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交易

洪天貴福聽到李明峰讓他念詩,連忙清了清嗓子,緩緩的唸到:“老爺識見高,世世輔清朝。文臣兼武將,英雄蓋世豪。”

洪天貴福剛剛唸完,李明峰和宋慶、陳星翰、劉銘傳等人都捧腹大笑。這洪天貴福的詩詞水平真是低的可怕,這根本就是打油詩啊。而且詩詞也全是諂媚之詞,肉麻的讓人發笑。

無論怎麼說,洪秀全都是一代豪傑,沒想到他的兒子竟然這麼不爭氣。不過想想也不賴洪天貴福,主要還是洪秀全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洪天貴福自幼就生活在太陽宮,根本沒有離開過那裡,再加上洪秀全禁止他讀書,這洪天貴福能做一首打油詩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李明峰看到洪天貴福好似還沒有預料到自己的結局,忍不住問道:“洪天貴福,你可知道你是反賊的皇帝?”

洪天貴福連忙解釋道:“打江山的事情都是老天王做的,和我無干。就是登極之後,事情也都是由幹王、忠王負責的,我什麼也不管。”

李明峰提醒道:“你雖然不管事,但是畢竟是他們的主人。”

洪天貴福自言自語般的說道:“他們哪裡當我是主人了?當初官兵圍着天京的時候,我就夢到官兵要入城,我讓他們棄城逃跑;初見那個樵夫的時候,我就覺得此人有問題,不讓他們用這個樵夫當嚮導,但是忠王和幹王卻一直沒有聽我的話。要是聽我的話,也不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聽了這話,老李搖了搖頭,看來這洪天貴福還是受到了洪秀全的影響。他至今仍然認爲自己不凡,身上有種種神蹟,不知這是可悲還是可笑。

李明峰心中暗歎一聲,看來這洪天貴福還是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處境,但是老李也沒有必要提醒他,而是下令讓人將其帶了下去。

李明峰望着洪天貴福退下去的身影,對身邊的人吩咐道:“這就是個黃口小兒,沒什麼價值,明日就將他和其他被擒獲的長毛將領都送交給湘軍處理。”

衆將應道:“是!”

ωωω ●ттkan ●¢ O

審訊完洪天貴福之後,李明峰叫了轎子,帶上了兩百親兵到南京城去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馬新貽、馮子材等人此時已經分頭去追楊輔清、楊義清和其他各部逃竄的長毛去了,天京城此刻只有湘軍在把守。

曾氏兄弟都在天京,但是老李要說的話十分機密,所以還是要求和曾國藩單對單的會談。李明峰的要求,曾國藩可不敢大意,吩咐親兵將太陽宮的某個書房給清空了,然後又派人嚴密把守,然後才和老李會談。

兩人在書房中見面之後,李明峰直接將已經擒獲洪天貴福的消息告訴了曾國藩。

曾國藩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喜,隨即又是滿臉的失望。

李明峰自然知道曾國藩爲何失望,所以略一停頓之後,旋即說道:“曾公莫要失望,那洪福瑱我留之無用,不如贈與大人,算作一份功勞。”

曾國藩驚呼道:“這怎麼可以?”

李明峰擺了擺手,示意自己並不在意:“我如今已經貴爲太師,乃是當朝一品,位極人臣,升無可升,要這功勞何用?這等功勞不如讓與六帥、九帥,他兄弟們都謀得一份差事。”

曾國藩現在也是從一品的兩江總督,這次湘軍攻破天京,踏平太平天國,曾國藩肯定會再度升職,也做一任正一品,所以這份功勞對曾國藩來說也沒什麼大用。曾國藩之所以關注這份功勞,就是想替自己那兩個弟弟爭點升職的資本。

現在曾家老六曾國華是江西巡撫,老九曾國荃是浙江巡撫,若是獲得了這個功勞,這兩人也極有可能官居一品,位列封侯。一門三個一品大員,那真是大清有史以來最具榮耀的漢人家族了。

曾國藩聽到李明峰主動放棄這個功勞,面色一喜,但是隨即就冷靜了下來,低聲道:“李太師當初在三河鎮救我六弟一命,後來又屢屢幫湘軍殺敵,曾某欠李太師的人情已經太多了,這次又豈能奪這天大的功勞?”

李明峰道:“曾公不必多說,曾公在我心中就如師長一般,我爲曾公做些事也是應該的。而且國華、國荃兩位哥哥也與我情同手足,他們發達,做兄弟的心裡也高興的緊。”

說到這,李明峰話鋒一轉,提到了正題:“但是還有一事需要曾公多多擔待。”

曾國藩一愣,下意識的問道:“何事?”

李明峰看到曾國藩已經順着自己的思路開始思考了,連忙將自己編好的那套說辭拿了出來。無非就是說,這次是李秀成反水,在關鍵時刻舉報了洪天貴福,這才讓幼天王落網。但是常勝軍大軍到了的時候,卻驚動了洪仁玕,讓他先行逃脫了。不過幸運的是,最大的賊酋洪天貴福沒能逃脫。

老李聲稱答應了李秀成的請求,接受了他的投降。李明峰希望曾國藩能賣他一個面子,給李秀成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曾國藩皺着眉頭,語氣極爲沉重的說道:“赦免李秀成,這可是一件大事啊,太師大人怎能輕易答應?”

