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出宮

衆人剛剛散去,李明峰就從被子中鑽了出來。穿上鞋,戴上太監頂戴,對慈安道:“西太后接到消息之後,肯定會有反應,到時候恐怕會生變故,杏兒,我就先走一步啦!只要抓不到我,這事她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此刻慈安仍然衣衫不整的躺在牀上,雙眸緊盯着李明峰,眼中隱含淚水。

“怎麼了?”剛躍下牀的李明峰故作不解的問道。

“卑鄙!無恥!”慈安低聲罵道,從語氣就可以聽出她這次是真的生氣了。

李明峰好似沒有察覺,竟然無所謂的說道:“有什麼卑鄙無恥的?寡婦再嫁的事情在民間有的是!何況你們旗人對這個看的更輕。你看孝莊太后也不是和多爾袞不清不楚的嗎?”

“你…你…你太壞了!你無恥!”慈安哪裡罵過人,也沒人敢在她面前罵人,所以她的罵人詞彙太過貧乏,只能說出一句“你太壞了!”

李明峰沒空和她解釋,現在必須儘快出宮,否則後患無窮。

李明峰邪笑道:“那我先走一步了,你手下的那個小女官小芳去保定了,你就讓她在我那先玩些日子吧。紫禁城能把人憋死,還是我那邊好,我走了!”

聽到李明峰即將要走,慈安本來憤怒的心又有些失落,她知道,李明峰這一走,馬上就會去山東黃河戰場,運氣不好就是生死相隔;即便運氣好,李明峰能撿一條命,下次相見恐怕也是數年之後了。

這時,慈安發覺李明峰的笑容有些邪惡。還沒等她反應過來,李明峰就向前跨上兩步,到了她的面前,竟然對着她的嘴吻了上去!

慈安哪裡能料到有這個變故,此刻不禁想要驚呼,但是紅脣剛剛微啓,李明峰的舌頭就野蠻的衝進了她的口中。慈安只覺得腦中轟然巨響,竟然任由李明峰猥褻。

幾秒鐘之後,慈安回過神來,纔開始掙扎反抗。

慈安是大家閨秀,估計這一輩子都沒拿過超過十斤的東西,她的力氣可遠不是李明峰的對手。李明峰將其壓在身下,慈安的反抗對老李來說完全可以忽略。

不過李明峰也沒有想過真要怎麼樣,只是親吻了十幾秒鐘,李明峰就頭也不回的跑出寢宮。只留下既怒且羞,不知所措的慈安一個人在寢宮之中發呆。

“小梅,你留下照顧太后,我自己先走一步!”幾大步跨出殿門,李明峰對等在門外的小梅道。

“現在宮門已經關閉了,李大哥你怎麼出去?”小梅擔憂的問。

“我先不出去,發生了這種事情,我要是再拿着東太后的信物出宮,恐怕杏兒的處境就會更加不利了。”李明峰語氣凝重的說道。

小梅聞言,驚道:“不出去怎麼行,被別人發現了那可是死罪啊!”

李明峰笑了笑,無所謂的道:“沒事,宮裡上萬個太監,沒人能認出我來!紫禁城大着呢,我隨便找個地方就能躲到天亮。等到天亮了,我就跟着出宮的太監混出去!”

每天早上,有很多太監都往宮裡運水運菜,也有很多人往外運送雜物和糞便等生活垃圾,還有出宮採購各色物事、出宮辦事的太監,所以這個時段相對來講,是比較容易混出去的。

“李大哥你等等!”小梅說完就向外跑了出去。

十幾分鍾之後,小梅又跑了回來,手中拿着一個腰牌。

“這是乾清宮總管張志和張公公的腰牌,你拿着它,這樣就沒人敢攔你了!”小梅道。

李明峰暗道,這個小女官倒也精明,知道不能拿鍾粹宮的腰牌出去,所以拿了乾清宮的腰牌給他。只不過腰牌乃是極重要之物,若非極親密關係,絕對是不可能向外借的,也不知那張志和爲何肯將此物借與小梅。

李明峰疑惑的問:“那張志和張公公怎麼會把腰牌借你?”

