得您的法眼。”

李明峰見到他收了銀子也起身告辭,卻看到林德海好似有什麼話沒說出來,開口問到:“林老先生,不知可有什麼話要對明峰說?”

林德海被點破心思,有點尷尬的說:“李兄說的不錯,在下確實有事要和李兄說,不過你我交情有限,林某實是不好意思張口。”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327章 風俗第5章 兵進廣州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243章 洪宣嬌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97章 回京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36章 困境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61章 太師府第202章 末路第258章 忠義軍第250章 聖庫第195章 婚慶第6章 城破第120章 罷工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236章 太陽城第78章 北上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16章 林家父子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50章 渡江第257章 交易第362章 來使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30章 昌平城第91章 激辯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50章 渡江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297章 反叛第229章 逃了!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37章 密會第50章 渡江第249章 遇刺第130章 昌平城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95章 婚慶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08章 戰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58章 浮樑城第188章 投誠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243章 洪宣嬌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96章 挑撥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281章 再戰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41章 趁機擴大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22章 大院君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155章 保定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40章 請罪第三百六十四章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84章 營破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125章 慈安第73章 抵達歐洲第121章 醇郡王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359章 遇襲第252章 擒獲第54章 夜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