李明峰故作無奈的說道:“不給他些好處,又怎麼能捕獲洪天貴福?要是讓李秀成、洪仁玕、洪天貴福跑了,他們到南方收集殘軍,沒準還要肆虐一陣子。”

“此事……”曾國藩沉吟許久,也猶豫不決。

李明峰也不着急,穩穩的坐在椅子上喝茶。曾國藩的顧慮老李是知道的,李明峰之所以將這個難題拋給曾國藩,一個原因是爲了救李秀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爲了給曾國藩製造麻煩。

若是爲了照顧韋志俊的面子而救李秀成,李明峰其實完全可以讓他隱姓埋名,找個偏僻的地方當地主。在這個年代,通訊手頓極其落後,李明峰只需僞造一份公文,聲稱李秀成是因爲受傷而退役的常勝軍將領,那他帶着幾千幾萬兩銀子到某個偏遠縣城,絕對能安安穩穩的享幾十年清福。

但是老李卻沒有這麼做,因爲他更看重的是給湘軍制造些麻煩。如果曾國藩接受了李明峰的條件,那湘軍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曾國藩知道李秀成是李明峰保下的,但是朝廷不知道。

曾國藩既然要把這個功勞攬到自己身上,那肯定會在奏摺中寫到,是自己勸服了李秀成,然後擒獲了洪天貴福,然後再借這個藉口,來求朝廷赦免李秀成。

前陣子李秀成在數十萬湘軍的看守之下,竟然大搖大擺的逃脫了出去,這就已經引起了朝中很多人的懷疑。後來洪秀全又採納了李秀成的“誅妖五策”,到北京散佈謠言,聲稱曾國藩和李秀成達成了協議,太平天國準備和湘軍平分天下,這又讓朝廷一陣緊張。

朝廷也因此分成“挺曾派”和“倒曾派”,恭親王奕?也因爲挺曾而被免去了議政王的頭銜。現在長毛已經滅了,曾國藩要是再爲李秀成求情,恐怕就會引起更多的猜忌。

老李在直隸,受盡了朝廷的打壓,這次老李就是想找一個墊背的,讓朝廷將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防備湘軍身上,以此來減輕壓力,爲保定的發展爭取更多的時間。

萬事有利就有弊,曾國藩要想把這個天大的功勞揀去,就要承擔朝廷的猜忌。現在李明峰看的就是曾國藩更關注哪個方面了。

而且老李也能從曾國藩的選擇結果,來分析曾國藩對朝廷是否忠誠。

他要是選擇赦免李秀成,搶過洪天貴福的功勞,也就證明他所求的不過是官職爵位罷了。就憑曾國藩的功勞和實力,只要他一心一意的求官爵,而絲毫不犯禁,那朝廷也不會動他,肯定會讓他享一輩子榮華富貴。

ωωω •ttκan •C○

但是他要放棄擒獲洪天貴福這個天大的功勞,而避免朝廷對他的猜忌,那就證明,他還想繼續掌握,並且壯大湘軍。

對於李明峰來說,官爵是次要的,自己軍隊的力量才最重要,但是對曾國藩來說,到底哪方重要還真不好說。

考慮了良久,曾國藩終於重重的嘆了口氣,道:“李太師,你倒是給我出一個大難題啊!也罷!爲了我那兩個不爭氣的弟弟,這次就讓人家在背後唸叨幾句吧!”

李明峰聽了這話,心中狂喜,看來曾國藩還是上套了。

李明峰不敢露出太過高興的神色,只是淡淡的說道:“那好,我已經讓家裡準備好了,明日早上,李秀成和洪天貴福都會被送來。”

曾國藩無奈的點了點頭,低聲道:“好!”

就這樣,一筆政治交易完成了。第二天,洪天貴福和李秀成等十幾個人被送到了天京,交給了曾國藩。第三天,曾國藩起草奏摺,向朝廷彙報了這個巨大的功績,將功勞全部記到了曾國荃、曾國華的頭上。

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39章 毀約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25章 北上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96章 挑撥第225章 曾國藩第306章 內宅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10章 劉銘傳第241章 太平門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50章 渡江第5章 兵進廣州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241章 太平門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25章 北上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296章 挑撥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311章 密議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76章 密談第243章 洪宣嬌第190章 受降第237章 密會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80章 蘇天福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143章 乾清宮第202章 末路第285章 中彈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68章 各方覬覦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346章 歇多萬第85章 天子上諭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68章 各方覬覦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38章 靠山歸來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142章 入宮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80章 探監第169章 毒計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153章 柏葰案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53章 夜談(上)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42章 入宮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253章 洪仁玕第22章 廣州城第99章 恭王府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49章 撤退第225章 曾國藩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50章 渡江第44章 請纓第91章 激辯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4章 四國代表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122章 追擊第86章 通州之戰第20章 啓程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337章 抵達神戶