“我本姓張,張志和就是我三叔!”小梅低聲道。

李明峰恍然,那些在宮內有些權勢的大太監,雖然絕不讓同族的子弟進宮做太監,但是卻經常讓同族的後輩女孩進宮做宮女、女官。

在宮裡當差的女子雖然也很苦,很小就需要幹活,但是畢竟比外面要強多了。而且像小梅這種有長輩在上面照看着的,是沒人敢欺負的,所以她們在宮裡的生活條件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在宮裡的女性都有被皇帝臨幸的機率,一旦懷上龍種,那整個家族可就跟着徹底翻身了。即便沒被皇帝臨幸,也有很大的機率被賞賜給有功的大臣,尤其是這種在太后、皇帝身邊的高等女官、宮女,被賞出去的概率極大。

因爲是皇帝或者太后賞賜的,所以娶女官爲妾的大臣,一般來講對這個從宮裡出來的小妾倒也客氣。這樣的話,被賞賜的女官也算是魚躍龍門,飛昇成鳳了。所以大太監在宮內總帶着幾個晚輩女孩做宮女、女官,就是希望能改變家族命運。

“宮內哪個地方太監的流動性比較大,我去躲躲!”弄明白了事情的因由之後,李明峰問道。

“敬事房太監最多,而且來往的人也比較多,去那邊躲最安全!”小梅向着外面一指。

“好,我先去了!”李明峰剛要走,又好似想起了什麼,道:“太后性格懦弱,沒有主見,你留在這能幫幫她!千萬不要被人欺負!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找人捎信送給我!”

“好!”小梅重重的點了點頭。

李明峰又問清路徑,然後直奔敬事房而去。

敬事房是宮內最大的機構,幾乎負責所有事物都有其負責。比如幫皇帝太后宣旨、負責記錄皇帝起居、管理后妃、管理倉庫等等,就算現在這大半夜的,敬事房也不閒着,很多太監在外面負責巡查打更。

敬事房按編制算,應有太監三百餘人,但實際上經過不斷擴充,現在總人數已經達到驚人的兩千多人。這麼多人之間肯定是沒有辦法全部熟悉的,李明峰正好藉機混雜其中

現在已經是半夜兩三點鐘了,紫禁城內仍然工作的只有打更的太監,數量極少,李明峰遠遠的聽見“小心火燭”之類的口號就立刻遠遠的躲避開,倒也沒有和他們碰面。

片刻之後,李明峰聽到鍾粹宮那邊有響動。老李知道這是慈禧對安德海被殺一事做出的反應,只是不清楚是慈禧自己去鍾粹宮見慈安還是派太監去。

又過了約莫一個小時,大約三點多鐘,太陽升起,後宮側門打開,從雲泉山運水的車輛進了宮。

又過了一陣子,來往出入的太監逐漸增加,不少人趁着天早,出宮辦事,李明峰也混在其中,依靠着乾清宮總管太監的腰牌暢通無阻,出了紫禁城。

出宮之後,李明峰倒也沒急着回保定,他先去焦佑瀛家中拜訪了一趟。

昨天夜裡,李明峰從慈安口中得知袁甲三和苗沛霖造反之時,他就想到了許多應對之策。其中之一就是利用焦佑瀛來拉攏袁甲三,使其放棄造反,投入常勝軍的陣營。

袁甲三當初之所以幫助肅順等八大臣對抗兩宮太后和奕?,一個原因是因爲他和“恭王黨”核心人物勝保是死仇,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袁甲三和焦佑瀛是兒女親家。

焦佑瀛是八大臣之一,八大臣失敗,焦佑瀛必倒,到時候袁甲三肯定會受到猜忌。反之,八大臣一旦擊敗了兩宮太后和奕?,焦佑瀛也會成爲中央最高權力的擁有者之一。

這樣一來,袁甲三肯定會前途無量,再也不用擔心被朝廷“削藩”。所以袁甲三才在辛酉政變之中倒向八大臣。現在焦佑瀛算作李明峰一黨,老李希望利用這個優勢,去勸服袁甲三,讓其不反。

山東黃河戰線,發捻聯軍擁兵二十萬,苗沛霖在山東南部,也就是陳玉成、張樂行背後擁兵十萬。袁甲三在河南、山東、直隸三省的交界處,也就是黃河北岸擁兵十萬,所以敵軍總數約四十萬。

而清軍全部在黃河北岸,其中僧格林沁的蒙古兵有五萬人,歸他調遣的綠營兵約有十五萬人,配合僧王圍攻發捻聯軍的地方團練還有十萬人。文祥又即將從北京帶五萬八旗兵過去,再加上保定的常勝軍,黃河戰線上清軍勢力也有近四十萬人,兩方在人數上基本相同。

