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開城投降

出城搗毀火炮的計劃徹底失敗了,苗沛霖也被常勝軍的巨大戰鬥力嚇的不敢再派兵馬出城,整個苗家軍都憋在城裡坐以待斃。

上千門火炮,日夜不停的對廬州進行轟炸。廬州雖然是皖中重鎮,但是規模也並不算太大。城池方圓約有十里,僅相當於後世的一個縣城。在這麼多火炮連續不斷的炮轟之下,城內的全部建築物幾乎都被摧毀。

僅僅六天以後,苗家軍死在火炮之下的士兵人數已經達到兩萬,再加上第一天出城被殲滅的兩萬,和其他陣亡人數,此刻苗家軍比一個月前渡過淮河的時候,減少了近五萬人馬。

殘餘的五萬人馬也日夜擔驚受怕的龜縮在城內的各個角落,時刻擔心自己是否會被下一枚炮彈擊中。

這還不是最壞的消息,最壞的消息是他們已經斷糧兩天了。城內能吃的東西幾乎全部都吃光了,這兩天苗家軍是吃着草根才頂下來的。有一些士兵已經趁着黑夜,在城牆的缺口處逃出城外了。如果這個勢頭不加遏制,兩日之內,全城的士兵都要被餓跑。

苗沛霖迎着炮火,站在城牆之上,心中悽然。上次他是用陳玉成的命來爲自己換來了一次投降的機會,但是這次,他手中沒有任何籌碼可以使用了。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李明峰都沒有理由放過他。

“開城門,投降”苗沛霖語氣沉重的說道。

苗沛霖雙目之中緩緩的流下了眼淚,他知道,他奮鬥了一聲的基業,即將毀滅。

“大哥大人”苗景開和其他衆將在苗沛霖的身後高呼。

苗沛霖搖了搖頭,說道:“昨日城牆就已經被轟塌了,但是常勝軍卻不肯進城。李明峰這是一個兵都不想死,就要殲滅我十萬大軍啊常勝軍的威力已經出了我的想象,現在看來,抵擋已經無用。而且軍心已失,不出三日,咱們再不投降,下面也該譁變了。”

衆人也知道苗沛霖所言屬實,現在連糧食都沒有了,常勝軍就算不進攻,他們也頂不住了。這些人也不是什麼忠義之士,只不過他們害怕一旦投降,李明峰會立刻將他們斬殺。

苗沛霖也知道衆人的憂慮,解釋道:“大家放心,長毛和捻子都投降過常勝軍,那韋志俊和邱青林現在還頗得李明峰的重用。李明峰不是嗜殺之人,你們只要不三心二意的,想必他也不會爲難大家。”

苗景開聽出苗沛霖話中意味不對,不說“咱們”,而說“你們”,心中察覺不妙,連忙問道:“大哥,那你呢?”

“我?”苗沛霖自嘲的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看到幾個心腹將領面露淒涼,苗沛霖心中一暖,暗道,原來還是有人和他一條心的。想到這,不禁笑着說道:“算了,開城門投降。”

衆人看到苗沛霖之意已決,也不敢再勸,而且形勢至此,確實已經沒有了抵抗的理由。諸將都陸續走下城牆,到城門之處,等候投降。

苗沛霖看到說服了衆將,自己則親自下了城牆,打開城門,讓衆將自縛出城求生。

苗景開說道:“大哥,您也說了,李明峰不是嗜殺之人,不如你也….”

苗景開的意思是讓苗沛霖也自縛出城求降,但是說道最後,他看到了苗沛霖那冷峻的目光。

“嘿嘿”苗沛霖自嘲的笑着說道,“景開,當年你還說過,我的那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很有氣魄,只有好漢子才能寫得出這樣的詩句。你說,像我這樣的人會求降嗎?”

有將領又勸道:“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可以詐降,等到時機允許,咱們再揭竿而起。”

苗沛霖搖了搖頭,說道:“有人說我和呂布一樣,是三姓家奴,此言不虛。我這輩子反反覆覆已經多次,這次你們就讓我做一把有骨氣的事”

苗沛霖說的好聽,實際上他不是不想投降,而是不能投降。他連安徽巡撫福濟都殺了,即便投降,朝廷也不可能留他一條性命。

而且這次和以前都不同,以前他是擁兵投降,雖然名義上投靠一方,但是手下有兵權,不接受改編,聽調不聽宣。但這次他投降之後,李明峰絕對不會再允許他或者他的親信將領掌握苗家軍。

失去了苗家軍的苗沛霖,死定了

既然左右都是死,他還不如死的痛快一點,磊落一點。順便再給這些跟着自己多年的將領留一條後路,也算了了苗沛霖自己的一樁心事。

城門大開,數十個苗家軍將領用麻繩將自己捆好,帶着殘兵陸陸續續的走出城門,到廬州城外面跪下,等待處理。

李明峰看到城門大開,就知道苗家軍是要投降了,連忙命令停火。

“走跟我去受降”李明峰頗爲興奮的說道。

這些日子常勝軍炮彈幾乎用盡,再有一天不投降,李明峰就要採取強攻的手段了。一旦強攻,既損失銀子,又損失士兵,但是現在苗家軍自己投降,這可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陳星翰和宋慶得到命令,二人各自點了五千士兵跟着李明峰到廬州城外,準備受降。

“欽差大人天威,我等願降”李明峰帶着一萬人馬到了廬州城下,苗景開跪在地上,率先高呼。

“苗沛霖呢?”李明峰坐在駿馬之上,手執馬鞭,皺着眉頭問道。

兩個月前,李明峰和苗沛霖、袁甲三都並肩戰鬥過。苗沛霖更是親自殺了陳玉成,送交給朝廷,立有大功。所以李明峰一眼就看了出來,苗沛霖並沒有在人羣之中。

“李大人,我在這”苗沛霖站在城牆之上,高聲喊道。

李明峰擡頭一瞧,看到苗沛霖此刻正站在高達十幾米的城牆之上。他身着蟒袍,腰挎玉帶,頭戴王冠,神情傲然。

第53章 夜談(上)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75章 英國首相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57章 大戰前夕第46章 廝殺第20章 啓程第37章 故人慘事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34章 約成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52章 陳年舊事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180章 蘇天福第333章 朝法停戰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297章 反叛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68章 各方覬覦第55章 池州密議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81章 局勢變化第234章 朝陽門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160章 容閎第23章 廣州富商第281章 再戰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99章 恭王府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44章 蒙時雍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95章 禮部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1章 夜宴第85章 天子上諭第281章 再戰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85章 中彈第35章 初臨滬上第12章 大成國第359章 遇襲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346章 歇多萬第289章 輸血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52章 陳年舊事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295章 犯險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258章 忠義軍第328章 驚變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84章 戰鬥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34章 約成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327章 風俗第148章 鍾粹宮第36章 再遇故人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96章 挑撥第234章 朝陽門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73章 抵達歐洲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6章 林家父子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300章 圍困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