清軍中的蒙古兵和常勝軍的戰鬥力極強,地方團練也不同一般,所以從綜合角度來看,清軍還是略佔幾分優勢的。

通過對雙方力量對比的分析,奕?、文祥認爲此戰即便不勝,也不可能大敗,所以他們才準備藉機剿滅常勝軍。

長毛、捻子在全國範圍內已經處於劣勢,這一戰即便清軍小敗,對大局也沒什麼根本性影響,所以奕?等人才敢用這種類似於七傷拳一般的狠毒招數。

焦佑瀛半年來一直賦閒在家,因爲他是肅順“遺黨”,所以衆臣沒有敢和他來往的。數月以來,焦府門庭冷落,淒涼無比。

幸好當初做官的時候摟了一些銀子,焦佑瀛纔不至於流落街頭,但是也僅僅是不至於流落街頭罷了。現在他府上的僕役、丫鬟僅有四五人而已。

僕人四五個,但是主子卻有二十餘個,焦家和一年前焦佑瀛任軍機大臣之時相比,真是慘淡至極。

李明峰穿着太監服飾不方便行事,所以買了身普通的長衫馬褂換了,然後纔到焦府求見。

“請幫忙通傳一聲,說保定來的朋友求見焦公!”李明峰對門房道。

門房聞言,連忙進內去傳達。

這門房一邊往裡跑,一邊還暗自感嘆:“當初老爺做軍機大臣的時候,五品以下的官我都能給擋了。現在可好,整月也不見一個上門拜訪的。今天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一個小子來求見老爺,竟然讓我激動成這樣,哎!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焦佑瀛此刻正在後宅練書法,就聽到門房報到:“有保定來人求見老爺!”

“保定?”焦佑瀛一愣,隨即暗道,“定是直隸總督府的人!”

“快請!”焦佑瀛道。

片刻之後,李明峰就在下人的引領之下進了書房。

“焦公好大的架子,連門都不出就派一個門房領我進來!”李明峰剛步入書房就笑着說道。

正在寫字的焦佑瀛聞言,感覺語氣不對,這次擡頭一瞧,猛然發現竟然是李明峰親自來的。

“哎呀,老夫不知大人親來,多有怠慢,恕罪!恕罪!”焦佑瀛連忙放下手中筆,給李明峰拱了拱手,表示歉意。

此刻門房已經出去,李明峰到門口將門掩上。像到自己家一般的不客氣,徑直到椅子上坐下,對焦佑瀛道:“焦公請坐,有件事情要和你說!”

焦佑瀛知道,能讓李明峰親來,事情肯定不小,所以連忙坐下,臉色嚴肅的問道:“何等事情需要大人親來?”

李明峰道:“僧王和瑞中堂在山東、直隸交界之處與亂賊交戰你知道吧?”

焦佑瀛問道:“怎麼,難道是黃河前線有變?”

李明峰點了點頭道“不錯,數日之前瑞中堂陣亡了!”

焦佑瀛倒吸了一口冷氣,驚呼道:“如此,朝廷失一棟樑矣!”

此言剛出,焦佑瀛好似想到了什麼,眼睛一轉,又道:“可此事與老夫何干?”

“此事和你無關,但是還有另外一事與焦公有關啊!”李明峰笑着說。

看到焦佑瀛面露不解,李明峰繼續說道:“朝廷接到僧王密報,據稱焦公的那位老親家袁甲三最近和張樂行信件來往頗勤,似有反意啊!”

“什麼?!”焦佑瀛從椅子上刷的就站了起來,臉上掩飾不住的震驚。

縱使經過許多大風浪的焦佑瀛初聞此消息,仍然免不了驚駭之意。

第183章 初戰(下)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183章 初戰(下)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41章 趁機擴大第328章 驚變第6章 城破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75章 英國首相第237章 密會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181章 初戰(上)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82章 長春園第244章 蒙時雍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42章 淘汰品第32章 龔氏父子第44章 請纓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327章 風俗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56章 整編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305章 回家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121章 醇郡王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281章 再戰第188章 投誠第120章 罷工第161章 弗蘭克第50章 渡江第80章 探監第162章 後膛槍第9章 貪得無厭第236章 太陽城第267章 來去自由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306章 內宅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29章 逃了!第91章 激辯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40章 請罪第130章 昌平城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42章 入宮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86章 通州之戰第242章 奪門第16章 林家父子第78章 北上第47章 攻營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33章 再會二相第19章 家法第82章 長春園第162章 後膛槍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45章 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